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乘入楞伽經》講要▪P10

  ..續本文上一頁聖者。如是觀察一切諸法。離心意意識五法自性。是名菩薩摩诃薩法無我智。得此智已知無境界。

  得到“法無我智”的時候,才真正了知無境界。

  了諸地相即入初地。

  這個時候就證入初地、真正的菩薩初地位,這個是別教初地位,地位已經很高了。

  心生歡喜

  其實高和低沒有區別,只要真正見到本性,破掉我執,就是說:分別我執和分別法執,這個時候就證到了初地位,“心生歡喜”

  次第漸進。乃至善慧及以法雲。

  就是說,八地、九地、十地,一地地證上來。

  諸有所作皆悉已辦。住是地已有大寶蓮花王衆寶莊嚴。于其花上有寶宮殿狀如蓮花。菩薩往修幻性法門之所成就。

  就是幻性法門所顯現的成就。

  而坐其上。同行佛子前後圍繞。一切佛刹所有如來皆舒其手。如轉輪王子灌頂之法而灌其頂。超佛子地

  到這個時候,超越佛子地。

  獲自證法。成就如來自在法身。

  這可就得成就、成道了。

  大慧。是名見法無我相。汝及諸菩薩摩诃薩應勤修學。

  這個意思說,開悟之後,破掉了我執:分別我執、法執,一直到分別我執、法執破掉了以後,就到了初地位,一點點增進,到後來到八地、九地、十地,後來超佛子地。就是說,這個時候,因爲過去修如幻叁昧了,顯現那些如幻功德,自然有寶蓮花,很大在蓮花,上面有宮殿。那麼,覺得自己的報身就坐在這個上面,有很多佛子圍繞,諸佛都舒手灌頂,這個時候就成佛了、成就了。是這樣的示現。

  爾時大慧菩薩摩诃薩複白佛言。世尊。願說建立誹謗相。令我及諸菩薩摩诃薩離此惡見疾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得菩提已破建立常誹謗斷見。令于正法不生毀謗。佛受其請即說頌言

  身資財所住 皆唯心影像

  凡愚不能了 起建立誹謗

  凡夫愚癡不能了。起建立、起誹謗。

  所起但是心 離心不可得

  所起都是心,離開心都不可得。意思說,凡夫總是要去建立,建立道場、建立房子、資生的器具、賺錢,拚命在這個建立,對自己不明白的道、不明白的理,往往會去誹謗。但是,無論你建立和誹謗,等等一切,都是心,離開心都不可得。

  爾時世尊欲重說此義。告大慧言。有四種無有有建立。何者爲四。所謂無有相建立相。無有見建立見。無有因建立因。無有性建立性。是爲四。

  有四種無有有建立,一個是“無有相建立相”,本來是沒有相的,因爲因緣所以建立這個相,所以說,這裏建立相不能落于造作。“無有見建立見”,本來沒有見,譬如說,你跟人講,沒有自己的觀點、沒有自己的知見。跟別人講,總要有個說明、一個說法,然後建立這個見,那你這是正確的,以無見而立見。“無有因建立因”,你知道一切諸沒有因,你也不造善因惡因。但是給衆生建立一個因,做好事也可以,做放生啊、利生的事,都可以建立因。“無有性建立性”,一切沒有自性,叁無自性嘛。但是不妨爲種種衆生建立性。所以,四種建立。

  大慧。誹謗者。謂于諸惡見所建立法求不可得。

  就是對于“諸惡見所建立的法”,惡見的衆生,譬如說,對你的菩薩,他所建立的誹謗的法,怎麼說你、怎麼打擊你,你知道“求不可得”,本來不可得。

  不善觀察遂生誹謗。

  如果不善觀察的話,會産生誹謗。

  此是建立誹謗相。大慧。雲何無有相建立相。謂于蘊界處自相共相本無所有。而生計著。此如是此不異。而此分別從無始種種惡習所生。是名無有相建立相。

  這是從反的一面講的,從執著的一面講的,我們反過來從智慧這面講,本來沒有相,顯現相。

  (部分錄音斷續缺失-----)

  雲何無有見建立見。謂于蘊界處。建立我人衆生等見。是名無有見建立見。雲何無有因建立因。謂初識前無因不生。其初識本無。後眼色明念等爲因如幻生。生已有有還滅。是名無有因建立因。雲何無有性建立性。謂于虛空涅槃非數滅無作性。執著建立。

  -------

  大慧。此離性非性。一切諸法離于有無。猶如毛輪兔馬等角。是名無有性建立性。大慧。建立誹謗。皆是凡愚不了唯心而生分別。

  你看到別人這樣不對、那樣不對,其實都是誹謗了。心裏面動了念頭,因爲你見了不對就是你的不對了,因爲都是唯心所現,意思是這樣,告訴我們是這樣。所以說“建立誹謗。皆是凡愚不了唯心而生分別”。

  非諸聖者。

  不是聖人所作的。

  是故汝等當勤觀察遠離此見。

  不要見這個對和不對、這個人好和不好,起誹謗。

  大慧。菩薩摩诃薩善知心意意識五法自性二無我相已。爲衆生故作種種身。

  自己知道了,這些都是空的,沒有我執法執。一切都沒有分別,但是-------

  如依緣起起妄計性。

  好像說這個、說那個,說種種事情了,好像是妄想一樣,“妄計性”。不是。----

  亦如摩尼隨心現色。

  -------衆生是怎麼樣的,你就給他講什麼話,他都能聽了,也覺得很有意思。其實不是你的心,你根本沒有這個。-------對不同的衆生表現不一樣,就是摩尼寶珠、水晶球-------

  普入佛會聽聞佛說。諸法如幻如夢如影。如鏡中像如水中月。遠離生滅及以斷常。不住聲聞辟支佛道。聞已成就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叁昧。得此叁昧已。遍遊一切諸佛國土。供養諸佛生諸天上。顯揚叁寶示現佛身。爲諸聲聞菩薩大衆。說外境界皆唯是心。悉令遠離有無等執。

  意思說,這個都是如幻顯現,然後在如幻顯現當中,可以遍入佛的世界、聽佛說法、供養、大作佛事。但是,在衆生世界當中,最後的歸納還不外于說什麼所謂一切都是外境界,一切外境界都是唯心所造,要你遠離有無等的執著,還是歸納這句話,意思是這樣。

  爾時世尊即說頌言

  佛子能觀見 世間唯是心

  示現種種身 所作無障礙

  神通力自在 一切皆成就

  爾時大慧菩薩摩诃薩複請佛言。願爲我說一切法空無生無二無自性相。我及諸菩薩悟此相故離有無分別。疾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

  意思說,怎麼能悟到“法空無生無二無自性相”這四個方面,然後快速的成就“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

  佛言。谛聽當爲汝說。大慧。空者即是妄計性句義。大慧。爲執著妄計自性故。說空無生無二無自性。大慧。略說空性有七種。謂相空自性空無行空行空一切法不可說空第一義聖智大空彼彼空。雲何相空。謂一切法自相共相空。展轉積聚互相待故。分析推求無所有故。自他及共皆不生故。自共相無生亦無住。是故名一切法自相空。雲何自性空。謂一切法自性不生。是名自性空。雲何無行空。所謂諸蘊本來涅槃無有諸行。是名無行空。雲何行空。所謂諸蘊由業及因和合而起。離我我所。是名行空。雲何一切法不可說空。謂一切法妄計自性無可言說。是名不可說空。雲何第一義聖智大空。謂得自證聖智時。一切諸見過習悉離。是名第一義聖智大空。雲何彼彼空。謂于此無彼。是名彼彼空。譬如鹿子母堂無象馬牛羊等。我說彼堂空非無比丘衆。大慧。非謂堂無堂自性。非謂比丘無比丘自性。非謂余處無象馬牛羊。大慧。一切諸法自共相。彼彼求不可得。是故說名彼彼空。是名七種空。大慧。此彼彼空空中最粗。汝應遠離。

  複次大慧。無生者。自體不生而非不生。除住叁昧。是名無生。大慧。無自性者。以無生故密意而說。大慧。一切法無自性。以刹那不住故。見後變異故。是名無自性。雲何無二相。大慧。如光影如長短如黑白。皆相待立獨則不成。大慧。非于生死外有涅槃。非于涅槃外有生死。生死涅槃無相違相。如生死涅槃。一切法亦如是。是名無二相。大慧。空無生無二無自性相。汝當勤學。爾時世尊重說頌言

  我常說空法 遠離于斷常

  生死如幻夢 而業亦不壞

  虛空及涅槃 滅二亦如是

  愚夫妄分別 諸聖離有無

  爾時世尊複告大慧菩薩摩诃薩言。大慧。此空無生無自性無二相。悉入一切諸佛所說修多羅中。佛所說經皆有是義。大慧。諸修多羅隨順一切衆生心說。而非真實在于言中。

  “諸修多羅隨順一切衆生心說。而非真實在于言中”,這句話很重要。佛說,“修多羅”就是迄今,隨順一切衆生的心而說的法“而非真實在于言中”,這個道、這個真正的本性的道,並不在語言當中。

  譬如陽焰诳惑諸獸令生水想而實無水。衆經所說亦複如是。隨諸愚夫自所分別令生歡喜。非皆顯示聖智證處真實之法。

  這個語言裏面不是道,不是真實的正智,只有自己了悟才能真實。

  大慧。應隨順義莫著言說。

  應該隨順裏面的真義去開智慧、明白道,而不要隨著執著言說。

  爾時大慧菩薩摩诃薩白佛言。世尊。修多羅中說如來藏本性清淨。常恒不斷無有變易。具叁十二相。在于一切衆生身中。爲蘊界處垢衣所纏。貪恚癡等妄分別垢之所汙染。如無價寶在垢衣中。外道說我是常作者。離于求那自在無滅。世尊所說如來藏義。豈不同于外道我耶。佛言。大慧。我說如來藏。不同外道所說之我。大慧。如來應正等覺。以性空實際涅槃不生無相無願等諸句義。說如來藏。爲令愚夫離無我怖。

  “離我怖”,沒有我,他會怖畏。所以說,離我怖。說明有個如來藏的存在,其實如來藏在哪裏?就是覺性當中,就當下覺性,空覺不二。

  說無分別無影像處如來藏門。未來現在諸菩薩摩诃薩。不應于此執著于我。

  不應該在這裏面執著有一個我。

  大慧。譬如陶師于泥聚中以人功水杖輪繩方便作種種器。如來亦爾。于遠離一切分別相無我法中。以種種智慧方便善巧。或說如來藏。或說爲無我。種種名字各各差別。大慧。我說如來藏。爲攝著我諸外道衆。令離妄見入叁解脫。速得證于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是故諸佛說如來藏。不同外道所說之我。若欲離于外道見者。應知無我如來藏義。

  所以說,佛說名相、說這些道理,都是有針對性的。真的悟了以後呢,沒有什麼名相、沒有什麼名字。

  爾時世尊即說頌曰

  士夫相續蘊 衆…

《《大乘入楞伽經》講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