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垟山禅悟錄 《寶鬘集》選講▪P3

  ..續本文上一頁別,沒有你的刻意的觀念,這些都沒有,那麼,這就是悟境,這是真正的悟境。有這個悟境的人,離一切宗派、偏見之戲論,不會在淨土宗、禅宗、密宗等起宗派偏見,比如:到某個地方去爭論分別,我是什麼心中心法派,或者我是禅宗,我比你高明,你們淨土宗比我低,這就是戲

  論,絕對不能這樣講,要平等對待,又要超越宗派。所以我常講,大宗無派,無高無低,甚至法也是方便之橋梁,也不能說這個法好,那個法不好,沒有這樣的戲論,因此大樂任運成就。你碰到修淨土的人心裏也沒有煩惱,碰到密宗的活佛也是一樣,這就叫大樂。因此,在這許多宗派的人裏面,你是一個自在的人。

  (四)心離作爲之覺受,無一切緣想之戲論,因此大樂任運成就。

  心離開作爲的覺受。比如:我講法,我辦善事,我建道場幫了別人,一旦有了這個覺受的話,你就開始執著了。所以說,要離開這有所作爲的覺受,無一切緣想的戲論,不要想到張叁、李四,不要總是想看這個事那個事,不要總是想著自己要出頭,這個事情非我不可,我一定要這樣去做,那就有緣想的戲論,如果你沒有這些戲論的話,你就大樂任運成就了。

  (五)無爲無作之行,離一切取舍之戲論,因此大樂任運成就。

  無爲無作之行,就是你所有的作爲都是無爲無作的,這一點很重要,你是不是開悟就看這一點。開悟的人,當然也要觀察緣起,但是所做的一切都是無爲的,做事情等于沒有做一樣,不是自己在做,離一切取舍之戲論;沒有取也沒有舍。不要認爲這事好,這一定要得到,認爲不好的,一定要扔掉,這種心沒有,比如:我覺得這個人好,我和他交朋友,那個人不好,我就看不起他,甚至見都不見他,這就是取舍之心,也是戲論,這些應該是沒有的。如果沒有這些的話,你就大樂任運成就。大樂是我們修行的一種功德,常樂我淨中,第二個就是樂,常就是法性,就是我們的本性,它永遠存在不生不滅,常以後就有樂,有樂之後,這個法身大我。報身示現的大我就遍一切處了。然後達到了永遠的清淨,沒有汙染,自在的很,整個法界就是你的顯現。

  (六)與法性及智慧無有分別之(佛陀)法身,離一切能所之戲論,因此大樂任運成就。

  這是自己的體會,體會到你的法性以及你當下的智慧,無有分別,那麼這樣的沒有分別和佛陀的法身就是一致的,你的當下也就是佛陀,也就是佛的法身無二無別。在這個當下,你沒有能和所,不是說我去觀一個佛,我和佛合爲一體,如果這樣一想的話就有能所,你根本沒有想到我和佛有什麼區別,所以說,離一切能所之戲論,因此大樂任運成就。

  (七)法性、智慧、法身叁無差別,離一切能所之戲論,因此大樂任運成就。

  法性:這個了了分明。一念不生的就是法性。智慧:在了了分明上自然能夠顯現真理,顯現諸法事物的一種觀照,能夠了達一切緣起,這是智慧。法性、智慧、法身叁者沒有差別,離一切能所之戲論,因此大樂任運成就。

  (八)自然之悲心流出報身佛,離一切生死變動,因此大樂任運成就。

  這個悲心不是有意的,是自然的流露。比如說,這個人苦,但是你心不動,你不會以爲是苦,但衆生需要你幫助的話,你自然會幫助他,這就是自然的悲心,自然的悲心是內在的非常親切,沒有分別,所以,自然的悲心流出的是報身佛,這個報身佛就是因爲你自然的悲心有了不同的顯現,有了這個光明,衆生見到你的話,就不一樣,他會非常尊敬你,他會感到你的光明,感受到你的智慧,感受到你的悲心,這個是無形無相的,同時又是具正德相的,這就是報身光明,比如說,衆生和你有緣,他感受到你的光明的時候,可能在定中看顧到你的加持,在夢中夢到你的形象,這是一種相上的示現,實際上是你自然流出的大悲,在衆生的心裏面得到了一種感化,轉化了衆生的一些執著,使衆生得到了真正大悲的利益,圓光普照,智慧無礙,這個時候 就叫做報身佛,所以說你的內心離一切生死的變動,無生也無滅,因此大樂任運成就。

  (九)轉*輪者。離一切我見諸戲論相,因此大樂任運成就。

  宏揚佛法就是轉*輪,傳法,度衆生就是轉*輪,離一切我見,就是沒有我的知見,沒有一切戲論的相,漢有高低,漢有覺得我在講法,講得好,對衆生有利益等等一切,或者說,別人講的不如我等等,這裏面沒有這些我見,如果轉*輪的人有我見的話,就有煩惱,就有是非,就有障礙,就有鬥爭所以,如果離一切戲論相而轉*輪,因此大樂任運成就。

  (十)不可限量之慈悲所出生之度生事業,不受時間與空間限製,因此大樂任運成就。

  就是說這個慈悲心不可限量,充滿在整個法性當中,遍一切處都是你的慈悲,比如:你的眼神慈悲,你的動作慈悲,你的走路慈悲,你的吃飯慈悲,你的睡覺也是慈悲,一切處都是慈悲,由這個慈悲生出的度生事業,其實他不受空間與時間限製,沒有時間的限製,你任何時候都是在度衆生,你放光的時候,是因爲你這個慈悲心,比如,那些亡靈、鬼什麼的,一見到你就得度了,任何時候都是這樣,睡覺的時候,入睡眠叁昧,已經在度衆生了,一些衆生進入這個境界,或者與你有緣,一旦感應的話,他已經得度了,甚至你自已都沒有意識到,當然真正有道的人只有無分別的覺受,沒有意識,當別人在思念你的時候,恭敬你的時候 ,他已經得到你慈悲的利益 了,一想到你,他就沒有煩惱了,清涼了,已經得到 利益了,所以說,超越了時間和空間,無可限量,這樣的大慈悲心,因此大樂任運成就。,

  以上十種是我們要體會的,不等于說你做到了,即是見性開悟的人,也要去體會它,才能完全的成就,完全使你在大樂之中,大樂體現在任何時候。

  

  

《垟山禅悟錄 《寶鬘集》選講》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