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说盂兰盆释经》浅释(下)▪P4

  ..续本文上一页方不一样,跟其他的树,落叶的时间不一样。请问在坐的,竹子是什么时候落叶?一般性我们常规看这些绿色植物,落叶都是“秋风扫落叶”,秋天会落叶。但是竹子秋天不落叶,是春天落叶。竹子为什么春天落叶呢?长竹笋的时候,那个竹笋日长夜长的时候,一天!哇,长出去很高一层,这个时候,老竹子落叶,竹子最憔悴的时候,风一吹过来,那个叶子哗哗地一片片落下来。

   我讲这个,大家有没有注意?注意的时候,说明什么问题?就是我们中国人说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们平时不注意太阳的,但是万物生长靠太阳,包括我们自己。对我们生命来说,父母亲就像我们的太阳一样,在我们成长的过程当中,父母亲老掉了。那以前,妈妈做小姑娘、做小姐的时候,那个手啊,抹了那个洗手液,洗完了之后,马上润手霜,指甲修了修,涂了涂。一旦结婚了,有小孩了,就不太顾自己了。不像现在,现在还顾,找个保姆,自己不看的,这种个别的,也不是全部的。过去,特别古代的时候,很多就是这样。一般性的平民百姓,结了婚之后,到了别人家,哪里可以不顾小孩的,嫁到别人家了,婆婆也要教她:怎么样做一个媳妇?叫“教妇初来”。媳妇刚过门的时候,婆婆要教她的,家里该怎么样,怎么样,了解新情况,然后赶快进入角色。嫁到李家就是李家人了,到时候生儿育女,繁重劳累的这种活,都会做。对孩子的爱护,超过自己。在这个过程当中,皮肤越来越皱,皮肤也不顾太阳晒,风吹雨打,甚至在哺育我们的过程当中,父母亲自己身上落了一身的病;当孩子生病的时候,父母亲的心,比自己生病还难过。我们有的人讲,我是孤儿,我没有父母亲。如果是孤儿没有父母亲,他也有如父母亲一样的人照顾过他。不是说亲身父母是父母,照顾我们的、关心我们的,都是我们的父母;乃至那个当官的,我们以前古代人把他称为衣食父母,七品芝麻官虽然他只是很小的官,大家还尊他“大人,大人”。所以这个社会上,就是直接像父母一样,关心我们、爱护我们、培养我们成长起来的,除了亲生父母和养育父母,还有息息相关的、保护我们,如父母般的这些众生。

   所以“长养慈爱之恩”,要常常去念。一个人常念恩之后,不一样。这个人,就做事比较稳重,说话也不会乱说,这样开始有福报。我们出家人也是的,我们出家人要念念父母恩、念国土恩、念众生恩、念师长恩。平时还要念什么?佛告诉我们:“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还要念檀越之恩。施主的恩,护持道业的,保护我们、护持我们道业的,这些恩也要念,这个我们自己才会有用功的动力。所谓用功,它是改造我们习气的,它需要很大的力量去。因为这个习气,它是潜移默化当中,在习惯当中形成的。它远,可以推朔到生生世世之前;近,可以就现在我们当下。每个人都不一样,每个人习气毛病不一样。所以说寒山大师就讲:世间亿万人,人面孔不相似”,“各执一般见,故得于如此”。这世界为什么不一样?就是因为每个人内心的习气,每个人他的动机,那个机不一样。到了极乐世界就一样了,极乐世界都是紫磨金色、三十二相。

   改变习气是很要的。包括我们讲一讲很方便,哦!净庆法师来了,我们法师来这讲,电视里看一看,这东西方便呢!真的要改变一个人,不容易的。讲皈依,皈依的很多,皈依的在家的、皈依的出家的都很多的。所以要修改习气毛病的,不好修改的。真的要修的了,那还了得了,要修理修理,那好了,跑得一个都没了,不是变徒弟了,变仇人了,修理非常不好修,每个人就这样。然后我们现在学弥勒菩萨,学着宽肚皮,容天下难容之事;常开颜,笑天下可笑之事,就这样。笑,过去就算……练肚皮的!娑婆世界来干嘛的?练肚皮的,看能包容多少。有时候呢,也调侃调侃说两句,但是不顶真,是很顶真的,那还了得了,你要一顶真,那有几个徒弟好收啊。对不对

  

   我们师父以前说:“吃素,念佛”,我们在座的大多数都是吃素的,大多数都是念佛的。因为到这个道场来,福报很大,基本上都是比较成熟。但是我们到社会你说,普通信众、那些香客,那些普通的信徒,吃素念佛,哦“吃不下的,吃不下的”,吃素吃不下的,他找一大堆理由。然后说念佛?念佛嘛还差不多,有的人还说。我别的不会的,我只会念佛,你看口气大不大?只会念佛,那只会念佛还了得了,我们在坐的,我们说虽然大家是念佛的,但是你说“只会念佛”,谁敢讲啊!我们方丈和尚,我们师父,那么大年纪了,他说我还不敢说我会念佛的,会念佛,佛他是很多境界的,很多的。所以说初的来讲“事一心,理一心”,还有佛相应说,实相念佛、观想念佛、持名念佛,相应的那个土,有常寂光土、实报庄严土、方便有余土、凡圣同居土。你说你会念佛,那还了得!我们现在勉强忏悔业障,求佛哀悯的持两句佛号,持的过程当中还是妄想一堆一堆的,这个障碍还是很多很多的。

   就象我们看的,电视里面放出来:有一个人,她想念佛了,他丈夫还不愿意。然后去跟别人去商量怎么办?我老婆现在在家念佛。别人讲:念佛

  那不容易嘛,念佛的人,她很坚定的。你就给她吃肉,我再看她念佛。回去之后,就把肉的油,肉塞在她碗里,乘她不注意塞她的碗里,看你再念?结果她还是念了。那男的又找别人商量去了。别人说,她还念?你改行!杀猪!看她再念!结果他真的改行了,不卖菜了,卖肉了。杀猪,每次杀猪,还叫他的老婆他说:“猪腿按好!猪腿按好!按好猪腿了”!他还跟她说:“我杀猪的没罪哦,按猪腿的有罪哦”! 你念吧! 你看是不是

  障碍多吧?但是她就是在这样逆境下,能够还是更加的恳切。

   现在知道念佛的人、学佛的人,念这句佛号你说简单吧?简单。还这么多障碍。纵使有这么多障碍,一定要坚持,更加的恳切念阿弥陀佛。结果怎么样?被她按过猪脚的猪死了之后,个个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看,这力量大不大?我们现在别说按猪蹄子了,我们现在拿一个一包一包的牌位来,一人师父发几张,念!把他念往生去!怎么办

  你说我们要不要做佛事来改革一下?我们写多少牌位,然后每个师父平均分,分了之后,好!这你的任务。到时候我们观音签很灵的,到时候问,到底超度了几个,没超度的算你的。这吓也吓死了。

   为什么

   大家想一想:那女的按着猪蹄子,“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把猪都按念到极乐世界了,那我们如果,拿着牌位、抱着牌位,念不到极乐世界去,那还不抵那个女的呢。如果我们出家人念,我们也不抵一个在家人,那要找出差距来,到底区别在哪。心不恳切,最主要的问题。心不恳切,所以在整个过程中,我这几天的师父的专题片,做这个专题片的时候,走过了很多地方,一些老和尚都说:我们现在的修行人哪,太舒服了。我们念经、讲法,空调呼呼吹着。那以前的老和尚,以前的居士,没空调就不修法了

  不是一样的修啊。

   那以前出家人不容易。蹲一个庙一蹲就是十年、二十年、一辈子,也那样过。像我们师父刚到普陀山的时候,吃饭都没有钱呐,没有床也没有什么的,拿着破砖,以前残砖断壁,拿个东西支,用棍子弄一弄,草铺一铺,就是一个床。真的有上顿没有下一顿的。七九年回到普陀山的时候,大殿空空荡荡的,破破烂烂的,一尊佛像都没有。

   普陀山怎么样开始的?七九年去,找了一个佛的头,也不知哪找来的,那个佛头被砸下来了,然后找了一个佛头,把它放在一个石头台子上面,然后石头台子从佛头这边围一块布,就像那个剃头布,剃头布围一块就这样,佛头就这样围着,就是对着那个拜,那就是当初的普陀山,仅仅二十多年前呐!那样子艰苦。

   师父他们那个时候,六〇年从普陀山集中下来,全部到芦山寺,全部换成在家人的衣服,出家衣服全部没收。经书、佛像,都没收。到那边,在家人一样。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师父还坚持着做功课,还坚持着我们出家人吃素、念佛、教化众生、放生。想这个多不容易啊!我去芦山寺,晚上稍微天黑一点,那个蚊子一大群一大群出来。芦山寺那个地方,蚊子很多很多的,想我们师父他们蹲了十几年,不都是这样子啊!蚊子那么多,那么艰苦,他还坚持这个出家人的生活。那个佛象,一开始还有几尊佛像,后来政府又把最后几尊佛像也打掉了。砸掉后,这些出家人、佛弟子,都不忍心让他们砸得粉碎,算了就答应他们,我们自己来烧。就把佛像恭恭敬敬请下来,到一片空地里,把佛像放好了之后点火烧。看看,想一想,每一位佛弟子,没有道心的早就还俗去了。基本上普陀山这几个地方,下来的出家人,都是当家副当家这些级别,非常非常有道心的。国家再怎么劝,不还俗,不回家。然后才被集中到这个地方----芦山寺。就是这批有道心的人,不忍心看着被那些人砸佛像,就把这些佛像请下来,放在空地上烧,看着烧,念着经烧佛像。想想这个多残!这种心态,你们每一位想一想,我想在坐的如果是真实的佛弟子,你能够想像当时他们的心态;如果听了这些话麻木不仁,我们佛教里有一句话,说读大般涅槃经不流泪的,不是佛教徒!我讲这句话你们可以去试试看,读大般涅槃经,看你流泪不流泪。如果不流泪,你想啊呀糟糕了,我不算佛教徒。为什么?你看佛要入涅槃你不流泪

  

   就像我们现在,讲到这个一样。我们自己是佛的弟子,把佛像请下来点把火慢慢烧,你说这个什么感觉?确确实实,佛的弟子空性当中能有这样的忍。所以当文革一结束之后,恢复宗教政策,就拼命地造佛像、造庙,这些老和尚们,不管!有的人说:啊呀,也不管这些出家人素质,什么都不管,他只要造庙。你不知道,他们经历了哪一些,他们经历了看着寺庙被摧毁,看…

《《佛说盂兰盆释经》浅释(下)》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