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妙法蓮華經》講解內容(8)▪P3

  ..續本文上一頁pan>是德藏菩薩, 于無漏實相、

  心已得通達, 其次當作佛, 號曰爲淨身, 亦度無量衆。

  佛此夜滅度, 如薪盡火滅, 分布諸舍利, 而起無量塔。

  比丘比丘尼, 其數如恒沙, 倍複加精進,

  佛滅度後,世尊在的時候也是在表演。因爲有世尊在世的時候,弟子反正不著急,佛宣布什麼時間要離開,有些人很緊張,趕快加緊用功,很多人當時還是證果的。開始有指望,不著急,就好像我還年輕,以後來念佛,到時候去極樂世界。如果宣布過幾年有什麼災難有什麼事情,時間不夠用,還要會精進的,道理是一樣的。因爲我們學佛有一個概念,金剛經講“不著壽者相”,世間無常。我們大陸的報紙不會登,海外的報紙都會登,離開人世的時候都會有一個訃文,很多都是年輕人,海外報紙天天都會登,每張報紙都有訃文,離開人世很多人都是年輕的,沒有什麼老年的,青年、中年都有。所以這個也是覺悟,看到別人,有一天輪到我自己了,到我走的時候,人家不學佛不知道去哪裏,我們學佛的人要知道我們去哪裏。所以這個精進來講,我們有些寺院做晚課的時候都講“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這個精進就是我們道業要成就,就要看破放下,心要清淨。

  倍複加精進,以求無上道。是妙光法師,奉持佛法藏,八十小劫中、廣宣法華經。

  這個法華經其實是講不完的,法華經代表性德,全部的性德。

  是諸八王子,妙光所開化

  化就是化導,教導,開就是打開智慧。有經典上講,《無量壽經》講“佛來到世間,是開化顯示真實之際”,什麼是真實,華藏世界、極樂世界是真實的,我們六道不是真實的。《無量壽經》講“惠以真實之利”,真實的利益。學佛不是吃飽飯沒事幹消遣,不是這樣的,那是我們的法身慧命哪,這點我們要明白,這是很殊勝的。

  堅固無上道

  因爲爲什麼這裏講堅固無上道,因爲我們無始劫來迷的太重。在佛法、學佛的道路上會進進退退,我們很容易退轉,不容易堅持到底。你看我們世間法,要完成一個學業都要幾十年、十幾年,何況佛法的法身慧命,我們世間如果要讀到博士,花了二十年、二十一年,也是這一生的利益。如果佛法要成就,也要有耐心,以後會遇到很多這樣那樣的緣分,這要靠我們覺悟。

  當見無數佛。供養諸佛已,隨順行大道,

  大道是我們的性德。隨順是隨順我們的自性。

  相繼得成佛

  一定都會成佛的。

  轉次而授記。最後天中天,

  這個天中天就是佛。

  號曰燃燈佛,諸仙之導師,度脫無量衆。是妙光法師,時有一弟子,心常懷懈怠,貪著于名利

  這是講彌勒佛的前身。

  求名利無厭,

  他(彌勒)也表演,我們世間也是求名利無厭、沒完沒了,總是落在這個地方。忙忙奔波,總是落在這個地方。

  多遊族姓家,棄舍所習誦,

  忘掉該遵守的,放棄所習誦。

  廢忘不通利以是因緣故,號之爲求名。

  迷在世間的名聞利養裏面裏。

  亦行衆善業

  也是會行善。不過華嚴經講“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這個魔業是什麼呢,他行善如果沒有發心的話,還在六道裏,還是受六道的苦。就是享福的時候,福享完了還是會退轉,不究竟。

  得見無數佛,供養于諸佛,

  所以佛法叫我們要修福、要修慧。福是靠什麼來的,福靠修善來的;智慧是靠放下來的,靠心裏面放下。如果不放下的話,就出不了六道,這個放下是放下執著,放下對六道的執著。沒有執著,六道就沒有了,但是很難哪。就像我們講通俗點,我們都把人間當成真實,這個不是真的,人間不是真實的,金剛經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九法界、十法界都不是真實的。“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這種經典,我們經常提的話,對我們的心清淨幫助是很大的,我們總是執著,總是以爲這個是真實的。其實講真相,宇宙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過,“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凡夫是沒事找事。

  隨順行大道,具六波羅蜜,

  六波羅蜜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般若。

  今見釋師子。

  其後當作佛,號名曰彌勒,

  (彌勒是)後補佛

  廣度諸衆生,其數無有量。彼佛滅度後,懈怠者汝是,

  (懈怠者)就是彌勒菩薩的前身。

  妙光法師者,今則我身是。

  (我)就是文殊師利菩薩。

  我見燈明佛,本光瑞如此,以是知今佛欲說法華經。

  就是說,過去世的佛在講《法華經》之前也現過這種瑞相,現在這種瑞相又重新出現,後面跟著就是(佛講)法華經。

  今相如本瑞是諸佛方便,今佛放光明助發實相義。

  助就是幫助。

  諸人今當知合掌一心待

  等待這個經出來。

  佛當雨法雨充足求道者。

  法華經爲什麼叫“成佛的法華”,充足求道者。一直到頂,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無上正等正覺,充足求道者。我們世間法所求的都是很小的,迷在那個人間,我們知道比人間更高的是天道,天還有二十八層天。如果我們學了佛才知道,西遊記講的孫悟空,那個齊天大聖齊的是哪一層天,才是第二層天,你才知道那個孫悟空是個凡夫,不過比人道更高級,他上面還有二十六層天比他更高的,你才知道那個功夫不算什麼。阿羅漢超越了天道,上面還有,所以世間法講,天外還有天。所以這裏講的充足求道者。所以佛講了很多經典,如果說,有人願意做佛,我們跟他講《華嚴經》、《法華經》、《楞嚴經》,跟他講《阿彌陀經》、《無量壽經》,到極樂世界成佛;如果他做菩薩,可以跟他講其它經典;如果做阿羅漢,可以講《阿含經》,佛講了十二年《阿含經》;如果他要升天,可以跟其它宗教學,佛經也能升天,但是這個不究竟,也要如理如法的學,跟正統的宗教學,比如說中國的道教、外國的天主教等。如果他只想做人,可以跟他講跟孔子學,我們的儒家教學。所以說十法界依正莊嚴,如果他要去叁惡道,我們要用《地藏經》告訴他,不要去叁惡道,很苦。

  其實,我們講絕對的話、明白的話…

《《妙法蓮華經》講解內容(8)》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