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講記 2-1▪P4

  ..續本文上一頁頭還沒有擡起來。爾時世尊,正在耆阇崛山,知韋提希心之所念。就派大目犍連尊者,及阿難尊者,從空而來。佛從耆阇崛山沒,于王宮出。爲什麼要這樣的呢?這是顯神通之法。阿難尊者代表凡夫的體,目犍連代表神通無礙代表法。阿難是代表悲,慈悲無礙故。“佛從耆阇崛山沒,于王宮出”叫不可思議,就是從這一個指頭到另一個指頭裏,因爲法性同體沒有障礙。佛陀法身遍一切處,他是沒有障礙的,不像我們要鑽進地底下,飛到天上。佛陀的神通變化不是這樣的,他就像這個手到那個手,因爲此手跟彼手是一體的,他要過來一動念就可以了。所以沒掉了就永遠沒,出來了就永遠出,實在是無來無去,只是韋提希不知道而已。如果釋迦牟尼佛真的有一天到你邊來了,他不是從某一個地方來,就是當下,因爲此地就是彼地,就像這個手跟這個手有沒有距離呢?在你的念頭裏面沒有距離。如果這個手代表北京,這個手代表天津,北京、天津,動一個念頭就到了。佛陀在耆阇崛山中現一個身,在這邊現一個身,實在是無來無去。佛陀到任何地方沒有障礙,在我們此世界也沒有任何障礙。大家如果想見到佛,一定能見得到。如果以慧眼看之,當下即是。如果用肉眼看,要靠祈禱。你不斷的請求、祈禱,不斷的觀察,你就可以見到佛出現于世,在你面前顯現出來。佛陀在世時,就顯像。講佛陀在此世界沒有障礙,顯示出佛陀空有不二的妙體,從空而來,到王宮裏面來。

  “時韋提希,禮已舉頭,見世尊釋迦牟尼佛,身紫金色,坐百寶蓮華,目連侍左,阿難侍右。釋、梵、護世諸天,在虛空中,普雨天華,持用供養。”韋提希拜下去擡起頭來。見世尊釋迦牟尼佛,身體放出紫色的光,坐百寶蓮華座,目連在左,阿難在右。在中國,是迦葉在第一位在左邊,阿難在右邊。還有的地方就是目連跟阿難兩個。釋、梵、護世諸天,釋就是天帝釋;梵就是梵宮裏的天人,像色界天這些修梵行的人;護世,就像四大天王;諸天,就是欲界、色界和無色界的天人。他們看到釋迦牟尼佛過來了,知道有妙法的顯現,是故從空中一起過來。在佛陀神力加持下,在空中安住,普雨天華,持用供養。

  “時韋提希,見佛世尊,自絕璎珞,舉身投地,號泣向佛。白言:世尊,我宿何罪,生此惡子?世尊複有何等因緣,與提婆達多共爲眷屬?”韋提希看到這種場面,看到佛陀身體放光、蓮花座,蓮花表因佛陀表果,因果同時,她“自絕璎珞,舉身投地”,貴爲國太夫人,在佛陀面前就感覺到自己醜陋無比。這裏告訴我們在叁寶面前,特別是在佛面前要謙虛。八地菩薩見到阿彌陀佛(十方諸佛),自然卸去六度波羅蜜的功德。佛陀是大富貴者,貴爲人天師表,富有叁千大千世界,就是你是國母、皇帝,在佛面前也不算什麼。所以我們的大雄寶殿做得像皇宮一樣,過去師父就像皇帝一樣。在印度不是這樣,在中國跟皇帝是一樣的,民間都不能用黃色的瓦,只有佛教裏面大殿可以做黃色,證明過去的皇帝對佛教很尊重。日本人對佛也是無上尊敬的,他們到東林寺,我第一次看見人有這麼大的恭敬心。他從門口就低著頭走,走到大雄寶殿底下那個臺階的時候,頭都要挨到地下的麻石了。到大雄寶殿面前,拜叁拜,“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拼命念,念了以後贊揚佛陀。不敢擡頭看佛。日本人在我們東方,他們知道慧遠大師的果德,慧遠大師把阿彌陀佛這個法門宣揚出來,是不可思議之大祖師,所以他們向西方朝拜,朝拜我們慧遠大師。可是我們見到慧遠大師有沒有感覺?我每次到東林寺,什麼人不拜我都要拜慧遠大師,慧遠大師太偉大了!你要感受到慧遠大師給我們的恩德,令我們一生中能成就佛果,能聞到究竟的佛法。我們就是經裏面講的這些人啊,殺父殺母,把你的王關在牢房裏面,這樣的人,怎麼能遇到佛法!這都是講機,都是講我們的事,所以要感覺到慚愧,要忏悔,要謙虛,要恭敬。恭敬能生妙德。這裏暗指什麼?釋迦牟尼佛、阿難尊者、目犍連尊者,從空沒,從其入,入到哪個地方呢?入韋提希念中,因爲韋提希在請,悲泣雨淚的在遙請,佛就知之,證明五濁惡世,佛可以到我們心裏面來。我們動念,代表我們的自性。佛陀的來,代表悲,他的悲顯我們的自性。就是說,我們在以恭敬心唱念“南無阿彌陀佛”的時候,佛陀是知道的,他就應在我們心中,只是一個有相,一個無相,或隱或顯。講法爲什麼文殊菩薩爲當機?就是要我們開慧眼!韋提希這一遙請,目犍連即現前,代表著我們現前的一念,佛即應之,佛陀跟我們的念沒有距離。在相上講,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大悲心。從性上講,就是我們自性中的寶藏,。所以我們這一念的恭敬心,其實寶藏已經具足圓滿了,就在我們當下,不需要去見了,當體就是!就是說,眼未見,佛已經過來了,心到則法應,不是用肉眼看的,是用心眼看的,用心的眼睛來看這個體。見到佛以後,你內心中是沒有“我”的,是平等的,是大悲。佛陀的珍貴體顯得我很賤,佛陀的富有顯得我們很貧窮。如果你見到佛就是這樣的,如果你聞到淨土法門,你一定會這樣。如果不是這樣的狀態,你就一定有問題。淨土法門是一個安心門,也叫恭敬門,也叫慈悲門。佛陀的慈悲之門,佛陀的恭敬之門,佛陀的安心之門,不是苦行之門。如果你遇到淨土法門還不安心,一定有問題的,證明你還得不到,還沒有聞到,很簡單的,因爲這裏面已經暗示了。

  韋提希看到世尊、天人都來了,她就舉身投地,悲泣向佛,說:“我宿何罪,生此惡子?”“世尊複有何等因緣,與提婆達多共爲眷屬?”“唯願世尊,爲我廣說無憂惱處,我當往生,不樂閻浮提濁惡世也!此濁惡處,地獄、餓鬼、畜生盈滿,多不善聚。”她就問佛:我爲什麼生到此世界呢?生到這個惡世界中呢?不但她的孩子是惡人,眷屬是惡人,同時她也感受到此濁惡世中,地獄、餓鬼、畜生盈滿,就是貪嗔癡,多不善聚。五濁惡世,地震、天災、冰災、水災、火災現前,叫劫濁。見濁,就是見的煩惱,其體爲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等五見。我們這個見是一種煩惱。見,最重要是我執。見的煩惱會給你帶來很多痛苦。煩惱濁,煩惱因貪嗔癡慢疑而來,人的貪嗔癡很重,叫煩惱濁。衆生濁,衆生就是財色名食睡。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條根,佛經裏面講過。可是在社會上則以財色名食睡而求解脫。你以爲得到財色名食睡就能得到安心,其實就像口渴了喝鹽水,結果越喝越渴。你以爲你得到很多的錢財,得到了名望,得到了色相、美麗的妻子、好的東西就能得到心安嗎?無有是處,除非你知足!所以大家不要搞錯了!但是在劫濁時代,衆生迷惑了!還有一個命濁,就是下賤之命。我們個個都談幸福,其實沒有一個想幸福;個個都講自由,其實沒有一個想自由;個個都想做主人,但是每個人都做奴隸,做妻子的奴隸,做丈夫的奴隸,做名利的奴隸,做一切色的奴隸、香的奴隸、味的奴隸。我們每天做奴隸不知道,還說什麼當家作主!什麼東西要也可以,不要也可以,這叫當家作主。我們這個命,就是心甘情願的奴隸。特別你們女人啊,洗一輩子襪子,燒了一輩子鍋,掃了一輩子地,誰說你好啊?你兒子說你好嗎?生的孩子是人家的,看的房子也是人家的,你的錢也是人家的,到最後孤寡一人,我不知道你抓住什麼東西?可是你就心甘情願。我就想不通啊,什麼東西把你迷惑住了?所以要知道苦,不知道苦就麻煩了。韋提希這樣講的:此世界地獄、餓鬼、畜生盈滿,多不善聚。她說這個世界,多不善聚,我不想再回到這個世界了,我想往生。叁惡道充滿這個世界,就代表著我們的心啊,她看到了。只有這樣的心,才能求願往生,如果你看不到,就不會求願往生。千萬不要說,到地底下看什麼地獄啊,到山拐去看什麼餓鬼啊,到豬圈裏看什麼畜生啊。不要到那裏去看,在外面就可以看得到,大街上就能看得到。你把一塊錢放到外面去,他們就像餓鬼一樣撲上去。平時餓鬼看不到,你只要把一百塊錢往外面一扔,餓鬼全部出來了,到處都是餓鬼,都搶那個錢。餓鬼還不容易看啊?現在可能佛法興盛,國泰民安,風調雨順,大家都吃好了穿暖了,打麻將、跳毽子、唱唱歌跳跳舞,人人臉上都有一點點笑容。這點笑容是魔也在度你,是刺激的笑容,不是真的笑容,回家去就愁眉苦臉了,很多的債務啊,身體的債務,身體要老要爲它服務要賺錢養活它;世間的債務,兒子、工作、打理關系爲自己計劃著;還有心裏的煩惱、焦慮不安、空虛寂寞,是內心裏的債務。這些煩惱都在等待著你。打了個比喻:這邊是貪,爲水,這邊是嗔,爲火,後面豬馬牛羊虎狼獅子,叫六親眷屬,中間有一條白色的路,你要從上面走過去。走到半路掉到山崖下面一棵樹上,樹上有根繩子,這根繩子有叁股。你就抓住那根繩子吊在中間。底下是大海,正好伸出叁條張開嘴的龍,一掉下去就被吃掉。你不敢松手,不敢下去。老虎在等待著這頓美餐,你又不敢上來。樹上面又來了兩只老鼠,一只白色一只黑色,兩只老鼠在咬這根繩子,“哧……哧……”的咬斷了兩股,還剩下一股。繩子馬上就要斷了,你心中焦慮不安。命懸一線的時候,“嗚嗚……”一隊蜜蜂過來,拉下了一扒屎,屎是甜的,正好掉在嘴巴上。你聞到了一點甜味,什麼事情都忘了。可是你忘掉不能代表它沒有啊,它還在那裏追著你。事實就是這樣。

  “願我未來,不聞惡聲,不見惡人。今向世尊五體投地,求哀忏悔。唯願佛日,教我觀于清淨業處。”所以韋提希說:不想聽到惡的聲音,不想見到惡的人。如果你不斷的這樣觀察,就不想出去了。在家裏沒事情就安住善業裏面,把孫子帶好,把地掃好,自己的義務做好。在自己的房間裏搞一個一米寬的床,一串佛珠一個拜墊、蒲團,幾件換洗衣服一點藥品,這樣足矣。你還可以找一個人來跟你一起念佛。就這樣的一生,何等自在!不需要再搞什麼了!

  阿彌陀佛!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講記 2-1》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