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女人往生传
凡夫居士译
1.缘起
2.前言
3.净土圣贤录
4.佛祖统记
5.往生集
6.净土圣贤录续编
7.重订西方公据
8.种莲集
9.修西闻见录
10. 独孤皇后
11.魏氏女
12.吴太夫人
13.冯氏夫人
14.印光大师文钞
缘起
佛法浩瀚如海,博大精深,如何入手研读,实是一大问题。然而也不是问题,因为法法头头,皆能入门。只要从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入手,再钻研下去,就能找到源头。
虽然如此,佛典经论对初机者而言,实不易懂。因此本系列丛书,以把佛典经论及古大德注释,简单译成白话文为主,俾便利有心者阅读。
正文以原文与白话文对照方式刊出,一来希望读者能逐渐养成阅读原文之习惯,以便将来自己能更深入阅读经典,二来杜绝瞎造谣言之过,由于原文在此,不容妄以己意胡说,且如有说错之处,明眼人立即可知。
本系列丛书大致分成因果、往生、高僧、杂著、感应、戒律、禅定、智慧、净土及经典等十大类。前五类适合一般未学佛及初学佛者阅读,后五类特为真修实证者作指南。
诸佛之母为法,不知法何以成佛,因此愿所有阅此书者,均能早日自利利他,福慧圆满,是为缘起。
一九九七年元月十六日 凡夫于汐止竹鹭溪精舍
前言
学佛就是要成佛,因此当我们听闻佛法之后,就要开始修行。而在我们短短的这辈子中,绝大部分的人,都不可能会修到了生死的地步。因此我们下辈子,必须再继续努力修。
要想很快就能证成佛果,必须要有佛指点才行。娑婆世界下一尊佛是弥勒佛,要在第十小劫时才出现,而现在才是第九小劫的减劫时。也就是说,必须很久之后,人类才可能再见到佛。
因此,如果我们想要在最短的时间之内,亲自见到佛,亲自听闻佛说法。最好的办法,就是下辈子就生到极乐世界里。
往生西方净土的方法很简单,就是信愿行。也就是相信有西方极乐世界,真心愿意往生,从今天开始,随时随地口念或默念“阿弥陀佛”的名号,临终时一心念佛,那么自然会往生极乐世界。
由于方法简单,因此上、中、下三种根器的人,通通都可以修得成。
这本书所记录的,就是女人修成往生净土的真实事迹。看了之后,原本修净土的人,会得到莫大的鼓励及信心。
净土圣贤录
(清)彭际清
韦提希夫人
韦提希。摩竭提国王频婆娑罗夫人也。有太子名阿阇世。随顺调达恶友之教。收执父王。置七重室内。制诸群臣。一不得往。
时韦提希。恭敬大王。澡浴清净。以酥蜜和面。用涂其身。诸璎珞中。盛葡萄浆。密以上王。王得不死。阿阇世闻之。即执利剑。欲害其母。为二大臣谏止。遂闭母深宫。不令复出。
时韦提希被幽闭已。愁忧憔悴。遥向耆阇崛山。为佛作礼。而作是言。如来世尊。在昔之时。恒遣阿难来慰问我。我今愁忧。世尊威重。无由得见。愿遣目连尊者阿难与我相见。作是语已。悲泣雨泪。遥向佛礼。
尔时世尊在耆阇崛山。知韦提希心之所念。即敕大目犍连。及以阿难。从空而来。佛从耆阇崛山没。于王宫出。
时韦提希礼已。举头见世尊释迦牟尼佛。身紫金色。坐百宝莲华。目连侍左。阿难侍右。释梵护世诸天。在虚空中。普雨天华。
时韦提希号泣向佛。白言世尊。我宿何罪。生此恶子。唯愿世尊。为我广说无忧恼处。我当往生。不乐阎浮提浊恶世也。此浊恶处。地狱饿鬼畜生盈满。多不善聚。愿我未来。不闻恶声。不见恶人。今向世尊。求哀忏悔。唯愿佛日。教我观于清净业处。
尔时世尊。放眉间光。其光金色。遍照十方无量世界。还住佛顶。化为金台。十方诸佛净妙国土。皆于中现。
时韦提希见已。白佛言。是诸佛土。虽复严净。皆有光明。我今乐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唯愿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
佛告韦提希。阿弥陀佛去此不远。汝当系念。谛观彼国。我今广为汝说。亦令未来凡夫修净业者。得生西方极乐国土。
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是三事。名为净业正因。
佛又为韦提希说十六观法已。韦提希与五百侍女。闻佛所说。应时即见极乐世界广长之相。得见佛身及二菩萨。心生欢喜。叹未曾有。豁然大悟。逮无生忍。五百侍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愿生彼国。世尊悉记。皆当往生。生彼国已。获得诸佛现前三昧。(观无量寿佛经)
韦提希是印度摩竭提国的国王频婆娑罗的王后,他们的儿子叫阿阇世。由于阿阇世太子听从恶友调达的话,把父王关在七重室内,不准任何臣子前往探问。
王后韦提希对国王很恭敬,于是她洗过澡之后,用酥油、蜂蜜和了面,涂在身上。又把璎珞中空之处,盛满了葡萄汁。和国王见面时,把这些饮食给国王享用,国王因此而没有饿死。阿阇世知道这件事之后,就拿了锋利的剑要杀害母亲。因为两位大臣的劝谏,才未杀母。于是就把母后囚禁在深宫之中,不准她出来。
被囚禁的韦提希,十分忧愁憔悴。她向著遥远的耆阇崛山,礼拜佛陀说:“如来世尊,您以前常常派遣侍者阿难来慰问我。我现在如此的忧伤,如来世尊您的威德重,我没有福报得以见到您,希望您能派遣目连尊者及阿难来见我。”说完这话时,王后泪如雨下,不停的向佛陀遥遥顶礼。
这时世尊在耆阇崛山,知道王后的心事,于是就派大目犍连及阿难,从空中飞去王宫,佛陀自己则在耆阇崛山消失,在王宫出现。
正在礼佛的韦提希,一抬头就见到释迦牟尼佛身发出紫金色的光,坐在百宝庄严的莲华上,目连在左边侍立,阿难在右边侍立。保护世间众生的忉利天及梵天诸天,都在空中散天华,供养佛陀。
于是韦提希哭著向佛陀说:“世尊,我宿世犯了什么罪,会生出这样一个逆子?希望世尊告诉我,有那些没有忧愁烦恼的地方,我想生到那儿去。我不想再在这个五浊恶世的阎浮提了,这里充满了地狱、饿鬼及畜生等众生,不善良的人到处都是。我希望将来,再也听不到丑恶的声音,见不到凶恶的人。我现在向佛陀哀求忏悔,希望像太阳般的佛陀,教我观想清净的地方。”
这时世尊的两眉之间,放出了金色的光芒,遍照十方无量的世界。金色光芒最后停住在佛顶上,化成一座金台。而十方诸佛清净微妙的国土,都在金台中出现。
韦提希看完之后,向佛说:“这些诸佛的国土,都十分庄严清净而光明,我决定选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净土往生。希望世尊能教我禅定的方法,教我获得三昧的方法。”
佛陀告诉韦提希说:“阿弥陀佛的净土离这里不远,你要专心观想该国。我现在要仔细告诉你,也要让将来修净土法门的凡夫,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想要往生极乐世界的人,应当要修三种福报:第一,要孝顺供养父母,要尊敬侍候老师及长辈,要有不杀生的慈悲心,要修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心、不嗔心及不痴心的十种善业。第二,要归依三宝,要受戒,不要破戒。第三,要发上成佛道,下化众生的菩提心,深深的相信因果的道理,要读诵大乘经典,还要劝告不信者信,勉励信者精进修行。这三种福业,是往生净土的主要因缘。”
佛陀又为韦提希说了十六种修观的方法。韦提希和五百名侍女,听完佛陀所说之后,马上见到了极乐世界广大无边的庄严之相。又见到了阿弥陀佛及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她们心里都欢喜得不得了,赞叹从未见过此景象。韦提希夫人此时豁然大悟,证得了无生忍。五百名侍女也发了成究竟佛的菩提心,她们都愿意生到极乐世界去。世尊保证她们都能往生,而且生到该国之后,都获得诸佛现前三昧。(《观无量寿佛经》)
乐音老母
佛在维耶罗国。所止处名曰乐音。有贫穷老母。来白佛言。生老病死。从何所来。去至何所。乃至六识六根五大。从何所来。去至何所。
佛言。生老病死。无所从来。去亦无所至。乃至六识六根五大。无所从来。去亦无所至。譬如两木。相钻出火。火还烧木。木尽火便灭。诸法亦如是。因缘合会乃成。因缘离散即灭。无所从来。去亦无所至。因为广说诸譬。老母闻法开解。即得法眼。
佛言。我前世发菩提心时。曾为其子。今此老母。寿终当生阿弥陀佛国中。供养诸佛。却后六十亿劫。当得作佛。字扶波犍。其国名化作。(佛说老母经)
佛陀住在维耶罗国乐音这地方时,有位贫穷的老母亲,来问佛说:“生老病死到底是从哪里来的,而又将往何处去?还有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及意识之六识,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及意根之六根,和地大、水大、火大、风大及空大之五大,是从哪里来的,而又将往何处去?”
佛陀回答她说:“生老病死并没有从任何一个固定的地方来,也没有到任何一个固定的地方去。六识、六根及五大也一样。就好比两根木头,互相摩擦会产生火花。这生出来的火花,会燃烧木头。等到木头烧完之后,火也就灭了。世间的诸法也是一样的,由于各种因缘的际会而出现各种的境界。当因缘离散的时候,境界也就没有了。这一切,都不是从任何一个固定的地方来,也不会回到任何一个固定的地方去。”
佛陀于是就为老母说了许多的譬喻,老母听闻之后,心得开悟,解了佛法,因而证得了法眼。
佛陀说:“我前世发菩提心的时候,曾经是这位老母的儿子。现在这位老母,命终之后会往生阿弥陀佛的净土。她在那儿供养诸佛,精进修行。在六十亿劫之后,就会成佛,佛号是扶波犍,他的佛国叫做化作。”(《佛说老母经》)
姚婆
姚婆。上党人。与范婆善。范婆劝令念阿弥陀佛。姚婆从之。遂屏息家缘。一心念佛。
临终见阿弥陀佛降临空中。二菩萨侍左右。姚婆白佛:不遇范婆。…
《善女人往生传》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