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助彼正念,此功德利益亦是甚大。臨終最後一念,乃升沈之關鍵,當令自力之正因、他力之助緣,二者和合,方能感應道交,成就往生大事。
(2)、家屬須知
生死事大,人命無常。所以我佛世尊特說此念佛法門。“阿彌陀”是無量壽及無量光之意。行人(病者)能眼觀佛像、心念佛德或口念佛號,便可身心兩獲利益,實爲至善之事。若壽命未盡者可以卻病延年;若世壽已盡者,以深信切願之故,即得往生安樂國。然世人不察,每以佛法等爲超度幽冥而設,疑爲不吉。庸愚瞽見,大謬之甚。不知《華嚴經》中佛說法時,無量天主共贊佛法最爲吉祥,現在我們介紹的念佛法門,就是十方諸佛所護念的最好法門了,所以一心念佛,功德廣大,不可思議。何況吾人當臨命終時,大多惡境現前,恐怖萬分,升沈由此分界。行人此刻一聞佛號,聖境自然現前,如暗遇明,身心有所依藉,頓時即獲安慰。正念一提,魔障冰消,故得現諸瑞相;或預知時至、或放光、或異香、或含笑而逝。此種事實,爲助念時普遍之現象。經中說:“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故知助念之法,實最切要。今將助念前後,家屬須知集述如下:
第一、凡舉列各注意事項家屬切記遵守,並配合助念團領導人的指導;家屬須推舉一人維護助念全程,預防人事上的障礙,才能使亡者得到真實的利益。
第二、我見他人死,我心熱如火,不是熱他人,看看輪到我。設身處地,把被助念人當成自己或者自己最親的人。一是蓮友將心比心的爲其助念,二是往生者的信願,叁是家屬如法的護持助念。叁者緣具,決定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無疑。
(3)、助念者注意事項
發心助念乃是代佛荷擔度生之重責,亦爲來日成佛之正因,故須虔敬慎重而爲,萬萬不可敷衍了事。視病者若親眷,態度誠懇平和。助念時,力求一心不亂,避免咳嗽、噴嚏或其他雜音,以免病者遭受驚嚇而魂飛魄散。
病室內禁止閑談,恐病者因此分心,失卻正念。如果有人前來探視,可邀其參加助念,不願助念的人,領至他處招待,以免病者看見,觸動情執,而悲感中來。
助念者到達喪宅,應該先去面見主人,由其帶領入內。一切順理成章,營造祥和輕松的氛圍,不至讓人生嫌棄。這樣大家才都能夠得到助念的真實利益。
爲人助念,喪家所准備的茶水,可以飲用,但叁餐最好是自行解決,不要增添家屬困擾。助念完,喪家結緣之臉巾、肥皂等可接受,若自覺福德不夠,可以轉手供養給出家衆。無論出家在家,都不能收取紅包,切切記住。
助念時,不必一定著海青。若著海青,可准備二件,一件爲拜佛、做功課用,一件爲助念專用,可免時常清洗。助念完畢,返回家中之後,應該沐浴、洗頭,全身衣著換過,方可在佛前做功課。
按戒律而言,蔥、蒜等系植物中之葷食。所以爲人助念,切勿食蔥、洋蔥、大蒜、韭菜等五辛。病者若要求飲食,可喂其素食。喂食時,不作閑談,應持念佛號,以防病者分神。
3、助念程序
(1)、排定座位
進入病室後,先安置佛像、香燭、供品等,一切就緒後,即安排助念人員座位。座位應盡速排定,此舉極爲重要,若及早排定,可安定病者心情,不致隨助念指揮者東張西望。
(2)、助念開示
人生在世,不免疾病和死亡之痛苦,當這些痛苦發生的時候,唯有放下萬緣,一心稱念“南無阿彌陀佛”,若氣力短促,則只念“阿彌陀佛”四字,一心求佛慈悲,接引你往生西方。除此一念外,心中不可再起絲毫的雜念。亦不可希望病情速好,亦不可另起求神求天保佑的想法。如果有這些想念,便與阿彌陀佛的願力不能感應,因此也就不得佛慈加被之力。
你要曉得,天地父母,均不能令你出生死輪回,唯有阿彌陀佛,能令你出離生死輪回,解脫一切痛苦。你若肯放下一切世間的思緒和雜念,一心念佛,倘若世壽未盡,就會快速康複。如果世壽已盡,即刻便能往生西方。然不可祈求病痛速愈,只可懇求速速往生。只求病愈,假如壽命已盡,便不得往生西方了。只求往生,倘若壽命未盡,則可以速得痊愈。往生西方,好處說不盡,較彼生到天上,做天帝天王,尚要高超過無量無邊萬萬萬萬倍。你切不可癡心妄想怕死,有怕死的心,就不得往生了。
我們在世間,猶如蛆在糞坑裏,囚在監牢裏,苦的不得了。往生西方,如出糞坑監牢,到清淨安樂逍遙自在之家鄉,怎麼可以怕死呢?若一有怕死的心,便永遠在生死輸回中受苦,永無出苦的時期了。
你若能出聲念,則小聲念。不能出聲念,則心裏默念。耳朵聽別人念,心中亦如此念。又眼睛望著阿彌陀佛(即室中所供的佛),心中想著阿彌陀佛。有別種念頭生起時,即當自責:我要仰仗佛力往生西方,怎麼可以生起這些念頭,壞我大事呢?!你若肯依我所說的念,決定會往生西方,了生脫死,超凡入聖。永劫常受快樂,了無一絲一毫之苦事見聞。又哪裏會有這種疾病的苦惱啊?
倘若心中生起煩惱之時,要曉得這是宿世惡業所使,要壞我往生西方之道,要使我永遠受生死輪回之苦。我如今曉得他是要害我的,我就偏偏不隨他轉。除了念佛以外,一事也不念他。那就能與佛心心相應,蒙佛接引,直下往生西方了。好好的記住以上所說的這些話,自然就能迅速獲得莫大的功德利益。
(3)、輪班助念
臨終助念,應以“阿彌陀佛”四字佛號貫穿始終,其余經咒偈贊,俱爲枝蔓,只可于病情緩和之時開頭部分念誦。若已病勢沈重,瀕臨命終,就直接稱念四字佛號,因爲字少容易念得起來,病者隨之而念、攝心聆聽,都比較省力。香贊、《彌陀經》、贊佛偈、六字佛號概可略過不念。
若助念人數較多,可分爲四、五人一班,換班助念。每班念一至二小時即輪替,助念者方不致于體力透支而無法持久,如果助念時間太久,而身心疲倦,精神不濟,心念的力量(即光明)就會減弱。可分爲叁班來念:一班出聲念,二、叁班默持。一小時後,由二班接念,一、叁班默持。再一小時,由叁班接念,一、二班默念。有事者當于默持時處理,值班時,則應克盡職責,不可擅自離去。如此相續,佛號不斷。
若不分班助念,恐大衆疲憊而停歇,致令病者,佛念間斷。若值飯時,當輪班用餐,勿斷佛聲。欲斷氣時,可叁班同念。病者如有力氣就小聲隨大衆念佛,如果力不從心則攝耳谛聽,心中默持即可。或許有人會說:“念佛應當至誠潔淨,病者恐怕無力爲之。”殊不知,佛之于衆生猶父母之于子女。平日子女固當孝養奉事父母,然于病苦時,父母必不以常儀見責,甚且爲其撫摩身體、洗濯汙穢。所以,但心存至誠懇切,出聲、默持功德並無差別。縱然是常人,睡時尚且應該默念,何況病者呢?此時,應當勉囑病者悉心持念,由家屬代爲上香供佛。
(4)、助念聲調及速度
誦念時應高低快慢得宜,念佛聲太高則傷氣,難以持久;太低恐病者聽不清楚,又會傷血,容易昏沈。因人臨終氣息急促,心跳加速,助念速度宜稍快。此際耳根雖尚可聽聞,意識卻漸趨渙散,若速度過慢,難收實效。太快則恐臨終者氣弱,無法跟念。應令佛號字字分明,句句清楚,使病者聲聲入耳,字字經心,方易得力。
(5)、助念時機
何時助念爲宜?應于奄奄一息時即爲之助念,不可至體溫全無方行助念,因爲那時的神識恐怕已經脫離肉體,沒有掌握恰當的時機,助念或許不能直接助其往生了!假使太早進行助念,病者精神猶旺,則助念人力又容易耗損過多。因此,應于脈博、呼吸漸弱之時方行助念。但如果緣法很好,也有助念至二叁個月才往生的,如此殊勝因緣,亦可珍惜,助念之人亦能獲益無量。如果太晚了,那就只能算是中陰救度了。所以,最好還是把握助念的時機,效果最佳!
(6)、使用法器
誦念時,于“阿”、“陀”二字時敲打引罄。以引罄聲音清澈,聞之令人心地清淨;木魚聲音混濁,聽了使人心地濁亂,所以不適用于助念,此就尋常狀況而言。若病者神經衰弱,依弘一大師主張,應避免使用引罄、小木魚,僅以音聲助念,最爲妥當。以免引罄、小木魚聲音尖銳,刺激神經,反令心神不甯。或可改用大鍾、大磬、大木魚,因其聲宏壯,令聞者肅然起敬,但人各有所好,故須先征詢病者意見試行,倘未得宜,可隨時更改。
(7)、以念佛機輔助
若助念人數少,可播放錄音帶或念佛機以輔助,但不可僅播放錄音帶,而不參與助念。錄音帶之作用在伴念,令助念者及病(亡)者提起正念。因活人具陽氣,有心力、念力及光明,念佛時能放光、加持、避邪,而機器音聲,鬼神不懼,必以活人助念,方可感得佛菩薩前來。助念者衆,往生機率益高。故平日應多與法師、蓮友結善緣,臨終方不致無人助念。
又有令病者使用耳機,聽聞佛號者,此舉甚是不當。助念音量須視亡者臉色而調整,使用耳機,音量不易控製。就諸實例而言,助念若有感應,亡者臉色必轉慈和,必是善相。
科學昌明,用錄音機領導念佛,固屬方便,但終究不如人念。在婆羅州山打根埠,有人爲邪祟所擾,善友們用錄音機念佛驅邪。初時,許多人跟錄音機同念,邪祟瞥見金光佛相,急去無蹤,人遂清醒。後來時間已久,念佛人相繼離去,錄音機雖仍開著念佛,但邪祟來擾如故。可見以人念佛爲上。
北京有位鍾居士,因車禍而昏迷,不省人事,起初能聽見他哥哥爲其念佛,後來只有念佛機播放佛號,則一句也未得聞。後在醫院搶救蘇醒過來,才又聽到其哥哥在距離他很遠的走廊上念佛。可見心靈之感應,絕非僅僅只有聲音而已。
因爲念佛機、佛號錄音帶沒有心,不會有心靈的感應,其功能僅爲清醒的人提起正念,如果已經昏迷則難以聽到,所以效果較有限;而以人助念,尤其是全部的家屬都能虔敬參與助念,效果最…
《超越死亡·第五章、殊勝關懷——佛法是殊勝之通道》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