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阿彌陀佛是保險公司的大老板,決定一生成佛,這是成究竟圓滿佛,跟密宗的即生成佛,那不能比。所以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確確實實是無上咒,怎麼能把它看輕!再看底下一句:
『證無生忍,回入娑婆,普度衆生,無等等咒也』。給諸位說,「無等等」是無上的無上。無上,還有沒有可以跟它平等的?沒有跟它平等的,那叫無上的無上。爲什麼?證無生忍。什麼時候證無生忍?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證無生忍,這是所有一切經論法門裏沒有的。因爲照一般法門裏面來說,經論裏來講,無生忍是七地菩薩所證。七地、八地、九地,七地菩薩是下品無生忍,八地是中品,九地是上品;再往上去是寂滅忍,十地菩薩是下品的寂滅,等覺菩薩是中品,佛是上品。
我們怎麼曉得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是無生忍的菩薩?《阿彌陀經》上講的,《無量壽經》上也是這麼說的,生到西方世界即是阿毗跋致菩薩,就是無生忍的菩薩。這個不是我們修得的,這是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的,你到達西方極樂世界,你的神通道力、智慧等等,就跟七地菩薩一樣。這是佛力加持的,不是自己有的,不是自己修得的,這很難懂。譬如你的命很好,一投生,投生到富貴家庭,你的父親大富大貴,你上學念書的時候,自己沒有賺錢,生活環境就過得最好,出門有最好的車給你坐;那是你爸爸的,不是你的,就是這個意思。所以我們到那裏去,所有一切享受,統統享受阿彌陀佛的,就是這個意思。
等到自己塵沙惑斷了,見思煩惱斷了,無明斷了。無明還要斷了很多品,要斷叁十多品,你看十住、十行、十回向叁十多品;再到七地的時候,要斷叁十七品無明,那個時候就是你自己的。在你沒有到那個程度的時候,這是佛力加持。好比你自己有能力了,在社會上做事,也能賺錢了,你這些受用是你自己的,不是靠你爸爸的;在你自己沒有能力的時候,完全靠你爸爸的。它有這麼個好處,其他諸佛世界沒有這個好處,所以你在修學這個階段是很苦很苦的,沒有這麼好的享受。西方世界的殊勝是任何一個佛世界都不能夠相比的,我們必須要曉得,我們的信心才清淨、才堅定,我們的願力才真懇切,非去不可。這是講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殊勝,這是同時都得到,一生就得到。
「回入娑婆」,我們這個世界衆生之所以不能夠出離叁界,就是情太重了,被這個情害了。情重了,怎麼樣?不能了生死,不能出叁界。出了家,還牽挂著俗家,這怎麼得了?這不得了!這是極大的錯誤。你那個牽挂、那些憂慮都叫打妄想,對你的親人,對你的兒孫,你能有幫助嗎?幫不上忙,幹著急。真正想幫助他們,告訴他們老實念佛,求生淨土。真正老實念佛求生淨土了,人家一看,你是菩薩的眷屬,諸佛護念,龍天善神照顧,比自己照顧的周到。哪有菩薩眷屬,護法善神不照顧的?沒有這個事情,那叫真照顧,真的有人有好多佛菩薩善神去照顧。我們自己一心挂念著,佛菩薩也不照顧,善神也不照顧了;不但不照顧他們,連我們自己也不照顧了,這個虧才吃大了。世間愚人很多,不曉得這個事實真相,那是真正可憐。到達西方極樂世界了,得到阿彌陀佛無比殊勝的加持,你立刻就可以回到娑婆世界來,那個時候你可以照顧你的家親眷屬。
「回入娑婆」,這一句話是特別對娑婆世界感情重的這些衆生說的。其實到西方極樂世界,你的心開意解,就是禅宗常講的大徹大悟,跟現在的心量不一樣,展眼看看虛空法界,原來十方世界裏面許許多多我們的家親眷屬,不是只幫助這個地方這幾個人,是同時你都可以幫他們忙。
「回入娑婆」,回來了,有沒有離開阿彌陀佛?沒離開,阿彌陀佛身邊有你,娑婆世界也有你,這是化身來了。到達西方世界就有能力,像釋迦牟尼佛一樣「千百億化身」,那個多自在!十方世界,你所認識的人、有關系的人,家親眷屬,你都能夠化無量無邊身,應以什麼身得度,就化什麼身得度,像觀世音菩薩一樣,普度衆生。
所以這一句名號是「無等等咒」,你應該相信了,名號功德不可思議。你把這一段念了之後,才有這麼一點印象,真的不可思議。不知道裏面什麼不可思議,不可思議就是不可思議,糊裏糊塗不可思議。所以不搞清楚不行,一定要搞清楚,一定要搞明白。這就是「余可例知」,這都把它補出來了。下面問答我們把它念下去:
『問:准提功德,至廣至大,如何但持佛名,而能勝彼』。在中國,自古以來持《准提咒》的人很多。你看雲谷禅師教了凡居士,沒有教他念阿彌陀佛,教他念准提咒,准提咒在中國的確非常流行。提出這麼一個問題,爲什麼名號也能勝過准提神咒?
『答:准提因地菩薩,彌陀果位如來,持准提既有神功,念彌陀甯無妙應』,這個回答的很好。其實准提是誰?准提是觀世音菩薩化身,准提菩薩是密教的。密教裏金剛手菩薩(金剛薩埵菩薩),這是密宗的祖師,開山的祖師,是普賢菩薩的化身。密宗的准提菩薩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是因地菩薩,不是果地的佛。
『是故經雲,持六十二億恒河沙菩薩名號,不如一稱觀世音菩薩,其福正等』,觀世音菩薩名號不可思議,一稱觀世音等於念六十二億恒河沙一般菩薩的名號。
『又雲,持無量無數觀世音菩薩名號,不如一稱地藏菩薩,其福正等,況如來乎』。所以你念阿彌陀佛,十方叁世一切諸佛的名號、一切菩薩的名號統統都包括盡了。不要再打妄想了,念這一個統統都念到了,一個都沒少。你念其他的話,念這個就漏掉那個,漏掉的太多太多!這個諸位一定要曉得,這才真正明了一些名號功德不可思議,我們遇到這個法門,知道事實真相,那才真正值得慶幸。
底下第叁段,就是持阿彌陀佛名號超勝其他一切法門。這是底下一段,我們明天經就圓滿了,今天就講到此地。
請掀開經本,六一一頁第一行,看這個鈔。
鈔【叁。亦勝諸余功德者。六度萬行。法門無量。而專持名號。則種種功德。攝無不盡。以不出一心故。如前文中廣說。願淨業弟子。專其信。不二其心。如經雲。設有一法。過於涅槃。亦所不顧。禅宗知識。有教人但持話頭。一切不作。故知原業余門者。尚當改修念佛。何況原念佛人。乃變其所守。而複他尚。心懷二路。志不歸一。雲何叁昧。而得成就。直至無常。空無所獲。罔思己過。反起謗言。嗚呼謬哉。】
這是蓮池大師爲我們指出來,念佛法門的第叁種無與倫比的殊勝處。前面說過第一種殊勝,念佛勝過持往生咒。第二種殊勝,說明念佛勝過持一切神咒,爲一切神咒所不及的。今天這個第叁段,大師告訴我們,它超勝了無量無邊的法門。不僅僅是本師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種種法門,都比不上念這一句「阿彌陀佛」聖號的功德利益,乃至十方叁世一切諸佛如來,爲一切衆生所宣說無量無邊的法門,都不出這六字洪名。所以這一句佛號,實實在在是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諸佛的大總持法門。我們在《彌陀疏鈔》圓滿的時候,把名號功德顯示無余了,真正叫做和盤托出,我們才認清楚這個法門,才真正明白持名念佛的利益。
在這一段文裏面,『六度萬行,法門無量』,這兩句包括盡了所有一切的法門。大乘包括了小乘,六度就是整個大乘法的總綱領。所以下面說「法門無量」,無量無邊的法門,菩薩六度萬行就包括盡了。
『專持名號』,這個名號就是指阿彌陀佛的名字,著眼點就在一個「專」字,這個字非常重要。我們今天得不到念佛種種功德利益,問題就在這個「專」字上我們做得不夠,甚至我們還沒有做,只要我們冷靜反省一下就知道了,也就是覺明妙行菩薩所說的「夾雜」。我們念佛夾雜的東西太多太多了,夾雜著無量無邊的世間法,我們心裏常有牽腸挂肚的事情,牽腸挂肚就是夾雜,還夾雜著許許多多的佛法,因此持名的功德利益就不顯著了。
假如我們能專,把世出世間一切法統統能夠舍掉,專持名號,功德利益就非常明顯,而且很短的時間就見效。短到什麼程度?本經佛給我們說:「若一日,若二日,頂多七日就見效了。」你要問這是真的嗎?這可能嗎?確實是真的,確實可能。我們在《淨土聖賢錄》、在《往生傳》裏確實看到過這些例子,看到過這些事實,這是我們不能不明白的,不能不深深反省的,因爲夾雜不專的傷害太嚴重了!我們無量劫來,在六道裏搞生死輪回,不能出離,諸佛菩薩眼中看到的,真正叫「可憐憫者」!迷在叁界六道裏,叁界六道像迷宮,的確時時刻刻想出去,就是找不到門路,永遠在這個裏頭團團轉。佛雖然說得清楚,說得明白,你要想出去,只有一門專精。這個話我們聽多了,我們也看得太多了,可是從來沒有去做,多聽多看,依舊不起作用,一定要自己認真的去做。
在古時候,我們看到最明顯的例子,這是《淨土聖賢錄》、《往生傳》裏面都有記載的。宋朝瑩珂法師念叁天往生的,「若一日、若二日、若叁日」,沒錯!叁天成功。可見得經上講的一日到七日不是騙人的,那是真正放下、徹底放下,一心專念。平常一般人念佛,我們在這些傳記裏面所見到的,從半年到叁年,大概都成就了。所以過去曾經有人問我,他們看《往生傳》,那些念佛人,大概都念了叁年就走了,怎麼會這麼巧?難道念了叁年,他的壽命就到了?不可能有那麼巧。
沒有那麼巧,爲什麼念了叁年都走了?叁年功夫成就了,他可以走了。他也可以不走。我們心裏想,可以不走就不走了;人家能走的、可以走的,趕快走。爲什麼?兩個世界不能比!這不能去的是沒法子,真有法子去見佛,你看這個經上所講的,你生到極樂世界那種殊勝莊嚴,不要說別的,說一樁事情,到達西方極樂世界,你就有能力千百億化身,這個多自在!你就有這個能力了。所以人家的功夫成就了,就趕快去,一時一刻都不想在這個世界多呆。凡是還不太想去的,依舊是迷惑顛倒,舍不得這個臭穢的環境,還要在這個染缸裏多染幾天。這是念佛人確…
《往生咒》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