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教教育的未來展望

  佛教教育的未來展望

  內容摘要:國際間佛教教育間的交流合作,無疑是佛教因應全球化極其重要的一環。有鑒于此,“佛教大學國際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uddhist University, IABU)成立于2007年,目前共有17個國家,62個會員大學。如何好好經營使其發揮應有之功效,實乃當今佛教教育應當面對的重要課題。

  關鍵詞:全球化 佛教教育 佛教大學 國際交流

  一、全球化的挑戰與契機

  全球化,這是目前全人類的重要課題。舉凡政治、經濟、文化等等,都必須考慮到全球化的問題。當然,佛教,乃至佛教教育,也無法置身事外。以臺灣圓光佛學院爲例,筆者于1999-2002曾任教務長之職,初到任時,本地臺灣生與海外僑生的比例(本僑比)約爲5:1 ,爾後每年僑生不斷增加,至2002年底將赴美留學時,本僑比約爲2:1。04年到08年間,本僑比已爲1:1左右,有時甚至僑生還比本地生多。當本僑比從5:1變成1:1的時候,這也意味著校園文化産生了重大的改變,教學策略與生活管理也必要作相當程度的調整。這對學校的經營者來說,當然是一個傳統文化的全新挑戰,卻也是邁入全球化的最佳契機,更是一個不可逃避的現實趨勢潮流。必須對全球化作好准備,掌握時間、地理、人眽、乃至時事等等的機緣,擬定出適當的發展方針,才能在此全球化的巨變中生存乃至成長壯大,否則只有落入被邊緣化或是滅亡的慘運。

  陳瑞貴(2001)指出:“全球化是一種創造跨國性社會條件與跨國性社會空間,提高區域文化的價值和推動各種第叁文化産生的過程。在此一過程中,主要的影響變數有叁:一是空間上之擴展,二是在時間進程之穩定性,叁是跨國網路、聯系與圖像流通的密度。如果能創造此叁變數的正向成長,就可透過溝通與行動的製造與保存開啓一個具多樣性和非整合性的世界視野” 。這對佛教及佛教教育全球化的過程,提出了一個很好的說明與方向,而在2007年5月成立的“佛教大學國際協會”(簡稱:佛大國協)(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uddhist University, IABU),更是個很好的例子來作爲佐證。首先,“佛大國協”的成立,開創了更佳的佛教教育跨國性條件與空間;其次,“佛大國協”透過交流合作與相互了解,也提高了佛教區域文化的價值;最後,“佛大國協”也將推動形成各種別于現行區域文化的“第叁佛教文化”(如:混合式或轉變式的新興佛教文化)。無疑地,“佛大國協”已抓住全球化的契機,而陳瑞貴所提出影響全球化過程的叁個變數(空間之擴展、進程之穩定、聯系之密度),也正是“佛大國協”所要面對的挑戰。

  二、“佛教大學國際協會”簡介

  “佛教大學國際協會”成立于2007年5月27日,當時是在泰國曼谷舉行國際衛塞節(United Nations Day of Vesak)國際會議中的佛教大學座談會中(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uddhist University [IABU], 2008) ,與會的各國佛教大學代表,皆有共識並且同意成立一常設性的組織,來促進各國佛教大學的交流與合作,終而誕生了“佛教大學國際協會”(總部即設于泰國曼谷的摩诃朱拉隆功大學:Mahachulalongkornrajavidyalaya University, Bangkok, Thailand),而筆者也有幸親與此盛會。

  根據IABU的官方網站(http://www.iabu.org/)記載,目前共有62個佛教大學爲會員,分布于柬埔寨(2所)、中國大陸(1所)、臺灣(6所)、匈牙利(1所)、印度(5所)、印尼(6所)、日本(3所)、南韓(6所)、寮國(2所)、馬來西亞(0.5所)、蒙古(2所)、緬甸(5所)、新加坡(1所)、斯裏蘭卡(3所)、泰國(2.5所)、美國(2所)、越南(14所),共17個國家和地區。62個會員大學表列如下 (另外有15個一般大學中與佛學相關的系所,也加入了IABU會員 ):

  1CambodiaPreah Sihamoni Raja Buddhist University

  2CambodiaPreah Sihanouk Raja Buddhist University

  3ChinaThe Buddhist Academy of China

  4HungaryBudapest Buddhist University (The Dharma Gate Buddhist College)

  5IndiaNalanda University

  6IndiaInstitute of Buddhist Dialectics Dharamsala

  7IndiaCentral Institute of Higher Tibetan Studies (CIHTS) (Deemed University)

  8IndiaUniversity of Calcutta

  9IndiaMumbai University

  10IndonesiaKertarajasa Buddhist College

  11IndonesiaBodhi Dharma Buddhist College

  12IndonesiaNalanda Buddhist College

  13IndonesiaSyailendra Buddhist College

  14IndonesiaSmaratungga Buddhist College

  15IndonesiaJinarakkhita Buddhist College

  16JapanKoyasan University

  17JapanMinobusan University

  18JapanRissho University

  19KoreaJoong-Anng Sangha University

  20KoreaWonkwang University

  21KoreaDongguk University

  22KoreaDong Bang Buddhist College

  23KoreaDaejin University

  24KoreaDongguk Chonbop Buddhist College

  25LaosSangha College of Vientiane

  26LaosSangha College of Champassak

  27Thailand/MalaysiaInternational Buddhist College (IBC)

  28MongoliaZanabazar Buddhist University

  29MongoliaDashi Choiling College

  30MyanmarInternational Theravada Buddhist Missionary University (ITBMU)

  31MyanmarSitagu International Buddhist Academy (SIBA)

  32MyanmarState Pariyatti Sasana University (Yangon)

  33MyanmarState Pariyatti Sasana University (Mandalay)

  34MyanmarBuddhist University

  35SingaporeBuddhist and Pali College of Singapore

  36Sri LankaBuddhist and Pali University of Sri Lanka

  37Sri LankaUniversity of Kelaniya

  38Sri LankaBuddhasravaka Bhikshu University

  39Chinese TaipeiChing Chueh Buddhist Sangha University

  40Chinese TaipeiChung-Hwa Institute of Buddhist Studies - Dharma Drum Sangha University

  41Chinese TaipeiNan Hua University

  42Chinese TaipeiFo Guang University

  43Chinese TaipeiHua Fan University

  44Chinese TaipeiYuan Guang Buddhist College and Institute of Buddhist Studies

  45ThailandMahachulalongkronrajvidalaya University

  46Thail…

《佛教教育的未來展望》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