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善女人往生傳

  善女人往生傳

  凡夫居士譯

  1.緣起

  2.前言

  3.淨土聖賢錄

  4.佛祖統記

  5.往生集

  6.淨土聖賢錄續編

  7.重訂西方公據

  8.種蓮集

  9.修西聞見錄

  10. 獨孤皇後

  11.魏氏女

  12.吳太夫人

  13.馮氏夫人

  14.印光大師文鈔

  緣起

  佛法浩瀚如海,博大精深,如何入手研讀,實是一大問題。然而也不是問題,因爲法法頭頭,皆能入門。只要從自己感興趣的地方入手,再鑽研下去,就能找到源頭。

  雖然如此,佛典經論對初機者而言,實不易懂。因此本系列叢書,以把佛典經論及古大德注釋,簡單譯成白話文爲主,俾便利有心者閱讀。

  正文以原文與白話文對照方式刊出,一來希望讀者能逐漸養成閱讀原文之習慣,以便將來自己能更深入閱讀經典,二來杜絕瞎造謠言之過,由于原文在此,不容妄以己意胡說,且如有說錯之處,明眼人立即可知。

  本系列叢書大致分成因果、往生、高僧、雜著、感應、戒律、禅定、智慧、淨土及經典等十大類。前五類適合一般未學佛及初學佛者閱讀,後五類特爲真修實證者作指南。

  諸佛之母爲法,不知法何以成佛,因此願所有閱此書者,均能早日自利利他,福慧圓滿,是爲緣起。

  一九九七年元月十六日 凡夫于汐止竹鹭溪精舍

  前言

  學佛就是要成佛,因此當我們聽聞佛法之後,就要開始修行。而在我們短短的這輩子中,絕大部分的人,都不可能會修到了生死的地步。因此我們下輩子,必須再繼續努力修。

  要想很快就能證成佛果,必須要有佛指點才行。娑婆世界下一尊佛是彌勒佛,要在第十小劫時才出現,而現在才是第九小劫的減劫時。也就是說,必須很久之後,人類才可能再見到佛。

  因此,如果我們想要在最短的時間之內,親自見到佛,親自聽聞佛說法。最好的辦法,就是下輩子就生到極樂世界裏。

  往生西方淨土的方法很簡單,就是信願行。也就是相信有西方極樂世界,真心願意往生,從今天開始,隨時隨地口念或默念“阿彌陀佛”的名號,臨終時一心念佛,那麼自然會往生極樂世界。

  由于方法簡單,因此上、中、下叁種根器的人,通通都可以修得成。

  這本書所記錄的,就是女人修成往生淨土的真實事迹。看了之後,原本修淨土的人,會得到莫大的鼓勵及信心。

  

  淨土聖賢錄

  (清)彭際清

  韋提希夫人

  韋提希。摩竭提國王頻婆娑羅夫人也。有太子名阿阇世。隨順調達惡友之教。收執父王。置七重室內。製諸群臣。一不得往。

  時韋提希。恭敬大王。澡浴清淨。以酥蜜和面。用塗其身。諸璎珞中。盛葡萄漿。密以上王。王得不死。阿阇世聞之。即執利劍。欲害其母。爲二大臣谏止。遂閉母深宮。不令複出。

  時韋提希被幽閉已。愁憂憔悴。遙向耆阇崛山。爲佛作禮。而作是言。如來世尊。在昔之時。恒遣阿難來慰問我。我今愁憂。世尊威重。無由得見。願遣目連尊者阿難與我相見。作是語已。悲泣雨淚。遙向佛禮。

  爾時世尊在耆阇崛山。知韋提希心之所念。即敕大目犍連。及以阿難。從空而來。佛從耆阇崛山沒。于王宮出。

  時韋提希禮已。舉頭見世尊釋迦牟尼佛。身紫金色。坐百寶蓮華。目連侍左。阿難侍右。釋梵護世諸天。在虛空中。普雨天華。

  時韋提希號泣向佛。白言世尊。我宿何罪。生此惡子。唯願世尊。爲我廣說無憂惱處。我當往生。不樂閻浮提濁惡世也。此濁惡處。地獄餓鬼畜生盈滿。多不善聚。願我未來。不聞惡聲。不見惡人。今向世尊。求哀忏悔。唯願佛日。教我觀于清淨業處。

  爾時世尊。放眉間光。其光金色。遍照十方無量世界。還住佛頂。化爲金臺。十方諸佛淨妙國土。皆于中現。

  時韋提希見已。白佛言。是諸佛土。雖複嚴淨。皆有光明。我今樂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唯願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

  佛告韋提希。阿彌陀佛去此不遠。汝當系念。谛觀彼國。我今廣爲汝說。亦令未來凡夫修淨業者。得生西方極樂國土。

  欲生彼國者。當修叁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叁歸。具足衆戒。不犯威儀。叁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如是叁事。名爲淨業正因。

  佛又爲韋提希說十六觀法已。韋提希與五百侍女。聞佛所說。應時即見極樂世界廣長之相。得見佛身及二菩薩。心生歡喜。歎未曾有。豁然大悟。逮無生忍。五百侍女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願生彼國。世尊悉記。皆當往生。生彼國已。獲得諸佛現前叁昧。(觀無量壽佛經)

  韋提希是印度摩竭提國的國王頻婆娑羅的王後,他們的兒子叫阿阇世。由于阿阇世太子聽從惡友調達的話,把父王關在七重室內,不准任何臣子前往探問。

  王後韋提希對國王很恭敬,于是她洗過澡之後,用酥油、蜂蜜和了面,塗在身上。又把璎珞中空之處,盛滿了葡萄汁。和國王見面時,把這些飲食給國王享用,國王因此而沒有餓死。阿阇世知道這件事之後,就拿了鋒利的劍要殺害母親。因爲兩位大臣的勸谏,才未殺母。于是就把母後囚禁在深宮之中,不准她出來。

  被囚禁的韋提希,十分憂愁憔悴。她向著遙遠的耆阇崛山,禮拜佛陀說:“如來世尊,您以前常常派遣侍者阿難來慰問我。我現在如此的憂傷,如來世尊您的威德重,我沒有福報得以見到您,希望您能派遣目連尊者及阿難來見我。”說完這話時,王後淚如雨下,不停的向佛陀遙遙頂禮。

  這時世尊在耆阇崛山,知道王後的心事,于是就派大目犍連及阿難,從空中飛去王宮,佛陀自己則在耆阇崛山消失,在王宮出現。

  正在禮佛的韋提希,一擡頭就見到釋迦牟尼佛身發出紫金色的光,坐在百寶莊嚴的蓮華上,目連在左邊侍立,阿難在右邊侍立。保護世間衆生的忉利天及梵天諸天,都在空中散天華,供養佛陀。

  于是韋提希哭著向佛陀說:“世尊,我宿世犯了什麼罪,會生出這樣一個逆子?希望世尊告訴我,有那些沒有憂愁煩惱的地方,我想生到那兒去。我不想再在這個五濁惡世的閻浮提了,這裏充滿了地獄、餓鬼及畜生等衆生,不善良的人到處都是。我希望將來,再也聽不到醜惡的聲音,見不到凶惡的人。我現在向佛陀哀求忏悔,希望像太陽般的佛陀,教我觀想清淨的地方。”

  這時世尊的兩眉之間,放出了金色的光芒,遍照十方無量的世界。金色光芒最後停住在佛頂上,化成一座金臺。而十方諸佛清淨微妙的國土,都在金臺中出現。

  韋提希看完之後,向佛說:“這些諸佛的國土,都十分莊嚴清淨而光明,我決定選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淨土往生。希望世尊能教我禅定的方法,教我獲得叁昧的方法。”

  佛陀告訴韋提希說:“阿彌陀佛的淨土離這裏不遠,你要專心觀想該國。我現在要仔細告訴你,也要讓將來修淨土法門的凡夫,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想要往生極樂世界的人,應當要修叁種福報:第一,要孝順供養父母,要尊敬侍候老師及長輩,要有不殺生的慈悲心,要修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绮語、不貪心、不嗔心及不癡心的十種善業。第二,要歸依叁寶,要受戒,不要破戒。第叁,要發上成佛道,下化衆生的菩提心,深深的相信因果的道理,要讀誦大乘經典,還要勸告不信者信,勉勵信者精進修行。這叁種福業,是往生淨土的主要因緣。”

  佛陀又爲韋提希說了十六種修觀的方法。韋提希和五百名侍女,聽完佛陀所說之後,馬上見到了極樂世界廣大無邊的莊嚴之相。又見到了阿彌陀佛及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她們心裏都歡喜得不得了,贊歎從未見過此景象。韋提希夫人此時豁然大悟,證得了無生忍。五百名侍女也發了成究竟佛的菩提心,她們都願意生到極樂世界去。世尊保證她們都能往生,而且生到該國之後,都獲得諸佛現前叁昧。(《觀無量壽佛經》)

  樂音老母

  佛在維耶羅國。所止處名曰樂音。有貧窮老母。來白佛言。生老病死。從何所來。去至何所。乃至六識六根五大。從何所來。去至何所。

  佛言。生老病死。無所從來。去亦無所至。乃至六識六根五大。無所從來。去亦無所至。譬如兩木。相鑽出火。火還燒木。木盡火便滅。諸法亦如是。因緣合會乃成。因緣離散即滅。無所從來。去亦無所至。因爲廣說諸譬。老母聞法開解。即得法眼。

  佛言。我前世發菩提心時。曾爲其子。今此老母。壽終當生阿彌陀佛國中。供養諸佛。卻後六十億劫。當得作佛。字扶波犍。其國名化作。(佛說老母經)

  佛陀住在維耶羅國樂音這地方時,有位貧窮的老母親,來問佛說:“生老病死到底是從哪裏來的,而又將往何處去?還有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及意識之六識,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及意根之六根,和地大、水大、火大、風大及空大之五大,是從哪裏來的,而又將往何處去?”

  佛陀回答她說:“生老病死並沒有從任何一個固定的地方來,也沒有到任何一個固定的地方去。六識、六根及五大也一樣。就好比兩根木頭,互相摩擦會産生火花。這生出來的火花,會燃燒木頭。等到木頭燒完之後,火也就滅了。世間的諸法也是一樣的,由于各種因緣的際會而出現各種的境界。當因緣離散的時候,境界也就沒有了。這一切,都不是從任何一個固定的地方來,也不會回到任何一個固定的地方去。”

  佛陀于是就爲老母說了許多的譬喻,老母聽聞之後,心得開悟,解了佛法,因而證得了法眼。

  佛陀說:“我前世發菩提心的時候,曾經是這位老母的兒子。現在這位老母,命終之後會往生阿彌陀佛的淨土。她在那兒供養諸佛,精進修行。在六十億劫之後,就會成佛,佛號是扶波犍,他的佛國叫做化作。”(《佛說老母經》)

  姚婆

  姚婆。上黨人。與範婆善。範婆勸令念阿彌陀佛。姚婆從之。遂屏息家緣。一心念佛。

  臨終見阿彌陀佛降臨空中。二菩薩侍左右。姚婆白佛:不遇範婆。…

《善女人往生傳》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