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圣者。如是观察一切诸法。离心意意识五法自性。是名菩萨摩诃萨法无我智。得此智已知无境界。
得到“法无我智”的时候,才真正了知无境界。
了诸地相即入初地。
这个时候就证入初地、真正的菩萨初地位,这个是别教初地位,地位已经很高了。
心生欢喜
其实高和低没有区别,只要真正见到本性,破掉我执,就是说:分别我执和分别法执,这个时候就证到了初地位,“心生欢喜”
次第渐进。乃至善慧及以法云。
就是说,八地、九地、十地,一地地证上来。
诸有所作皆悉已办。住是地已有大宝莲花王众宝庄严。于其花上有宝宫殿状如莲花。菩萨往修幻性法门之所成就。
就是幻性法门所显现的成就。
而坐其上。同行佛子前后围绕。一切佛刹所有如来皆舒其手。如转轮王子灌顶之法而灌其顶。超佛子地
到这个时候,超越佛子地。
获自证法。成就如来自在法身。
这可就得成就、成道了。
大慧。是名见法无我相。汝及诸菩萨摩诃萨应勤修学。
这个意思说,开悟之后,破掉了我执:分别我执、法执,一直到分别我执、法执破掉了以后,就到了初地位,一点点增进,到后来到八地、九地、十地,后来超佛子地。就是说,这个时候,因为过去修如幻三昧了,显现那些如幻功德,自然有宝莲花,很大在莲花,上面有宫殿。那么,觉得自己的报身就坐在这个上面,有很多佛子围绕,诸佛都舒手灌顶,这个时候就成佛了、成就了。是这样的示现。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愿说建立诽谤相。令我及诸菩萨摩诃萨离此恶见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菩提已破建立常诽谤断见。令于正法不生毁谤。佛受其请即说颂言
身资财所住 皆唯心影像
凡愚不能了 起建立诽谤
凡夫愚痴不能了。起建立、起诽谤。
所起但是心 离心不可得
所起都是心,离开心都不可得。意思说,凡夫总是要去建立,建立道场、建立房子、资生的器具、赚钱,拚命在这个建立,对自己不明白的道、不明白的理,往往会去诽谤。但是,无论你建立和诽谤,等等一切,都是心,离开心都不可得。
尔时世尊欲重说此义。告大慧言。有四种无有有建立。何者为四。所谓无有相建立相。无有见建立见。无有因建立因。无有性建立性。是为四。
有四种无有有建立,一个是“无有相建立相”,本来是没有相的,因为因缘所以建立这个相,所以说,这里建立相不能落于造作。“无有见建立见”,本来没有见,譬如说,你跟人讲,没有自己的观点、没有自己的知见。跟别人讲,总要有个说明、一个说法,然后建立这个见,那你这是正确的,以无见而立见。“无有因建立因”,你知道一切诸没有因,你也不造善因恶因。但是给众生建立一个因,做好事也可以,做放生啊、利生的事,都可以建立因。“无有性建立性”,一切没有自性,三无自性嘛。但是不妨为种种众生建立性。所以,四种建立。
大慧。诽谤者。谓于诸恶见所建立法求不可得。
就是对于“诸恶见所建立的法”,恶见的众生,譬如说,对你的菩萨,他所建立的诽谤的法,怎么说你、怎么打击你,你知道“求不可得”,本来不可得。
不善观察遂生诽谤。
如果不善观察的话,会产生诽谤。
此是建立诽谤相。大慧。云何无有相建立相。谓于蕴界处自相共相本无所有。而生计着。此如是此不异。而此分别从无始种种恶习所生。是名无有相建立相。
这是从反的一面讲的,从执着的一面讲的,我们反过来从智慧这面讲,本来没有相,显现相。
(部分录音断续缺失-----)
云何无有见建立见。谓于蕴界处。建立我人众生等见。是名无有见建立见。云何无有因建立因。谓初识前无因不生。其初识本无。后眼色明念等为因如幻生。生已有有还灭。是名无有因建立因。云何无有性建立性。谓于虚空涅槃非数灭无作性。执着建立。
-------
大慧。此离性非性。一切诸法离于有无。犹如毛轮兔马等角。是名无有性建立性。大慧。建立诽谤。皆是凡愚不了唯心而生分别。
你看到别人这样不对、那样不对,其实都是诽谤了。心里面动了念头,因为你见了不对就是你的不对了,因为都是唯心所现,意思是这样,告诉我们是这样。所以说“建立诽谤。皆是凡愚不了唯心而生分别”。
非诸圣者。
不是圣人所作的。
是故汝等当勤观察远离此见。
不要见这个对和不对、这个人好和不好,起诽谤。
大慧。菩萨摩诃萨善知心意意识五法自性二无我相已。为众生故作种种身。
自己知道了,这些都是空的,没有我执法执。一切都没有分别,但是-------
如依缘起起妄计性。
好像说这个、说那个,说种种事情了,好像是妄想一样,“妄计性”。不是。----
亦如摩尼随心现色。
-------众生是怎么样的,你就给他讲什么话,他都能听了,也觉得很有意思。其实不是你的心,你根本没有这个。-------对不同的众生表现不一样,就是摩尼宝珠、水晶球-------
普入佛会听闻佛说。诸法如幻如梦如影。如镜中像如水中月。远离生灭及以断常。不住声闻辟支佛道。闻已成就无量百千亿那由他三昧。得此三昧已。遍游一切诸佛国土。供养诸佛生诸天上。显扬三宝示现佛身。为诸声闻菩萨大众。说外境界皆唯是心。悉令远离有无等执。
意思说,这个都是如幻显现,然后在如幻显现当中,可以遍入佛的世界、听佛说法、供养、大作佛事。但是,在众生世界当中,最后的归纳还不外于说什么所谓一切都是外境界,一切外境界都是唯心所造,要你远离有无等的执着,还是归纳这句话,意思是这样。
尔时世尊即说颂言
佛子能观见 世间唯是心
示现种种身 所作无障碍
神通力自在 一切皆成就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请佛言。愿为我说一切法空无生无二无自性相。我及诸菩萨悟此相故离有无分别。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意思说,怎么能悟到“法空无生无二无自性相”这四个方面,然后快速的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言。谛听当为汝说。大慧。空者即是妄计性句义。大慧。为执着妄计自性故。说空无生无二无自性。大慧。略说空性有七种。谓相空自性空无行空行空一切法不可说空第一义圣智大空彼彼空。云何相空。谓一切法自相共相空。展转积聚互相待故。分析推求无所有故。自他及共皆不生故。自共相无生亦无住。是故名一切法自相空。云何自性空。谓一切法自性不生。是名自性空。云何无行空。所谓诸蕴本来涅槃无有诸行。是名无行空。云何行空。所谓诸蕴由业及因和合而起。离我我所。是名行空。云何一切法不可说空。谓一切法妄计自性无可言说。是名不可说空。云何第一义圣智大空。谓得自证圣智时。一切诸见过习悉离。是名第一义圣智大空。云何彼彼空。谓于此无彼。是名彼彼空。譬如鹿子母堂无象马牛羊等。我说彼堂空非无比丘众。大慧。非谓堂无堂自性。非谓比丘无比丘自性。非谓余处无象马牛羊。大慧。一切诸法自共相。彼彼求不可得。是故说名彼彼空。是名七种空。大慧。此彼彼空空中最粗。汝应远离。
复次大慧。无生者。自体不生而非不生。除住三昧。是名无生。大慧。无自性者。以无生故密意而说。大慧。一切法无自性。以刹那不住故。见后变异故。是名无自性。云何无二相。大慧。如光影如长短如黑白。皆相待立独则不成。大慧。非于生死外有涅槃。非于涅槃外有生死。生死涅槃无相违相。如生死涅槃。一切法亦如是。是名无二相。大慧。空无生无二无自性相。汝当勤学。尔时世尊重说颂言
我常说空法 远离于断常
生死如幻梦 而业亦不坏
虚空及涅槃 灭二亦如是
愚夫妄分别 诸圣离有无
尔时世尊复告大慧菩萨摩诃萨言。大慧。此空无生无自性无二相。悉入一切诸佛所说修多罗中。佛所说经皆有是义。大慧。诸修多罗随顺一切众生心说。而非真实在于言中。
“诸修多罗随顺一切众生心说。而非真实在于言中”,这句话很重要。佛说,“修多罗”就是迄今,随顺一切众生的心而说的法“而非真实在于言中”,这个道、这个真正的本性的道,并不在语言当中。
譬如阳焰诳惑诸兽令生水想而实无水。众经所说亦复如是。随诸愚夫自所分别令生欢喜。非皆显示圣智证处真实之法。
这个语言里面不是道,不是真实的正智,只有自己了悟才能真实。
大慧。应随顺义莫着言说。
应该随顺里面的真义去开智慧、明白道,而不要随着执着言说。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修多罗中说如来藏本性清净。常恒不断无有变易。具三十二相。在于一切众生身中。为蕴界处垢衣所缠。贪恚痴等妄分别垢之所污染。如无价宝在垢衣中。外道说我是常作者。离于求那自在无灭。世尊所说如来藏义。岂不同于外道我耶。佛言。大慧。我说如来藏。不同外道所说之我。大慧。如来应正等觉。以性空实际涅槃不生无相无愿等诸句义。说如来藏。为令愚夫离无我怖。
“离我怖”,没有我,他会怖畏。所以说,离我怖。说明有个如来藏的存在,其实如来藏在哪里?就是觉性当中,就当下觉性,空觉不二。
说无分别无影像处如来藏门。未来现在诸菩萨摩诃萨。不应于此执着于我。
不应该在这里面执着有一个我。
大慧。譬如陶师于泥聚中以人功水杖轮绳方便作种种器。如来亦尔。于远离一切分别相无我法中。以种种智慧方便善巧。或说如来藏。或说为无我。种种名字各各差别。大慧。我说如来藏。为摄着我诸外道众。令离妄见入三解脱。速得证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诸佛说如来藏。不同外道所说之我。若欲离于外道见者。应知无我如来藏义。
所以说,佛说名相、说这些道理,都是有针对性的。真的悟了以后呢,没有什么名相、没有什么名字。
尔时世尊即说颂曰
士夫相续蕴 众…
《《大乘入楞伽经》讲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