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學常見辭彙 (十畫~十二畫)▪P7

  ..續本文上一頁增地獄之一。

  【尊者】 1.智德具尊的人。2.阿羅漢的尊稱。

  【尊儀】 尊貴的儀容,指佛菩薩的相貌。

  【尊特】 尊貴特別。

  【尊特身】 尊貴特別的身體,指佛的報身。

  【尋伺】 尋與伺。尋是尋求各種的事理,是一種粗相的動心;伺是伺察各種的事理,是一種細相的動心。

  【強緣】 強力的因緣。

  【遍計】 普遍計度一切的事物。

  【遍照】 普遍照耀,指法身的光明。

  【遍照金剛】 大日如來的密號。

  【遍依圓叁性】 見叁性條。

  【悲】 同情救拔他人痛苦的心。

  【悲田】 叁福田之一。見叁福田條。

  【悲門】 見悲智條。

  【悲智】 慈悲與智慧,是佛菩薩所必備的二種德性,也叫做悲智二門。智是上求菩提,屬于自利;悲是下化衆生,屬于利他。

  【悲智圓滿】 慈悲與智慧皆具足圓滿。

  【悲無量心】 四無量心之一。

  【悲願金剛】 地藏菩薩的密號。

  【惑】 迷惑錯誤,是貪嗔癡等煩惱的總稱。

  【惑染】 煩惱能使身心汙染不淨。

  【惑障】 四障之一。見四障條。

  【惑業苦】 貪嗔癡等煩惱叫做惑,因惑而造作種種的善惡業,因業而招感無數的生死和痛苦。經雲:“因惑造業,因業受苦。”

  【惡】 不合于情理的思想行爲。

  【惡口】 以惡毒的話罵人,是十惡之一。

  【惡因】 招感惡果的業因。

  【惡行】 惡劣的行爲。

  【惡見】 惡劣的見解,即我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等五種。

  【惡性】 叁性之一。見叁性條。

  【惡果】 惡劣的果報。

  【惡報】 惡劣的報因。

  【惡道】 順著惡行而趣向的道途,如地獄、餓鬼、畜生等叁惡道是。

  【惡業】 惡劣的行爲或作業。

  【惡趣】 種惡因得惡果所趣向之處,與惡道同義。

  【惡緣】 引誘人們做壞事的外界事物。

  【惡露】 吾人身體中不淨的津液,如膿血大小便等是。

  【惡覺】 惡劣的思想。

  【惡魔】 障礙佛道的惡神。

  【惡取空】 撥無因果的道理而說彼此皆空。止觀說:“甯起我見如須彌山,不惡取空。”

  【惡知識】 教我做惡事的壞師友。

  【惡鬼神】 指夜叉羅刹等鬼神。

  【散心】 1.散亂的心。2.放逸的心。

  【散地】 指具散亂心的衆生所住的地方,即欲界。

  【散善】 由散亂心所修的善。

  【散業】 由散亂心所造的善業。

  【普法】 法界諸法,一具一切,普遍圓融,叫做普法。

  【普度】 普遍濟度。

  【普眼】 普遍觀察一切衆生的眼,亦即觀世音的慈眼。

  【普禮】 普遍敬禮一切如來。

  【普賢】 菩薩名,于佛教四大菩薩中,以大行著稱。

  【普賢十願】 普賢菩薩的十大行願,即敬禮諸佛、稱贊如來、廣修供養、忏悔業障、隨喜功德、請轉*輪、請佛住世、常隨佛學、恒順衆生、普皆回向。

  【智】 深明事理的智慧。

  【智母】 智慧之母。與覺母同義。

  【智光】 智慧的光芒。

  【智果】 涅槃爲斷果,菩提爲智果。

  【智門】 佛教有智悲二門,凡是自利的德行叫做智門,一切利他的德行叫做悲門。

  【智度】 六度之一,即般若波羅蜜。

  【智者】 天臺大師智顗的德號。

  【智旭】 人名,字蕅益,自號八不道人,初學儒,作辟佛論數十篇,十七歲閱蓮池大師著作後,取論燒掉,後來出家入徑山參禅,融會性相二宗,扶戒律,修淨土,著淨土十要,作願文,及求生淨土偈,寂年五十七。

  【智海】 智慧廣大如海。

  【智眼】 智慧之眼,能徹見真理。

  【智智】 智中之智,亦即佛之一切智。

  【智德】 1.諸佛叁德之一。見叁德條。2.智慧與德行。

  【智斷】 智德與斷德。明白真理名智德,斷盡煩惱名斷德,亦即菩提與涅槃。

  【智顗】 智者大師。他在天臺山創立天臺宗,世稱天臺大師。

  【智證】 以智慧證悟涅槃。

  【智相】 智慧的相狀,亦即佛的光明,因佛的光明是佛智顯現于外的相狀。

  【智相叁昧】 生真實智慧的叁昧。

  【智境】 智與境。智是能觀的心;境是所對的法。

  【智境冥一】 謂能觀的真智與所觀的真理,冥合一致。

  【智慧】 智與慧。明白一切事相叫做智;了解一切事理叫做慧。

  【智慧門】 進入智慧的門戶。

  【智慧燈】 (喻)智慧能破除愚癡,好像燈光能破除黑暗一樣。

  【智慧劍】 (喻)智慧能斷除煩惱和生死,好像利劍能切斷東西一樣。

  【智慧光】 阿彌陀佛十二光之一。見十二光佛條。

  【智慧光佛】 阿彌陀佛的別名。

  【智慧觀照】 以智慧來照察事理,破諸迷惑。

  【智慧波羅蜜】 六波羅之一。見六波羅條。

  【智藏】 智慧廣大,含藏一切諸法。

  【智藏海】 (喻)智藏深廣如海。

  【智目行足】 智解在目,修行在足。

  【智波羅蜜】 十波羅蜜之一。

  【最上乘】 至高無上的教法,即圓頓教,亦即一佛乘。

  【最上大悉地】 佛果。

  【最正覺】 至高無上的正覺,亦即契合于真理的智慧,義與無上正等正覺同。

  【最後心】 又名最後念,即灰身滅智將入無余涅槃時最後一刹那的心。

  【最後身】 在生死界中最後一次的身體。

  【最後身菩薩】 又名最後身、最後有、後身菩薩,即在生死中最後一次受生的菩薩。

  【最後品無明】 最細微的無明。最初的無明叫做無始無明、根本無明、或元品無朋,最後的無明即叫做最後品無明。

  【減劫】 人壽由八萬四千歲起,每百年減一歲,減至只有十歲,在這減壽的時期,叫做減劫。

  【無情】 指沒有情識活動的礦植物,如山河大地及草木等是。

  【無減】 成就了佛果之後,其功德盡未來際不會減少。

  【無癡】 無有愚癡,爲叁善根之一。

  【無念】 無有妄念,正念的別名。

  【無貪】 心無貪欲,爲叁善根之一。

  【無倒】 無有顛倒。

  【無上上】 佛的德號。

  【無上士】 佛十號之一。見十號條。

  【無上道】 至高無上的道法。

  【無上忍】 十忍之一。

  【無上乘】 至高無上的教法,亦即大乘的別名。

  【無上輪】 無上的*輪,指佛所說的法。

  【無上覺】 無上的正覺。

  【無上正覺】 無上正等正覺的簡稱,亦即佛的覺悟。

  【無上妙覺】 如來的覺悟,不可思議,故雲妙,至高無上,故雲無上。

  【無上法】 即涅槃,因涅槃在一切法中是至高無上的。

  【無上法王】 佛的尊稱,因佛于法很自在。

  【無上*輪】 如來的說法。

  【無上涅槃】 大乘的涅槃。

  【無上菩提】 即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只有佛能證得。

  【無上正等覺】 無上正等正覺的簡稱。

  【無上正遍知】 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的古譯。

  【無上正遍道】 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的古譯。

  【無上正等正覺】 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的新譯,意思是宇宙間至高無上真正平等普遍的覺悟,亦即究竟圓滿的佛果。

  【無上正等菩提】 即無上正等正覺。菩提即是覺。

  【無上慚愧衣】 袈裟的總稱。

  【無生】 不生不滅的意思,也是涅槃的道理。

  【無生忍】 把心安住在不生不滅的道理上。忍就是把心安住在道理上而不再動搖的意思。

  【無生智】 1.阿羅漢果的智。2.菩薩證悟無生真理的智慧。

  【無生法】 不生不滅之法,亦即真如涅槃的道理。

  【無生法忍】 簡稱無生忍,即把心安住在不生不滅的道理上。

  【無生法性】 謂諸法的本性,即是真如實相,原無生滅。

  【無生之生】 諸佛已無生死,但爲了渡衆生,無生而生,非滅示滅。

  【無住】 無所住著的意思。法無自性,無自性故,無所住著,隨緣而生。

  【無住心】 無所住著的心,亦即心不住于一切處。

  【無住涅槃】 四種涅槃之一。見四種涅槃條。

  【無住處涅槃】 與無住涅槃同。

  【無作】 無因緣的造作。與無爲同義。

  【無作叁昧】 同無作解脫門。

  【無作戒體】 謂用不著什麼作爲,心體上自然就有清淨戒的德相。

  【無作解脫門】 又名無願解脫門,叁解脫門之一。見叁解脫門條。

  【無我】 1.無有實我。2.忘卻自己。

  【無我印】 諸法無我印,爲叁法印之一。

  【無我想】 無我的思想。

  【無我觀】 觀察一切法都無有實我的觀法。

  【無明】 不明白道理,亦即愚癡的別名。

  【無明父】 無明與貪愛結合而生我,因此無明好比是父,貪愛好比是母。

  【無明使】 十使之一。見十使條。

  【無明惑】 天臺宗所立叁惑之一。見叁惑條。

  【無明漏】 叁漏之一。見叁漏條。

  【無始】 1.無有元始。諸法皆由因緣生,因上有因,因因無始,如是展轉推究,一切衆生及諸法之原始,皆不可得,故雲無始。2.指距今極遠的時間。

  【無始空】 無始以來就是空,爲十八空之一。

  【無始生死】 無始以來的生死。由于人類的無明愚癡無始,所以人類的生死也是無始。

  【無始無明】 無明罪業蒙蔽障礙我們的佛性已久,至今已無法計算其時日,所以叫做無始無明。

  【無相】 1.于一切相,離一切相,即是無相。2.涅槃的別名,因涅槃離一切虛妄之相。

  【無相宗】 即叁論宗,因叁論宗是以般若所說的諸法皆空爲宗。

  【無相教】 闡明萬法皆空的教法,如諸部般若經所說的是。

  【無相觀】 見二空觀條。

  【無相叁昧】 又名無相解脫門。見叁解脫門條。

  【無相大乘】 叁論宗的別名,因叁論宗是以空理無相爲宗。

  【無相空教】 闡明一切法都是性空無相的教法,如般若經所說的是。

  【無相菩提】 與叁菩提中的真性菩提同,因性空無相,故名無相菩提。

  【無相解脫門】 叁解脫門之一。

  【無畏】 心中無所怖畏。

  …

《佛學常見辭彙 (十畫~十二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