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妙法莲华经》讲解内容(8)▪P4

  ..续本文上一页,六道里面,天道是什么?地狱道是什么?天道就是消福报,一个人福报很大修了很多福到哪里去享,请他去天上去享福;一个人造恶业造的很重,要到地狱里到三恶道去消业障,有的众生真要去三恶道,佛菩萨也是随喜的,为什么?业障太重了,把业障消掉,再来成佛也是一样的。佛劝我们不要去,我们偏要去,那好,去也好,随喜。十法界依正庄严,因为三恶道也是一场噩梦,醒来就没事。就像现在的监狱,现在的监狱是干什么的,也是消业障的。世间法,犯了国家的法律,那只有到监狱里面去。但是佛法,我有一次在一个地方,有些狱警听经,我跟他们讲,他们一听也明白,“佛教是教育,我说你们的教育是末端教育,就是最后教育,佛法是超前教育”。我们懂得佛法,就不会进监狱,我们真的懂得佛法,就不会在六道里面。不要搞末端教育,末端教育那太晚了,也是亡羊补牢。就是佛法讲因果,我为什么下地狱、我为什么做鬼、做畜生,讲了这个因果,佛告诉我们什么原因。我们为什么可以做佛、做菩萨,要把这个因果告诉我们,我们自己选择,真正明白的话,我们谁不想做佛做菩萨,而且这个做佛、做菩萨我们是可以做的到的,大家要明白。也有人也讲过这些话,哎呀,佛法是很好,但是好难,做不到。你要相信,如果佛讲的我们做不到,佛就不会讲,如果佛讲的我们做不到,佛不是吊我们的胃口吗?那佛吊我们的胃口,不是慈悲心有问题吗?佛会炫耀吗?世间法会炫耀,你看觉得自己了不起,你们怎么努力都不如我,佛菩萨如果炫耀就不慈悲了,佛菩萨不会。佛菩萨讲的都是我们可以做到的,那么之所以我们做不到,现象是我们做不到,问题出在我们这边,错解、误解、曲解、劣解,没有去做。如果我们真的做不到,佛还会告诉我们一个方法,“末法时期净土成就”,一定做的到的,万修万人去,只是我们自己不肯去而已。所以真正学佛你进入了状态,一口气不来我们就去做佛了,哪有不快乐,天天都快乐,天天都是好日子。

  所以学佛不需要选日子,世间法选日子,学佛人天天是好日子。就好像我们打个比喻一样,我们以前几十年前,大家没有钱,如果请客人吃饭,要选择过年、过节、发工资、发奖金的时候才能请吃饭,因为以前没钱很穷。那么现在你说请人吃饭,随时随地都可以去,随时马上都可以去,大家都有这个经济实力了。那么学佛就是这样,学佛你真正明白的话,天天都是好日子还用选嘛。所以有些人不懂,学佛选日子,那是福报不够的人才会选日子,这一天我有福报,其它天恐怕没有福报,所以要选日子,如果你很有信心的话,天天都有好日子,天天都好、哪天都好,没有哪天不好,大家想是不是这样的,这个要有信心的,真正明白的话哪天都有福报,就好像以前请客吃饭,以前吃饭一定要等我发了工资来发了奖金来,过年的时候才能吃啊,现在条件好,随时随地一个电话都可以,吃饭的钱都拿出来,为什么,大家经济条件好,学佛有了福报你还选什么日子呢,天天都是好日子,哪天不是好日子?是真的,要有信心。经典上会告诉我们,哪天都可以往生。所以阿难问事佛吉凶经》也讲,学佛不需要去选日子,而且时间不是真实的,都是我们的一种虚妄分别执着,但是这是我们对学佛的人讲,但是不懂的人,佛法在世间不坏世间法,有些其它的怎么选择我们不去管,但是对学佛的人来说不需要,不受这个影响,不受环境影响,《楞严经》讲“若能转境则同如来”,所以这里讲充足求道者。佛法讲的究竟透彻。

  诸求三乘人

  三乘还没有成佛,法华经后面都会讲到,三乘最后导归都要成佛。

  若有疑悔者,佛当为除断,令尽无有余。

  妙法莲华经方便品第二

  尔时,世尊从三昧安详而起,告舍利弗:“诸佛智慧,甚深无量,

  这个我们要信,《华严经》讲“信为道源功德母”,不要怀疑。所以我们信佛,也是靠我们过去生中的善根,因为佛的境界不是我们的境界,确实来讲不容易的,那我们能信的话,因为我们凡夫,肯定佛的境界我们做不到的,但是我们就信,所以这个道理很深,所以学佛从哪里下手,从孝道下手,孝养父母。就好像,你看,我举个例子,为什么讲信呢,就好像三岁以前的小朋友,对父母绝对的依赖相信、没有怀疑,父母给什么都会吃,他相信,那么我们学佛,佛的恩超过父母恩,我们也绝对的信,这个不是迷信,就好像小朋友不懂事,但对父母绝对相信的,绝对依靠,我们学佛出现很多问题就是信出了问题。所以讲“信为道源功德母,能长一切诸善根”,信了以后,后面还有解,听经就是解,然后还有行,最后呢,证就能和佛菩萨一样,不过这个要有个时间过程。这个信不容易,很多信里面都会打折扣的,没有根没有力,什么都信。要专信,《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要专信不犯,所以这时讲,佛法讲的是孝道、师道。孝道是孝养父母,师道是尊师重道,在这个基础上。佛法从印度传到中国,其实佛法并不是单独传中国,全世界平等的传播出去,为什么在中国现在可以生根、茁壮、发展,现在印度已经没有实质佛教了,因为中国有孝道、师道。中国以前有三大宝,没有佛教的时候就有三大宝,现在没有了以前有。第一宝是祠堂,每一个姓都有一个祠堂,念念不忘祖宗;第二个是孔庙,就是教育、师道;第三个是城隍庙,讲因果,懂得因果,这个并不是佛教的。所以(佛法)在中国才能很殊胜,能留到今天。现在我们没有根,我们才体会到诸佛智慧甚深无量。“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其它宗教也有,但是深度不够。自净其意只有佛教也有,但是,自净其意一定要建立在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上,如果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没有做到的话,就是惠能大师讲的:如果邪人用正法,正法都会变邪。他利用佛教做坏事的,自古以来都有利用佛教干坏事的,这跟佛教没有关系的。就像*轮功,*轮功和佛教扯边都扯不上,他利用佛教里的东西,违背里面(佛经)的事情,边都挨不上。如果我们真正能听了佛经,听了几句话,一听*轮功,你就知道佛教和*轮功是两码事,搭不上边的,完全是利用里面的一些事情。邪人用正法正法就变邪的,我们没有那种辨别能力,所以学佛提升我们的是非善恶邪正判断能力。所以讲的诸佛智慧,甚深无量

  其智慧门,难解难入

  所以佛才要为我们说法四十九年不容易,这也是我们的根性问题。

  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知。

  你看声闻、辟支佛,都对佛的境界测不到,所以学佛第一个什么得利益,从恭敬心下手,一分恭敬一分利益。就好像小朋友,从一岁、两岁、三岁听父母的话是绝对没有错误的,这个时候是依赖父母,我们没有开智慧以前肯定是依佛菩萨的。

  所以者何。佛曾亲近百千万亿无数诸佛

  佛也有老师,佛的老师是什么,古佛。我们讲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我们讲中国有句话也听过,大家体会“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那个老人是三千年的老人,几千年的智慧积累。所以有一些中年人,他一生的奋斗,他没有接触过儒家、佛家经典,用人生的经历哪,一接触到佛家、儒家的话,他就说,我一生的奋斗,佛一句话就讲完,随便哪句话就讲完,如果早知道的话,不要走这么多弯路,真的,老人智慧总结的,为什么讲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个老人智慧的老人,是以前积累、智慧的结晶。所以我们佛法很重要,依教奉行,所以这里讲的,其智慧门难解难入,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知

  尽行诸佛无量道法,勇猛精进,名称普闻。成就甚深未曾有法,随宜所说,意趣难解。

  我们讲“愿解如来真实义”,不容易的。

  舍利弗,吾从成佛已来,种种因缘,种种譬喻,广演言教,无数方便

  建议我们从方便入真实。

  引导众生,令离诸著。

  你看,这就是法华经讲的,引导我们离开这个著,我们现在著了什么,我们著了三界、我们著了人间、我们著了六道。著就是粘住的意思、执着了,真相是无所著的。我们眼睛一看东西就被粘住了,耳朵一听就被粘住了,这个不是事实真相。所以,金刚经大乘经典也就是告诉我们,学佛就是离相、离著。离相不是离那个断灭相,离相是离什么,就是离那个对相的妄想、分别、执着,心里面是清静的。所以呢,引导众生,令离诸著,这个要练习。不过我们的烦恼习气是无始劫的,不是说现在烦恼,生下来就把那个烦恼的因带来了,这一生遇到缘就会起作用,所以这个烦恼习气很重很重,都一样的。所以叫“烦恼无尽誓愿断”,我们现在明白了,烦恼无尽转过来就是智慧无尽。烦恼智慧是一回事,是一体来的,但是你会要用,会用。佛菩萨用什么,用智慧,佛菩萨所用的智慧,其实就是我们凡夫的烦恼,不过转一下,不过要会转,转过来就开悟了。就像六祖惠能跟五祖说的,他讲“弟子心中常生智慧”,这句话说的很好,就是我们凡夫常讲的“弟子心中常生烦恼”。跟人家讲烦恼,跟人家诉苦,其实烦恼、智慧是一回事,但是我讲的一回事是要会转,转过来了,修行转过来了,我们烦恼都不要怕,烦恼就是智慧,不会用、错用了心就变成了烦恼,用正了心原来就是智慧,就是一家,烦恼本空。儒学大乘经典是这样的,烦恼、智慧是一不是二,我们错用了。所以本来不该著的我们去著,引导众生令离所著,我们很多烦恼就是著来的。这个执着嘛,人我执、法我执,所以整个佛法就是离著。禅宗讲“脱缚离粘”,现在们被什么著,我们被情所著了、我们被花花世界所著了,放不下这个花花世界。我们被这个身体所著了,要明白,学佛要放下身见,我们以为这个身体是我,身体不是我,身体是我所。我们著了很多很多,所以用经典把我们放下,放下什么,学佛就是放下那个著。我们讲离诸所著就是什么,就是放下。引导众生什么,引导就是看破,看破放下,看破什么,看破假相,离着就是放下了。我们凡夫迷在了假相里。

  所以者何。如来方便知见波罗蜜、皆已具足。

  就是说佛的智慧是圆满的。

  舍利弗,如来知见,广大深远,

  那么对于我们凡夫来讲,我们学佛第一个就是深信。信就得利益,信后面要正信,要真正相信,正知正见,不是迷信。

  无量无碍,力、无所畏、

  力是十力,无所畏是四无所畏。

  禅定、解脱三昧、深入无际,成就一切未曾有法。舍利弗,如来能种种分别,巧说诸法,

  佛智慧圆满。

  

《《妙法莲华经》讲解内容(8)》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