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金剛經》系列開示 93

  上常下福法師金剛經系列開示

  金剛經入于心的話即金剛不壞,他內心中有一種不住的體。相上是平等之相,無處不在善中,善就是無住之意。所以在任何地方都充滿信心,你不斷的觀察金剛經,實相不斷的相應,一旦有一天到八地菩薩的時候,就不可思議了;十方諸佛現前。這裏面還是有一個相續的過程,如果你不相續,實相不能現前。如果我們依習氣做事,就麻煩了,但我們一悟到底,一悟到你內心中很堅固的這個體性的時候,那你的果報就不可思議了,因爲有此因就必有彼果啊,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很重要,如果持此經就是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不持此經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也發不出來,不能利益無量衆生。你會到金剛經只能跟文字相應跟觀照相應。雖然不能夠跟實相相應,不過你與觀照相應也不可思議了,校量功德中一直講聞到經典怎麼樣的功德,聽到經典、聽而且思維、跟實相相應是怎麼樣的功德,你自己出現能所雙亡寂滅現前的功德又是什麼樣的功德,一直到不依報身、不依法身、不依化身不依種種體又是什麼樣的功德,讓你的信心不斷的往上升。到現在的時候,你看“無我無人無衆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當下承擔,沒有善法可得,當體就是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實在是沒有得失的。

  告訴你啊,如果你就這樣安住下去,此人就是佛,真正的就是佛。所謂佛者,實在是沒有佛這個字可得,有佛字者只是名爲佛已,實在佛在哪裏呢?無住之體,法界之相,覺悟之心,難道覺性不重要嗎?你的覺性跟釋迦牟尼佛不相應嗎?覺性跟釋迦牟尼佛相應叁十二相不就相應了嗎?此肉相有什麼關系呢?你哪有什麼男相女相,出家相在家相?你是跟這個覺相相應,跟如來報身相應,報身就在無住體裏面,雖然沒有見到報身,但無住即爲報身啊。他不是要你住相,你不需要去找叁十二相,不需要具足色身相啊;“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不可以色相來見我啊。你不要注重色相上的報身,因爲菩薩都沒有看到,菩薩看到什麼呢?菩薩看到衆生是六度波羅蜜,你在此世界能忍辱行,因爲無住就能建立布施,你有布施就建立德建立忍辱。等你叁法忍現前之時,在此世界大功德聚,你打我罵我都是六度波羅蜜,離開你打我罵我的這個體,這是菩薩度衆生的體,因爲報身莊嚴,上會于諸佛,下會于衆生,中間是無所得故,只有在此世界修一切善法,就是如來報身,只有在此世界行布施,只有在此世界成就忍辱,只有在此世界聞金剛經,這一刹那上報下化,對下面來說—報身;對上面來說----法身,所以法身跟報身,中間是無所得。

  這個報身是個什麼樣的概念呢?實在是沒有實體可得,你要是一天到晚要見到什麼報身,其實你不需要見的,你現在在此世界確實就是那個報身。所以要在此世界成就一切善法,就是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法,所以一定要把此世界轉爲六度波羅蜜,前天我就講過此世界就是個磨刀石,你就是一把刀,然後你在磨,磨啊磨,磨得鋒利的時候,你就是佛了,你是鈍刀就是沒有磨,沒有磨就是衆生;你把整個法界當做一個磨刀石,你就磨刀好了,在此世界成就我們鋒利的刀而已;智慧就開了啊!我們要會到這個意思,六度波羅蜜是因,報身莊嚴是果,因果同時。如果你到西方極樂世界,你看色聲香味觸法,色是衆生之色,用心看色此色即心,極樂世界你眼耳鼻舌身意的根(就是識啊),到了西方極樂世界是用我們這個真心來會的,色聲香味觸法就變成了你的心,你的心跟色聲香味觸法一相應,色聲香味觸法即莊嚴,而此色是一切衆生之色,此音是一切衆生之音,成就無量衆生,菩薩依這個色住即報身。衆生也依這個色住,你眼睛看到色,只有色是跟心相應,此心即色,此色即心。

  所以你看色時,就是諸佛看你時,一切衆生看色之時,就是諸佛看你之時,就是法性看你之時,因爲此色跟心相應故,是一心所顯,就是根跟色實在是一體的,是識在中間把我們分開了,一到西方極樂世界,此色利益無量衆生故,哪一個衆生不在這個色裏面呢?哪一個衆生不在這個聲音裏面呢?離開聲音衆生就沒有耳朵,離開色衆生就沒有眼睛,你看不到有也沒有用啊;離開這個香衆生就沒有鼻子了,你有善惡之分,就有臭和香,是你分別之心;本沒有臭香的,人達到定的時候就聞不到了,色聲香味觸法都是一樣的。在法身來講是心,在衆生來講是衆生的相,就是說西方極樂世界光明無量,利益無量衆生,壽命無量,圓滿法身;所以法身光明利益衆生,中間在哪裏?你一到西方極樂世界,你就是清淨法身,你就是毗盧遮那佛,一到了毗盧遮那佛那個地方報身就圓滿了;報身圓滿利他立即圓滿。你一到西方極樂世界,你色聲香味觸法跟你心一旦相應的時候,你的法身無盡的光明就顯現出來了;而無盡的光明正好在衆生的眼耳鼻舌身意裏面;所以衆生的眼耳鼻舌身意,就是報身的色聲香味觸法,報身的色聲香味觸法就是如來之體,如來法身莊嚴報身莊嚴是一體的,所以中間究竟無所得。

  報身有相嗎?報身實在無相,報身是什麼?報身無戲論,全是利他的功德;爲什麼呢?最終到西方極樂世界成就的是心上的功德,就是說報身莊嚴變成你的心地,法界正好與你本心相應,你本心一相應,你光明無量照十方故,無所障礙。所以十方世界的衆生安住在色聲香味觸法裏面,此時你已在利益無量無邊的衆生。一切諸佛含攝十方衆生就是九界衆生,此中有二個體,一個是毗盧遮那佛,一個是衆生,中間無所得。中間實在是沒有;所以衆生度盡。色聲香味觸法本來就是毗盧遮那佛本體,哪有報身可得呢?法身是本體,報身是自莊嚴,化身是利他體,只要有一個衆生在,就有色聲香味觸法。印光大師說:看十方世界都是佛菩薩,獨我一人是凡夫。只要有一個衆生在,十方諸佛皆圍著,爲什麼呢?他有眼能見色,他有耳能聽音故,色聲香味觸法大盡莊嚴圍著他,所以只要有一個衆生在,十方諸佛從不放棄,永遠不會放棄的。因爲你有眼睛必定看色,所以諸佛與衆生不二,實在是衆生沒有離開過佛,佛也沒有離開過衆生,心佛衆生是沒有差別的。“以無我人衆生壽者相,修一切善法,就是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大家想一想,在此世界實在是沒有我啊,哪有我呢?是一個佛的總體。

   “須菩提。所言善法者。如來說非善法是名善法。”所謂的善法就是六度波羅蜜,而六度波羅蜜以般若爲首,以布施爲行,以無生法忍爲妙用。無生法忍就是精進禅定,精進體是無住精進,禅定體即一切法,法由心顯萬法平等。十法界由一心顯,是惡是善十法界都由心的有住體顯現出來,有住體皆是惡業。你能布施就爲行,因能夠成就六度故,而六度就是忍辱,其實忍辱已經代替了叁法忍。心忍,見外面的相不動心故是謂心忍。法忍,萬法平等故叫法忍,外面所有的法現前的時候,不在去思維了,內心不想攀緣了,就是吃飯就是吃飯不在胡思亂想了,沒有這個法那個法的思惑煩惱,對外面平等了得法忍。無生法忍:無我了,連我都沒有了,法都沒有了,法我俱空的時候,叫無生法忍。所以在此世界都是無生法忍。

  沒有一個我對立的法,整個法無住就是佛,無住之法的相就是報身,報身就是衆生的色聲香味觸法,色聲香味觸法應一切衆生心,你是男的女的老的少的,你是什麼執著,你是什麼煩惱,都把你“印”出來,你是苦的就現苦相,你是樂的就現樂相,你是好的壞的善的惡的,在法界裏面自然而現;你想一想,你醜相美相,法界毫不客氣的。這個法界的力量,你是善的,是惡的,爲什麼算命的能把你的命算死呢?他只要看看你的相,在法界裏就生出什麼樣的相出來,你現在這個相,就是法界把你的心給“印”出來了;法界無相但能“印”出你有住之相,你有住的心出來之後,對外面執著。對有德之人指指點點的,他是聖人,他是凡夫,你有什麼資格呢?我們沒有必要的這樣子思量,都是無聊之事,所以我們沒有資格去指點于別人。爲什麼呢?因爲你本身法界身,你本身是法界體,你本身法界“映”你是貪是嗔是癡,是煩惱的是快樂的是愚癡的,是智慧的,是執著的,還是放下的,你逃不掉的,都會“映現”(如雁過留聲,過鏡留影)。

  所以什麼心産生什麼樣的變化,如果你悟到般若之時,了解色聲香味觸法沒有另外一個眼耳鼻舌身意,眼耳鼻舌身意無非是法界應我心故,噢我原來是這個樣子的,眼睛長的短的它是變化的不一樣的;證明實在這個肉體不是真我。這個眼耳鼻舌身意實在不是真的,眼睛是色,耳朵是聲音,耳朵裏面哪有聲音呢?此根塵實在是不二的,因爲你中間生分別了,貪著我,就有法的執著,本來我執法執俱空,本來就一體的,但是我執、法執分開了以後産生我法二執了。我法二執又對世間的執著生出念頭;這個念就叫惡念,不是善念。所以這裏面一再強調無念無相離念離相。“所謂善法者,如來說非善法是名善法”大意如此。所以我們直接這樣說出來,不經過文字的加工,直接觀照把它的真實面目顯現出來,就知道他的秘密在哪裏就知道他的實體。

   “須菩提。若叁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須彌山王。如是等七寶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羅蜜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爲他人說。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這裏面是一個譬喻:叁千大千世界代表衆生所住的地方,須彌山王代表報身,衆生及我們現前所有的功德都聚集在須彌山那個地方,沒有須彌山整個世界都毀掉了,我們都是凝固在那個體上面;彌勒菩薩就住在我們頭頂上面。用聚集成如是多須彌山的七寶布施功德可謂大矣,然不及受持讀誦爲他人說之百千萬億分之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四大天王也是無住之體,無鞘之劍代表常住的意思,不滅的意思,智慧不滅的意思。龍無角代表無鬥爭,柔軟大悲心故;傘無…

《《金剛經》系列開示 93》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