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八十年代以來中國大陸的人間佛教▪P4

  ..續本文上一頁個方面深刻地論述了佛教積極思想和精神能夠爲社會主義兩個精神文明建設服務,在理論上和實踐上明確了佛教與社會主義相適應協調的具體途徑,進一步促進了佛教與社會主義的協調發展的進程。人間佛教是契機的,它之能在中國社會主義製度下成長發展,說明了它從根本上與社會主義是堪相適應的。但究實而論,佛教與社會主義並非完全沒有矛盾沖突,仍需在今後的發展中協調、調整、改革,契機契理永遠是人間佛教之真生命力所在。

  5、生活禅的興起與推廣。

  隨著人間佛教思想的推展和倡導實踐,人間佛教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佛教各宗派受此影響,紛紛因應時代機感,立足于以人爲本、適應現代、提升社會之原則,探求將人間佛教思想融之于自宗行解之道,其中影響最大者當屬河北省佛協淨慧法師所倡導之“生活禅”。

  淨慧法師系禅門泰鬥虛雲老和尚的入室弟子,l989年以來,主編《法音》、《禅》。他有感于佛教自身的發展和社會現實的需要,對元代以來之禅門積弊痼病究察深思,並結合自己多年弘法經驗和海內外諸大德禅學革新思想,開辟出了一條禅宗現代化、生活化的路徑,提出了融禅與生活爲一體的生活禅。

  “生活禅”以“覺悟人生、奉獻人生”爲主旨。淨慧法師在揭示生活禅的宗旨時說:“所謂生活禅。即將禅的精神,禅的智慧普遍地融入生活,在生活中實現禅的超越,體現禅的意境、禅的風采。提倡生活禅的目的在于將佛教文化與中國文化相互熔鑄以後産生的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禅宗精神,還其靈動活潑的天機,在人間的現實生活中運用禅的方法,解除現代人生活中存在的各種困惑、煩惱和心理障礙,使我們的精神生活更充實,物質生活更高雅,道德生活更圓滿,感情生活更純潔,人際關系更和諧,社會生活更樣和,從而使我們趨向智慧的人生,圓滿的人生。”又強調“在生活中實現禅悅,在禅悅中落實生活。”這充分凸顯了生活禅之將禅與佛法“生活化”和“化生活”兩方面圓融結合。由此可見,生活禅之特質即在于將祖師禅、佛法“化生活”與“生活化”融爲一體,其契機契理即體現在此。

  生活化,也即深入世間,直面人生,將佛潔、禅靈活運用于生活,將修行落實于生活。將佛法和生活有機交融于一體。用淨慧法師的話說,修行的人“必須把佛法淨化人生(利樂有情)、淨化社會(莊嚴國土)的精神,完整地落實在生活中。落實在工作中,落實在做人的分分秒秒中”,“將信仰融入生活”,“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生活禅提倡“關懷人生,覺悟人生,奉獻人生”,反對脫離現實,逃避生活,“入山唯恐不深,避世唯恐不遠”,把佛法與世法、出世與入世、修行與做人絕然斷裂。而這也正是太虛大師、趙樸初等倡導的“人間佛教”精神的具體化。“生活化”要求學人發揚大乘積極人世的菩薩精神,走人世俗生活,深入衆生世界,投入社會主義兩個文明建設。在生活中、衆生中勤修佛教倡導的戒定慧叁學和菩薩道六度四攝,盡職盡責,奉獻力量,以佛法的智慧指導生活,點化生活。淨化身心,消解生活中的障難煩惱,使人生活得幸福、自在、灑脫、安祥、有意義、有價值,在生活中體味法樂禅悅,獲得正受,在生活中體悟自涅槃,發現真正自我。從而超越生活、生死,並自行化他,帶動衆生—起過好正見正受的生活,進而淨化國土社會,莊嚴人間淨土。正如淨慧法師所說:“我們提倡生活禅的目的,就是根據契理契機的原則,把佛教更好地同現實人生結合起來,從而引導佛教在現時代繼續發揮其淨化人心、提升道德、祥和社會、促進世界和平之教化功能。”。此即生活禅的另一面“化生活”。生活化與化生活是一體兩面。不可分割的,其實質,是用佛法的智慧來點化現實生活,改造生活、超越生活、圓滿生活。將生活佛法化,變衆生癡迷、染汙、淪墮的生活爲正覺、清淨、向上的生活。

  生活禅之契理契機,還在于它將禅與生活相契合,提出了一套堪爲世人親履實踐的禅法。淨慧法師開示生活禅的具體修法相當樸實親切。他將生活禅之要點總結爲將信仰落實于生活、將修行落實于當下、將佛法融化于世間、將個人融化于大衆四點;以具足正信、堅持正行、保任正受爲修行叁要;強調持戒、因果、正見、福德,教人“在盡責中求滿足,在義務中求心安,在奉獻中求幸福,在無我中求進取,在生活中透禅機,在保任中證解脫”。其所言述,皆深符祖意,甚得禅要,將深奧難懂的禅用平實活潑的方式作了現代式的表達。生活禅之具體修法因與生活打成一片,不拘時地,可謂切實易行。簡言之,只要于生活中廣行善業,貫徹“諸惡莫作、衆善奉行”,時時以正見爲導。不斷生起正念;妄念煩惱生起時,以正念觀照。此法不拘閑忙靜鬧,行住坐臥,不揀時地,念起即修,修即有用,常行不辍,及至功深力極,便可發機證悟。不少學人依之參修,已得受用,效果良好。

  爲了爭取更多地佛教信衆認同並實踐生活禅這一修行理念,十多年來,淨慧法師等積極開展各種活動弘揚倡導,如創辦《禅》季刊、舉辦“生活禅夏令營”、創辦禅學研究所等,並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在佛教界內外産生了一定的影響。但究實而論,誠如陳兵先生所說:“生活禅……既是古老的法門,又是新生事物,需要大家在各自的生活中,宗依經論,學習古德參禅的言行,按淨慧法師的開示真參實修,互相交流研討,使生活禅進一步完善、深化,一步步推廣,讓越來越多的人得到生活禅的受用。生活禅這一法門,大概也應既“生”又“活”。不斷改善,融入廣大民衆生活,乃至點化整個國民生活、人類生活,才能永葆生機,鮮活不腐。”

  人間佛教在中國大陸佛教發展中的指導性地位的確立,使人間佛教成爲中國大陸佛教現代化之基本方向。佛教教育事業的興辦,佛學刊物的印行與廣泛流通,佛教公益事業的發展,生活禅的興起與推廣,都充分標示出大陸佛教人間化發展導向的成功。可以說,中國大陸人間佛教建設的實踐,爲整個世界佛教發展提供了一個成功範例。

《八十年代以來中國大陸的人間佛教》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