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妙法莲华经》讲解内容(8)▪P3

  ..续本文上一页pan>是德藏菩萨, 于无漏实相、

  心已得通达, 其次当作佛, 号曰为净身, 亦度无量众。

  佛此夜灭度, 如薪尽火灭, 分布诸舍利, 而起无量塔。

  比丘比丘尼, 其数如恒沙, 倍复加精进,

  佛灭度后,世尊在的时候也是在表演。因为有世尊在世的时候,弟子反正不着急,佛宣布什么时间要离开,有些人很紧张,赶快加紧用功,很多人当时还是证果的。开始有指望,不着急,就好像我还年轻,以后来念佛,到时候去极乐世界。如果宣布过几年有什么灾难有什么事情,时间不够用,还要会精进的,道理是一样的。因为我们学佛有一个概念,金刚经讲“不著寿者相”,世间无常。我们大陆的报纸不会登,海外的报纸都会登,离开人世的时候都会有一个讣文,很多都是年轻人,海外报纸天天都会登,每张报纸都有讣文,离开人世很多人都是年轻的,没有什么老年的,青年、中年都有。所以这个也是觉悟,看到别人,有一天轮到我自己了,到我走的时候,人家不学佛不知道去哪里,我们学佛的人要知道我们去哪里。所以这个精进来讲,我们有些寺院做晚课的时候都讲“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这个精进就是我们道业要成就,就要看破放下,心要清净。

  倍复加精进,以求无上道。是妙光法师,奉持佛法藏,八十小劫中、广宣法华经。

  这个法华经其实是讲不完的,法华经代表性德,全部的性德。

  是诸八王子,妙光所开化

  化就是化导,教导,开就是打开智慧。有经典上讲,《无量寿经》讲“佛来到世间,是开化显示真实之际”,什么是真实,华藏世界、极乐世界是真实的,我们六道不是真实的。《无量寿经》讲“惠以真实之利”,真实的利益。学佛不是吃饱饭没事干消遣,不是这样的,那是我们的法身慧命哪,这点我们要明白,这是很殊胜的。

  坚固无上道

  因为为什么这里讲坚固无上道,因为我们无始劫来迷的太重。在佛法、学佛的道路上会进进退退,我们很容易退转,不容易坚持到底。你看我们世间法,要完成一个学业都要几十年、十几年,何况佛法的法身慧命,我们世间如果要读到博士,花了二十年、二十一年,也是这一生的利益。如果佛法要成就,也要有耐心,以后会遇到很多这样那样的缘分,这要靠我们觉悟。

  当见无数佛。供养诸佛已,随顺行大道,

  大道是我们的性德。随顺是随顺我们的自性。

  相继得成佛

  一定都会成佛的。

  转次而授记。最后天中天,

  这个天中天就是佛。

  号曰燃灯佛,诸仙之导师,度脱无量众。是妙光法师,时有一弟子,心常怀懈怠,贪著于名利

  这是讲弥勒佛的前身。

  求名利无厌,

  他(弥勒)也表演,我们世间也是求名利无厌、没完没了,总是落在这个地方。忙忙奔波,总是落在这个地方。

  多游族姓家,弃舍所习诵,

  忘掉该遵守的,放弃所习诵。

  废忘不通利以是因缘故,号之为求名。

  迷在世间的名闻利养里面里。

  亦行众善业

  也是会行善。不过华严经讲“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这个魔业是什么呢,他行善如果没有发心的话,还在六道里,还是受六道的苦。就是享福的时候,福享完了还是会退转,不究竟。

  得见无数佛,供养于诸佛,

  所以佛法叫我们要修福、要修慧。福是靠什么来的,福靠修善来的;智慧是靠放下来的,靠心里面放下。如果不放下的话,就出不了六道,这个放下是放下执着,放下对六道的执着。没有执着,六道就没有了,但是很难哪。就像我们讲通俗点,我们都把人间当成真实,这个不是真的,人间不是真实的,金刚经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九法界、十法界都不是真实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种经典,我们经常提的话,对我们的心清净帮助是很大的,我们总是执着,总是以为这个是真实的。其实讲真相,宇宙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凡夫是没事找事。

  随顺行大道,具六波罗蜜,

  六波罗蜜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今见释师子。

  其后当作佛,号名曰弥勒,

  (弥勒是)后补佛

  广度诸众生,其数无有量。彼佛灭度后,懈怠者汝是,

  (懈怠者)就是弥勒菩萨的前身。

  妙光法师者,今则我身是。

  (我)就是文殊师利菩萨。

  我见灯明佛,本光瑞如此,以是知今佛欲说法华经。

  就是说,过去世的佛在讲《法华经》之前也现过这种瑞相,现在这种瑞相又重新出现,后面跟着就是(佛讲)法华经。

  今相如本瑞是诸佛方便,今佛放光明助发实相义。

  助就是帮助。

  诸人今当知合掌一心待

  等待这个经出来。

  佛当雨法雨充足求道者。

  法华经为什么叫“成佛的法华”,充足求道者。一直到顶,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充足求道者。我们世间法所求的都是很小的,迷在那个人间,我们知道比人间更高的是天道,天还有二十八层天。如果我们学了佛才知道,西游记讲的孙悟空,那个齐天大圣齐的是哪一层天,才是第二层天,你才知道那个孙悟空是个凡夫,不过比人道更高级,他上面还有二十六层天比他更高的,你才知道那个功夫不算什么。阿罗汉超越了天道,上面还有,所以世间法讲,天外还有天。所以这里讲的充足求道者。所以佛讲了很多经典,如果说,有人愿意做佛,我们跟他讲《华严经》、《法华经》、《楞严经》,跟他讲《阿弥陀经》、《无量寿经》,到极乐世界成佛;如果他做菩萨,可以跟他讲其它经典;如果做阿罗汉,可以讲《阿含经》,佛讲了十二年《阿含经》;如果他要升天,可以跟其它宗教学,佛经也能升天,但是这个不究竟,也要如理如法的学,跟正统的宗教学,比如说中国的道教、外国的天主教等。如果他只想做人,可以跟他讲跟孔子学,我们的儒家教学。所以说十法界依正庄严,如果他要去三恶道,我们要用《地藏经》告诉他,不要去三恶道,很苦。

  其实,我们讲绝对的话、明白的话…

《《妙法莲华经》讲解内容(8)》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