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指舍利莅臺與兩岸文化融和

  佛指舍利莅臺與兩岸文化融和

  釋慧靜

  中華文化是大陸與臺灣兩地民族共同的文化根源,此一文化亦本即融和于一般民衆的生活中。故此次佛指舍利的莅臺,只是喚醒並接連起雙方共同的文化回憶。亦仗著佛指舍利的慈悲與智慧,讓臺灣人民在佛指舍利的座下,學習找回自我文化的根,從而不分彼此,融和你我,圓成“衆生平等”的宗教情操,及“慈悲爲人”的善美文化。

   一、曆史的融和──教育的意義

   擁有五千年以上悠久文化的中華民族,其中的佛教文化以曆史可考而言,則漢明帝的白馬馱經之佛法傳入,而後與中華民族文化的相互融和至今,已有二千年的曆史。故佛指舍利的莅臺法雨,亦有以下幾點曆史融和的教育意義:

   1. 民族的曆史

   佛法的傳入至今已兩千多年,故佛教文化與中華民族的文化,早已融和一體且密不可分。如大陸的敦煌、麥積山、須彌山、延安…等石窟、樂山大佛,乃至大陸四大名山 。而“家家觀世音、戶戶彌陀佛”,以及過年過節或初一、十五,一定要到佛寺廟宇燒香祈福的文化習慣,即代表著佛教文化,早已融和爲民間生活的習俗,乃至已視爲是民族文化的一部份了。

   臺灣人民亦同源于中華民族之曆史而來,故鄭成功的收複並開墾臺灣、清朝的積極治理臺灣,此數百年的民族文化之融和,更加深了此一民族的曆史。其間雖經曆日本約五十年的統治,但佛教信仰的民族文化,實早已融入民間。而後又仰仗大陸來臺的衆高僧,及臺灣本地的佛教大德們的共同慈悲弘化,故臺灣民間亦有著如上相同的民族習俗。是以,佛指舍利的莅臺即將此一兩地相息的民族文化,又再度的緊密相連,此爲民族的文化融和,其曆史上的教育意義。

   2. 地理的曆史

   環顧臺灣地理的四周,從地理的相對位置而言,往東是一片無際的大海;往南爲菲律賓,其最近處的呂未島亦需叁百多公裏遠;往西則爲大陸,距離最近之處約有一百叁十公裏;往北則離日本的琉球群島約六百公裏之遙。故地理上的位置與大陸可說最近,于曆史文化上實有著密不可分之處。從有臺灣地理 的曆史記載以來,早自叁國時代即有“夷洲”的記載,並還曾派遣衛溫、諸葛直等人率領甲士上萬人來到臺灣。

   而後,這與大陸連系的臺灣地理,又經荷蘭人、西班牙的占據,且將之稱爲福爾摩莎。直至鄭成功的收複,並曆經清朝的經營、日本的統治、國民政府的再次收複,臺灣地理終又與大陸地理相連。此一地理上的文化,在多年後佛指舍利的恭迎莅臺,仰仗著佛陀的慈光普照,再度地與臺灣這塊清麗的福爾摩莎,又重新曆史相連,此爲地理曆史的融和之教育意義。

   3. 生耕的曆史

   曆經數代人的披荊斬棘、荜路藍縷,臺灣終于有了今天的種種成就。而1986年的電影“唐山過臺灣”更是將大陸早期移民于臺灣的先民血淚寫實的呈現。“唐山過臺灣”一詞,亦代表著大陸先民懷著夢想遠渡險惡的黑水溝,來臺開墾不屈不撓的生耕曆史之文化精神。

   此一“不忘根本、飲水思源”,用生命來耕耘之文化底蘊,在佛指舍利莅臺的過程中,臺灣人民透過瞻禮佛指舍利,而體會到佛陀亦是以其自身生命爲衆生來耕耘,讓衆生得以獲得智慧解脫的果實,此一無私的精神所感動。故將現今的臺灣人民,與大陸先民所帶來的生耕文化之精神又再度的尋回,此爲生耕文化融和的曆史之教育意義。

   4.孝善的曆史

   “百善孝爲先”,是中華文化的傳統,此一孝善文化由來已久,佛教更是強調“孝道”的文化,如“人有父母,不可不孝。” 又“種種勤修于孝道,猶未能報暫時恩,十月處于胎藏中,常銜乳根飲脂血” ,及民間普遍流傳的《地藏經》亦更是有著佛教《孝經》之稱,此皆指出“孝”的重要。而“善”亦同樣存于“孝”之當中,是曰“百善孝爲先”,故五戒十善之奉行則不言而喻。

   佛指舍利的此行莅臺,即顯示出“孝善”文化的重要,佛陀的成佛度化衆生解脫,及忉利天爲母說法,乃至其父王出殡之時,亦以佛陀之軀爲父擡棺,充份展現出其“孝善”之行,並將臺灣的孝善文化又再度地喚起,此爲孝善曆史,文化融和的教育意義。

   二、生命的融和──無限的意義

   佛指舍利表面上只是一根骨頭,或只是佛陀留下的舍利,但其內在所代表的卻是如星雲大師所言:“已經有二千五百多年的生命,它是活的” 生命展現。而佛指舍利的莅臺普潤,又帶來那些生命的意義呢?

   1. 慈悲的生命

   誠如星雲大師所言:“何以佛指舍利是活的!是有生命的!因爲我們見到佛指舍利,感受到他有慈悲的生命;見到佛指舍利,感覺到它有智慧的生命。臺灣有幾百萬人前來禮拜瞻仰佛指舍利,不是涕淚交流,就是法喜充滿,如果佛指舍利沒有生命,它與人們怎麼會有這樣感動的關系呢?”

   表面上只是一根指骨舍利,卻爲何能感動萬千的人呢?因爲雖只是一根佛骨,但這根佛骨所代表的,正是佛陀生生世世,舍身飼虎、割肉喂鷹,種種難行能行的菩薩道,其慈悲生命的展現。臺灣人民的善良跟慈悲是舉世聞名的,看看慈濟功德會的“慈善事業”能在臺灣成就;大陸五一二的四川大地震,最熱烈響應赈災的也是臺灣人民,此皆善美人民的最佳明證。是以,佛指舍利的莅臺,正是佛“于一切衆生等,起平等心脫其苦惱,是名菩薩大慈大悲” 的生命展現,亦爲慈悲生命的融和之無限意義。

   2. 智慧的生命

   佛陀的智慧是無人能比亦爲衆生之所欲追求者,因爲有此智慧方能自覺亦能覺人,故佛陀乃“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之覺者。佛陀的出現世間,亦正是“處世利益而無染,譬如蓮花不著水。雲何智慧出世間?開闡甚深微妙法,降伏一切諸魔衆,速能具足奢摩他” 一般,只望衆生能悟覺其所悟得的“佛之知見”,開啓無上的智慧,成就最上的解脫大道。

   此次的佛指舍利,從2002年2月23來臺至3月31日止,才僅短短37天的時間,義工人數爲近27萬人次、迎送人數爲118萬人次,而瞻禮人數亦竟達到800多萬人次,總計爲近上千萬人次的迎送及瞻禮。由此可見臺灣人民,確實是喜愛智慧又有智慧的民衆。懂得瞻禮佛指舍利,即爲有智慧的生命;喜愛並親近有智慧的佛陀,更是智慧生命的人生。並透過瞻禮此一“有生命的佛指舍利,啓發了慈悲、智慧”。故佛指舍利的到來,亦爲大衆開演了一場“生命教育”的智慧課程。此亦爲智慧生命的融和,其無限的意義。

   3. 人間的生命

   佛教本是“人間”的宗教,如“爾時,世尊于羅閱城九十日夏坐已。漸漸在“人間”遊化,來至舍衛城中祇樹給孤獨園。爾時,衆多比丘各散在“人間。”” 佛陀亦自稱其乃“身生于“人間”、長于“人間”,于“人間”得佛” 的“人間佛陀”。而大陸與臺灣的人民亦皆不自外于此“人間”之生命。故星雲大師認爲大家其實都是“地球人” 。

   誠然,佛指舍利的莅臺,即代表著佛陀此一在“人間”的“地球人”之出現,提醒著我們大家都是“地球人”,應該不分彼此,共同爲在“人間生命”的融和而一起合作努力。佛陀在人間努力的度化衆生,即是對“人間生命”的付出與照護。而身爲“人間生命”的我們,難道不應該在這清美的人間地球,好好的生活、共同的奮鬥嗎?此種爲“人間生命”融和的圓滿,亦即生命無限意義之所在。

   4. 真理的生命

   真理乃衆人所求,臺灣人民亦不惶多讓,在宗教自由甚爲開放的此處,不管是傳統的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等,或是新興的一貫道、天帝教、亥子道…等宗教,各宗教林林總總,派別可說甚多。故,身居于臺灣的人們,可說是一希冀並渴望追求“真理”的人民。

   而同樣亦追求真理的佛陀,其由大陸而來臺的佛指舍利,亦代表著“真理”的到來,與兩千叁百萬欲追求真理的臺灣人民,可說是同爲真理的生命。其出現世間“爲未來世求佛道者,演說甚深微妙“真理”,令菩薩行無複退轉” 的精神,亦值得兩地同欲追求真理的人們效法,此即爲真理生命融和的無限意義。

   叁、共修的融和──宗教的意義

   佛指舍利的來到,帶來了兩地的宗教融和,及大衆共修的因緣,此一“共修的融和”,正是兩千多年前佛陀的慈悲教法,即“六種和敬法” 的共修展現。故,佛指舍利莅臺的祥雲遍覆,其所帶來的共修文化的融和,有那些宗教上的意義呢?

   1. 信心的共修

   此次的佛指舍利護送團當中,大陸共有近百個寺院團體,隨著佛指舍利護送來臺。而臺灣方面則有四大山頭、九大門派、五大團體…等共亦近百個寺院團體,齊聚恭迎佛指舍利來臺。並于北中南的定點供奉中,有無數的佛教教派,如北傳、南傳、漢傳、藏傳…等各大宗派,皆雲集于佛指舍利座前“共修”瞻禮,藉由佛教各宗派團結融和的“共修”帶領下,讓信徒及大衆對佛教産生出無比的“信心”。

   是以,星雲大師提到:“佛指舍利是用來增加“信心”。然而,“信心”如何增加呢?即須透過“共修”的力量。故大家齊聚于佛指舍利座前,瞻拜發願、聞法共修,在自皈依佛“即心即佛”的當下,已非一般凡夫而是佛了。故“皈依”了佛陀,並且在佛指面前勇敢的、至誠的、大聲的表示“我是佛”,使得臺灣在恭迎佛指舍利期間,一下子增加了幾千幾萬個佛祖,這是不得了的一件盛事。” 在此透過共修而悟覺“我是佛”之“信心”,即爲給人“信心”的共修融和之宗教意義。

   2. 歡喜的共修

   在一九八四年的一次西安法門寺佛指舍利…

《佛指舍利莅臺與兩岸文化融和》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