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天,一千多年了。這個朝代一算起來,應當有一千六百年了。一千六百年前,曆代抄寫、流通,寫錯了的,寫漏了的,在所不免,所以這個古本常常有這些問題發現。不但古時候抄寫會抄錯,現在我們排版,不是一樣排錯!你看我們校對校了五、六次了,印出來還有錯字,可見得這個東西自古都是很爲難的,免不了有這種錯誤。於是就有許多不同的版本,裏面的字不一樣,句子或者多或者少,這個句讀問題就更多了。句讀,就是我們現在講的標點符號。因爲古書沒有這個標點的,都是念的人自己去點標點,有的人點錯了,把上面一句點到下面去了,這種顛倒情形也很多。所以像這個經咒裏面,這一些事情就更不能避免,我們要仔細去觀察。底下《鈔》裏就舉例子來說了。
鈔【諸本不同者。如南無阿彌多婆夜。一本作南無阿彌多婆夜多。以次句多字連屬上句。故雲稍異。今不必苦究是非。但依一本。至心誦持。自成利益。又有謂南無阿彌多婆夜。此雲皈命無量壽。多他伽多夜。即多他阿伽度。此雲如來。哆地夜他。新譯雲他的也撻。舊雲怛絰他。絰。音疊。即地夜二合也。此雲即說咒曰。自後方是密語。然神咒從古不翻。略有五意。一。如王密旨。勿妄宣傳。但宜欽奉故。二。或一語廣含多義。如仙陀婆故。叁。或此方所無。如閻浮提故。四。或順古文。如阿耨菩提故。五。或尊重。非唐言可對。如般若故。一雲亦可強翻。既謂之強。曷若已之。】
演【仙陀婆者。是梵語。有鹽水馬器四名。惟有智臣乃能辨識。如王食時。呼仙陀婆。則知要鹽。如王洗盥。呼仙陀婆。則知要水。如王作衆務時。呼仙陀婆。則知要器。如王出遊。索仙陀婆。則知要馬。】
『諸本不同者』,如《往生咒》第一句。
『如南無阿彌多婆夜』,另有一種本子,它這個句讀跟這個就不一樣了。
『一本作南無阿彌多婆夜多』,你看他把那個「多婆夜」,下面這個「多」點到上面去了,這個底下多點了一個字了,那個念的句子就不一樣了。
『以次句多字連屬上句』,發現有這麼一種本子。
『故雲稍異』,這就是本子不一樣。不一樣怎麼辦?我們後人沒有法子確定,唯一的方法就是多找版本,不同的版本,互相來對,哪一個版本多,我們就采取哪一個版本,用這個方法可以。因爲這是咒,沒有法子理解它。如果是文,我們還可以能夠想意思,哪一種標點意思更圓滿、更好講、更明白,我們采取哪一種。這個咒語、密語就沒有法子了,只有多找幾種版本來比較,看看哪一種版本好。像念「南無阿彌多婆夜」,用這種標點的方法,這個經比較多,版本比較多,我們就采取這個本子。我們從多數,這是一個好的辦法。大師在底下給我們建議:
『今不必苦究是非』,不要苦苦去追究,用不著。
『但依一本』,我們選擇一個好的本子,這是我們俗話常講的「善本」,好的本子。像我們這個本子,這是蓮池大師他老人家一定看過許許多多的本子,在此地把這個咒語附在經後面,這個句讀就是蓮池大師自己審查過的。我們依照大師這個本子,這也是一個好方法,依照蓮池大師教給我們這個句讀,這是好辦法。
『至心誦持,自成利益』,「至心」是誠心,誠心誠意去念,自自然然就能夠得到利益。可是這個地方諸位千萬要記住,經上前面講的「善男子、善女人」,那是基本的一個標准,無論如何,我們要把自己的品德提升到這個標准。這個「叁福」我們沒有辦法做到,最低限度我們要提升到第一福,第一福無論如何要做到。前面跟諸位報告了,一定要認真詳細的去講求;否則的話,你會在裏面産生誤會。
比如「孝養父母」,每天對父母恭恭敬敬的,把他的飲食、生活起居都照顧到,這就是孝養嗎?這不是,這不夠!整個孝養裏面打分數,頂多二十分,不及格!那要怎樣養?「養父母之心,養父母之志」,父母對於子女天天挂在心上,作父母的人曉得,不作父母的人體會不到。兄弟不和,父母操心,這就是不孝!讀書不用功,考試不及格,父母又操心了,不孝!在外面做事情,不負責,不認真,被你的長官處分了,父母又耽心,都是不孝!你才曉得那個孝養的範圍非常廣大,不是單單照顧飲食起居。如何叫父母省心?如何叫父母心情快樂?那才叫盡了一點孝。
所以這些一定要仔細講求,才知道在世間真正做個品德好的人,學養好的人,待人和睦,工作認真負責,爲社會大衆所贊歎,這個父母才歡喜!那才叫盡到一點孝心。爲非作歹,叫人家批評,叫人家輕視,父母心裏多難過,那都不叫孝順。所以最低限度你要把這四句真正做到,要做到能夠及格的這一個水准,然後才是真正的「善男子、善女人」。
因爲到西方極樂世界,那個地方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我們一點善也沒有,跟他們就格格不入。他們是上善,我們也有一點善,再有一點加持,我們也跟上善就差不多了,這才行!不能一點善都沒有。所以這個地方的「善男子、善女人」非常非常重要,「至心誦持,自成利益」。
我們還有兩次,差不多可以講完。今天就講到此地。
請掀開經本,六百零九面第四行,從第二句看起。
『又有謂南無阿彌多婆夜,此雲皈命無量壽』,前面咒語是梵文音譯的,意思是皈命無量壽佛,就是皈命阿彌陀佛。「皈命」也就是皈依的意思。
『多他伽多夜,即多他阿伽度』,這兩句的音稍微有一點差別,梵文原文是相同的,譯師不同,譯場不同。在那個時候,譯經並沒有名詞術語統一的標准;沒統一,所以每一個譯場譯的文字是有一點差別,意思、音都非常接近。『此雲如來』,它的中文意思就是「如來」。
『哆地夜他,新譯雲他的也撻,舊雲怛絰他,絰,音疊,即地夜二合也』。我們在這個咒裏常常見到,可是這個梵文也是一個字,一個字有好幾種音譯的不同。可是你仔細去看看,音都接近,翻譯的人所翻的不一樣,意思都是一樣的。
『此雲即說咒曰,自後方是密語』。從「多他伽多夜」以後,就是「阿彌利都婆毗」以後,這是密咒。由此可知,這十四句咒語,前面叁句在梵文裏面講是顯說,底下才是密咒。
『然神咒自古不翻,略有五意』,有五個意思,古人對這個咒語都不翻,只翻音,不翻意思。前面我們也把每一句的意思跟諸位都說出來了,其實它還是有意思的,並不是完全沒有意思。完全沒有意思的咒語也有,在密咒裏還是占很大的一個分量。
這五個意思,『一、如王密旨,勿妄宣傳,但宜欽奉故』,這是舉一個例子來說。就好像從前帝王秘密的旨意一樣,你只要照著去做,你不要問他什麼意思,他的密令下來,依教奉行就好了。神咒等於是如來的密旨,不必問他什麼意思,只要老實去念,叁密相應就好。
『二、或一語廣含多義,如仙陀婆故』。「仙陀婆」是梵語,這個字裏面含很多意思,後面注解有,諸位去看看就曉得了。在什麼情況下說這個字是什麼意思,這種情形不但在梵語裏面有,漢語裏面也有。漢語裏有很多破音字,所以要真正明了意思,不但要看它怎麼讀音,還要看它的語氣表情,才真正能夠揣摩它的意思。梵語裏面這種情形很多。
『叁、或此方所無,如閻浮提故』。印度有,我們中國沒有。中國在地理環境上來說,中國多半在溫帶,而印度是在熱帶,熱帶裏面有許多動、植物是我們這邊所沒有的。所以,佛出現在那個時代,往往講經就是就地取比喻,我們這個地方沒有。不像現在交通方便,他們那邊有的,我們沒有,我們也能在電視畫面上看到,也能到印度旅遊參觀,親自見到。在從前那個時候交通非常不方便,從中國到印度,走路起碼總得要一、兩年才能到達。縱然喜歡旅遊的人,也不會跑到那麼遠的地方去旅遊。這就保存它的原音,就沒有法子來注解了。
『四、或順古文,如阿耨菩提故』。「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這是可以翻的,但是古時候就沒有翻,就用音譯,然後加以解釋,叫「順古不翻」。
『五、或尊重,非唐言可對,如般若故』。這是屬於「尊重不翻」。
『一雲亦可強翻』,「亦雲」就是又一個說法,咒也可以把它翻出來,勉強也可以翻出來。
『既謂之強,曷若已之』,既然勉強,那又何必?我們曉得神咒裏面,最長的是《楞嚴經》上的五會楞嚴神咒。《楞嚴經》自古至今總有一百多家的注解,每一家的注解對於五會楞嚴神咒都沒有翻,只是概略的作一個簡介,沒有一句一句的翻出來。只有清朝幹隆年間,慈雲灌頂法師把這個五會楞嚴神咒統統翻出來了。所以大家看灌頂《疏》五會楞嚴神咒,那個咒語什麼都可以看出來。古人有翻的,也有不翻的;不翻的還是占多數,這個前面都曾經報告過了。
疏【經咒相聯。正顯密圓通義。】
這是蓮池大師爲什麼在《阿彌陀經》後面還要附一個《往生咒》?《往生咒》不屬於這部經,爲什麼也附在這個地方?意思老人家在這裏說出來了,他就是要告訴我們顯跟密是圓融的,是通達而無障礙的。經就是咒的顯說,咒就是經的密說,表達方式不一樣,裏面內容實在是無二無別。我們看前面《往生咒》每一句翻出來的內容,確確實實是叫我們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淨土,跟《阿彌陀經》的旨趣是一樣的。大師這個作法,實在講真的是煞費苦心。因爲閻浮提衆生,就像《地藏經》上所說的性情不定,朝叁暮四,今天喜歡這個,明天喜歡那個。念佛不老實,看到參禅的人就想也去打坐、也去參禅,看到學密的,他也想去念咒了,這樣的修學是不會成就的。不但念佛念不好,無論修學哪一個法門都學不好。大師這個作法,無非是教給我們死心塌地,老實念佛。
所以《疏鈔》每一段後面有稱性而談,這個稱性是禅宗的,就是給你們說明。你看《阿彌陀經》,哪一段、哪一句不是上上禅!不必再修禅了。附上一個《往生咒》,你們不是學密嗎?《往生咒》是無上的密咒,我們這不也有了!只有一個用意,一個目標,教我們認識清楚一切…
《往生咒》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