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14伏的電動勢。電鳗魚的電器官總共可放出650伏的電壓。亞裏斯多德等所提出的“震擊”現象,就被證實了,歐洲學術界能夠尊重公元前叁百多年亞裏斯多德提出的電鳗魚“震擊”現象,而用科學方法加以證明,難道我們中國人不能尊重二千五六百年前,長桑君、扁鵲等醫務工作者發現人身上有“陰氣”“陽氣”的現象,而不可以用現代科學最新的理論加以證明嗎
其實,十九世紀, 由于發明了“電位計”,歐洲出現了不少從事“生理電學”的科學家。他們都認爲,生物體能發電是一種“普遍的生活現象”,而且從古以來早就有人知道。所以我國古代的醫務工作者在自己身上發現有“陰氣”“陽氣”的現象,並不是奇怪的事情。當然,還可以迫問,長桑君、扁鵲等古代的醫務工作者,是怎樣在自己身上發現“陰氣”“陽氣”,或曰“陰電”“陽電”的
我記得,《醫學衷中參西錄》的作者張錫純說過:“人身上頭部不怕冷”,是錯誤的。因爲,如果整個頭部不怕冷的話,爲什麼還要戴帽子,有人甚至還要戴上皮帽子呢
但在我們頭部,確有一處是不怕冷的,眉心以上大約一寸多的小塊地方,即使嚴寒季節,冷到零下幾十度,也不需要保護他。通常都知道,陽是代表熱的,我們頭上那一小塊地方既不怕冷,當然就是“陽氣”或“陽電”集中的地方,從而證明人身上確有“陽電流”的存在。另外,我們身上確有一處是最怕冷的,小孩要用紅布“兜肚”保護他,就是年輕人中午休息時,也要用被子蓋上,否則就要受寒,這就是“臍”。臍是人身上最怕冷的地方,通常也知道,陰代表寒冷,所以“臍”是“陰氣”或“陰電”集中的地方,從而也可以證明,人身上確有“陰電流”的存在。人身上有“陰氣”“陽氣”分別集中的地方,是客觀的存在,一經說明,誰都可以了解,並無任何秘密,更不神秘。
4.人身上既有陰陽生物電流存在,又疊經科學證明了的,那末,中醫基本原理把髒腑分屬于陰陽兩類,是否可以說,五髒對于陰電的感應較強,所以屬于陰,六腑對于陽電的感應較強,所以屬于陽呢
我認爲是可以這樣說的。同時,五髒中的各個器官,對于陰電流的感應又有程度上的不同,因此再分爲少陰、太陰、厥陰叁類。六腑中的各個器官,對于陽電流的感應,也有程度上的不同,于是再分爲太陽、陽明、少陽叁類。髒腑及其所屬器官的性質既已區分清楚,一旦發生疾病,就可以按照其性質,辯證論治了。至于經絡是否存在的問題,一般西醫們認爲,生理解剖上,至今還沒有找到經絡,大都不肯相信。常言道,眼見是實,這也難怪。不過,在臨床的經驗上,經絡還是與神經有所區別的。例如:在臂叢神經上注射麻藥,只能引起它所支配的同側上肢麻醉,不能影響對側上肢,而按經絡學說進行針刺,則可以影響對側上肢。因此,我認爲,中醫基本原理所說的經絡,其實是陰陽生物電流的通道,其作用在于連貫五髒六腑,調節整個肌體的功能,所以按照髒腑的陰陽性質,對他也同作區分,奇經八脈亦然。經絡既然是陰陽生物電流的通道,循經的“氣穴”,可能就是小小的“磁場”了。再說神經系統吧,都是由神經細胞組成的,神經傳導能力那樣敏感迅速,難道沒有“生物電流”的作用在內嗎
從針麻療法創新以來,出現的許多現象,以及各種不同的意見來看,應用中醫基本原理中的陰陽學說,是可以解決其原理問題的。當然,這只是我的一種推測。
5.高能物理學告訴我們,原子核和電子的電性相反,互相吸引。另一方面,電子又有一種強大的排斥力,用以克服原子核對它的吸引,保持電子能在原子核外面運動,而構成原子。至于電子怎麼會有那樣強大的排斥力呢
則是電子具有“功能”的原因。電子的“功能”又是怎樣構成的
衆說紛纭,莫衷一是,似乎還是未決之謎。中國古代的醫務工作者當然不會知道高能物理學的理論,可是他們從自己身上也觀察到“陰氣”和“陽氣”互吸互排的現象,並且解釋得相當清楚。《系辭傳》說:“閩戶謂之坤,96戶謂之乾,一阖一癖謂之變”。這是用通俗的事例來說明陰陽性質的不同。中醫工作者根據《內經·陰陽應象大論》“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的說法,簡化爲:“陰守于內,陽衛在外”的口訣,以便于治病,那末,在人身上究竟有沒有“守于內”,或可以用“阖戶”作比喻的功能呢
有。
大家都知道,胎兒在母腹中,是靠臍帶吸收母體的營養成分而長大的。臍是陰氣集中的地方,顯然有“守于內”或“吸入”的功能。一般生理學書上說,胎兒生下後,臍帶脫落,臍的“吸入”功能就消失了,這是不正確的。在臨床上,有時還可以發現個別病人,臍仍有“吸入”的現象。又胎兒在母腹中,到第七個月,肺泡已大量發育,而由于臍的控製,不用以呼吸。落地一聲啼哭。肺才開始呼吸,而仍受臍的控製。這種生理現象,現在的生理學家和醫學家還不知道,將來也可以在臨床上證明。總之,臍是一直保持著它的“內守”或“閩戶”的功能的。臍既如此,“陽氣”集中的眉心以上一寸多的小塊地方,自然就具是“衛于外”或“96戶”的功能了。這說明,由于“陰”“陽”性質的不同,形成內外有距離的互排現象。但“陰”與“陽”又有“守”(這個“守”字,在這裏是守衛的意義)和“使”的關系,說明“陰”“陽”互相依傍,造成互吸現象。此外,《內經·天元紀大論》說:“陽中有陰,陰中有陽”,也是一個重要的原理,用它來解釋“陰”“陽”互吸互排的現象,一點也不牽強附會,高能物理學告訴我們,帶正電的原子核被轟擊之後,放射出來的“基本粒子”,到現在就發現叁百多種,其中有帶負電的反質子,這不是證明“陽中有陰”嗎
陽中既有陰,陰中必定有陽。我記得有人說過,電子是可分的。爲什麼可分呢
現在高能物理學家尚未有答複。我認爲,電子是帶負電的,根據中醫基本原理“陰中有陽”的說法,電子之中必有屬于陽性的物質,這也就是說,帶陰電的電子裏面,包含著陰陽的矛盾,所以是可分的。當然,這還有待于今後的證明。根據上面的引述,我覺得,中醫基本原理中,陰陽性質不同,與陽中有陰,陰中有陽的說法,似乎可以回答高能物理學中,電子爲什麼有“功能”的問題。現在,高能物理學對于微觀世界的觀察與研究,雖然還未注意及此,我認爲,提出來,未始不可以作爲高能物理學家的參考。對微觀世界的觀察研究如此,對宏觀世界的觀察研究,何莫不然。太陽與地球的互吸互排,星系與星系的互吸互排,乃至無邊無際無窮天體的互吸互排,何嘗不是基因于此呢
6.高能物理學還告訴我們,原子核裏有一種比電磁作用強一百倍的強相互作用,使得核子緊緊地結合在一起,組成牢固的原子核,任何化學變化對它都不起作用,即使強烈地壓縮或加熱,對它也毫無影響。這當然就是一切物體能夠保持常態的基本原因。不過,有放射性的元素,還是可以從原子核內部放出射線來,而且一經放射之後,就會變成另一種原子核,這樣就妨礙著用現在有辦法能夠處理的原子核,使它放出巨大的能量。于是,高能物理學家想方設法,用加速器強迫原子核改變常態。果然,原子核經過裂變、聚變,釋放出巨大的能量,世界上就有了原子彈、氫彈,還可以利用它來發電,改變生産的面貌。對于宏觀世界的了解,也比較清楚了,如太陽之所以能長期發光發熱,原來是核聚變的緣故。目前,高能物理學家還不滿是于這個成就,正在提高加速器的力量,進一步強迫“基本粒子”貢獻它的宏大能量于人群。我想,不久的將來,一定可以實現。對于核子的改變是沒有窮盡的,每前進一步,就進一步造福于人群,因此,未來的世界,確實是絢麗多彩,現在還不能想像得到。
物理學方面的原則,也可以適用于生物學方面。人體因爲陰陽互吸互排的作用而保持常態,但人體是能輻射電波的,能量不斷耗散,所以年紀越大越衰弱。我國古代的醫務工作者,曾經采取強迫人體陰陽改變常態的辦法,以達到祛病延年的目的,這就是《內經·生氣通天論》所說的:“凡陰陽之道,陽密乃固。……陰平陽秘,精神乃治”。因爲“陽氣”的常態是衛于外,強迫它“密”,就可以不至于輻射太多而“固”了。再進一步達到“陰平陽秘”,則“精神乃治”了。“精神乃治”的內容,可能是很豐富的,我認爲,至少可以解決李老(四光)曾經向我提出的問題。李老是卓越的地質科學家,爲發掘祖國的地下財富,作出了非凡的貢獻,這是全世界都承認與欽佩的。可是他血壓高,苦于失眠。我曾經介紹一個醫生爲他治病,他也學過“氣功”,而一點效果也沒有,所以他在1965年初,親自到我那裏去提出“腦筋靜不下來,怎麼辦”的問題。當時,我還不懂“陰平陽秘”的道理,不能給以圓滿答複。當然,我現在還是不大懂,但《內經》上既然那樣說了,即使從字面上講,也不能說對李老的病體沒有幫助。
有人問:就算“陰平陽秘”是生理上一種改變常態的辦法,而李老提出的是思想方面的問題,有什麼相幹呢
我認爲,這種說法,實在是老掉了牙的舊觀念,該收起來了。錢學森同志最近發表的一篇文章《現代科學技術》中說:“我們說計算機能代替人搞一部分思維,因爲思維同世界上其他一切一樣,都是物質的運動或運動著的物質;不然我們就陷入唯心論”。這是正確的,是和國外一些先進的科學家,如《控製論》的作者維納(Wiener)等人在這方面的主張有些類似。因此,生理上做到“陰平陽秘”,就可以達到“精神乃治”。
可惜,唐代的《內經》整理者王冰,不知道“陰陽”就在自己身上,對于“陰陽之道,陽密乃固”,注釋爲:“陰陽交會之要者,正在于陽氣閉密而不妄泄爾”。這是用“房中術”的觀點,解說中醫基本原理中的陰陽學說。如果,中醫基本原理只是“房中術”的話,那還有什麼中醫基本原理可言,所以他的注釋是完全錯誤的。以後,如馬莳等《內經》名家的注釋也差不多,是糟粕,都應該抛棄。
叁、 結束語
我上面所說,雖然不見經傳,而是我自己從練功中體察出來的。首先我認爲,人身陰陽既有各別集中的地方,按照陰靜陽動的原則,要使陰陽相通,必須先引陽入陰。所以先把陽氣集中在眉心上一小塊的地方,就感覺有從眉心下行,並有微麻之感。經過十天,突然發現一縷紫光,射向臍中,但臍並不接受,反把紫光彈回。我根據周易所說陰中有陽,陽中有陰和同性相排,異性相吸的理論,認爲臍之所以不接受,·是陽中之陰與臍中之陰相排之故,所以仍舊繼續鍛練,果然,不出十天,紫光下射,就被臍所吸收,紫光即變爲白光。接著腹中就發生抽動的現象,但並無痛苦,反覺舒服。開始抽動得很猛烈,後來逐漸和緩,大約經過一年多;才不再抽動。此時,發現有一縷淡黑色的光從臍中射出,稍經迂回,最後歸向眉心。又經過幾個月,淡黑色的光完全變成白光,整個身心就進入“陰平陽秘,精神乃治”的狀態,身體自然就強健起來。謂予不信,請嘗試之。
*注:原文無標題一、關于“針麻熱”,今據原文意補上,供參考。
《對于解決中醫基本原理問題的芹曝之獻》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