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對命運的看法
星雲大師講述
弟子依空記
一、人爲什麼有命運?
二、控製命運的力量是什麼?
叁、改變命運的方法
四、佛教對命運的看法
各位法師、各位護法信徒:
在殊勝的因緣和合之下,今天我們和往年一樣,能夠在此舉辦一年一度的北部弘法大會,除了感恩佛陀的慈光加被之外,更感謝各位的撥冗光臨。
今天是講座的第一天,我要和各位談的是“佛教對命運的看法”。我們每個人最關心的問題,莫過于自己的問題;而自己的問題之中,最重大的就是命運的問題。對于命運的看法,因人而有種種的差異。有的人在生活當中,遭受到折磨辛勞,往往怨恨命苦;有的人對于自己的遭遇,只知認命,認爲人生的一切福禍窮通,都是由命運去安排;有的人對于生活的貧苦困頓,則能安貧守節;有的人對于自己的際遇,則抱持樂天知命的態度,因此能不憂不懼。我們以爲不論命運乖舛,或者風雲際會、不可一世,都不一定要聽天由命,而應該培養洗心革面的器識,創造自己的人生。談到佛教對命運的看法,下面我將分成四點來向各位說明:
一、人爲什麼有命運?
人一生的境遇,往往由于各種的因素而改變命運。有的人由于一個人而改變命運;有的人爲了一塊錢而生命改觀,有的人由于一件事而走出截然不同的人生,甚至爲了一句話、一個念頭,使人生有天壤之別的變化。轉變我們人生的這些因素,本身雖然至爲細微,但是影響力卻非常巨大,好比將一枚小砂石投擲江海中,砂石雖小,卻能震動整個江面,泛起陣陣琏漪。一個人或一個念頭,會産生種種千差萬別的命運。
1、爲一個人而改變了一生
明朝的吳叁桂,由于美麗的姬妾陳圓圓被闖賊李自成所擄,沖冠一怒爲紅顔,憤然引清兵入關,雖然擊潰了闖賊,奪回佳人,但是他個人在曆史上,卻背負了危害國家民族的罪名,不但影響了他自己的命運,也改寫了中國的曆史,使中國人再次被漢民族以外的異族所統治。英國的愛德華伯爵,爲了和自己心愛的女子辛璞荪夫人長相斯守,甯願放棄王位,所謂“不愛江山愛美人”,爲了一位女子而改變了自己的命運。譬如文學家魯迅的孫子周令飛先生,爲了和臺灣的張純華小姐結合,離開了大陸,翩然來到臺灣,有情人終成眷屬,並且開拓了他今後光明的前途,重寫了未來幸福的人生。
爲自己心愛的人而改變命運的例子不勝枚舉,有的父母爲了子女,耗盡了一生的歲月青春,獻出了寶貴的幸福。譬如曆史上有名的叁娘教子裏的王春娥,矢志不改嫁,撫養幼兒,後來由于兒子高中狀元,而享受極大的尊榮。有的子女爲了順從父母的意思,遷就父母的想法,在“父母在不遠遊”的禮教之下,放棄了自己的淩雲大志,爲了承歡膝下,默默地渡過一生,毀滅了錦繡前程。有的忠臣義士,爲了報答君主,犧牲了自己的生命,改變了自己的一生。譬如戰國時代的豫讓,爲了報答智伯的知遇之恩,吞炭漆身,刺殺趙襄子,最後伏劍自殺,連性命都奉獻了。有些女子,爲了自己所鍾情的物件,獻出了一切而遇人不淑,改變命運的例子,古今中外罄竹難書,譬如霍小玉對于李益情有獨鍾,本以爲可以白首偕老,卻遭遇到被遺棄的命運。在座的大家,我們不是往往爲了某一個人而影響了自己的一生嗎?這一個人也許是關愛我們的人,也可能是妒恨我們的人,而我們的命運因此有種種的變化,因此爲了一個人會改變我們的命運。
2、爲一塊錢而改變了一生
爲了一塊錢,也會改變我們的命運。美國的汽車大王福特先生,年輕時離家創業,父親給了他一塊錢,他以這一塊錢爲資本,發憤圖強,終于開創了福特汽車公司,聞名于國際,寫下他自己的曆史。
抗戰期間,有一位年輕戰士趕赴沙場的途中,救了一位想要跳河自盡的婦人,婦人被救上岸之後,不但沒有感謝青年,並且責怪青年害她生不如死,在青年一再的詢問之下,婦人才傷心欲絕地道出自盡的原因:原來她的丈夫遭人陷害锒铛入獄,家中留下年邁多病的高堂,以及叁個嗷嗷待哺的稚子需要侍奉撫養,奈何家徒四壁,貧無立錐,只好將僅有的衣物典當得一塊銀元,以治療母親的陳年病疾,那知屋漏偏逢連夜雨,奸詐的商人卻以假的銀元欺騙她,在這種斷絕生路之下,只好一死以求了斷。
青年聽了之後,油然升起側隱之心,就對婦人說:
“您的遭遇太值得同情了,我這裏有一塊銀元,請您拿回去安頓家人,爲了免得再危害他人,請您把假的銀元給我吧!”
青年拿了假銀元,不經意地隨手往身上口袋一放,就出征去了。在一次激烈的戰爭中,槍林彈雨之下,一顆子彈朝青年的胸膛射來,正巧打在放著假銀元的部位,假銀元凹陷了下去,卻救了青年的一命,青年于是拍手贊歎說:
“太值得了!這一塊錢真是千金難換啊!”
青年由于一念之善,以一塊銀元救了婦人一家人,也爲自己掙回後半的人生。
有時一塊錢的力量真大,爲了掙得這一塊錢,甚至不惜铤而走險,闖下大禍,所謂“一錢逼死英雄漢”。現在有些青少年不知道金錢的來源不易,看到別人事業騰達,心生羨慕,卻不知道要取之正道,以辛勤、努力去賺取,于是搶殺竊盜的事件,層出不窮,不僅危害了社會國家的安甯,自己也因此身系囹圄,甚至犧牲了生命。譬如前不久大統百貨公司爆炸案的凶手謝高華,就是一個例子。古來有不少的賢臣俠士爲了堅持自己的原則,不爲金錢所誘惑:譬如陶淵明的不爲五鬥米折腰;黔婁雖裘不蔽體,亦不爲仕宦所動。
一塊錢能夠改變我們的一生,由于各人對于一塊錢的認識、把握、處理的不同,人生的境遇也就千差萬別了。
3、爲一件事而改變了一生
除了一個人、一塊錢,足以扭轉乾坤改變命運之外,一件事也會改變人類的命運。愛迪生發明了電燈,不僅使他個人成爲全球各國尊敬的發明家,並且世界人類也因此而得到光明,免除黑暗的恐懼與不便。諾貝爾發明了*,爲一些野心人士惡意使用,爲人類帶來多少的浩劫災害?但是諾貝爾獎金又對世界文明的進步、文化的推展,提供了多少的助益?類似的一件事也往往具有無比的力量,影響我們的禍福榮辱。
日本的前首相田中角榮,由于洛克斐勒貪汙案,雖然曾經一度叱詫風雲,執日本政壇之牛耳于一身,終難免訴訟纏身,被收押入獄。他如美國前任總統尼克森,爲了水門事件,丟失了全世界馬首是瞻的美國總統職位,並且吃上官司。一件事有時會使我們受到無比的推崇,有時也會使我們遭到難堪的羞辱,實在不能不慎!
我個人之安身立命于佛教,受惠于一件事,至今思及,感恩之情充塞胸臆,彌笃彌新!我從小生長在寺廟,過的是物質欠缺的清苦生活,大約十七、八歲的時候,一向健康的身體突然害了一場大病,上吐下瀉,幾乎瀕臨死亡,一、兩個月寸粒未進,而且也沒有東西可以裹腹。不知怎麼的,這件事輾轉被家師知道了,老遠地派人送來了半碗的堿菜。半碗堿菜對于豐衣足食的現代人,也許沒有什麼稀奇,但是對于當時寅吃卯糧的我們,堪比珍饞美味。記得我當時是懷著感恩的心情,和著眼淚吃下了這碗堿菜,吞下了家師那無言的關懷和愛護,心中生起願力:“師父!我將來一定要從事于弘法利生的工作,光大佛教,來報答您的恩惠。”半碗的堿菜給我很大的力量,使我對于往後一切的磨難,都能甘之如饴,深深植根于佛教。
古來的大德因爲一件事而人生改觀的,不乏其例。譬如六祖慧能爲了舂米而去除了障蔽自性的糟糠,香嚴智閑爲了鋤田而犁出了一片的光風霁月;多少的禅師由于花開花謝而參透禅機,多少的釋子因爲日出月現而了然于心,多少的雲水僧看到青山清溪而滅卻心火。在人的一生之中,對于某一件事,如果能夠用心留意,人生可能因此而別有一番境地。
4、爲一句話而改變了一生
唐代的丹霞禅師本來要進京趕考,途中遇見一位出家人對他說:“你要去考官,求取世間的榮華富貴,倒不如去參加選佛,成就出世間的解脫。”他一聽,當下改變了主意,到寺院出家參禅,終于成爲一代高僧。一句話如同一記棍棒,敲醒了他的富貴夢,拓展了另外一片更寬廣的人生。
佛陀座下的兩大弟子舍利弗和目犍連,尚未出家以前是婆羅門教的領袖。有一天,兩人正在打坐,佛陀的另外一位弟子阿說示恰巧托缽經過,口中念誦著佛陀的偈語:“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我佛大沙門,常作如是說。”舍利弗和目犍連聽了,彷佛看到了一線曙光,掙出了黑暗的牢籠,在他們的感覺裏世界在刹那之間變得那麼的實在,由于這一句話,他們的智慧顯發了,了解宇宙的真谛。各位聽了這句:“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不知做何感想?在大家這只不過是一句平常的話而已,但是對于大智慧的兩位尊者,這句話不啻是一顆*、一把鑰匙,炸碎了渾沌,啓開了宇宙的真理。由于這句話,終于使兩位尊者離開了婆羅門教,成爲佛陀的弟子,證得大阿羅漢的果位。
有人問趙州禅師:“將來宇宙毀滅的時候,這個身體還存在不存在?”禅師不經意地回答說:“隨他去。”事後覺得如此的回答未必圓滿。當火燒初禅、水淹二禅、風吹叁禅的時候,我們這具身軀還有嗎?爲了這一句“隨他去”,雖然趙州已是八十歲的老翁,卻也穿起芒鞋,跋涉千山萬水,訪道尋師研究這個問題,留下了“一句隨他語,千山走衲僧。”的美談。各位!爲了父母、朋友、傾心的人的一句話而改變一生命運的人不是很多嗎?有時一句善意的鼓勵,會把我們從沮喪的深淵之中提升起來;有時一句不經意的責詈,會把我們推入痛苦的渦流之中。因此四攝法中的愛語,就是要我們常說好話,一句輕輕的好話,對別人是一種布施,對自己則是一種莊嚴。
5、爲一個念頭而改變了一生
爲了一個人、一塊錢、一件事、一句話會改變命運,一個念頭也會使我們有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這一念可能是聖賢,也可能…
《佛教對命運的看法 (星雲大師講述)》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