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空法師法語精華錄-往生篇

  淨空法師法語精華錄-往生篇

  ◎ “信願行”,是往生叁資糧,這叁個條件缺一個都不行,一定要做到真信、真願、真行。信,一絲毫都不懷疑,相信自己這一生一定會往生。“佛氏門中,有求必應”,我一定會往生見阿彌陀佛,要有這樣強烈的信心。

  ◎ 真信切願執持名號,是善中之善,是福中之福。上品功夫成片,每個人肯努力都能得到,努力的要素是一定要放下萬緣,心一定要清淨,決定不染世緣,不但世間法放下,佛法也要放下,然後信願行才專才精,只要做到專精,就能把阿彌陀佛累劫修行的福德,變成我們自己的福德,這個大福德,就足以達到生死自在。想什麼時候去就什麼時候去,想多住幾年也不礙事。

  ◎ 面對現實,我們更應當順從佛陀教誨,斷惡修善,老實念佛,求生淨土。念佛人能不能往生,在最後一念,臨終時最後一念,念阿彌陀佛,心裏頭希望求生淨土,他有這個願,“信願行”統統具足了,一念就超生死!災難來的時候,不怕!這個世間太苦了,極苦世界有什麼值得留戀?災難沒來,不可以死,不能自殺,自殺有罪。災難來時,正好求往生。

  ◎ “願”是關鍵,如果不願求生淨土,雖有“信”、“行”還是不能往生。每天念四十八願,我的心願與阿彌陀佛完全相應,以佛之心、願做自己的心、願,往生有充分的把握。

  ◎ 以真誠心、恭敬心晝夜不斷的念這句佛號,我們身口意的惡業自然不會現前了,貪嗔癡慢也不會有了,一句佛號統統把它壓住了,念佛了妄念很多,煩惱還起來,遇事還脾氣很暴,念佛好像沒什麼效果,其實是你念佛功夫不夠,要努力認真去念,念到功夫深了,這功夫自然成片,往生極樂世界就有把握了,這生死就沒有了,叫了生死。要念多久才有這樣的成就?你要真老實真肯聽話乖乖去念,叁年一定成功。

  ◎ “念佛是因,成佛是果”。一定要相信念佛就作佛。念菩薩就作菩薩。真正明白人,他一天到晚只念阿彌陀佛,他不念經,也不念咒,也不修其他法門。爲什麼?雜了,雜了、亂了,功夫就會不純,功夫純,你就決定有把握。

  ◎ 專修淨土的人,一天到晚這句佛號綿綿密密,日夜不間斷,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這種人決定上品往生。

  ◎ 念佛往生,有站著走的,有坐著走的,預知時至,不生病,走得歡喜、自在、潇灑,都是念佛功夫成就的。

  ◎ 造五逆十惡衆生立刻要墮地獄,這時以真誠心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就能離開地獄,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 念佛最怕夾雜,就是阿彌陀佛來勸我們,說還有一個法門比這個還穩當快速還要好,我們要謝謝,說已選阿彌陀佛法門了,其他法門我不學了。就是死心塌地這一句佛號念到底,決定不受外境動搖。無論定課散課都不間斷,這樣念,念得這個佛號字字分明,句句清楚,心不離佛,佛不離心。念這句佛號心裏真的有佛,我們的心就變成佛了,這心是佛心了,這句佛號,喚起自己的心佛了,這叫相應。相應是名號跟心相應,佛就是心,心就是佛。唯心淨土,自性彌陀,句句佛號都把自性彌陀念出來,這叫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

  ◎ 功夫得力的人,兩種人,一種是利根的,他對整個道理完全明了,理論方法境界都清楚,所以他念得念念相應。第二種人是不認字的老太婆們,她老實,她什麼都不懂,教她念阿彌陀佛,她一天到晚“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她什麼都不知道,什麼也不想知道,她也能達到最高境界,這兩種人是真正老實人,這個念法容易成片,也叫念佛叁昧,這決定能往生。

  ◎ 古人勉勵我們學愚,肯學愚的人,就是經上講的善男子善女人,肯學愚就是善。他一切都舍掉了,就是一部《彌陀經》,一句阿彌陀佛,決定往生。身禮彌陀、心想彌陀、口念彌陀,叁業專精,要養成習慣。離開念佛堂,念佛的心還是不中斷、不懷疑,真不夾雜、不間斷,才能保證決定往生。

  ◎ 凡夫起心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用什麼方法對治?佛號,念頭才起,“阿彌陀佛”,把它壓下去,這個方法妙極了,八萬四千法門裏,這個方法最容易、最穩當、最可靠,也最快速。聲聲佛號把自己的煩惱習氣、妄想雜念壓住。使心恢複到清淨。首先恢複到阿彌陀佛,一天到晚起心動念都是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沒有一個雜念,這人決定往生。

  ◎ 念頭一起,“阿彌陀佛”,把念頭伏住。第一念起,第二念就轉爲阿彌陀佛,這叫功夫得力,這叫會念佛,一面念佛一面打妄想,這不會念佛,不能往生。開始學,一定是一面念佛一面打妄想,不要怕,慢慢妄念減少了,佛號多了,能控製住,我心裏只有佛號,沒有妄念,這叫成片,到功夫成片就自在往生,想多住幾年也不礙事。多住幾年,決定不是貪戀這個世間,貪戀世間,你貪嗔癡沒伏住,還是不能往生。這個世間有人跟你有緣,你可以多度幾個。這樣舍己爲人,把業力轉成願力,就是乘願再來。

  ◎ 我們學佛的人要生死自在,預知時至,不要生病,想什麼時候走就什麼時候走,決定不受人控製,得大自在,能不能做到?能做到。憑什麼能做到?一心就做到。在日常生活中處事待人接物,無心就做到,有心就做不到。有心造業,無心不造業;無心是隨緣,有心是攀緣,無心是隨其自然,有心是要自然隨順我的意思,你就不能不隨順別人的意思,我不要求別人隨順我的意思,我就可以擺脫不隨別人的意思,自己才做得了主宰。

  ◎ 今後不再說張家長李家短,有人跟我說,人家怎麼不對,我就“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我不聽他的,也勸他趕緊念阿彌陀佛,不要再造業。

  ◎ 住心,要我們的心住在西方極樂世界。住心,就是“有淨土”,你心裏真有了,心裏有了,就是常常放在心裏,而不會把它忘掉,不會把它失掉,是你心裏真有了,你心裏有淨土,你就決定得生淨土。有許多人天天念佛,心裏沒有淨土,心裏有財色名食睡,名聞利養,心裏真有淨土,其他東西通通放下,通通舍掉了,這叫真有淨土,這就叫住心。

  ◎ 叁昧最淺的功夫成片,世間法講“八風吹不動”,自然災害不動心與我無關,人爲的毀謗、侮辱也不動心,人贊美我與我不相幹,我都沒有了,誰受贊美?把這個世間統統舍掉了,這個世間與我不相幹,好也好,歹也好,與我都不相幹,乃至身體與我都不相幹,打、罵也不相幹,心真的定了,願真正懇切了,連身體都不要了,何況身外之物!看到榮華富貴決定沒有一絲毫羨慕之心,沒有得失之心,我只是“阿彌陀佛”求生極樂世界,才叫功夫成片。淨土法門叫帶業橫超,有伏煩惱這一點點功夫就能往生。真正求願往生的人要把這個世界真的放下,不要把這個世間拉拉雜雜的東西放在心上,世出世間法放在心裏統統是障礙。

  ◎ 想往生西方,你念佛的功夫要到伏煩惱。雖有煩惱、有習氣,決定不起作用。這是真的伏住,才有把握往生。

  ◎ 真正想往生的人,要常常記住,決定不能謗法與無信。一萬個念佛人真能往生的不過叁、五個,他爲什麼往生?他信啊,他不謗法。說是非,說長短,批評道場,批評四衆,常常在一塊聊天,這叫謗法。

  ◎ 覺悟的心,就是利益衆生的心、住持正法的心,有這個心,每天修十念法,決定得生。

  ◎ 深信切願,老實念佛,沒有一個不成就的。心裏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沒有,決定往生。沒有清淨心念佛不能往生,往生真正的條件是“心淨,則佛土淨”。不定要學淨宗經典,甚至不修佛教的人,依他們宗教的方法修,修到心地清淨,萬緣放下,有人勸他念佛求生淨土,他臨終一念十念,也能往生。

  ◎ “口念彌陀心散亂,喊破喉嚨也枉然”。往生的條件,心淨則佛土淨,心地清淨就是叁業清淨,他一天念一聲佛號都能往生,他不念也能往生,爲什麼?他是口不念,心完全跟阿彌陀佛一樣,心心相應。凡夫念佛,是訓練、練習,要把心念到清淨。

  ◎ 念佛往生,全靠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本願威神加持,一定要全心投靠。不能夾雜絲毫雜念。要把這個世間一切塵緣統統放下,包括身體都不要有絲毫留戀,沒有絲毫分別執著,一心一意只求生淨土,只求阿彌陀佛來接引,佛決定有感應,一定會來接引。

  ◎ 世人追求的是財色名食睡、五欲六塵,這東西縱然得到了,能享受幾天?死了帶不去,帶不去的,要放下,我們修帶得去的,帶得去的是業,不要帶惡業,要帶善業,如果學佛功夫得力,佛會勸你帶淨業,不帶染業,六道是染業。超越六道,你這一生沒白來。

  ◎ 一心一意求生淨土,我在這個世間是暫住的,時間不長,什麼樣委屈都願意受、都不計較,這人哪有不往生的!

  ◎ 從今天起不要發脾氣,一直到你往生不發脾氣,才能真正往生,真正能見阿彌陀佛。你不發脾氣,不怨恨一個人,不埋怨一樁事,你念阿彌陀佛才有資格到極樂世界去。

  ◎ 印祖一生所提倡的《了凡四訓》、《感應篇彙編》、《安氏全書》,果然能相信、理解、依教奉行,你這一生決定往生作佛。

  ◎ 《無量壽經》每天要讀誦,依教奉行,把世間萬緣統統放下,落實《無量壽經》的教誨,把《無量壽經》裏講的道理變成自己的思想見解,裏面的教訓變成生活行爲,能百分之百做到,我就保證你上上品往生。打九折上中品,打八折上下品往生;九品往生,最低要做到兩成,兩成都做不到,往生沒有把握。

  ◎ 念佛人多,往生的人不多,原因就在善字,真信真願,這個信願沒一絲毫虛假,叫善。

  ◎ “晝夜常念思惟觀察善法”,是控製煩惱的方法。對一切人、事、物,不要想他的不善,更不可以將別人的不善放在心上,常常想一切人事物的善處,養成純善之心,煩惱自然控製住,往生就有把握,念佛功夫就得力,“功夫成片”一定可以做到。得功夫成片,就能帶業往生。

  ◎ 西方極樂世界是純善世界,往生的人,個個都是善心、善念、善行。達到這個標准,往生肯…

《淨空法師法語精華錄-往生篇》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