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金剛經》系列開示 91▪P2

  ..續本文上一頁圓滿;如果他不到衆生境界,在衆生心中建立圓滿,他不能夠使衆生平等,成就六度波羅蜜平等功德,一切衆生一個不留的,變成他圓滿的功德,首先是他心地上的圓滿。

  有的菩薩是不一樣的在哪裏呢?我不成佛,先利益衆生,像地藏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衆生度盡方證菩提;他完全住在衆生的體裏面。有的先圓滿自性功德,自性功德和願上的功德圓滿,八地菩薩自性的功德已經圓滿了。性圓滿還要願圓滿;自性的功德圓滿還有自性的佛圓滿;這個就是八地菩薩。還有一個利他的功德圓滿,那就是佛。怎麼叫利他的功德有圓滿體,有不圓滿體?因爲有故意圓滿,有故意不圓滿;像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先成佛後度衆生,他是一個圓滿體的體。像地藏菩薩,他修什麼呢?衆生不成佛他不成佛,他生生世世在衆生境界裏面,他要把衆生的苦都變成沒有了,他才成佛;只要我們衆生有一天苦還在,沒解脫的話,他永遠不成佛。但是佛就不一樣了,我們念阿彌陀佛爲什麼能到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說我先把我的功德在衆生心中圓滿,不等衆生圓滿,他的心中就已經具備了我圓滿的功德,只要你稱我的名號,你到我那個地方直接就是圓滿的功德,他是這樣子修的。所以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這些人都是先成佛後度衆生;地藏菩薩先度衆生,後成佛;發的願是不一樣的,但都是在利他的角度上修的,先成佛後度衆生他必須把利他報身的功德圓滿,八地菩薩只有自利功德圓滿了;所以自利的報身和利他的報身,還是不一樣的。法華經裏面有菩薩他自利功德報身圓滿的時候,他沒有衆生可度,自利功德的報身就是八地菩薩。

  

  孝順父母、尊重師長、修十善業,做一切善事;這些和阿彌陀佛的成佛有什麼關系?和阿彌陀佛的果德有什麼關系?離名相其背後的實相是什麼?其真正的妙德是什麼?

  其實聞金剛經就是八地菩薩,爲什麼呢?從自利角度講,其實我們一聞金剛經就是八地菩薩,按照我們這樣判就可以判得出來。你想一想聞金剛經自利功德,緣起性空就是自性功德;可以具足大須彌山的功德,在禅宗裏講到須彌山,在淨土法門裏面講就是到西方極樂世界,完成自己自性中的功德,但是不能度他人,阿彌陀佛是利他功德。有人發願先自利然後利他,從彌勒菩薩那個地方出來,然後再修利他功德;先自利成就八地菩薩,倒駕慈航再度衆生。倒駕慈航功德是在衆生心中發願成佛,他的成佛不是一般的成佛了,是要跟你結緣,跟你結了一個善緣,什麼緣呢?孝順父母持五戒,他要把你持五戒修十善的一切功德變成他的國土,只要你持五戒就是持他的國土,所以你持五戒念他名就往生;就叫阿彌陀佛。爲什麼呢?所以西方極樂世界是怎麼成就的,在此世界無貪無嗔無癡,幹什麼呢?孝順父母、尊重師長、修十善業,做一切善事,阿彌陀佛都做了;他在這個善事裏面安立了一切衆生,他說我把這個功德在衆生心中都圓滿了,然後成就西方極樂世界,所以西方極樂世界正好是你孝順父母的一刹那,就是這個“德”成就的西方極樂世界。

  所以在觀經裏講“持五戒都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持八關齋戒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爲什麼能往生?就憑你八關齋戒,就憑你五戒,因爲五戒、八關齋戒劃阿彌陀佛因地所做,他西方極樂世界就是這個的體,是故如果你真是信阿彌陀佛,你信不信你這個五戒就是阿彌陀佛的體?就是西方極樂世界圓滿相,如果你持五戒不能圓滿阿彌陀佛的圓滿功德的話,阿彌陀佛就不成佛;是故你持五戒時就是持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時,你念阿彌陀佛時就是西方極樂世界現前時,在此世界微淺之善法,都具足了。但是我們衆生不信,你不相信此世界的一切善法,包括山河大地及虛空,這一切善法具足阿彌陀佛因地所修,菩薩所行,菩薩行都在這個體裏面,都是阿彌陀佛利他功德建立衆生心想而成就的。

  微淺善法中如何蘊含著阿彌陀佛的大片莊嚴?如何具足成佛之一切妙德?

  觀經中前8品都沒有講念阿彌陀佛,但是都有一個信,信阿彌陀佛在此世界上品中品裏面,只有在下品的時候才講念南摩阿彌陀佛,乃至十念。觀經九品中最後一品才講念阿彌陀佛,前面都沒有講。可以看出來淨土法門,並不是說只有“念阿彌陀佛”才是,實際上(持五戒,修十善,乃至微淺善法)是一片淨土。你持五戒、修十善、出家、修微淺善法都是阿彌陀佛大片莊嚴,你只要在這裏面生無我相就可以了;也就是我們講金剛經的這個體。一切相是佛的相,無住這個裏面沒有我啊。在無量壽經裏面講,在此世界,持五戒,修十善就是泥洹之道啊;但是衆生就是不信。只要你在此世界當下行微淺善法,信阿彌陀佛就能往生成佛,所以不需要付出很大的,就看你有沒有這個信心。也就是說,平常之相可能具足成佛之果德,在此世界你不要住,你就住阿彌陀佛就好了,只要你是能思維的人,能觀照到此體者都能往生,只要在此世界你有善法生,安住在善法當中。什麼叫善法?如如不動,什麼叫如如不動?當下了知此體即是阿彌陀佛莊嚴,山河大地及虛空,一切善法,無不歡喜,一聲“南摩阿彌陀佛”乃至于百聲千聲萬聲,聲聲與此地與此空與此法界相應故,因爲此體不二故。這就是金剛經裏講“不以具足色身見”“不以具足諸相見”不要以爲見到這個就是,這個是方便救護你的,但是這個地方要生起阿彌陀佛的信心,以阿彌陀佛大願之光,以阿彌陀佛成佛之力,阿彌陀佛成佛是我無住之相,阿彌陀佛大願之體是我法界之相,此相無住,此相大相,不要以爲你觀的相就是佛,其實要我們發願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一個體。在金剛經裏面就是無住,無住就是到西方極樂世界的無住,只要你在此世界無住就是法身,在此世界相上無住就是色聲香味觸法無住,所上無住就是報身,心上無住就是法身。念上無住就是法身,相上無住就是報身,心上無住就清淨就徹底的融到法界裏面去了,就是實相現前。你有念,動念之時不言住。所以西方極樂世界有色聲香味觸法即是說法;色聲香味觸法現正在說法,後面不是講嗎:“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我們總認爲釋迦牟尼佛心是空的,法是空的,福德無住,誰在說法呢?釋迦牟尼佛給我說法,誰在說法呢?我們衆生總認爲有個人在說法,其實說法的體是堵住你有念之心,如來無所念。所以衆生根性不一樣,所取的相也不一樣,衆生化身相,如來說法在衆生心中,如來在哪裏?化佛,化佛在哪裏?化佛在衆生心中,法身佛是衆生無住之心,菩薩和衆生都在法身的體上,這個法身是一切衆生共住,沒有另外一個法身可得,所以菩薩相是有住之相,衆生相是有住之相,此相有住之相是妄心,但是不離法身。不悟者,不住那邊就住這邊,有住無住是相對而言的。因爲你無住了你就和法身相應,福就在我們當下;法身也好,報身也好,化身也好,化身佛釋迦牟尼佛在此世界說什麼法呢?斷疑生信,沒什麼別的,就是要我們信這個,他爲什麼要令我們斷疑生信呢?有苦必求救,我們有苦的心你必有求救的心,有求救必有法身應;你有求的心必有應的心,你錯誤的求他就錯誤的應;你有善知識求就有善知識應;你有正法求就有正法應,你有邪法求就有邪法應,都是釋迦牟尼佛自然而然應心而顯。我們到西方極樂世界去要不要回來度衆生呢?你不要去操心了。到西方極樂世界成佛,一切都是阿彌陀佛自然度,就像阿彌陀佛成佛了,還來不來度衆生?阿彌陀佛無來無去,在一切衆生心中,他從來也沒有來過從來也沒有去過,哪有什麼來和去呢?

  那釋迦牟尼佛來是誰來呢?是我們心中所顯,我們的法身是不會有來去的。但是我們的報身會隨菩薩行,因爲我們有無盡的莊嚴,有無盡莊嚴就有無盡的利他的大悲心的顯現。所以菩薩有六度現前,我們現在看的山河大地,其實山河大地就是法,現前之時就是我心相現前之時,此心相,我迷了就有住,何況這個相也不是我心中相呢?那我心中是佛,心中又是菩薩,菩薩正在我心中顯現,此相又是我妄生相,又是我報身相,我報身相就極樂世界的菩薩,我現在的妄相是衆生,但是又是從我自性中的報身相出來,所以我的報身也在當下,那我的報身現在在哪裏?我的報身正在西方極樂世界,我看的相是妄相,我的報身相正看到報身相,妄相一除,你的報身相就顯現出來了。但是無始以來妄心把我們閉塞了;我們的報身相、法身相不能顯;遍莊嚴的報身相就不能顯現出來,報身相圓滿法身相圓滿,你化身相示現釋迦牟尼佛到此世界來,或現菩薩,或現衆生。如果你報身相不能現,法身相就不能現,那麼說你就不能現化身;那您就是凡夫。所以七地以下的菩薩不能見佛,八地以上菩薩見十方諸佛,還是在見的範圍之內,不能與佛同體,十方諸佛皆是阿彌陀佛,如果你成了佛了,你跟阿彌陀佛是一體的,阿彌陀佛就是法身佛。法身佛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是報身佛,報身佛就是化身佛,化身佛就是千百億化身,千百億化身就是釋迦牟尼佛。如果你不見法身,不見報身,哪有化身呢?所以你現在不見化身就是沒有見到法身和報身嗎?如來法身如來報身,十方諸菩薩,十方報身佛,也在我們的自性裏邊,法身佛還在我們的自性裏邊,那我們現在眼睛看到的妄生妄見,一旦你妄見沒有了,化身也沒有了,能隨意化身啊,化到衆生心中。化身在那裏呢?在衆生心中。你所有動念釋迦牟尼佛都知道,如來即知啊;釋迦牟尼佛知道,他會離開我們嗎?他都知道我們現在的念頭,他會離開我們嗎?只是衆生的機緣沒有成熟,他可以倒駕慈航。什麼叫倒駕慈航?媽媽兄弟姐妹,你看到的山河大地都是倒駕慈航來的,倒駕慈航是指法水倒流。釋迦牟尼佛到前面去了,他的法水又回來了;回來幹什麼呢?或現父母,或現兄弟姐妹,或現山河大地,或現有恩,或現乃至于有仇,或現大梵天王或現國王,這些人都是倒駕慈航的,一切衆生都是倒駕慈航的,包括你自己的身體實在是沒有我啊,如果你悟到這個道理,哪有我存在呢?

  此身就是化身佛,現叁十二相八十種好,無非是你心中之德,你以爲你看到的是釋迦牟尼佛的叁十二相,其實是你心中本來具有的,看到他就是看到你自己,你沒有因緣就看不到,等你看到的時候,是你因緣成熟了。因緣成熟了你就看到你的本相,化身相。因爲你現在是化身見到的叁十二相,一定是化身的相。報身沒有叁十二相;如果你到了菩薩位,你可以脫落身體了,你可以進入報身了,法無住故,能見如來了,能見如來即能見報身了,這個時候你就可以見西方極樂世界的報身了,七重欄楯、七重行樹;那絕對不是化身見的,是報身見的。如果你不斷的修行下去,忘我了,然後就見如來了;若人精進故,現身能見阿彌陀佛報身相,這個報身相是不可思議的,真的是可以見報身相的。一般報身相任何人不可以示現,示現的都是化身,魔王不能示現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的相任何衆生都示現不出來。包括我們現在東林寺的阿彌陀佛像爲什麼那麼多的坎坷呢?阿彌陀佛的報身像很難修的,重重障礙,二十年中都還在搞;搞不起來。就這麼多麻煩,不是這個障礙就是那個障礙;因爲阿彌陀佛實在不是用形象做出來的,所以叫難修啊;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所以這麼長時間來沒有哪個地方真正造出一尊阿彌陀佛像;樂山大佛是彌勒菩薩,靈山大佛是釋迦牟尼佛,另有觀音菩薩等等,就是沒有阿彌陀佛像;你看這個世界有阿彌陀佛像嗎?南摩阿彌陀佛。

  

《《金剛經》系列開示 91》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