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緣及微塵
勝自在作者 此但心分別
爾時大慧菩薩普觀未來一切衆生。複請佛言。願爲我說具修行法。如諸菩薩摩诃薩成大修行。佛言。大慧。菩薩摩诃薩具四種法成大修行。
很重要啊,菩薩摩诃薩要具備四種法成爲大修行。
何者爲四。謂觀察自心所現故。遠離生住滅見故。
第一“觀察自心所現故”,第二“遠離生住滅見故”。
善知外法無性故。
第叁,善知外法沒有自性。
專求自證聖智故。
第四,專求什麼?“自證聖智”的境界,這是第四。
若諸菩薩成此四法。則得名爲大修行者。大慧。雲何觀察自心所現。謂觀叁界唯是自心。離我我所無動作無來去。
“無動作無來去”很重要,沒有動作,沒有來去。如果你修成一個東西,有來有去,都是虛妄的。
無始執著過習所熏。
無始以來的那種執著、過失、習氣所熏的。
叁界種種色行名言系縛身資所住分別隨入之所顯現。
身體資具,你的房子、你的衣服等等,所住的分別“隨入之所顯現”,都是你的自心顯現。
菩薩摩诃薩如是觀察自心所現。
應該這樣觀察,都是自心,這一點非常重要。
大慧。雲何得離生住滅見。所謂觀一切法如幻夢生。
好像做夢一樣生。
自他及俱皆不生故。
自己、別人都沒有生,生住滅都沒有,都不要執著什麼産生了、我生了、你生了,什麼事物産生了,都不可得。
隨自心量之所現故。見外物無有故。
隨自心量見到外物,沒有,一切都是空的。
見諸識不起故。
見自己的識,不起,就是沒有分別,諸識不起故。
及衆緣無積故。
衆緣沒有積聚,沒有彙聚在一起,一切緣不會聚,聚積在一起。緣,有人緣、事物的緣、有法緣等等,沒有什麼可以聚積的。
分別因緣起叁界故。
叁界因緣都是因爲分別起故。
如是觀時。
是這樣觀的時候。
若內若外一切諸法皆不可得。
第二步功夫就這樣做,成爲大修行。無論是內和外,一切法都不可得了。
知無體實
知道沒有實際的體性,沒有實體。
遠離生見。
遠離生起的見。
證如幻性
證悟到什麼如幻之性,都是幻化的。
即時逮得無生法忍。住第八地。
第二步做到了,就證得第八地了,“逮得”第八地位置了。真正做到了,真正證到第二步,就證得無生法忍,第八地。
了心意意識五法自性二無我境。轉所依止獲意生身。
獲得意生身,自心變現。
大慧言。世尊。以何因緣名意生身。
這裏又講到意生身了,什麼因緣叫意生身?
佛言。大慧。意生身者。譬如意去速疾無礙。名意生身。大慧。譬如心意于無量百千由旬之外。憶先所見種種諸物。念念相續疾詣于彼。
“疾詣于彼”,馬上就到。
非是其身及山河石壁所能爲礙。意生身者亦複如是。如幻叁昧力通自在諸相莊嚴。憶本成就衆生願故。猶如意去生于一切諸聖衆中。是名菩薩摩诃薩得遠離于生住滅見。
就是說,其實他沒有來去,好像比喻像“意”,想到哪裏,就到哪裏。想到美國,就到美國。意生身也是一樣,在覺性當中要顯現哪個境界,就顯現哪個境界。要顯現天上、人間、極樂,都能夠當下顯現。要顯現自己的種種身體,都能顯現。
大慧。雲何觀察外法無性。謂觀察一切法。如陽焰如夢境如毛輪。無始戲論種種執著。虛妄惡習爲其因故。如是觀察一切法時。即是專求自證聖智。大慧。是名菩薩具四種法成大修行。汝應如是勤加修學。
具備四種法成大修行。
爾時大慧菩薩摩诃薩複請佛言。願說一切法因緣相。令我及諸菩薩摩诃薩了達其義離有無見。不妄執諸法漸生頓生。佛言。大慧。一切法因緣生有二種。謂內及外。外者謂以泥團水杖輪繩人功等緣和合成瓶。如泥瓶縷疊草席種牙酪蘇。悉亦如是。名外緣前後轉生。內者謂無明愛業等生蘊界處法。是爲內緣起。此但愚夫之所分別。大慧。因有六種。謂當有因相屬因相因能作因顯了因觀待因。大慧。當有因者。謂內外法作因生果。相屬因者。謂內外法作緣生果。蘊種子等。相因者。作無間相生相續果。能作因者。謂作增上而生于果如轉輪王。顯了因者。謂分別生能顯境相如燈照物。觀待因者。謂滅時相續斷。無妄想生。大慧。此是愚夫自所分別。非漸次生亦非頓生。何以故。大慧。若頓生者。則作與所作無有差別。求其因相不可得故。若漸生者。求其體相亦不可得。如未生子雲何名父。諸計度人言以因緣所緣緣無間緣增上緣等。所生能生互相系屬。次第生者理不得成。皆是妄情執著相故。大慧。漸次與頓皆悉不生。但有心現身資等故。外自共相皆無性故。惟除識起自分別見。大慧。是故應離因緣所作和合相中漸頓生見。爾時世尊重說頌言
一切法無生 亦複無有滅
于彼諸緣中 分別生滅相
非遮諸緣會 如是滅複生
但止于凡愚 妄情之所著
緣中法有無 是悉無有生
習氣迷轉心 從是叁有現
本來無有生 亦複無有滅
觀一切有爲 譬如虛空花
離能取所取 一切迷惑見
無能生所生 亦複無因緣
但隨世俗故 而說有生滅
這一卷就到這裏。
這裏他講了叁點,我體會最深,就是明白本性以後,怎麼樣使自心沒有影子,不落任何影子,掃蕩幹幹淨淨的,不落影子的時候就成片了。然後,願力所持,要開發功德,和佛一樣的願,悲心廣大,利益衆生,不著相。要生出功德來,生出種種願力功德。不然的話,就是禅宗講“坐在潔白地上不起身”,不能開現功德了。今天,那個明泉來電話就問這個問題。就是說,要提起覺性,開發願力,才能“向上一著”。從這個裏面再上去的話,打破我執、法執,然後就證到八地了。證到八地,有意生身成就。在這個再上面,就是“自證聖智”的趣相門,就是再向上了,八地再向上,建立無邊的刹土、報身的莊嚴、無量的功德都開發了。那到後來,就圓滿成佛。他這裏都給我們講清楚了。但是,我們現在最要緊的,做到是沒有影子,什麼事過了,就虛空一樣,雲沒有了,一片清淨,要做到這一點很重要,看你能不能成就,就看這一個根基紮實不紮實。至于能不能開發願力呢,這點也重要,但是要慢慢開發的。願力、慈悲、智慧,這個也要開發的,如果前面有影子的話,這些開發是影子,不是真實,是想:我要發願、我要怎麼怎麼、我要智慧、我要慈悲。這也是影子,這些影子掃蕩幹淨了,那個願力是自然的。自然的,衆生來了,你就要給他方便、給他加持、給他指點。自然有這個願的,要救度衆生的,不由自主的,就是這個自然發願的,這是真實的。如果你想、想、想:我要對他慈悲一點、我要怎麼怎麼樣。那還是影子。所以,先要把影子去掉,開發出來,才是真實的功德,才有力量的,意思是這樣。才能在衆生裏面做遊戲、無礙遊戲,在一切境界當中得自在。所以說,第一步要做到。
(全文完)
《《大乘入楞伽經》講要》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