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無量壽經啓信錄▪P10

  ..續本文上一頁媽仍很清醒,我立即請出叁聖像、《無量壽經》。放置四字音念佛機于媽媽耳邊,蓋上往生被,最後替媽媽供上蓮花一朵,她還高聲說了一句“好漂亮”。于是我開始跟著念佛機的音律進行助念,並向媽媽作提示,直至深夜返家。

  怎料翌日早上,大哥突來電話告知,醫院方面有人一早打電話來通知,說院方規定不許人們在醫院作任何儀式。于是大家決定轉送媽媽到別間醫院,結果約中午時分,媽媽被送到一間天主教私家醫院。到達那兒不久,遇到該院的護士長,她向我們建議,請佛聯會的助念團來幫忙助念,並說如需要找殡儀館,可跟她在那兒當董事的姐姐接觸。于是,我立刻聯絡佛聯會一位董事,她答應盡量找人來幫忙。而在這段轉醫院的過程中,觀察到這位負責看護媽媽的私家護士朱姑娘,與媽媽很投緣。她說早一晚(即媽媽往生前一晚),她下班之時,臨走前曾勸告媽媽,在見過子女後就好離開,不要在這個世界受苦。並問媽媽翌日會再見她否?媽媽以渾厚的聲音回答:“當然會啦!”

  媽媽被安定下來後,我又開始在她床邊念佛,偶而參照《臨終叁大要》向媽媽作提示,她只是閉上眼睛,沒有說話,面容安祥。另一方面,我等一直期待助念團來幫忙;直至媽媽彌留之際,大概是下午四時左右,與媽媽較緣深的叁表哥與叁表嫂亦趕到。

  當媽媽往生時那一刻,約下午四時叁十分,在場各人紛紛自動跪下一起助念,那種莊嚴的情景實在令人難忘。朱姑娘後來告訴我,她當晚助念過後返抵家中,佛號聲仍不斷在耳邊響。後來我又找到小姑及舊同事陳美铿來幫忙助念,但佛聯會的助念團始終無人到達。

  媽媽往生那天剛好又是中秋節前夕,所有爲媽媽助念的人,都是她所認識的。經過十多個小時的助念後,本來張開的嘴唇已合攏起來,面容亦顯得很安祥。

  事後朱姑娘向我提起,每當她本人放假,由陌生人接替看護媽媽時,她就不下床及不願進食。

  大姐也提到,媽媽往生前兩天,當媽媽知道等會兒有多位親友來探望她時。她語調平和地說:“不用啦!不用麻煩人”。

  大哥透露,媽媽往生前約兩星期,她曾向大哥哀求讓她走。因爲大哥很孝順,千方百計,訪尋名醫,想令媽媽壽命延長。

  一直以來,我們都擔心家父會禁不起媽媽離去的打擊,但媽媽往生後,他顯得平靜。後來才知道,原來媽媽往生前幾天,家裏神櫃上面的觀世音菩薩和身旁的金童主女像,同時無緣無故倒下。由此令家父相信,媽媽壽緣已盡。

  跟著,我等開始辦理媽媽的身後事,但首先是要解決她的安葬問題;媽媽生前曾分別向我等子女提過,她百年之後,希望安葬香港,但家父早已安排好風水在大陸;于是大哥建議二哥執筆寫信,向家父詳細說明原因,並由大家簽名。結果,在佛力加被下,父親同意媽媽安葬在香港。

  後來我有機會與這位菲傭詳談,她說那天下午四時至五時之間,她正在客廳打掃,忽然不知從那裏傳來陣陣從未聽過的音樂聲,是有叮叮聲的,很好聽。于是隨著音聲傳來的方向跟著找,發覺是從屋尾主人房內的一張安樂椅後發出來的,音聲很清晰悅耳,並告知我媽媽曾坐這張椅子看電視。我帶了一盒四字四音佛號,有引磬聲的錄音帶給她聽,她證實是這音調,她說媽媽人很好,有天使來接引她上天堂。

  她本人在老家曾受過高等教育,當過教師,是一位虔誠的天主教徒;兄嫂已雇用了她六年之久。後來她有興趣跟我學做蓮花,她做了一朵送給一位病中的中國老婆婆,後來知道這位婆婆將之供佛,另一朵送給她的親戚帶返菲律賓,她有意送蓮花給教堂。

  媽媽的安葬問題解決之後,二哥就照著那位在醫院認識的護士長介紹,與殡儀館接觸,原來她的姐姐是——香港很多人熟悉的世界殡儀館董事兼化妝師——陳美齡女士,彼此傾談,原來她是我在香港一位舊同事的姐姐。陳女士對我們非常照顧,一切亦安排得很周到。由于距離出殡日期還有兩星期之久,我靈機一動,想要多做蓮花在殡儀館與各親友結緣。因二嫂及其子女數天後會回港奔喪,故可請彼等帶來外子已准備好的蓮花材料,及配件等物回港。與此同時,想起媽媽名叫“秋蓮”,剛好也是在中秋節前夕往生。

  接著是請法師替媽媽做佛事,在澳洲雪梨已聞說香港《菩提學會》的永惺法師很慈悲,于是決定與菩提學會接觸。那天早上第一次打電話去,湊巧就是永惺法師本人接聽,適值當天中午,法師須前往大陸數天,故約好回港後才見面。

  媽媽往生後的一星期,我突然想起好友CINDY,于是打電話給她,請她有空,可過來參加媽媽的喪禮,她翌日迅即抵港。我們實在很需要她的幫忙,尤其媽媽與她很有緣。

  與此同時,二嫂與兩子女已抵港,大家一齊參與做蓮花,家中每天都有熱心的親朋戚友上來參加做蓮花。

  數天後,我與CINDY一同前往拜見永惺法師,因媽媽的佛事安排在農曆九月初一舉行,當天亦是菩提學會做十天法會,讀誦大般涅槃經的頭一天,法師將會主持這個法會,故未能親自替媽媽做佛事,但適逢這個因緣,可替媽媽設立超薦牌位在法會中,可謂因緣殊勝。

  到了做佛事前幾天,突然有臺風逼近香港,叁號風球已高懸,預料做佛事那兩天會到港,我們擔心可能須停棺延遲土葬,怎料那天臺風臨時轉移方向,風球隨即卸下。

  守靈那晚,兩位兄長發覺,雖然過了兩個星期,但媽媽的遺體仍很柔軟,面容顯得更莊嚴。與陳美齡女士談起此事,她亦感到稀有。因過去兩星期大家的齊心合力,結果有數以百計的蓮花送到殡儀館與大衆結緣。

  翌日菩提學會有多位法師來替媽媽做佛事,佛聯會的助念團也來幫忙。當日天色甚佳,媽媽得以順利安葬。

  這次媽媽的往生過程及佛事做得如此圓滿,除了冥冥中有諸佛菩薩慈悲加被、安排外,亦仰仗于家人的齊心協力,親友與各佛教界朋友的熱烈幫助、支持及回向。在此表示衷心感謝!阿彌陀佛!

  —摘錄自“媽媽您好”一書

  蓮池海會

  ■澳洲/潘倩芝

  各位朋友:

  阿彌陀佛!很難得有此殊勝的因緣,能和大家分享我與VIVIEN(曾許秀貞)的母親之間一段不可思議因緣。如有不妥處,還望各位包容。

  記得剛開始認識VIVIEN時,她對于真正的佛教(亦是宇宙人生的真理),還處于摸索階段。這時正值後學有緣拜讀一位老法師的著作“認識佛教”,這本書寫得非常深入淺出,給了我很大的啓發,也影響了VIVIEN;自此以後她全神貫注地投入了,然後依教奉行。在此歲月中,過了不久,考驗就降臨了,她的母親經醫生再叁地診斷,最後證實得了肺癌,這晴天霹雳震醒了她,應化悲痛爲力量,該如何完成對母親的孝道呢?于是就去請示一位大德,這位大德簡單扼要地開示:只要您至誠恭敬爲母親讀誦《無量壽經》叁百部,必有感應。她聽了之後,毫無懷疑,誠心誠意的去做,果然感應道交,出現了往生前後許多不可思議的因緣與瑞相。以下就開始介紹我與她母親往生前後,也是我在一九九九年的七月至十月,這大約短短的叁個月內,往返香港兩次的殊勝因緣。

  回憶起第一次去香港的因緣,還得費點唇舌說些題外話,我是在一九八七年從香港移民來澳洲。在這不算短的歲月裏,對澳洲已經有了一份鄉土之情,也是我心目中的一塊淨土,所以移民了許多年,也從來未想出國旅遊。但是有一天,VIVIEN給了我一個電話,說想再回港,當時我立刻問她爲什麼?(其實在此之前,她爲了母親的病已叁番四次往返港澳之間),她說這次回去,是想再加強及灌輸一些有關佛教淨土法門種種殊勝利益,以增強母親的信心。我聽了以後,馬上就有一種很強烈的意念:我想陪她回港探望她的媽媽。這種直覺上的感應,一直到了香港與伯母相處了大約一個星期後才明白;因爲伯母那種慈祥、風趣與幽默,令我深受感動,真是不虛此行,爲什麼呢?

  各位想想,一位到了肺癌末期的病人,還能陪著我說笑,談天說地,甚至能很清楚地折了一個老虎頭送給我;因爲我正在折蓮花,伯母就回憶起兒童時的手工,好可愛的一位母親。雖然飽受身心上的折磨,伯母還是堅持做早餐服侍她的丈夫;接著還要滿足女兒遠道而來的一片孝心,清晨一早起床陪著我們坐在佛前一起讀誦《無量壽經》,VIVIEN很耐心地逐字念給母親聽,這種情景能不感動佛菩薩嗎?伯母很有善根,堅持到念完一部經。在這誠懇、清淨、和諧的氣氛下,我突然冒出了一個念頭,促使我想起需要一些法器,來莊嚴此殊勝感人的道場,因爲當時的感覺已仿佛置身于另一個時空當中,而VIVIEN和伯母也感應到陣陣異香。所以在後來幾天,我特別去請了引磬,蒙佛力加持下,從來未打過這種法器的我,一上手卻能運用自如,得心應手,真是妙不可言。

  本來已是處于一種難以言喻的氣氛之下,現又配上引磬的音聲,真是相得益彰,與先前的氣氛配合得天衣無縫,多一點嫌太多,少一點亦不行,好莊嚴!好清淨!難怪在伯母往生後當天,出現了天樂鳴空。順便提及在我第二次回港時,大約第叁天早上醒來未動念之前,就在這刹那間聽到了天樂鳴空,爲什麼我如此肯定呢?因爲當時的環境是非常淩亂,在一個很小的空間裏擠滿了六、七個人(每個人都是遠道而來),你一言我一語,再加上外面的車水馬龍,形成了無形的噪音,奇怪的是我還能很清晰地感受到,那音聲非常清脆悅耳,雖然是那麼的短暫,已令我終身難以忘懷,真不可思議呀!

  在第一次回港期間,除了讀經念佛之外,就是折蓮花。VIVIEN爲了母親,還別出心裁地製作了兩朵蓮花送給母親,總之是費盡心思以巧手來表達孝心,也因此感應了佛力加持,出現了種種不可思議的瑞應。

  接著第二次回港的因緣也是事先完全意料不到的。就在一個早上(亦是伯母往生後數天),突然接到VIVIEN來自香港的長途電話,語氣是充滿了法喜;這是我直覺的反應…

《無量壽經啓信錄》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善女人往生傳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