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对于解决中医基本原理问题的芹曝之献

  对于解决中医基本原理问题的芹曝之献

  巨赞法师

  一、 关于 “针麻热”

  我国中西医务工作者,在党和政府的指示、督促下,做了不少工作,取得可喜的成果,例如:发展了在我国已经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针刺疗法, 目前已为不少国家所采用。中药麻醉、骨病骨伤的中西结合新疗法等,也引起国外医务工作者的重视。我国为了满是他们学习的要求,还不断为他们开办学习班。特别是在前十多年中推陈出新,飞跃地发展了的针麻手术,得到极大的成功。到现在为止,在一百多万例的临床记录中,包括长达十二小时的骨髓吻合术在内,成功率竟达百分之九十以上。因此,得到全世界各国医学和其他自然科学工作者的欢迎,甚至出现了“针麻热”。

  但是,在怎样总结针麻的丰富经验,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以便进一步发展针麻技术方面,目前,还有不少不同的意见。有人用大脑皮层兴奋、抑制的学说解释,有人认为是经络的作用,有人认为是针刺后体内产生某些镇痛物质的作用,有人认为是神经系统的功能,有人认为是通过神经体液的多级协调实现的,还有人认为是针刺使肌体产生的生物电大于手术创伤所产生的生物电,因而提高了痛阀的关系。至于国外的许多医务工作者,或其他自然科学工作者,他们当然不知道中医的基本原理,只能按照他们所熟悉的传统说法加以揣测。所以他们说什么“闸门控制”呀,“社会的心理因素”呀等等,都只能称作是对于针麻手术表示接受的一种赞歌。

  不过,他们的说法虽各有不同,而有一个共同之点。就是,在人们对于人体结构和功能的了解还有许多“未知数”的时候,从临床的良好的效果中,不能不肯定针麻镇痛是一个生理过程,是客观存在的。进一步对针麻镇痛开展深入的探索和精细的研究,就有可能从中发现人体结构和功能的某些“未知数”,而使中医基本原理的未解之谜,得到较为全面的认识,从而最后解决针麻的原理问题。这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是无可非议的。

  针麻镇痛手术是根据《内经》举痛论、刺腰痛、缪刺论等篇中,治疗头痛、牙痛、耳痛、喉痛、腰痛、关节痛、胃痛以及肠道寄生虫引起的腹痛的记载发展起来的。如果说,关于针麻镇痛的原理,还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才能明白的话,那末是否可以说,我国古代的医务工作者,只掌握针麻镇痛的方法和技术,而并不知道其原理呢

  我认为是可以那样说的,为什么

  

  十六世纪二十年代,西班牙殖民强盗把天花从墨西哥传入现在的秘鲁及其附近地区。当时建立在那里的印加帝国首都库斯科的中高级贵族,由于缺乏较高的医学文化,无法治疗而大批死亡。后来,印加皇帝海依那也染上了天花,一病不起,致使他丧失了民族生存的自信心,加上地震和西班牙强盗的入侵,他就认为是印加帝国即将灭亡的预兆,所以他在死前留下遗嘱,命令印加人民服从外来入侵者的统治,印加帝国就这样在历史上消失了。有没有较高的医学文化,关系到民族、国家的存亡,这是历史的鉴证。

  我中华民族已经有了五千多年的历史,无论在古代或近代,都曾不断遭受传染病的侵袭。如1894年,鼠疫传到广州,据目击者并为《鼠疫抉微》一书作序的李仲珏说:“穗垣内外,死于是疫者,十余万人”。开始,庸医乱投药饵,死者十之八九。幸而有一位张尉,用“防风通圣散”根据疾情加减,治愈了不少人。接着就有吴子存的《鼠疫治法》、罗芝园的《鼠疫汇编》、贾肖岩的《鼠疫约编》问世,基本上解决了鼠疫的防治问题。他们不但保卫了当时人民的生命和健康,而且更加丰富了我国的医学宝库。如果说,我国古代和近代的医学经典着作,其中并无医学基本原理,医务工作者也不知医学基本原理的话,能够那样辩证论治,保卫我中华民族的健康发展吗

  

  那末,是否可以说,我国古代和近代的医务工作者,不但掌握了医学基本原理,而且笔之于书,如《内经》、《难经》、《伤寒论》等等,只是限于时代,不可能用现代的科学用语表达出来,至使后人难于理解。而用现代科学最新的理论与方法给以证明,并解释明白,这种责任,难道不正是落在我们的肩上吗

  我认为是可以这样说的。事实上,也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中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来。

  二、 攻破”阴阳关”

  不过,真正要兑现的话,现在还有不少困难要克服。主要是中西医务工作者

  在方法、技术方面,可以达到水乳交融的程度,逐渐形成统一,而在理论方面,由于思想方法不一样,则大有径庭。老实说,中医是可以接受西医的理论的,而西医大都认为中医理论“不科学”,不大肯接受。这样下去,势必形成西医统一中医的局面,即使勉强创造出中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也是名不符实的。那末,难道中医理论真的“不科学”吗

  当然不是。为了解决这个理论问题,必须攻破“阴阳关”。因为“阴阳”学说是中医基本原理的纲,攻破了这个历来被人们误解、曲解的阴阳学说,一切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所以称之曰“关”。

  有人问,《内经》几乎全部讲的是阴阳,而阴阳的含义,并不相同,你要攻破哪个“阴阳关”呢

  我认为,不管《内经》所说阴阳的含义有千差万别,而归纳起来,不出两种:一种是哲学上的阴阳,即抽象的阴阳,属于社会科学范围之内。另一种是科学上的阴阳,即具体的阴阳,属于自然科学范围之内。毛主席说:“一点论是从古以来就有的,两点论也是从古以来就有的。这就是形而上学跟辩证法。中国古人讲“一阴一阳之谓道”,不能只有阴没有阳,或者只有阳没有阴,这是古代的两点论”。讲的是哲学。《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所说的:“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也是讲抽象的阴阳。当然,“抽象”是从“具体”来的,他是总结一切具体事物的原则,但不能代替某一个具体事物。有人曾经说过:“马克思主义只能包括而不能代替文艺创作中的现实主义,正如他只能包括而不能代替物理学中的原子论、电子论一样”。因此,在哲学的阴阳学说之外,研究科学的阴阳学说,是很有必要的。我所要攻破的“阴阳关”,就是属于自然科学范围的“阴阳”学说。那末,什么是科学的阴阳或具体的阴阳呢

  

  1.要回答这个问题,我觉得,对于中医的基本原理的阴阳学说,无论是赞成的或反对的,都有一个老大的疏忽。就是他们都没有仔细参考过《易经》,特别是其中的《系辞传》。关于《系辞传》,《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说:“《系辞传》有些部分,可能成于汉武之后”。这是错误的。因为从长沙马王堆三号汉文帝时墓葬发掘出来的《系辞传》二千七百多字,与今本内容大致相同,后于汉文帝时代的人,怎能为他添砖加瓦呢

  晚近哲学史、历史学上的许多新奇之论,往往没有根据,这是一例。所以《系辞传》至少是战国时代的作品。《系辞传》说:

  乾,阳物也;坤,阴物也。仰则现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

  我不是在这里讲《易经》,引用《系辞传》的文句,在于说明我国古代人民,经过仰观、俯观,近取、远取,才总结出“阴阳”的概念,其中“近取诸身”一语,对于研究科学的阴阳学说,尤为重要。因为一个人最近者莫如己身,古人总结出“阴阳”的概念,还包括了从自己身上体察出来的“阴阳”在内。我所说的属于自然科学范围内的阴阳,或具体的阴阳,就是指从自己身上体察出来的“阴阳”而言。

  2. 这种从自己身上体察出来的“阴阳”,究竟是什么东西

  要讲清楚这个问题,就得借助于最新的高能物理学和分子生物学。高能物理学告诉我们,组成全部物体的原子,是由带正(阳)电的原子核和带负(阴)电的电子,正负相吸,结合在一起而构成的。由原子而分子,由分子而发展到距今十二到十四亿年前出现的“真核细胞”,才进入生命进化的阶段。“真核细胞”中间有细胞核、核仁、核蛋白体等微细物质,都是在细胞膜的保护之下,才能在生命造化的“长征”中发挥作用。细胞膜在安静状态时,膜外带正电,膜内带负电,而在兴奋状态时,则膜外带负电,膜内带正电。霍基金(Hodgkin)在这方面,根据严格实验提出的“膜电位离子理论”,至今仍为生理学界所公认,这里就不谈了。最近,分子生物学家,对于构成生命的物质基础:蛋白质、核酸、酶等生物大分子进行分析研究,不但证明了细胞膜电位的重要,而且还创制出,由于酶蛋白组成中不同的带电荷分子,在电场中迁移而形成的“电泳图谱”。可见细胞内外,都有“生物电流”的现象。根据科学家的估计,一个人全身的细胞总数,包括160亿个脑细胞在内,共约一百万亿个细胞。每一个细胞都有正负电荷,所以人体是导电的,而电荷的移动就成为电流。现在医学上能应用脑电图、心电图以及皮电等,无非是因为有了这种电流的缘故。我国古代的医务工作者,从自己身上发现这种现象,当然不能用“电”名之,就称之为“阴气”和“阳气”。

  3.有人说,近代科学发现人身上有“生物电流”的现象,是经过不少科学家多年的辛勤研究,并借助于科学仪器才获得的。中国古代的医务工作者,既无科学知识,更没有科学仪器,说他们能在自己身上发现“生物电流”的现象,无非是在死人脸上“贴金”而已。我认为,这种说法,如果不是“殖民地文化民族虚无主义”的残余,就是说美国月亮比中国月亮好的洋奴哲学的再版。为什么

  因为公元前三百多年亚里斯多德(Aristotle)就提出电鳗鱼的“震击”现象,后来又陆续发现地中海的电鲧鱼、尼罗河的电鲇鱼也有同样情况,都受到欧洲学术界的尊重。一直到一七七零年左右,人们才知道,电鳗鱼的电器官是由许多特殊分化的肌肉细胞(肌电板)组成的。每一肌电板可产0…

《对于解决中医基本原理问题的芹曝之献》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