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六道裏面,天道是什麼?地獄道是什麼?天道就是消福報,一個人福報很大修了很多福到哪裏去享,請他去天上去享福;一個人造惡業造的很重,要到地獄裏到叁惡道去消業障,有的衆生真要去叁惡道,佛菩薩也是隨喜的,爲什麼?業障太重了,把業障消掉,再來成佛也是一樣的。佛勸我們不要去,我們偏要去,那好,去也好,隨喜。十法界依正莊嚴,因爲叁惡道也是一場噩夢,醒來就沒事。就像現在的監獄,現在的監獄是幹什麼的,也是消業障的。世間法,犯了國家的法律,那只有到監獄裏面去。但是佛法,我有一次在一個地方,有些獄警聽經,我跟他們講,他們一聽也明白,“佛教是教育,我說你們的教育是末端教育,就是最後教育,佛法是超前教育”。我們懂得佛法,就不會進監獄,我們真的懂得佛法,就不會在六道裏面。不要搞末端教育,末端教育那太晚了,也是亡羊補牢。就是佛法講因果,我爲什麼下地獄、我爲什麼做鬼、做畜生,講了這個因果,佛告訴我們什麼原因。我們爲什麼可以做佛、做菩薩,要把這個因果告訴我們,我們自己選擇,真正明白的話,我們誰不想做佛做菩薩,而且這個做佛、做菩薩我們是可以做的到的,大家要明白。也有人也講過這些話,哎呀,佛法是很好,但是好難,做不到。你要相信,如果佛講的我們做不到,佛就不會講,如果佛講的我們做不到,佛不是吊我們的胃口嗎?那佛吊我們的胃口,不是慈悲心有問題嗎?佛會炫耀嗎?世間法會炫耀,你看覺得自己了不起,你們怎麼努力都不如我,佛菩薩如果炫耀就不慈悲了,佛菩薩不會。佛菩薩講的都是我們可以做到的,那麼之所以我們做不到,現象是我們做不到,問題出在我們這邊,錯解、誤解、曲解、劣解,沒有去做。如果我們真的做不到,佛還會告訴我們一個方法,“末法時期淨土成就”,一定做的到的,萬修萬人去,只是我們自己不肯去而已。所以真正學佛你進入了狀態,一口氣不來我們就去做佛了,哪有不快樂,天天都快樂,天天都是好日子。
所以學佛不需要選日子,世間法選日子,學佛人天天是好日子。就好像我們打個比喻一樣,我們以前幾十年前,大家沒有錢,如果請客人吃飯,要選擇過年、過節、發工資、發獎金的時候才能請吃飯,因爲以前沒錢很窮。那麼現在你說請人吃飯,隨時隨地都可以去,隨時馬上都可以去,大家都有這個經濟實力了。那麼學佛就是這樣,學佛你真正明白的話,天天都是好日子還用選嘛。所以有些人不懂,學佛選日子,那是福報不夠的人才會選日子,這一天我有福報,其它天恐怕沒有福報,所以要選日子,如果你很有信心的話,天天都有好日子,天天都好、哪天都好,沒有哪天不好,大家想是不是這樣的,這個要有信心的,真正明白的話哪天都有福報,就好像以前請客吃飯,以前吃飯一定要等我發了工資來發了獎金來,過年的時候才能吃啊,現在條件好,隨時隨地一個電話都可以,吃飯的錢都拿出來,爲什麼,大家經濟條件好,學佛有了福報你還選什麼日子呢,天天都是好日子,哪天不是好日子?是真的,要有信心。經典上會告訴我們,哪天都可以往生。所以《阿難問事佛吉凶經》也講,學佛不需要去選日子,而且時間不是真實的,都是我們的一種虛妄分別執著,但是這是我們對學佛的人講,但是不懂的人,佛法在世間不壞世間法,有些其它的怎麼選擇我們不去管,但是對學佛的人來說不需要,不受這個影響,不受環境影響,《楞嚴經》講“若能轉境則同如來”,所以這裏講充足求道者。佛法講的究竟透徹。
諸求叁乘人
叁乘還沒有成佛,法華經後面都會講到,叁乘最後導歸都要成佛。
若有疑悔者,佛當爲除斷,令盡無有余。
妙法蓮華經方便品第二
爾時,世尊從叁昧安詳而起,告舍利弗:“諸佛智慧,甚深無量,
這個我們要信,《華嚴經》講“信爲道源功德母”,不要懷疑。所以我們信佛,也是靠我們過去生中的善根,因爲佛的境界不是我們的境界,確實來講不容易的,那我們能信的話,因爲我們凡夫,肯定佛的境界我們做不到的,但是我們就信,所以這個道理很深,所以學佛從哪裏下手,從孝道下手,孝養父母。就好像,你看,我舉個例子,爲什麼講信呢,就好像叁歲以前的小朋友,對父母絕對的依賴相信、沒有懷疑,父母給什麼都會吃,他相信,那麼我們學佛,佛的恩超過父母恩,我們也絕對的信,這個不是迷信,就好像小朋友不懂事,但對父母絕對相信的,絕對依靠,我們學佛出現很多問題就是信出了問題。所以講“信爲道源功德母,能長一切諸善根”,信了以後,後面還有解,聽經就是解,然後還有行,最後呢,證就能和佛菩薩一樣,不過這個要有個時間過程。這個信不容易,很多信裏面都會打折扣的,沒有根沒有力,什麼都信。要專信,《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講要專信不犯,所以這時講,佛法講的是孝道、師道。孝道是孝養父母,師道是尊師重道,在這個基礎上。佛法從印度傳到中國,其實佛法並不是單獨傳中國,全世界平等的傳播出去,爲什麼在中國現在可以生根、茁壯、發展,現在印度已經沒有實質佛教了,因爲中國有孝道、師道。中國以前有叁大寶,沒有佛教的時候就有叁大寶,現在沒有了以前有。第一寶是祠堂,每一個姓都有一個祠堂,念念不忘祖宗;第二個是孔廟,就是教育、師道;第叁個是城隍廟,講因果,懂得因果,這個並不是佛教的。所以(佛法)在中國才能很殊勝,能留到今天。現在我們沒有根,我們才體會到諸佛智慧甚深無量。“諸惡莫作,衆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諸惡莫作,衆善奉行,其它宗教也有,但是深度不夠。自淨其意只有佛教也有,但是,自淨其意一定要建立在諸惡莫作,衆善奉行上,如果諸惡莫作、衆善奉行沒有做到的話,就是惠能大師講的:如果邪人用正法,正法都會變邪。他利用佛教做壞事的,自古以來都有利用佛教幹壞事的,這跟佛教沒有關系的。就像*輪功,*輪功和佛教扯邊都扯不上,他利用佛教裏的東西,違背裏面(佛經)的事情,邊都挨不上。如果我們真正能聽了佛經,聽了幾句話,一聽*輪功,你就知道佛教和*輪功是兩碼事,搭不上邊的,完全是利用裏面的一些事情。邪人用正法正法就變邪的,我們沒有那種辨別能力,所以學佛提升我們的是非善惡邪正判斷能力。所以講的諸佛智慧,甚深無量。
其智慧門,難解難入
所以佛才要爲我們說法四十九年不容易,這也是我們的根性問題。
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知。
你看聲聞、辟支佛,都對佛的境界測不到,所以學佛第一個什麼得利益,從恭敬心下手,一分恭敬一分利益。就好像小朋友,從一歲、兩歲、叁歲聽父母的話是絕對沒有錯誤的,這個時候是依賴父母,我們沒有開智慧以前肯定是依佛菩薩的。
所以者何。佛曾親近百千萬億無數諸佛
佛也有老師,佛的老師是什麼,古佛。我們講十方叁世佛共同一法身。我們講中國有句話也聽過,大家體會“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那個老人是叁千年的老人,幾千年的智慧積累。所以有一些中年人,他一生的奮鬥,他沒有接觸過儒家、佛家經典,用人生的經曆哪,一接觸到佛家、儒家的話,他就說,我一生的奮鬥,佛一句話就講完,隨便哪句話就講完,如果早知道的話,不要走這麼多彎路,真的,老人智慧總結的,爲什麼講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這個老人智慧的老人,是以前積累、智慧的結晶。所以我們佛法很重要,依教奉行,所以這裏講的,其智慧門難解難入,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知。
盡行諸佛無量道法,勇猛精進,名稱普聞。成就甚深未曾有法,隨宜所說,意趣難解。
舍利弗,吾從成佛已來,種種因緣,種種譬喻,廣演言教,無數方便
建議我們從方便入真實。
引導衆生,令離諸著。
你看,這就是法華經講的,引導我們離開這個著,我們現在著了什麼,我們著了叁界、我們著了人間、我們著了六道。著就是粘住的意思、執著了,真相是無所著的。我們眼睛一看東西就被粘住了,耳朵一聽就被粘住了,這個不是事實真相。所以,金剛經大乘經典也就是告訴我們,學佛就是離相、離著。離相不是離那個斷滅相,離相是離什麼,就是離那個對相的妄想、分別、執著,心裏面是清靜的。所以呢,引導衆生,令離諸著,這個要練習。不過我們的煩惱習氣是無始劫的,不是說現在煩惱,生下來就把那個煩惱的因帶來了,這一生遇到緣就會起作用,所以這個煩惱習氣很重很重,都一樣的。所以叫“煩惱無盡誓願斷”,我們現在明白了,煩惱無盡轉過來就是智慧無盡。煩惱智慧是一回事,是一體來的,但是你會要用,會用。佛菩薩用什麼,用智慧,佛菩薩所用的智慧,其實就是我們凡夫的煩惱,不過轉一下,不過要會轉,轉過來就開悟了。就像六祖惠能跟五祖說的,他講“弟子心中常生智慧”,這句話說的很好,就是我們凡夫常講的“弟子心中常生煩惱”。跟人家講煩惱,跟人家訴苦,其實煩惱、智慧是一回事,但是我講的一回事是要會轉,轉過來了,修行轉過來了,我們煩惱都不要怕,煩惱就是智慧,不會用、錯用了心就變成了煩惱,用正了心原來就是智慧,就是一家,煩惱本空。儒學大乘經典是這樣的,煩惱、智慧是一不是二,我們錯用了。所以本來不該著的我們去著,引導衆生令離所著,我們很多煩惱就是著來的。這個執著嘛,人我執、法我執,所以整個佛法就是離著。禅宗講“脫縛離粘”,現在們被什麼著,我們被情所著了、我們被花花世界所著了,放不下這個花花世界。我們被這個身體所著了,要明白,學佛要放下身見,我們以爲這個身體是我,身體不是我,身體是我所。我們著了很多很多,所以用經典把我們放下,放下什麼,學佛就是放下那個著。我們講離諸所著就是什麼,就是放下。引導衆生什麼,引導就是看破,看破放下,看破什麼,看破假相,離著就是放下了。我們凡夫迷在了假相裏。
所以者何。如來方便知見波羅蜜、皆已具足。
就是說佛的智慧是圓滿的。
舍利弗,如來知見,廣大深遠,
那麼對于我們凡夫來講,我們學佛第一個就是深信。信就得利益,信後面要正信,要真正相信,正知正見,不是迷信。
無量無礙,力、無所畏、
力是十力,無所畏是四無所畏。
禅定、解脫叁昧、深入無際,成就一切未曾有法。舍利弗,如來能種種分別,巧說諸法,
佛智慧圓滿。
《《妙法蓮華經》講解內容(8)》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