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永嘉大師證道歌講要▪P9

  ..續本文上一頁指上生實解,執指爲月枉施功,根境法中虛提怪”

  就是說二乘外道,他知見偏差邪了以後,非常地愚癡,。“亦小呆”就是很呆板,那麼在“空拳指上生實解”一切的言說,一切的道理,一切的方法都是空拳,裏面沒有東西,但是他們生出實有東西的解。實,裏面有東西,裏面有寶貝,其實寶貝在自己心裏,不在文字,不在道理上,不在方法上,所以“執指爲月枉施功”。執指爲月,把如來的手指言教當成月,白白地浪費時間,有的法師研究幾十年,就是研究道理,研究那些文字,寫出很多東西,其實本性不明白,所以“根境法中虛捏怪。”這都是根境法,心的了解和文字境界在法虛捏怪,搞來搞去的很多的內容,很多的道理。

  “不見一法即如來,方得名爲觀自在,了即業障本來空,未了因須還宿債,饑逢王膳不能餐,病遇醫王爭得瘥?”

  就是當你悟到了不見一法,一切法都不可得,“不見一法即如來,”不見一法就是心中清淨明朗,一點東西都沒有,這就是如來。“方得名爲觀自在,”這個不見一法,不是打座的時候是這樣,一切作用處都是這樣,那麼叫作觀自在菩薩,。“了即業障本來空”,能夠了悟,見到本性,你就知道這個業障本來空的。業障是我們的執著,分別來的,那麼未了還要還宿債。“饑逢王膳不能餐,”你餓了,碰到皇帝吃的餐,但是你不能吃,不會吃,“病遇醫王爭得瘥,”就是你病了,遇到醫王,你怎麼能夠治得好,爲什麼你有東西在,有執著在,你不能體會自己,不能悟到自性,所以你還是不能了,不能好。

  “在欲行禅知見力,火中生蓮終不壞,勇施犯重悟無生,早時成佛于今在。”

  在欲行禅,欲,五欲世界,在五欲世界裏面行禅,體現我們的覺性光明,這就是靠知見力,就是智慧力,就是本性朗明的力量,“火中生蓮終不壞,”是火中的蓮花經過鍛煉,在境界上磨練過的透脫出來的,他是不會壞的,意思說你的道,不是說,我要持戒,我要避開五欲,避開世間法然後我養著清淨,這不是,要在欲望的海裏面,在煩惱的世界裏面,在種種的是非、善惡當中,你清淨無礙、你沒有分別執著,這就是火中蓮花,是不會壞的,任何地方,碰到任何事情,你不會動搖的不會染汙的,這是真正的蓮花。在這裏面透出無礙,能夠隨緣隨機地去變化應用,不能落身份,大道是沒有形象,不落身份,要在作用處體現,接觸不同的人,不同的境界,要看自己的心有沒有障礙,有沒有分別,有沒有染汙,然後活潑潑地去體現它。

  “勇施犯重悟無生,”就是過去二比丘犯了一個殺戒、淫戒,維摩經裏講的,維摩居士給他指點,就悟到無生了,罪性是空的,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所以“早時成佛于今在”,就是現在。

  “師子吼,無畏說,深嗟懵懂玩皮靼,只知犯重障菩提,不見如來開秘訣。”

  就是說佛有師子吼、作無畏,說悟道證道的人體現了一切無礙的境界,自心清淨的境界,但是“深嗟懵懂玩皮靼,”他沒有智慧不明白,那麼“只知犯重障菩提”只知道犯了重戒,障了菩提,但“不見如來開秘訣,”如來開秘訣,就是說你透過這些罪性,透過戒律,證到了本性,在本性當中哪裏有罪,哪裏有戒?這是如來的秘訣,不要從相來看。

  “有二比丘犯淫殺,波離螢光增罪結,維摩大士頓除疑,猶如赫日銷霜雪。”

  就是二比丘犯了淫殺,那麼波離的智慧只有一點點瑩光,螢火的光反而境加他罪結,你這樣犯的罪,將來什麼報,罪結很深,但是維摩诘居士給他一指點疑惑就沒有了,就像太陽一樣,照見霜雪就溶化了,這是大智慧,任何一個人到我們這裏來,不要增加他的憂慮和罪障,要銷溶他,讓他一身輕松地回去,非常清淨,過去的做了,任何的罪都銷溶洞了,這樣子就獲得了一種新的生活,新的心靈,他就不一樣,要這樣體會,信心就出來了。

  “不思議,解脫力,妙用恒沙也無極。四事供養敢辭勞,萬兩黃金亦銷得。粉身碎骨未足酬,一句了然超百億。”

  “不思議,解脫力,”不可思議的解脫力,任何人來了,都能化解,所以,妙用恒沙也無極。”這個妙用恒河沙也沒有窮極,“四事供養敢辭勞,”就是四事供養,飲食,床坐,衣服啊,醫藥,就是說可以受用得起,“萬兩鈉金也消得”。所以“粉骨碎身未足酬,”像以這樣的善知識,粉身碎骨無足以酬勞,酬報他的恩德,因爲什麼呢?“一句了然超百億,”一句了然,就超百億劫生死的重罪與束縛,是超然自在的意思,大家都是這樣,平等不二的,要體悟到這裏都能起這樣的作用。

  “法中王,最高勝,河沙如來同共證。我今解此如意珠,信受之者皆相應。”

  這是法中之王,禅、大圓滿、大手印我們的覺性的這個光明就是法中之王,是最高最殊勝的,河沙如來都是共同證到這裏。

  “我今解此如意珠,信受之者皆相應,”我現在已經解得如意珠,就是說證到了永嘉大師講的,信受的人他都會相應,信受永嘉大師禅道的人,都會相應。

  “了了見,無-物,亦無人,亦無佛。大千沙界海中漚,一切聖賢如電拂。假使鐵輪頂上旋,定慧圓明終不失。”

  那麼“了了見,無一物”,他講真實的地方了,了了見,很清楚,明朗,分明的很,但是沒有一個東西。“亦無人,亦無佛,”這裏沒有人相,也沒有佛相,不執著于任何相,但是圓明之光遍照著,在當下體現著,所以大千世界就像一個水泡泡,你沒有分別它,執著它,它都是在你覺性當中一個水泡泡一樣,大千世界,也就是任何事物,怎麼廣大,怎麼重要,但是到了你這裏都是一個水泡泡,顯現的一個作用,一切聖賢到了你這裏像閃電一樣,一閃就過了,意思你也不會把聖賢放在心裏、執著在心裏,只是作用,像閃電一樣,光過去了,不停留,不會停留在心上。“假使鐵輪頂上旋,”就是遇到災難,鐵的輪子在頂上旋,很恐怖,但是你的“定慧圓明終不失,”定慧圓明,如如不動,不會失去,遇到危險的,這樣的境界也是如此,這是道人的體悟。

  “日可冷,月可熱,衆魔不能壞真說,象駕峥嵘漫進途,誰見螳螂能拒轍!”

  日可令,月可熱,但這個真理不會變化,這個道不會變化的,不會被破壞的,所以“衆魔不能壞真說”一切的魔不能破壞真正道上的一種智慧,真正的證道歌的言說,或者六祖壇經義言說,這些不能破壞的,證道的人就像大象駕在峥嵘的路上,就是歪歪曲曲的山路上,人生的路是峥嵘的,有高有低的,有變化 ,但是你是大象,“漫進途”就是說走向未來,走向未來廣大的空間,廣大的世界,是沒有邊際的,永遠無止境的,是漫漫進途,。但是“誰見螳螂能拒轍,”誰能夠看見螳螂抗拒這個巨大的車輪,他抗拒不了。

  “大象不遊于兔徑,大悟不拘于小節,莫將管見謗蒼蒼,未了吾今爲君訣,”

  大象,大智慧的人,大道的人,他不遊于兔徑,他不會走兔徑的,他不會被那些小事,小人、小見所拘束,意思不會落你的套套去做人的,他有大丈夫氣概,他頂天立地,無所畏懼,是不受你的拘束的,“大悟不拘于小節”大悟不會拘于小節,他是很透徹,他是根據機緣,緣起去做,他以不同的人都不同的作法,有不同的體現,所以“莫將管見謗蒼蒼,”管見,一管之見,很小的一個孔裏去見不要以你的管見謗蒼蒼,道人的智慧,他的境界像蒼茫的天空廣大無邊,世俗的人呢?他是管見,只見到一個孔,他說我看到是真的,哪裏有天啊,沒有那麼大,不可能的,他不相信,不要毀謗,爲什麼?毀謗會有罪,會墮落的,所以“未了吾今爲君訣,”如果你不明白,不了達,我可以爲你決定,可以爲你作一個說明,而這個證道歌就是是這個道的說明,你不要不相信真正的道,真正的道是存在的,所以“未了吾今爲君訣。”那麼證道歌的內容就是這樣了,他體現到了真正道人證悟到的地方,那麼證悟到的地方的確什麼都沒有,道不遠人而人遠道,他什麼都沒有,但是明明了了,那麼形容的很多,實際的是一個字找不到,一句話都沒有的,他都是當下的,但是用的時候,他是隨機變化的,他應有盡有,變化莫測,所以明白到這裏。

  你不要想什麼時候成道,你要體悟到道在目前,在作用處,要安心在道上體現他,在道上去轉化,在種種的境界當中去銷溶,那麼你就是自在的人。

  圓淨記錄

  後記

  非常感謝無錫的居士們,出資出力完成了香風谷禅語系列的書本事宜,也使愚完成了此生的弘法因緣,因此當諸仁讀完此書時,愚已隱歸山水之間了,當然有緣人仍可同遊塵外之境,共談無言之言。

  佛法非文字之可述,但不妨借文字而印心,故應機之文字成爲禅人可以照鑒自心的鏡子,而真正的智慧卻是各位自心的現量,體現于明朗之中。

  同時向幫助過此一系列書籍印行的諸仁表示謝忱!也希望閱讀文字的明友,能速得悟證個中叁昧、圓成妙道!

  厚實是在踏實地,濃厚是在意味深,法厚就在一法入,深厚探得大道成。

  

  

  

《永嘉大師證道歌講要》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