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忘失,無論是寂靜、熱鬧、清閑或是忙碌之時,都是專一佛念而不起第二念。若能如此用功,忽然有一天碰到境界、觸著因緣,恰巧遇到轉身向上的一句(即明心見性),才知道常寂光淨土實際不離當下此處,阿彌陀佛從來不曾離開自心。然而如果執著著心想開悟,反而卻成爲障礙。只要以信心爲本,一切的雜念生起時,心思都不要隨它而去。若能如此一直修行下去,縱然沒有開悟,死後也可以往生西方淨土,並可以次第的進一步修行,絕對不會退轉。優昙和尚教人提起“念佛者是誰?”或者說“那個是我本性阿彌陀?”說這種方式是攝心念佛、參究念佛。如今我們也不必用這種方法,只要老實平常的念去就可以了。”
景隆年五十幾歲時,曾經自己作骨塔銘文,而他往生的時間,沒有辦法考據。當時又有一位叫做琴公的人,字古音,是福建蔡氏的後代,曾經作念佛警策偈曰:
“一句阿彌陀佛,即是宗門頭則公案,譬如騎馬拄杖,把穩生涯一段。不拘四衆人等,持之悉有應驗,行住坐臥之中,一句彌陀莫斷。須信因深果深,直教不念自念。若能念念不空,管取念成一片。當念認得念人,彌陀與我同現,便入念佛叁昧,親證極樂內院。蓮胎標的姓名,極功之者自見。親見彌陀授記,便同菩薩作伴。自此出離娑婆,一路了無憂患。直至無上菩提,永劫隨心散誕。依得此道歸來,決定成佛不欠。”(名僧輯略。空谷集)
明 寶珠
寶珠。不清楚他的出身,曾經遊行于浙江的杭州、嘉興一帶,無論冬天、夏天都只穿一件衲衣,托缽乞食以自活,夜間住宿則沒有一定的處所,整日念佛不絕于口。別人和他說話,只是簡略地回答一兩句而已,接著又立刻不斷地念佛。後來在海門寺,突然好像瘋顛發狂將近半個月之久。一日有個僧人呵斥他說:“你平日都能老實修行,現今應當給世間人作榜樣指標,怎麼可以變成這樣呢?”寶珠于是說:“若是如此,那麼我走了!”然後要求沐浴,沐浴完畢之後,安然地站著往生。(往生集)
明 本明
本明。不清楚他的出身,居住在通州(河北通縣)的靜嘉寺,梵行清白,勤于講經之業。後來停止講經,專心修習淨土法門,二六時中精進地禮拜念佛,數年而不更改。有一天突然得了一點小病,自知往生的時間已到,于是事先告訴大衆。後來身心安然而往生,往生後異香七日不散。(往生集)
明 義秀
義秀。溫裏人,明世宗嘉靖初年(西元一五二二年),居住在河南長垣縣的贊歎庵。每日課誦阿彌陀佛聖號十萬余聲,日夜沒有間斷,如是修行曆時五十多年。他所經行的地方,地板的磚塊磨出了凹洞,人們曾經嘗試把它補平,但是時間久了又成了凹洞。當時有一個貧窮的孩子,沒辦法養活自己,來依止義秀法師,義秀收容之。居住一段時間之後,此人有一些不好的行爲,義秀呵斥他說:“你真是賊啊!”不久,此人果然約集了黨羽,乘著黑夜襲擊義秀,剛開始襲擊時,義秀念佛的聲音仍然非常宏亮,再次打擊時,念佛依然未中斷,但是已經比較小聲了,一直等到氣盡,念佛的聲音才停止。(紫柏老人集)
明 雪梅
雪梅。蘇州人,行爲處事很奇異,不拘束于戒律,喜好吟詩。明世宗嘉靖年間(西元一五二二~一五六六年),遊行到南京,住在報恩寺。每次見到法師講經,往往笑曰:“亂說!亂說!”平日專修淨土法門,動靜之間毫無間斷。不久又回到蘇州,住于竹堂寺。年紀八十幾歲時,忽然向大衆辭行,約定日期准備往生,大衆僧于是集資爲他准備龛柩。到了約定的那天,雲集了很多送行的人,雪梅笑道:“你們才布施幾文錢,便想要逼取老僧的性命,還早、還早呢!”大衆于是轟然而散。過了幾天,雪梅自己端身正坐在龛柩之中,安詳寂靜往生。(雪梅紀略)
明 性專
性專。字守庵,俗姓張,蘇州昆山人,年少即剃發出家,到處參訪善知識。後來拜見妙X法師,受具足戒,並聽聞其《法華經》的講座。之後辭別而去,往山頂居住,行頭陀苦行。一日十二時之中,只有持誦《法華經》,修習甚深的禅定。曾經在空中,見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七寶池呈琉璃色,深遠廣大無有邊際,于是將此事告訴妙峰法師,妙峰說:“這是觀行剛開始成就的瑞相,如果不生起取著的心,就是善的境界。”性專因此隱秘而不向別人說。在石城有一尊百尺高的彌勒菩薩像,明世宗嘉靖年間(西元一五二二~一五六六年),經過戰亂的兵火,聖像的金漆已經脫落了,性專于是爲之整新,又建築石殿,與聖像相稱配合,因而感應佛像放光,黑夜光明得像白天一般。
明世宗嘉靖二十叁年(西元一五四四年)秋天,迎請傳燈法師,講《佛說阿彌陀經》,有人請他換講《彌勒上生經》,性專說:“不必如此,我聽說阿彌陀佛與彌勒菩薩,有同樣殊勝的身相,同等的智慧,十力、四無所畏亦是如此,我將使大衆們同悟本性彌陀,亦即是本性彌勒,先遊于西方極樂蓮華淨土,然後再參預龍華勝會啊!”到了嘉靖二十五年(西元一五四六年)仲冬十一月,沐浴更衣,命令大衆擊鍾誦經,然後趺坐而往生。在此之前的數日,他的衣服中生出靈芝一朵,大于拳頭,呈紅白色。(法華持驗)
明 祖香
祖香。臨江(江西)新喻人。居住于山東龍潭寺,專精修行淨土法門。有一位名爲王傑的居士,建築屋舍迎請他居住。有一天,祖香告訴王傑說:“我某一天要回家了。”大衆苦苦地請他留下來。祖香說:“是回極樂世界的家啊!”等到那一天,祖香自己鋪好座具,面向西方而坐化往生。當棺木擡入山區之後,自動地生出火焰而焚化。(往生集)
明 圓果
圓果。字祇園,另有一字曰幻空,不清楚他的出身。年少時爲安徽鳳陽府防衛守護山區的指揮使。後來放棄官職,出家于五臺山。圓果博通經論,頓悟直指人心的禅法。曾經東遊到蘇州杭州一帶,當他登座說法時,在大白天裏如細雨般地落下多彩缤紛的天華。明世宗嘉靖叁十四年(西元一五五五年),浙江中部有倭寇作亂,一直掠取劫奪到了北新關,當時圓果正好在杭州的佛慧寺,巡撫(各省的行政長官)胡宗憲,聽說圓果的道行很高,于是迎請他出山,商議退敵的計策。圓果推辭而說:“不用叁日,劫賊就會自己撤退了!”叁天後,軍中的士兵們看到雲層中有神兵數千名從天而降,攻擊倭寇,倭寇退敗逃竄,大家都認爲是圓果的道力所致。
圓果臨終那一天,交代弟子十年後才將他火化。到了約定的十年後,衆人擡著棺木到野外,准備火化,棺木忽然自己起火燃燒,很快地全部都化爲灰燼。當時圍觀的出家、在家衆有千人之多,都看見雲層中現出了西方淨土的境界,有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七寶蓮池、金沙之地。樓閣宮殿,都是金、銀、琉璃、玻璃、砗、赤珠、瑪瑙所裝飾而成的。池中開出青色、黃色、紅色、白色的蓮華,白鶴、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頻伽、共命之鳥等,種種奇妙的境界,與佛經所說的沒有絲毫的差別。過了一會兒,突然間天樂響起振動于天空,一段時間之後才消失。(狯圍)
明 真清
真清。字象先,俗姓羅,長沙(湖南)湘潭人,年少時記憶力特強勝過一般人。年十五歲,中秀才。十九歲,家裏遇到災難,因此前往南嶽衡山伏虎岩,依止寶珠和尚,剃發出家、受具足戒。曾經參究“無”字話頭,有一天因爲所乘之船撞到岸邊,而有所省悟。寶珠和尚往生後,真清就居住在覺皇寺。他曾經罹患背痛的疾病,有一夜夢到關公(伽藍護法)給他醫藥,不久之後病就痊愈了。後來向南遊行到天臺山,于是在當地結茅屋居住。接著又遷往華頂的天柱峰,修習大小彌陀忏六年,空閑的時間則開示天臺宗的十乘觀法、闡明一心叁觀的宗旨,前來歸附學習的人日漸增多。又應王太初居士的邀請,前往昔日永明禅師的道場,講解《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一百日。
真清平日勤于修習五種忏悔,私下持誦《觀無量壽佛經》,以及《梵網經》(心地品)。有一夜,夢見七寶的宮殿美妙绮麗,諸寶行樹交錯成行,並見到阿彌陀佛、觀世音、大勢至二大菩薩,正當真清在展身禮拜之時,旁邊有沙彌拿給他一面牌子,其中寫著:“戒香薰修”,自知是中品往生的瑞相。明神宗萬曆叁十一年(西元一六○叁年)正月,獲病。把他所儲蓄的財物,全部交給五臺、雲棲、西興等寺院供養僧衆。當時有人送藥石(過午之後的食物)給他,真清拒絕地說:“我往生淨土的因緣已經成熟了,祥瑞的聖境也已暗中顯現了,不久之後就要辭別這個娑婆世界,我要藥石作什麼呢?”
正月七日,絕食,只飲檀香水,預期于二十九日往生,又與大衆講說一切法無生的道理,教誨開示甚爲懇切。到了二十九日夜裏,起身告別大衆說:“吾逝矣!”衆人請問:“不知和尚往生淨土,居于九品之中的那一品位?”真清回答說:“中品中生也。”大衆說:“爲什麼不是上品上生呢?”答說:“我因持戒的戒香所薰,階位只在中品。”說完後,安然地往生。過五日後,相貌顔色仍然紅潤如同在生之時。火化之日,到處充滿濃郁的香氣,骨頭堅硬锵锵有聲,時年五十七歲。(明高僧傳)
明 明證、真定
明證。字無塵,俗姓魏,浙江會稽人,天性敦厚純樸沈默寡言,年少就不喜腥臭的葷食,常常想要出家。二十歲,到附近的寺院。遇到五臺山的龐眉老和尚,好像很久以前就認識的樣子,于是請求歸依爲其弟子,老和尚說:“你叁年之後,才可剃發。應當先修習苦行,學習各種經典。”明證因此前往叢林,作種種粗重的勞務。學習楞嚴咒,每天只誦一個字,夜裏則禮拜觀世音菩薩,一直到天亮而不休息。經過叁年,楞嚴咒才誦完。有一天突然病倒,臥床七日,全身發痛,好像在抽筋換骨一樣。病好之後,夙世的智慧頓時開通。然後,五臺山的老和尚又來到,爲他剃發,受具足戒,並交代付囑他終身持誦《法華經》,明證于是就打開經典朗誦,毫無任何的滯礙。不久之後,《華嚴經》、…
《淨土聖賢錄易解 (往生比丘第叁之四)》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