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聖賢錄易解 (往生比丘第叁之二)▪P4

  ..續本文上一頁臨命終時,十念就可以成就往生,那麼只要預先籌辦資糧找對渡口,合集一切的善行功德,回向臨命終時,念念真實而不虛妄,那麼往生淨土之事是不用疑慮的。

  凡是善惡這兩件事、苦樂兩種果報,都是身口意叁業所造成的,是由四緣所生、六因所成、五種業果所收攝。若一念心起嗔恚邪淫,即是地獄業;若一念悭貪不舍,即是餓鬼業;一念愚癡昏昧障蔽智慧,即是畜生業;一念我慢貢高,即是阿修羅業;一念堅持五戒的心,即是人道的業;一念精進修行十善的心,即是天道的業;證悟人空,即是聲聞業;知一切法因緣所生本無自性而斷離緣起,即是緣覺業;六度萬行一起修習,即是菩薩業;大慈大悲清淨平等,即是佛業。

  如果心念清淨,則感得香華蓮臺七寶行樹、清淨國土而化生,內心染著塵垢,則高山丘陵坑洞坎坷,在濁惡的穢土而受生粗惡的形體。這些都是以目前相同的果報身,藉著心念的不一而感得不同的增上之緣。由此可知,一切諸法如果離開我們的自心根原,更沒有其他的體性可說。若是想要得到清淨的果報,只有修行清淨的因行。例如水的性質自然趨向下方而流動,火的特征自然地向上而飛騰,這是由于形勢運數本來就是如此,又有什麼可懷疑的呢?”

  永明延壽大師又曾經作四料簡說:“如果有禅而沒有淨土,十個修行有九個差錯蹉跎于道路上,中陰的境界如果現前,一轉眼的時間就隨業力而去生死流轉。假使沒有禅而仍然有淨土,那麼萬人修行萬人都可以往生,只要見到了阿彌陀佛,又何必憂愁不會開悟呢?若是有禅又有淨土,猶如戴著雙角的老虎,現世可以爲人天的師範,來世速得成佛作祖。如果沒有禅也沒有淨土,恐怕將來見到的就是地獄的鐵床銅柱,萬劫與千生長久的時間,沒有人可以依靠幫助。”

  宋太祖開寶八年(西元九七五年)二月二十六日,早晨起來之後,焚香告別大衆,然後趺坐而往生,時年七十二歲。後來有一位僧人從江西臨川縣來,經年累月地繞行永明延壽大師的舍利塔,人家問他爲什麼緣故?他說:“我曾經生病入于幽冥界,見到殿堂的左邊供奉一個僧人的形像,閻王精勤恭敬地禮拜,因此向人詢問閻王所拜的是什麼人?回答說是杭州的永明延壽禅師,大師已經直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上上品了。閻王尊重他的德行,因此禮拜恭敬他。”(樂邦文類。萬善同歸集)

  宋 晤恩、文備

  晤恩。字修己,俗姓路,江蘇常熟人。年十叁歲時,聽到別人誦《阿彌陀經》,心裏有所感觸體悟,因此前往興福寺出家。後唐明宗長興年間(西元九叁○~九叁叁年),前往江蘇X山的慧聚寺,學習南山律。不久之後又聽聞學習《法華》、《金光明》等經,以及止觀論,都達到了經論中精深微妙的境界。一天只吃一頓飯,終日衣缽不離身,不積蓄錢財物品。睡眠的時候一定右脅而臥,坐的時候一律結跏趺坐。每到誦戒的時候,必定感慨忏悔地流淚不止。到處勸勉教導大衆修行淨土法門,以及一乘圓教的宗旨。前後總共講演《法華經》二十幾部。

  宋太宗雍熙叁年(西元九八六年)八月初一夜晚,看到一道白光從井中射出。因此告訴門人說:“我此生果報的壽命已經將近了。”然後絕食禁語,一心念佛。有一天晚上夢到一位出家人,執持金爐焚燒名香,繞行他的房間叁次,說自己是章安灌頂大師,已經往生于西方淨土,爲了贊許你的精進修行,因此特地來迎接你。晤恩夢醒之後,即刻呼喚門人弟子前來,弟子們來到的時候仍然還聞到異香。八月二十五日,爲大衆開示止觀法門的入門方便和究竟義理,以及觀心法門的究竟了義。然後端身正坐,面向西方而往生,時年七十五歲。寺院的大衆都聽到管弦鈴铎的音樂聲,嘹亮悠遠地遙傳于虛空之中,很久之後才漸漸遠去。火化之後,得舍利子無數。

  晤恩有一弟子名文備,了然洞明于止觀的法門,常獨處一室,精進禅坐忘情脫俗,達叁十年之久,宋太宗雍熙二年(西元九八五年),稍有疾病,淨土的瑞相現前,右脅側臥雙足相疊而往生。(宋高僧傳。佛祖統紀)

  宋 文辇

  文辇。浙江永嘉平陽人。受戒之後,遍學叁乘佛法,依止浙江缙雲明昭禅師說法的道場,使他于佛法中的一些疑情頓時決了。後來又依止天臺德韶禅師,再一次地有所悟入。曾閱讀藏經叁遍,宗門教下悉皆通達,逍遙自在無所挂礙。宋太宗太平興國叁年(西元九七八年),砍伐栴檀木,製成一個坐龛,結跏趺坐在裏面。自己執持火炬,發誓願說:“我願舍此殘存的軀殼,上供十方諸佛菩薩。”然後命令大衆念佛,幫助他往生淨土。不久之後火焰發起,其煙霧呈現出五彩的顔色,旋轉環繞于虛空之中。此時仍然聽到文辇的念佛聲,過一會兒才停止而圓寂往生。火勢熄滅之後,取得舍利子無數,時年八十四歲。(宋高僧傳)

  宋 義通

  義通。字惟遠,俗姓尹,高麗國的人,頭頂上有肉髻,眉毛長五六寸。受具足戒之後,即學習《華嚴經》及《大乘起信論》。後晉出帝天福年間(西元九四二~九四四年),來遊學中國,到天臺山雲居寺,拜見德诏國師,頓時有所契悟。等到參訪螺溪寂法師之時,聽聞到一心叁觀的要旨,因而留下來奉事學習,並且都能相應而完全地體會。宋太祖開寶元年(西元九六八年),水路運輸使顧承徽,施舍舍宅而改爲寺院,請義通法師住持安居。宋太宗太平興國七年(西元九八二年),皇上封賜寺院的匾額爲:“寶雲”。

  義通平日致力于開演宣揚天臺的教觀,幾乎有二十年之久,他常常叫別人爲同鄉人。有人問他是何緣故?他說:“我以極樂淨土爲故鄉,你們諸位都應當要往生淨土,因此就是我故鄉中的人了。”宋太宗端拱元年(西元九八八年)十月二十一日,右脅臥而往生。火化之後舍利充滿,時年六十二歲。(佛祖統紀)

  宋 有基

  有基。字及賢,俗姓王,浙江錢塘人。五歲出家,依止天臺山壽昌寺的法超法師爲和尚,十歲時,受具足戒。聽聞四明山寶雲寺(即義通法師的道場)在傳授智者大師的天臺教觀,因此前往追隨侍奉,承受《法華經》及止觀法門的教法。隨著所教導的言語文句都能了解它的義理,究竟窮盡其中深奧玄妙之處。宋太宗端拱元年(西元九八八年),同郡的人請他宏揚教法于太平興國寺,當時跟隨他學習的有數百人。每個月的十五日及月底的那一天,必定集合大衆誦菩薩戒。有基一生普遍地勸導僧俗二衆念佛求生淨土,達四十年之久,所度的衆生數目有萬人之多。每當遇到年歲收成不好的時候,則持缽以食物供養大衆。

  宋真宗祥符八年(西元一○一五年)六月,示現疾病。弟子令祥請示說:“和尚將要西歸極樂淨土,難道不遺留訓示嗎?”有基因此廣談圓教的要旨。過了一個時辰之後,大衆忽然看到西方現出光明,空中奏出美妙的音樂。有基說:“西方叁聖人來了!”說完就右脅臥面向西方而往生。有人夢見有基具足威儀往生西方;有人夢見有基坐在青蓮華上對著佛說法;有人夢見阿彌陀佛爲有基授記。法智大師聽聞有基往生的音訊後說:“臥病談禅,臨終見佛,這實在是希有難得的事啊!”有基火化後,得舍利子無數。(佛祖統紀)

  宋 省常(蓮宗七祖)

  省常。字造微,俗姓顔,浙江錢塘人。七歲時出家,十七歲受具足戒。宋太宗淳化年間(西元九九○~九九四),住在南昭慶寺,由于仰慕廬山遠公的風範,因此計劃結集蓮社,刻阿彌陀佛像,後來由于刺血書寫《華嚴經》(淨行品),因此把蓮社改稱爲淨行社。士大夫讀書人參與盛會的有一百二十人,都稱爲淨行弟子,以文正公王旦爲居士之首,而比丘衆則達到千人之多。宋真宗天禧四年(西元一○二○年)正月十二日,省常端身正坐而念佛。念佛不久,忽然大聲地說:“佛來也!”然後安祥往生,此時大衆都見到大地變成黃金色,過了一段時間之後才消失。時年六十二歲。(佛祖統紀)

  宋 知禮

  知禮。字約言,明州(今浙江甯波市)金姓人氏的子弟。其父母曾于佛前祈禱希望能獲得子嗣,然後夢見一位神異的僧人攜帶一名童子托付給他們並說:“這是佛陀的兒子羅 羅也。”不久之後,就生下了知禮。知禮七歲時,喪母,哀號哭泣不止,禀白父親要求出家,因此前往太平興國寺,依止洪選法師而得剃度。等到年紀稍長,依止寶雲寺的義通法師學習天臺教觀,對于圓頓大教的要旨,只要一經教導即能了解。宋太宗淳化年間(西元九九○~九九四),所依止的義通法師既然已經入寂往生,因此接受迎請而主持乾符寺,不久又遷移到保恩院,在當地開示宣揚天臺教觀,學人門徒接踵而至。

  有一年明州大旱災,知禮與慈雲遵式法師,一起修習金光明忏法,約定如果叁日內不下雨,就要自焚一只手。到了約定的日期,果然下起大雨。宋真宗大中祥符叁年(西元一○一○年)重建保恩院,皇上賜名爲“延慶”。祥符六年(西元一○一叁年)建立念佛施戒會,自己親手寫疏文以勸導大衆說:

  “原本現前一念心性本自圓融,一切諸法本來無礙。所遇的熏染因緣既有不同,所感的果報也自然産生差別。因此如果隨順本來無染覺性而修行,則能顯現出諸佛莊嚴的清淨國土;若是隨著妄想情執而造作,則將依循五趣(六道)的生死之路而痛苦輪轉。所以處在娑婆五濁惡世的衆生,想要超升解脫尤其困難,反之墮落受苦的則比較多。經典說:“能夠獲得人身的,如同指甲上的泥土那麼稀少,而失去人身的,就如同大地的泥土一樣地無窮無盡。”除非一直等到你能夠將叁乘的功德修行圓滿,才能免除在胎卵濕化四道受生。

  然而,實在是因爲娑婆世界的境界粗惡強大,無明煩惱衆多熾盛,如果想要依靠自力而度脫生死,實在是難有其人。反之,如果是生于西方世界,其佛國土極樂莊嚴、身心清淨毫無煩惱垢染,一直到究竟成佛之間,都能免于墮落地獄、餓鬼、畜生叁途之中。經典說:“尚無惡道之名,何況有實。”又說:“衆生往生者,皆是阿鞞跋致(不退轉菩薩)。”若…

《淨土聖賢錄易解 (往生比丘第叁之二)》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