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盂蘭盆釋經》淺釋(下)▪P5

  ..續本文上一頁著佛像被這樣砸掉,看著佛的經書就這樣,一本一本被燒掉。所以他們恢複宗教政策,就是要建佛像、建寺廟、印經書。看到有新出家的,不管他好不好,他高興;老和尚看到小和尚,那種開心,打內心裏面的。

   我在整個訪談中聽到,一些年輕的出家人,回憶起我師父對他們的時候,非常感動。看到我們,去的時候師父每天來教化他們,包括在普陀山期間也是。一些新的一些出家人,天很熱很熱,雖然是海邊上,一旦沒有風,那普濟寺,山窩裏很熱,有時一直要到晚上半夜裏面一點鍾兩點鍾,這個暑氣才會退去,人才能睡著覺。所以這個時候,師父就帶領這些年輕的師父們,到普濟寺大殿面前打坐。吃過飯之後集中,打坐。到殿前樹蔭下面打坐,然後師父給他們講開示。到現在我去做采訪,這批師父現在已經是普陀山各個寺廟的當家了,但是他們回憶起來,包括我的大師兄,叫淨妙法師,他是普濟寺的大當家,是全山總出納。他說他一直以來到現在就是不倒單的。這個不倒單,就是師父那個時候訓練出來的。晚上就是吃過飯了,就到大殿面前打坐,聽師父開示,到十一點十二點。有時候到一點、兩點。開始還要回去睡個一兩個小時,叁四點又起來做早課了;幾個月慢慢慢慢訓練,後來就是可以連一兩個小時也不睡都可以了,就打坐就可以了。這一方面來看,以前我們像大和尚這一輩,他們是怎麼樣教化弟子的,這些出家人,佛弟子,是怎樣修持的。

   所以你深入地去修,心細了之後,對衆生的這種慈愛,這種恩,就會敏感,這才能做到,慢慢慢慢就會敏感到什麼程度,叫“滴水之恩 湧泉相報”!才會做到。現在反過來,人粗心大意、自私自利,這叫湧泉的恩,你只當一滴水一樣的,是反過來了。別說滴水之恩湧泉相報,給你湧泉一樣的恩,連一滴的恩都不知道報,這就糟糕了。所謂末法時代,可以照鏡子,什麼是末法時代?寡義廉恥、恩將仇報,這就是末法時代。所以常常要念父母恩呢!念師長恩、國土恩、衆生恩。

   現在和平年代,各級官員,爲了社會的建設、進步,都是在做貢獻。讓我們現在有和平的天下,可以研究可以學習佛法,可以讓我們的心定定的,讓我們的慧命,能夠逐步地穩定、穩固。所以說這個都是種種的恩德,平時要去感之,要有這樣的心,去感受這樣的恩德。

   所以我在“長養慈愛之恩”這個“恩”字上,多講一點。

  , “若一切佛弟子,應當奉持是法”。這裏再一次地強調,如果你是佛弟子的話,不分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都應當奉持是法。這一句話是佛陀再加的,再一次地說明,是佛陀所講的。“若一切佛弟子,應當奉持是法”,這個“是”,就是七月十五僧自恣日,佛歡喜日這天,應當奉盂蘭盆,施十方自恣僧,盡世甘美來奉持。以這個法,“時目連比丘四輩弟子,歡喜奉行”。當時目犍連聽到這個,開心啊,“四輩”,就是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當時還沒有沙彌、沙彌尼,只有出家人衆、在家人衆。因爲佛那時候剛成道時,想出家的,說“我願意拜您爲師,出家修行”,佛陀就說:“善來比丘”! 就可以了。就都是比丘了。

   我們在這個裏面,“四輩弟子歡喜奉行”,一直奉行到現在。所以我們也都包括在這裏面,四輩弟子歡喜奉行,一直延續到我們現在。從目犍連起教一直到現在。我們年年做盂蘭盆,不單中國是這樣,國外上座部的也是這樣,藏傳佛教也有這樣。

   在盂蘭盆經的後面,有報父母恩的咒。這麼簡短的一個咒,就念這個咒,就能報父母恩。希望我們以後,我們參加的每一個人,都要把這個報父母恩的咒把它背會,好不好

  

   南無密栗多多婆曳娑诃

   念父母恩,不讓父母親生氣、不讓父母親操心,進出家門都要奉告父母親。“父母在世,子不遠遊”,這是過去講的。我們佛教呢,深入佛法、努力修行、精進修持,報父母恩。佛法能真正報父母恩的,所以在《父母恩重難報經》裏面講:縱使你左肩扛著父親、右肩扛著母親,這樣曆恒沙劫,不如依著這個經,把這個經多印,讓天下人都知道孝順,讓每個七月十五,盂蘭盆供,對現生父母、對過去七世父母,都得到根本的利益。我們現在雖然科學這麼發達,你到網上去輸入、你去查,你說我前世父母是誰?你查得出來嗎?查不出來的,你沒辦法知道的。再電腦發達,現在科技發達,也沒有用的。不要說七世了,前一世都查不出來。查都查不出來,你還怎麼報恩呢?不就靠佛法的力量!

   所以以後學習佛法,要認認真真地學,學習佛法要認真地學。就像有的人,他從文字上 從理論上入,他不想想,這個佛法,又不是來讓你研究好玩的,這佛法是救命的!早一點把它運用起來,早救命。救哪些命

  救我們生生世世父母的命,他們都在叁惡道當中。過去有個禅師,很有根器,但是眼界很高。到了這個寺廟裏面,跟著那個祖師學了很久,沒有開悟。那天就想跑出去參學去了,跑出去遊方去了。結果他這個師父跟他說:“你不要走啊,你累世的父母都在荒草裏呢”!就用這句話來激勵他,這個出家又不是好玩,看風水、看風景。像我們現在很普遍了,很多出家人一剃了頭,特別是拿到了戒蝶之後飛跑,全國多少廟跑下來,看風水一樣,看風景一樣,雲遊天下去了。所以當時祖師這句話,我常常激蕩在耳邊:“不要跑啊,累世的父母還在荒草裏呢”!那句話,就指望你這個孩子,指望你家裏出了個佛子,指望我們悟道呢!能夠明白一些,覺悟一些佛法,在用功上能得到一些利益,佛法的利益。

   不容易的。記得我在閉關的時候,先是學了那個中陰聽聞解脫,看了裏面有叁個咒非常好,聽聞解脫咒、六道金剛咒、和本覺大密咒。然後天天就在閉關房裏,念著:“啊啊夏紮嘛哈,啊啊夏紮嘛哈,啊啊夏紮嘛哈”,“阿比結當嘎,阿比結當嘎,阿比結當嘎”,“嘛嘛郭林薩敏達”……就這樣背。我小時候養過的一條狗,和我很好的。那天晚上忽然之間,結果忽然那天做夢的時候,從黑幕當中,那條狗又跑出來了,看著我就跳上來,親熱得不得了,一口一口舔,叭拉叭拉地舔。這時候我想:這是我們家這只狗,早就死了嘛,趕快就想起來就跟它念了這叁個咒:聽聞解脫咒、六道金剛咒、本覺大密咒,念給這個狗聽。念完了之後,這狗就消失掉了。

   有一天我晚上又是做夢。夢到有個聲音告訴我:到那個前面有一個山洞,龍口一樣的山洞,結果我找的就是。龍開了一條口,很大的一條龍,口張著那樣一個洞。我一走進去,晃然時空就變掉了,升到天堂上一樣。到了天堂上面,這時候看到,有個白頭發的一個老人,對我走過來,我一看,心裏面當下就想:這是我爺爺嘛!我爺爺一百歲去世的,跟他見一面。這一會兒我夢醒過來,嘩一下就回到這個現實世界。這時候才知道:噢!原來我們出家了,我們自己在師父他老人家的加持下,在閉關修行,這才開始有點孝了,曆代自己的宗親,過去世的這些宗親,就開始沾光了,他們能生天了。

   包括我自己的父親去世也是。二〇〇一年、〇二年的時候。師父正好身體也不好,我爸爸身體也不好。結果這時候沒辦法,留在我這個小樓上,跟幾個弟子一直說到十二點,說忠孝不能兩全。以前一直是保著的,爸爸只要一生病,我給他念念經啊,或者什麼法會啊,或者我們供供僧啊,馬上就轉危爲安,過去了。

   那次正好師父也生病,所有的弟子精力都投在師父身上。我爸爸也病倒了,怎麼辦

  所以這個力量,不能再往我爸爸這邊扯,只有一心一意地,還是把心放在師父這邊。結果我爸爸那年就歸西了。我親自回去送到。送到之後,馬上我就請別的大的寺廟,五明佛學院供僧,請他們念經。但是一直到後來,我自己親自去五明佛學院,在參加的那個法會上,在念的時候,也是那天晚上在夢境當中,我爸爸花開見佛了。因爲他畢竟一生喝酒抽煙,一輩子大多數時間是這樣。盡管後來皈依佛門了,自己也沒什麼修行,全部靠我們這些佛弟子,才能利益我們的曆代宗親。

  佛告訴我們,世間上的人死了之後,能夠回來做人的,如掌上土。手上一點點土而已,一失人身永劫不回,沈淪到叁惡道的衆生,如大地土這麼多。可以想像,我們自己的曆生父母,都在哪?百分之九十九點九都在叁惡道裏面。現在我們有這個機會,遇到了佛法、入了佛門,都是靠我們的精進勇猛,靠大衆的力量,靠我們對叁寶的百分之百的信心,至誠懇切,這樣子來産生一些功用,回向給我們的曆代宗親。不是說寫了字了,好!我五十元錢交掉了,一百元錢交掉了,寫個大牌位,多少錢交掉了,名字紙貼在這邊就行,你說紙貼在這邊就行了嗎?光回向,叮叮铛叮叮铛回向,如果沒有功德,你拿什麼回向?功德從哪裏産生?就是靠至誠懇切的,才能産生一點功德。所以,我們佛弟子,不管在家出家,都要靠至誠懇切的。

   所以印光大師他說:“竭誠自能轉凡心,念佛方可消宿業”。

  這個竭誠之心,它就是把我們凡夫的這個罪業的心,就轉變成有功德的心狀態。但要有一個前提,竭誠、至誠。所以我們以後做法會,誦經啊、拜忏啊,都要全力以赴投入進去。

  南無阿彌陀佛!

   願以此功德 消除宿現業

   增長諸福慧 圓成勝善根

   所以刀兵劫 及與饑謹等

   悉皆盡消除 人各習禮讓

   禮念修持人 出資敬印者

   現眷鹹安樂 先亡獲超生

   風雨常調順 人民悉安甯

   法界同含識 同證無上道

  

   (弟子慧敏根據錄音資料整理)

  

《《佛說盂蘭盆釋經》淺釋(下)》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