饬終須知
妙真法師監定
釋世了敬述
序
自序
論念佛人臨終往生與不往生的道理
眷屬應該注意的各種事項
助念答問
臨終一念往生西方說
助念人應該了解的幾點
助念人的最勝因果
關于病房裏面的清潔問題
破除疑障
臨終開示
臨終病苦釋疑
助念的方法
沐浴更衣的時間
薦亡的最好辦法
關于中陰的問答
引證“地藏經利益存亡品”的要語作結
附答問二則
跋
衆生心性 與佛同俦 由迷背故 輪回不休
如來慈悲 隨機說法 普令含識 就路還家
無奈根性 萬有不齊 非出格人 決難出離
因茲特開 淨土法門 普攝一切 上中下根
五逆十惡 地獄相現 一念投誠 即登彼岸
等覺菩薩 德與佛齊 尚須往生 方證菩提
博地凡夫 具足煩惱 不肯念佛 如何是好
寄語世人 同生信願 執持佛號 始終莫變
待至臨終 蒙佛接引 頓出五濁 直登九品
見佛聞法 親證無生 乘大願輪 普度有情
序
如來爲一大事因緣出現于世,所謂開示悟入佛之知見。然開示悟入佛之知見,必有方便。是以有叁藏十二部之教典,八萬四千之法門。其究竟歸極,皆爲開示悟入佛之知見,皆爲此一大事因緣也。
法華經雲:“我以智慧力,知衆生性欲,方便說諸法,皆令得歡喜。”又雲:“今我喜無畏,于諸菩薩中,正直舍方便,但說無上道。”方便說諸法,方便也;正直舍方便即真實也。開方便門,示真實相,此法華一經,所以獨王于叁藏也。
淨土法門,稱爲方便中第一方便,了義中無上了義,圓頓中最極圓頓。蕅益大師雲:“諸佛憫念群迷,隨機施化,雖歸元無二,而方便多門。然于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捷至圓頓者,則莫若念佛求生淨土。”是知淨土法門,實與法華同爲一味,即方便,亦即真實。印祖常雲:“九界衆生離此法,上無以圓成佛道,十方諸佛舍此法,下不能普利群生。”淨土法門之功用若此,所以十方齊贊,九界同歸,千經俱闡,萬論均宣也。
至于修學淨土法門,最要在真信切願,專持名號,而臨終一著,尤關緊要。昔日印祖曾刊印【臨終津梁】一書,流通遐迩,蒙其利益者甚多。今西震法師世了法師等,爲求普遍流通,婦稚鹹解,更撰【饬終須知】。文雖淺顯,意實周詳,若能于此深切講求,依法施行,亡人定能往生西方,其爲利益,何可量哉!
關于淨土法門之義蘊,雖千經萬論,闡發無遺,然猶有惑者,亦不可不加以解釋。或謂念佛當念實相佛,不當念六字洪名。此惑也!夫實相者,離一切相、即一切法、寂照不二,身土不二,性修不二,真應不二,無非實相,豈可離六字洪名,而別求實相?是故洪名才舉,法界洞朗,六字堅持,妙體全彰,彼歧實相、洪名爲二者,適見其非能知實相也。或謂當念毗盧遮那,不當念阿彌陀。毗盧遮那者,法身佛,阿彌陀者,應身佛也。此亦惑也!法、報、應叁身,即一而叁,即叁而一,即毗盧及彌陀,即彌陀即毗盧,彼複歧而二之,適見其非能知毗盧也。或又謂當求生常寂光土,不當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此亦惑也!夫寂光、實報、方便、同居,名雖有四,其體則一。未斷見思,則生同居;已斷見思,則生方便;斷無明,則生實報,分證寂光。無明斷盡,究竟寂光。且常寂光土,無生無不生,豈可求生?彼全不察斷證之功行,進修之次位,妄以寂光,破此極樂;又不知極樂同居,當下寂光,妄以寂光,加于極樂,亦適見其非能知寂光也。或又謂即心是土,心淨土淨,但當求生于自心極樂,奚必求生于他方極樂?此亦惑也!夫心者即是法界,極樂雖在十萬億國土之外,原未離于法界,即未離于自心也。乃今強以六塵緣影爲自心,而欲納極樂世界于六塵緣影之妄心中,且求生焉,豈不謬哉!凡此諸惑,皆爲但聞名辭,不究義蘊,徒彰無聞暗證之愚,豈免鼠即鳥空之诮,有智之人,不當爲其所惑也!以此數端,皆爲近人易犯之病,好高骛遠,循名忘實,故不辭累贅,而連類及之,尚望學者察焉!
至于臨終助念之意義,及其方法,文中敘述甚詳,故不複論。
甲午農曆十月妙真序于上海弘化社
自序
世間最悲哀痛苦的事情,莫過于死亡。對于死亡的事情,沒有一人不知道,也沒有一人可能免。若是只知道死亡是悲哀痛苦,而不知去求修學佛法,出離叁界,永免死亡,此豈不是空勞悲痛,無所利益?縱能求得法門,如不契機,有修無證,而仍在六道輪回,此也豈不是空勞悲痛,無所利益?于是我佛釋迦世尊,在叁千年前,于大集經中,早已說明:“末法時代,億億個人,單仗自己戒定慧的力修行,少有一人能夠除盡煩惱業惑,得證聖位道果;只有依信願念佛法門,兼仗阿彌陀佛本誓願力,求生西方,則可盡得度脫生死。”又蓮宗第十叁祖蘇州靈岩印光大師說:“九界衆生,離此念佛法門,上無以圓成佛道;十方諸佛,舍此念佛法門,下不能普利群生。”當知佛祖徹底悲心,深憐憫念我等末法時代衆生,善根淺薄,智慧陋劣,不識時機,錯用法門,有修無得,空費心力,誤了一生,故爲此說。須知信願念佛的淨土法門,普攝群機,無論僧、俗、男、女、老、幼、聰明、愚笨,以及發心早、遲、罪業輕、重,種種的人,若是具足真信、切願,老實念佛,求生西方而終身不退者,到了臨終,必定皆蒙佛力,接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是平素未知信願念佛求生西方的人,臨終如有遇著善友開導,令他生信、發願、念佛求生西方,眷屬人等皆無悲哀啼哭,以及問長問短,種種妨礙,加以如法幫助念佛,此人必定得生西方。須知往生西方之要,雖在本人自己最後一念作主,但是也重助念如法。悲哉!奈此臨終助念方法,在家俗人,尚未普遍了解,遇人臨終時候,其眷屬人等,往往不知幫助念佛,送亡人神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聖道去,永享快樂;而反以悲哀啼哭叫喊,推亡人神識墮落地獄、餓鬼、畜生惡道裏,長受苦楚。于是西震法師,悲心至切,憫念在家俗人,多未研究佛學,不知臨終助念之法,有點鐵成金之妙用,故于各處宣傳,闡明臨命終時的利害等事,以及組織臨終助念團,學習助念方法,爲淨業行人臨終時,助成往生西方的大事因緣;又因爲【臨終津梁】與【人生之最後】二書,文義太深,不易學習,所以西震法師等再叁囑了采取古德臨終要語,用通俗白話寫述,以作學習資料。了苦惱無學,雖采輯幾篇文稿,也甚勉強。深恐文義偏差,錯亂佛法,贻誤衆生,雖爲善心,反造大罪。因此,先以文稿敬請國內著名高僧大德校定而後方敢刊印。普祈各處同願蓮友們!凡讀是書,仰勿嫌文字淺陋。設能依其實義,而起實行,則人人畢生,即能齊出娑婆,長謝生死之苦惱,鹹登安養,永享涅槃之妙樂矣。
佛曆二千九百八十一年秋月佛歡喜日淨業後學世了謹序于香林一行精舍。
饬終須知
論念佛人臨終往生與不往生的道理
釋迦牟尼佛在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說【阿彌陀經】,贊歎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勸諸衆生,發願往生。經中說:“如我今者,贊歎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東方亦有阿(門內叁人)佛等,南方世界,有日月燈佛等,西方世界,有無量壽佛等,北方世界,有焰肩佛等,下方世界,有師子佛等,上方世界,有梵音佛等,同出廣長舌相,說誠實言,汝等衆生,當信是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一大事因緣,六方諸佛,同聲贊歎。凡有生信、發願、念佛求生極樂世界,就必定能夠往生,實事實理,各宜谛信!
問:念佛的人若是說統統都能夠往生西方。爲什麼我看見有許多出家人和在家人,在平素的時候,也常常念佛,常常說要求生西方,到了臨終的時候,往往糊糊塗塗的死,沒有幾人真能往生西方,這是什麼道理呢?
答:這是行人臨終的時候,因緣不具足的緣故。臨終的時候,若是因緣能具足的話,那麼十人就有十人往生,百人就有百人往生,千萬人就有千萬人往生。
問:什麼是因緣呢?
答:行人平素真信、切願、念佛求生西方,到了臨終的時候,也如平素一樣的真信、切願、念佛,那個心念就是自力的因。如平素未知信願、念佛、求生西方的事情,到了臨終的時候,遇著善友開導,令他生信、發願、求生,這個信、願、求生的心,也是自力的因。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阿彌陀佛及其萬德洪名,能令衆生往生極樂,這是他力的緣。臨終遇著善友助念,也是他力的緣。
問:行人臨終的時候,因緣具足,就能往生西方,這是什麼道理呢?
答:行人命欲終時,真信、切願、念佛。所念的佛,是他力的緣,能念的心,是自力的因。正在這真信、切願、念佛的時候,是用能念的心,念所念的佛。所念的佛,因能念的心而顯現,能念的心,因所念的佛而清淨。這個時候,便是自力與他力感應道交,因緣和合,所以就能往生西方,這是一定的道理。
問:行人臨終的時候,因緣怎樣就不能具足,不能往生西方呢?
答:行人平素的時候,信願念佛功夫,未能純熟,到了臨終的時候,雖有信願求生西方的心(有因),但是爲著病苦,種種煩惱所逼,念佛的心提不起來,沒有善友開導安慰,和幫助念佛(無緣),又遇無知的家屬人等,加以悲哀哭泣,種種的妨礙。那病人的心裏,就起了許多痛惱,盡力想要求家屬人等,不可啼哭妨礙,而幫助他念佛,送生西方,無奈話說不出了。那病人的心,就痛惱上,更加痛惱了。到了命終的時候,那個識心,本能往生西方阿彌陀佛清淨莊嚴的佛國裏去,永受快樂以及圓成佛道,普度衆生的。卻被自家眷屬人等,悲哀啼哭種種妨礙的緣故,那最後一念心,即隨著煩惱去,不知落在那一道了。這是有因無緣的關系,不能往生西方。
又有一種人,平素的時候,信願念佛都未切實,到了臨終的時候,助緣很好,也有善友們幫助念佛(有緣)等等。又家屬人等皆無哭泣種種妨礙。因爲行人自己…
《饬終須知 (妙真法師監定)》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