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摩诃般若波羅蜜經講記 舍利品 下 2▪P2

  ..續本文上一頁看病似的,好的醫生一看你的脈,看你的氣色,同你說話,就知道你是什麼病,然後就下藥,開了這個藥吃下去就能治病,那病好了,這個人就恢複健康了,就是這樣子。現在如來禅也是這樣子,佛就是看我們有什麼病,然後就開這樣的藥方,學習這樣的法門來對治這個病,把這個病治好了,你就是聖人了,凡夫都是不健康的,聖人才是健康的,就是這樣的意思。如果你不學習如來禅,你學習祖師禅也有這個作用吧?有沒有這個作用?你歡喜祖師禅,你應該知道,你應該知道這件事,那也許也有可能,也有可能令你斷煩惱,令你轉凡成聖。當然我認爲歡喜祖師禅的人,也會把祖師禅贊歎得很好很好的,但是事實怎麼樣呢?事實是如何?我看不一定,不過這就說到這裏。

  

  這個如來禅,我再重說一遍,就像那個藥對病了,一吃下去,病就好了。我們現在有什麼樣的病呢?我們就是這個粗顯的病,一看就知道有病,就是我們有煩惱,這煩惱就是病。貪欲心,色聲香味觸,各式各樣的,只要認爲是如意的都是貪。另外還有一個病,就是男女的欲,我們欲界的人,這個欲就是一個大病,當然也有的人輕、也有的人重,還有其他的很多的欲,這名利的欲也是欲、權利也是欲,各式各樣的煩惱,都是苦惱的事情,這就是病。這就是病,現在佛告訴我們修不淨觀來對治你的欲,這個病就好了。不過問題是這樣說,我們修不淨觀,這個欲的根本還沒有斷,只是降伏住不起了,降伏住它不動了,只是這樣子。觀身不淨是降伏這個欲,觀受是苦也是對付這個欲的。我們爲什麼愛著這個欲呢?就是認爲這是樂,現在說觀受是苦,樂受就是苦,是這麼回事。這樣子把自己這個顛倒的看法轉變過來,成爲不顛倒,成爲正知正見,欲是苦,不是樂,所以觀身不淨就把這個欲破了。你就這樣直接就能對治這個病,這是一針見血的事。說我們感覺這個欲是可愛的,怎麼樣得美、怎麼樣得妙、怎麼樣好,如果你觀察這是個臭皮囊呢,你還愛嗎?自然是不愛了,這是很明白的事情。可是說是我們的經典上,看看《雜阿含經》、《阿毗達磨論》,乃至我們受的戒,經律論裏邊,讀這《摩诃般若波羅蜜經》,乃至到所有的經律論,都是這樣說,只要你肯閱讀經論,你都會遇見,會看見這個不淨觀的方法的,但是你看一遍沒有用,你照樣還是愛著這個欲的,非要修,非要靜坐修止觀才行,慢慢地才能把自己顛倒的看法轉變過來,再加上常常的修才可以,不然沒有用。說是我都能講經說法,我還能寫文章,我有很多著作,沒有用!你的欲還是在那裏,非要修,加一番修才可以,你才能把這個欲破掉。

  

  所以這個四念住,只要我們常閱讀經論,尤其在佛學院住過的,這是老生常談,沒有什麼了不起啊。沒有什麼了不起,是的!但是你不修沒有用,你不修就不行,非要修不可。所以這個觀身不淨、觀受是苦是調伏這個欲,我們對于世間上的事情都看淡了,心裏面不去執著、不愛著,不愛著,心裏面的欲不動了,我們這個心就輕松一點,輕松一點,就有余力可以修無常觀、修無我觀。修無常觀、修無我觀成功了,這個欲才究竟的消滅了。前兩個觀身不淨、觀受是苦,只是能降伏煩惱,只是調伏煩惱,沒有能斷,還沒有能斷,要斷非要修無常觀、無我觀不可,所以後兩個是斷煩惱的方法。若是有的人欲心不重,也有,但是它不動,心裏不動,雖然有這個欲,但是欲不動,那你不修也可以,你就修無常觀、無我觀也可以,但是大多數人都有問題,所以這個不淨觀還是得要修。這是前兩個修法。

  

  修無常觀、無我觀,它是能斷另一種煩惱。我們的第一種煩惱叫做愛煩惱,其實很多的煩惱,但是愛煩惱最重。這個愛若不成就的時候,有違于愛的時候,瞋就來了。瞋是由愛生出來的,所以斷了這個愛,瞋也就沒有了。所以愛是這些煩惱的頭子,它是最重的,要斷這個愛煩惱。另外還有一個見煩惱,見聞覺知的「見」,這個見煩惱是什麼呢?見煩惱主要的是我,執著有一個我。我們從經論上佛菩薩的開示上我們才知道,印度的外道,這是我們佛教徒通常用的言句,印度的外道,就像現在有佛教、也有天主教、基督教、還有回教,就是伊斯蘭教、還有印度教、還有這個猶太教,還有很多教。但是這些教總而言之、統而言之,都是相信神的,都是神教徒。但是婆羅門教,就是印度教,婆羅門教那要比基督教高深一點,理論比他們高深一點。天主教、基督教,我在香港的時候,有個基督教的牧師送給我一本聖經,我也看了一點。印度的婆羅門教也有相信上帝,也是有神教徒,但是他們也有一種相信有我,執著有一個我。我昨天也說了,執著有我,我們漢文的大德多數沒有說,這個執著有我,這個我究竟是怎麼回事?沒有說明白,當然可能不需要說。因爲《大智度論》、《瑜伽師地論》裏邊,《阿毗達磨論》裏邊、《阿含經》裏邊有講了,所以他就不說,也可以這麼解釋。但是我們若不去看《阿含經》、《阿毗達磨論》、也不看這個《大智度論》、也不看《瑜伽師地論》,這些經論都不讀,單只讀我們祖師的注解,我們就不知道這個我是什麼意思,就不明白。所以我的意思,像釋提桓因說:「我不取舍利,不是不恭敬。」我也有這個意思,說是我不學習祖師禅,不是不恭敬。我坦白地說,我對于祖師禅不滿意,我學習如來禅心情快樂。

  

  但是世間上的事情,我現在說這個話可能我有過失,我在香港認識一個記者,叫毛文達,這個人是相信佛的。我們中國大陸,那時候一九四七年、四八年、四九年從中國大陸來了很多的出家人,到了香港,有些地方他不挂單,你要去住不可以的,只有東普陀可以住。這毛文達就登報紙宣傳,贊歎東普陀茂莑和尚的心量的廣大慈悲,所以很多人來就送糧,送很多的東西來供養東普陀,東普陀才能夠收留這麼多出家人在那兒住。這個毛文達這個人是我們佛教的大護法,他告訴我一句話,他說社會上的人都沒有眼睛的,他只有個耳朵,你說是青的,他就聽見它就是青的,你說是黑的,他就是黑的。南無觀世音菩薩!我請各位法師、各位居士原諒我,我認爲佛教徒亦複如是,沒有眼睛,就是講經的法師說什麼就聽什麼,就是這麼回事。我說祖師禅,就是什麼什麼,就是這樣,啊!是怎麼得好,大家就這樣學習,而把如來禅就置之高閣,這句話是真實的,就放在藏經樓上,讓它生蟲子都不要管它,然後就參祖師禅。參這個祖師禅,你說好就好吧。

  

  

《摩诃般若波羅蜜經講記 舍利品 下 2》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