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談死亡問題 (紫虛居士著)

  談死亡問題 紫虛居士著

  摘要

  壹、前言

  貳、死亡的過程

  參、神識的救渡方法

  肆、臨終前後的處理

  伍、結論

  摘要

  本文敘述人將死亡及死亡後的各種現象(稱爲中陰現象),也提供一些救渡亡者神識的方法,此外,對重病者臨終的關懷與往生後的處理方法,在此文中也提出一些建議。表1.中列出中陰現象的概要。

  表1. 中陰現象的概要

  

  名稱

  

  中陰前期

  

  中陰期

  

  中陰後期

  

  出現的時間

  

  臨終前到死後約八小時

  

  神識脫離肉身到決定投生爲止,約四十九天。

  

  決定轉世到入胎爲止時間很短

  

  主要現象(依發生的順序)

  

  一、前五識的覺受逐漸消失。 二、肉身、氣身敗壞五蘊身分解 叁、呼吸停止(一般所稱的死亡) 以上稱“外分解” 四、微細意念消失,稱內分解(約二十~叁十分鍾,因人不同) 五、出現“地光明”。(時間極短) 六、神識脫離肉體(佛教所稱的死亡)

  

  一、神識昏迷(數小時到數天不等) 二、神識蘇醒。 叁、出現“法性中陰”: (一)見到強光(約數分鍾之久) (二)見到“化佛”(可達數天之久) 四、出現“中陰身”及“六道淨光” 五、中陰身逐漸變成來生的身形。 六、中陰身“進入”六道淨光之一。

  

  一、亡者的識能系統轉成“投生道”的識能系統。 二、投生道的各種景象出現。 叁、入胎。

  

  壹、前言

  寫這篇文章大談死亡事,對大多數的年輕人而言也許會覺得與他無關,死亡離他還很遠,但很難講,人生是無常的,死亡畢竟是每個人都要走的路,人生百年恍眼過去,這一點我深有體會,當看到一些長輩及友人面臨死亡時內心的痛苦,身體受病魔折磨到面容枯槁容光不再,我就會想到未來有一天自己是否也會如此?死亡的痛苦是沒有人可以取代的,而大多數的人都無法自在的面對死亡的陰影,這才是人類最大的悲哀。說到人怕死相信大多數人會認同,在電視上看到一些盜匪,他們應該是很勇猛的,但上刑場時大多是被憲警人員架著走,看樣子這些盜匪也是怕死的。病人被宣布得到絕症後,據說大多死得較快,這也是人怕死之故。據說納粹德國的特務人員曾經做一個實驗,先讓犯人目賭一個人被割腕慢慢流血而死的整個過程,然後將此犯人蒙住眼睛以冰刀假裝成刀割此犯人,一段時間後,犯人沒流半滴血,但也死了,被嚇死的!可見人內心多麼怕死。此外,像人怕黑暗,不敢獨處、怕蛇、怕鬼、怕老沒有人養,怕生病無人照顧,還有些美國人據說很怕蘇俄的飛彈會打過去,還有些人怕世界末日,所有這些“怕”其實都是源于內心對死亡的恐懼。最近有很多專家提倡“生死學”,其最重要的目的也是希望藉由教育,使人由日常生活中知道有生必有死,要大家把死看成與生同樣自然,以便來日接近死亡時能從容自在的面對,這樣的方法若能成功當然是很好,但我個人認爲可能不容易,除非能佐以“人有來生”的觀念。否則,假如人死如燈滅,閉上眼睛後就再也見不到明天的太陽,你能不恐懼害怕嗎?畢竟人對其自身的“存在”(不論是什麼方式都好)有根深蒂固的執著。因此,我個人認爲要消除死亡的恐懼,最好的途徑是深信有靈魂或神識存在,這是最重要的。

  由于死亡現象本身的神秘性與嚴肅性,古今中外人們對它有很多不同的看法與處理法,例如,儒家以“老有所終”及“孝道”來善待老年人,以“禮”來辦理死亡的事。但孔子說“不知生焉知死”,儒家對人死後的問題避而不談且認爲鬼是怪力亂神無稽之說。神道教就完全不同,他們以“叁魂七魄”的觀點來看待人死亡後的現象,他們認爲人死後尚有魂魄存在故必須引魂安靈,把亡者的靈魂安置在家中的牌位上繼續供養,以免神魂無處可歸而成孤魂野鬼。世界叁大宗教的耶教則在人死亡後,由教友一起作彌沙(類似一種法會),請神父或牧師爲亡者的靈魂做開示,並請上帝接引亡者的靈魂到天堂。除這些大宗教外,其他各地尚有很多不同的方式處理死亡的問題。近年來,人道主義盛行,有人開始注意到“臨終關懷”的問題,希望由最溫暖的照顧方式使臨終的病人在肉體上與精神上的痛若能減到最低,由此,醫藥科技與心理學等對人類將死亡時痛苦的減少,會提供某種程度的貢獻。但由于目前科學家對人死後的情形尚無法以科學方法研究,因此,也就沒有辦法以很有效的科學方法幫助亡者,而佛教(尤其密宗)對死後的現象很早就有很完整的報導,例如“西藏渡亡經”(目前很流行的西藏生死書主要就是依據此書而來。)對人將死亡到死後的狀況都有清礎的敘述,也有很多方法可以救渡亡者的神識。科學家認爲人死沒有神識存在,人的屍體就如同破車廢鐵,隨便處置都沒有關系,但佛家認爲遺體的處理是很重要的工作,做不好會使亡者神識産生嗔、癡等不良心態,有可能使亡者投生到惡道,這一點很多其他宗教並不知道。

  本文將由佛教的觀點敘述人由臨終到死後的各種現象(稱中陰現象),也介紹一些佛教使用神識救渡方法,此外,對臨終關懷與往生時的祭典也提供一些意見給讀者參考,若有不對之處,請來函指正。

  貳、死亡的過程

  科學上的一些報導都指出,人的腦細胞在氧氣中斷後數分鍾內就會枯痿死亡,而人體冷涷專家研究結果顯示,人由心跳停止到腦死約要半小時的時間,會如此的原因,可能是在心跳停止後人的組織間尚有充分的氧氣與養分存在,由腦細胞的死亡情形應可推知,要人體其他組織的細胞都死亡所需的時間一定是很長,這一點佛教似乎很早就知道,佛教認爲人的死亡如龜脫殼,是一種相當緩慢的過程,“真正的死亡”要經過相當長的時間,不是呼吸、心跳沒有了就是死亡。佛教認爲肉身是神識用以表達欲望的工具,它是神識的“用”,當肉身出問題以至無法再表達神識的欲望時,神識就會脫離肉身,此人才真正死亡。醫學上所稱的死亡一般是瞳孔放大,腦波消失,心跳停止,呼吸斷絕,佛教認爲只是眼根、意根、身根等敗壞的現象而已,不是真正死亡。由佛教一些典藉的記載,我們可以把死亡的過程歸納成叁個階段即:中陰前期、中陰期與中陰後期。中陰是指生命由一個狀態(例如人)轉變到另一個狀態(例如狗)的中間狀態,也稱爲“中有”,中陰前期又稱“臨命終有”或“臨終中有”。中陰期又稱“死後中有”,中陰後期又稱爲“受生中有”。中陰期之長短隨每個人心的狀態有不同,但最長不會超過四十九天。

  有些佛教書中提到一些特殊的人,例如修往生淨土的人,臨終有時會蒙佛菩薩來接引,神識立刻往生佛國淨土,也有一些生前罪大惡極之人,死後神識立刻墜入地獄,這些人就沒有明顯的中陰狀態。一般人死後都曆經中陰階段,其中之情形敘述如下,概略狀況示于表一。

  一、中陰前期:

  中陰前期發生于“將命終時”到亡者神識脫離肉體爲止,此時間大約在醫生宣布死亡後八小時左右,但每個人稍有不同。此時期發生的主要現象依次爲:前五識的覺受逐漸消失,氣身與肉身逐漸敗壞,五蘊身分解及呼吸斷絕(即醫生說的死亡),以上狀況稱爲“外分解”。接著細意念消失稱爲“內分解”。最後意根敗壞到不能恢複,然後會突然出現“地光明”,接著神識脫離肉身結束中陰前期,茲將此時所生現象稍加解釋于下:

  (一)人類色身的組成─肉身、氣身與五蘊身:死亡是色身結構敗壞的過程,要說明死亡的現象就必須先了解色身的結構,佛教認爲衆生的“身”是由意身與色身所成,色身是意身妄想執著所生,意身是“自性”經無明妄想所生的所有八識及名色所組成,亦稱細膩身或識身,道家稱爲元神。意身雖名爲“身”,但卻是無色也無大小,只是一種“識”的存在而已。

  當它對外塵起執著就有各種“身”,例如心喜清淨、逃避者會取無色質爲身成爲無色界衆生,心好整齊完整者會取色質以成身而爲色界衆生,心好物欲及淫欲者會取物質與氣爲身而爲欲界衆生,人就是欲界衆生之一種,人身包括由五蘊身、氣身、肉身所成之複雜結構。

  人的色身包括五蘊身、氣身與肉身,皆是意身執著所生,但我們不能說色身“內有”意身,那是“非佛”的說詞。肉身就是我們靠食物養分維持的這個身體,它包含五根及其所屬的一些功能,稱爲“五大”。“五根”就是眼、耳、鼻、舌、身五個器官,身根內部有很多髒器,“五大”是五種功能,它們是由“自心”起妄想執著而成的,其名稱爲:“地大”、“水大”、“火大”、“風大”及“空大”。地大有堅固、質礙的性質,肉身中的骨、肉、鼻根與…

《談死亡問題 (紫虛居士著)》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