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空法師法語精華錄-修行篇▪P4

  ..續本文上一頁放下,自性裏有的完全就現前。自性有什麼?無量智慧、德能。

  ◎ 我們這一生,要是不能看破、不能放下,這一生就只可以說跟阿彌陀佛、西方世界結個善緣,這一生是去不了的,想在這一生決定往生,必須看破、必須放下。放下就自在了,放下真快樂,放下就入佛境界。放下我執,就放下六道輪回。

  ◎ 不放下妄想分別執著,無論你用什麼方法、怎麼精進,你修學多生多劫,你決定不能契入,入不了門。

  ◎ 把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斷盡,你現在就成佛了。凡夫成佛,在一念之間。一念果然真的覺悟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屠刀是妄想分別執著,屠殺你的法身慧命。

  ◎ 除念佛之外,統統放下。單單執著阿彌陀佛名號。“執持名號”,“執”就是很執著,“持”是保持,絕不失掉,我們要靠這一句佛號往生淨土。到了西方極樂世界,這個“執持名號”也放下了。沒有達到,不能放下。

  ◎ 果然放下妄想、分別、執著,你念佛就不一樣,那時你“一念相應一念佛,

  ◎ 念念相應念念佛”。每聲佛號與你自己心性相應,與阿彌陀佛、與十方如來相應。如果不肯放下,還懷疑、憂慮、還貪戀這個世間,世間萬物只要貪戀一樁就不 行。這一樁就造成重大的障礙,障礙你見性、障礙你相應,果然肯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你的心就是清淨平等覺,清淨平等覺就是阿彌陀佛,你念佛把你自性彌陀念出 來了。當然與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相應。

  ◎ 因爲你樣樣放得下,放下,心才會定,心裏還有妄想、分別、執著、憂慮、牽挂,怎能得定?得定就是清淨心。智慧是從清淨心來的。

  ◎ 佛教放下,是教我們放下心裏的雜念,放下胡思亂想、邪念,不是說正念沒有。正念是念念爲利益國家人民,利益一切衆生,沒一個念頭念自私自利。

  ◎ 凡夫修行最大的苦難,過分重視自己的生命,會退轉。你念頭都在保養身體,心不在道。真正有功夫、有成就的人,生命完全不在乎,不替生命著想,一切隨緣,念念求生淨土,念念在無上道。

  ◎ 我愛、我癡、我慢沒有斷,你在佛門之外,沒有進門。

  ◎ “我見”,“我相”,“我執”,“身見”這一個關口不能突破,無論怎麼用功,你在佛門之外。把念頭轉過來,過去念念爲自己,現在念念爲衆生。一轉過來,你就入門了。

  ◎ 心善良,言行自然善,沒一樣不善。觀念爲什麼老轉不過來?關鍵就是“我執”。你執著個我,諸佛如來跟你講經說法,你所得利益“人乘”而已,你絕對不能超越六道輪回。要把“我”這個執著舍掉,你才能找到真正的我,如果你執著這個身是我,那個真的我,你就永遠找不到。

  ◎ 放棄這個肉身,你就得法身;不放下肉身,永遠不能證法身。

  ◎ 我們執著這個身是我,這個相是我,有一個身相,就不能現第二個身相。佛菩薩沒有執著,所以就隨類變化,變化自在。

  ◎ “我”放下了,“我所”當然就放下。我與我所空了,還有什麼天災人禍?天災人禍要有我去受,我沒有了,天災人禍也沒有了。

  ◎ 凡夫跟佛只在一念之差,一念迷,迷這個身體是我,一切都爲我,這是凡夫。佛菩薩覺了身體不是我,身體是爲衆生服務的工具,盡量發揮這個工具爲一切衆生 造福,這一念轉過來凡夫成佛了。不爲自己,自己的福報無量無邊、智慧無量無邊,我們做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學佛在這一生中肯定成就。

  ◎ 法身熏修,起心動念爲虛空法界一切衆生生活、工作、服務。他沒有我,我就是法界、虛空、一切衆生,不會再執著這個身是我。他懂我是整體的,不是一分。 就好比整個身體是我,不會執著一個手指、一個指甲是我。念念都如是想、如是觀,久而久之,無始劫的煩惱習氣逐漸減弱了。這個觀念逐漸增強,不知不覺就契 入。入這個境界,就成真菩薩。

  ◎ 把身體當作自己,是我見。修行人斷煩惱,頭一個要破身見。真覺悟的人曉得,身不是自己,不是我。身是我所有的。就跟衣服一樣,衣服不是我,是我所有的。所以舍身受身就非常容易,舍身,衣服脫掉丟了就好了,沒有一點痛苦,換一件就好了。

  ◎ 世出世法統統放下,不是說事放下,是心裏的牽挂放下。事照做,而且做得非常積極,心不執著,沒有分別。有事時,佛號放下,專心辦事,事辦完了,心裏痕迹都不落,只系念“阿彌陀佛,極樂世界依正莊嚴”,一心念佛。這樣,佛也念好了,事也辦好了。這人叫修淨土。

  ◎ 學佛從哪裏學起?放下自私自利。學佛從哪裏入門?放下自私自利。只要有自私自利這個念頭,不管你怎樣用功、好學、勇猛精進,都入不了門。

  ◎ “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嗔癡慢”,你統統放下,確實沒有了,恭喜你,你成佛了。你還要有,只好去搞六道輪回。你聽了,真的覺悟,立刻放下,你立刻就成佛。“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這十六個字是屠刀。

  ◎ 在世間我們要使用權,不要所有權,要所有權太累了。對世間一切人、事、物,決定沒有占有的念頭。不能有控製的念頭,要有控製一切人事物的念頭,你造業、受苦、不會得自在。放下對一切人事物占有的念頭、控製的念頭、支配的念頭,你就會得自在。

  ◎ 健康、長壽、富貴、智慧,是自性裏本來具足,一絲毫不欠缺,衆生與佛沒有兩樣。佛得受用,我們不得受用,是迷失了自性,妄想分別執著讓你迷了。離開妄想分別執著就大徹大悟。執著放下,超越六道;分別放下,超越十法界;妄想放下,證得究竟圓滿的佛果。

  ◎ “佛門是慈悲爲本,方便爲門”,慈悲是無條件的,無邊際深廣的愛心,這個愛心是包括了虛空法界,這是真正的大愛,我們要好好的培養。

  ◎ 轉惡爲善,天天思惟、反省、檢點,這天中,起心動念,處事待人接物善不善?天天反省,天天改過。能把過失改過來,真修行。時時刻刻想到,我還有沒有惡的念頭、行爲、動機。

  ◎ “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還見世間過,把世間過放在心上,放在口上,不是真修行人。真修行人,不是叫你不見,不見,那你變成白癡了。我也見、也 聽,絕不放在心上,絕不放在口上,這樣才能修成純淨純善,念佛才能往生。心裏還存衆生的不善,口裏還胡造謠言,一天念十萬聲佛號,還是不能往生。遇到惡 緣、惡人,不生嗔恚,還是慈愛。平常天天去修養,把它養成一種習慣。上上根人能把執著止住,一切都不執著,六道輪回馬上超越。我們做不到,不得已而求其 次,我們止惡,邪惡要止。純善是十善做到最圓滿、最究竟。今天最迫切的功夫就是止息十惡。能止息一分,就得一分福報,止兩分,就得兩分福報。真實功德必須 從菩薩智慧清淨業裏生起,一切善法,他努力作,雖作,不執著,作而無作,無作而作。作是斷一切惡修一切善,他拼命在作,作,他心裏不執著,心地清淨,一塵不染,作跟無作是同時的,他身語有作,意無作,凡夫身語作,心也在作,心就不清淨,叫世間有漏的善法。身語作,心沒有作,是出世間佛菩薩的善法。

  ◎ 因要變成果,當中要有緣,佛法對緣看得非常重。佛教我們控製緣,把惡緣舍掉,雖有惡業,惡業沒有惡緣,惡的果報不會現前。我們有善業,增加善緣,把善的果報提前來報,這是佛教我們如何趨吉避凶。不教你想不善的事情,就是把這個緣斷掉。

  ◎ 念念利益衆生,這是善,大善、真善。一切衆生是自己,一切衆生是法身、是法性。能爲一切衆生就是爲自己的法身慧命。一切衆生包括自己在裏面,一切衆生 是完美的整體,完美整體就是自己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盡虛空、遍法界是一個自己,那叫清淨法身。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不爲自己,就“諸惡莫作”;起心動 念爲一切衆生的利益,是“衆善奉行”。

  ◎ 怎麼能把別人所修的善變成自己的善?這叫隨喜功德。我們能生隨喜的心,就把別人的善變成自己的善了。隨喜他人,別人所修的一切善,我看見了,聽到了, 或在書本裏讀到了,能以真實深信中生起歡喜心對他的善行贊歎,對他的善行隨喜。隨喜,第一、對這個善行必須要肯定。第二、要盡心盡力地效法。如果是現前的 善行,應當盡心盡力地去成就這個善行,這叫真隨喜,不止是歡喜贊歎。有力量,沒去幫助,沒去助成他的善行,這個隨喜就不圓滿。盡心盡力隨喜,生歡喜心,就 把別人所修的善變成自己的善了,他有多大功德,你就有多大功德,這個功德可以用來回向求生淨土。

  ◎ 處事待人接物,一絲一毫的善心善行,統統都回向西方求生極樂世界,這就是福德。來生福報不求,這一生的福報也不求,只求往生西方世界,只求莊嚴淨土,這個心純,這個心切,這是非常殊勝的助緣。

  ◎ 真想離苦得樂,就要一心一意奉獻一切衆生。一定有好的果報,種善因一定得善果。不需要求,你要有求,得到的反而少,不求得到的更多。

  ◎ 菩薩要做好樣子給人看,不是爲自己,爲衆生做的。生活中,極微小的地方,你說沒人看到,沒人看到有鬼神看到,鬼神也要度他,鬼神也是衆生。念念有度衆生的心,有度衆生的表現。這是學作菩薩、學作佛。

  ◎ 如果你發個狠心,能把自私自利的念頭斷幹淨,起心動念都是爲別人、爲社會、爲衆生,決定沒一絲毫爲自己,你現在就證阿羅漢果,你不再輪回,身命舍掉之後,就超越叁界,如果你不肯超越叁界,再投胎來做人,乘願再來,你不會迷失,這是慈悲心。

  ◎ 我們用真誠、清淨、平等、大慈悲心,關懷、愛護一切衆生,衆生需要幫助,只要有力量,就伸出援手幫助,沒力量幫助,也要真誠爲他祝福。

  ◎ 愛護一切衆生的人是上善。我的冤家、債主、敵對的人,我們用真誠心、清淨心、平等的愛心對他們。他對我敵對,我對他不敵對;他恨我,我愛他;他討厭我,我喜歡他,永遠生活在感恩世界。

  ◎ 我們的使命就是續佛慧命,傳佛的教化,幫助…

《淨空法師法語精華錄-修行篇》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