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空法師法語精華錄-修行篇

  淨空法師法語精華錄-修行篇

  ◎ “修行”,“行”是思想、見解、言語、造作、行爲有了錯誤,把錯誤修正過來,就是“修行”。發現自己想錯了、看錯了、說錯了、做錯了,就是開悟。悟後起修,就是“修行”。

  ◎ 修行重實質、重心地、重真心,不重形式。

  ◎ 修行,是把十惡行爲修正過來,變成十善。晝夜常念十善、思惟十善、奉行十善,所有一切災難你都不受,你是大福德的人。

  ◎ 修行第一要“發願”。要把阿彌陀佛四十八願變成自己的願心,跟阿彌陀佛是同心同願,你也變成阿彌陀佛的化身,決定往生。平常處事待人接物念念不忘阿彌陀佛,念念不忘勸人念阿彌陀佛。身語意叁業都像阿彌陀佛,就是阿彌陀佛乘願再來。這是改造命運最殊勝、最上乘的改法。

  ◎ 一定要發大願,“願度衆生,願了生死,願成佛道”,凡是有成就的人,是願力在推動他,所以他才能勇猛精進。

  ◎ 以度爲懷,念念幫助衆生,不想自己,想衆生,把佛法,這樣美好、圓滿的教育,介紹、推薦給一切衆生,你若真發這個願,你跟諸佛如來,就同願同德同心了。真正發心的人太少了,你一發心,諸佛菩薩護念,把你當寶貝。

  ◎ 我們學佛,從《弟子規》、《了凡四訓》、《太上感應篇》、《阿難問事佛吉凶經》、《十善業道經》、《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學起。

  ◎ 我們煩惱習氣嚴重,業障太重,學佛頭一個要消業障,四弘誓願順序不能躐等。第一叫你發願,發度衆生的大願,這個心真正發出來之後,開始修行,願來引你修行,從斷煩惱開始修,你要改毛病改習氣。從《弟子規》學起。修行要有根,《弟子規》是世間法的根,是倫理道德學問的根,好比是幼兒園。一個小學生讓他去念博士班,念十年也畢不了業,原因沒有根,不從這上紮根就很難成就。這門學好之後就有根有本了,然後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業障就消除了。

  ◎ 孔孟的根是《弟子規》,大乘的根是十善業道,這個東西天天要講,不但講,還要做到,男女老少都要學,家長、老師跟學生一起學,一定要做到,才能收到效果。

  ◎ 蔡禮旭居士講《弟子規》,我聽他的錄像帶,從頭到尾聽了十遍,四百個小時,我陪同學們一起聽。

  ◎ 《十善業道經》是佛法的根,好比是小學。《十善業道經》,一定要熟記,最好能背誦,每天受持,這是助修,依《無量壽經》、六字洪名,是正修,正、助雙修,決定成就。

  ◎ 十善業道是綱,《弟子規》是目,用這兩門功課來落實淨業叁福,像蓋大樓一樣,這是地基。

  ◎ 《吉凶經》是學佛啓蒙、入門的經典,雖是人天小教,實是大乘佛法的根基,大乘佛法好像大樓,這部經是地基。

  ◎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共一百零六條,不但要背,常常記在心上,依教奉行。兩年中把這些功課做完,真做到,你就是道德之人。別人不做,我要做,爲什麼?我要學作佛,要從做好人做起。以這做基礎才會有成就,才不會受災難。佛法建立在人天福德的基礎上,叁皈是建立在孝親、尊師、慈心、十善的基礎上。如果沒有這些,叁皈縱然給你受了,假的,是形式,真正的叁皈沒有。爲什麼?你沒有基礎。我給你一杯甘露,你用手捧著不行,一定要拿杯子來盛。人天福報就是盛甘露的杯子,你沒有,沒有你就得不到。許多人疏忽掉了,所以雖發心學佛,學了多少年都沒成就。

  ◎ 最簡單的早晚課就是打叁皈,早晨把叁皈依念一遍,提醒自己今天這一天,要覺不迷正不邪淨不染;晚課也是叁皈依,晚上是反省,我今天一天處事待人接物有沒有迷惑,思想見解有沒有錯誤,身心有沒有汙染。這樣做早晚課,就真的管用了。

  ◎ 早晚課。早課用意提醒我們,這一天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要遵守佛菩薩教誨。我今天一天依教奉行不敢違背。早課念《無量壽經》四十八願,意思是每天早晨提醒我們,要跟阿彌陀佛同心同願,不是念給阿彌陀佛聽的,念給自己聽的,自己要記住今天一天從早到晚依教奉行。

  ◎ 晚課是《無量壽經》叁十二到叁十七品,這段經文講五戒十善,我們要做到,即使做好事、善事,也不違背。晚課是忏悔,是反省,我這一天中有沒有違背佛陀教誨,十惡有沒有犯,十善有沒有修,這一天哪些地方做到了,做到的,要保持,沒做到的,明天改進。不是早晨念一遍給佛菩薩聽,晚上念一遍給佛菩薩聽,跟自己完全不相應。如果有口無心,早晨騙佛菩薩一次,晚上又騙佛菩薩一次,一天騙兩次,天天騙佛菩薩,騙了一輩子,肯定墮阿鼻地獄。

  ◎ 工作忙的同修做早晚功課,每天定一個時間來念佛,一天都不能缺。早晚課最好用十念法,時間頂多五分鍾就夠了,十念法是盡一口氣叫一念,念十口氣。有佛像在像前念,沒佛像朝西方,取這個感應。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念四個字就可以。早晨洗完臉,做早課,晚上睡覺前做晚課。平常就散念,有空就念,越多越好。

  ◎ 一些同修早晚十念都沒時間修,他怎麼修呢?他每月修一次,念佛念一天一夜或兩天兩夜,這個一日一夜,心非常猛烈。

  ◎ 初學,先把《無量壽經》念叁千遍。先讀一部經,念叁年,爲的是修清淨心。不是把經典念一遍叫修行,那個與修行完全不相幹,很多人以爲受持經論是早晚把佛經念一遍,就是“我今天把功課做完了”。錯了,一定要用經教對照自己的心行,認真反省檢點、改過自新,這個經教才有受用。

  ◎ 經天天要聽,不聽經就念佛,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繼續聽經、繼續念佛,這樣叁、五年決定成就。

  ◎ 一切善惡念統統都沒有,叫淨念。讀經是淨念,念佛是淨念,以這兩種方法來修淨念,來修清淨心,最爲殊勝。

  ◎ 每天至少念一萬聲佛號,這一萬聲佛號,不必計數,計時就行了,大概念滿兩個小時就可以念到一萬聲了。

  ◎ 每天修十念法,要天天照做,一生一次都不缺。

  ◎ 念佛要發一個願心,一定要認真依照經典的道理方法去修學,專修善法,少欲知足。

  ◎ 念佛有口無心的念不行,要誠心誠意的念,心要專,要懇切。

  ◎ 一天到晚,一切時,一切處,好惡環境,心裏一念不生,就一句阿彌陀佛,綿綿密密,日夜不間斷。憶佛念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沒有。蚊蟲螞蟻、妖魔鬼怪、花草樹木,都是阿彌陀佛。其他佛都改名阿彌陀佛,一心稱念,一向專念。

  ◎ 念佛時觀想,除自己,每個人都是佛。

  ◎ 無論做什麼事情,合掌念十聲阿彌陀佛。

  ◎ 心煩時念阿彌陀佛,歡喜時也念阿彌陀佛,用阿彌陀佛把心擺平。

  ◎ 一個討厭的人來找我,阿彌陀佛來了。你的心把他變成阿彌陀佛,相隨心轉。善人、惡人、順境、逆境都是阿彌陀佛,你才入念佛叁昧,才得心自在。我心中、眼目中,所看到的一切衆生、山河大地,統統都是阿彌陀佛,我是這個念佛法。你對我好、恭敬我,阿彌陀佛;你侮辱我、誹謗我、作踐我,你也是阿彌陀佛,決定沒有分別。

  ◎ 每天拜佛,拜佛是很好的修學方式,拜佛時心地真誠,不起一個妄念,這是修心。

  ◎ 拜佛,專拜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通通都不拜,不專一就不能成就。拜佛儀規中,首先叁拜本師釋迦牟尼佛,這是不忘恩,不忘本師。下面無論拜多少拜,統統拜阿彌陀佛。拜完後,叁拜觀音、勢至、清淨大海衆菩薩,這才圓滿。這叫專。身專心專,心裏念念就是阿彌陀佛。無論修積大小功德,統統回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決定不求人天福報,不求現前福報,來世福報更不求。不要去到處跑道場,在一處修行,才會成就。爲什麼?你心定。佛法法門無量無邊,所修的東西是一個,統統修定。

  ◎ “一切法從心想生”,想佛,佛就現前。在十法界裏,佛最殊勝、最圓滿,爲什麼不天天想佛?淨土宗的方法高明,叫你天天想阿彌陀佛,天天想他、念他,不知不覺阿彌陀佛的境界現前了。阿彌陀佛是一真法界,這個方法妙極了。不想佛像,你就會胡思亂想,一定起貪嗔癡慢,胡思亂想是無明,貪嗔癡慢是煩惱,可知,常常想佛像是破二障。煩惱妄想起來了,馬上把念頭轉到佛像上,立刻把它降服住了。這叫功夫得力了。

  ◎ 不要以爲我們念佛佛不知道,你念佛佛知道,佛聽見了。你供養的佛像,每天早晚禮佛,佛見到了。不要以爲佛像是假的,馬虎一點無所謂,其實佛見到了。西方世界下下品往生的人,都是天眼洞視天耳徹聽,十方世界衆生起心動念他們都曉得。所以我們修學淨土,一定要拿出真誠心、恭敬心 ,感應不可思議,一點都馬虎不得。

  ◎ 每天讀經、聞法、念佛,真誠回向給冤親債主。我修的好處,你們都有份,你們如果障礙我,你們大家功德都沒有份。自己成佛,將來第一個度冤親債主。希望菩提道上冤親債主少找麻煩、少障礙,一定要誠心誠意,把一生中修學所修積的點點滴滴功德都回向給他們。

  ◎ 修行要拼命,修行要分秒必爭。修行就是生活,就是處事待人接物,就是服務一切衆生。一定要用真誠心,決定不能攙雜絲毫虛妄,一定要用清淨心,不能夾雜一絲毫染汙。對衆生決定沒有貢高我慢心,在一切境緣中修平等心、修大慈悲心,舍己爲人,歡喜幫助一切衆生,全心全力去做,決定沒有吝啬。這樣的發心、行持,才能感得佛菩薩護念,天龍善神的佑助。

  ◎ 首先修不執著,真實功夫在不執著裏面。放下一切執著,念佛功夫就得力了,有執著很難脫離六道輪回。一生中一個方向,極樂世界;一個目標,見阿彌陀佛。修行從根本修,從簡到繁,從淺到深。這樣用功,兩叁年真成就了。

  ◎ 初學的人,功夫在不起貪嗔癡,首先讓分別執著不太嚴重,沒有貪嗔癡,我還有染,但染的不嚴重。順境容易起貪愛心,逆境容易起嗔恨心。如何把嗔恚和貪愛降低,能一年比一年輕,一年比一年淡,功夫就是在進步,這就是好境界。如果我們天天在念佛、誦經、在做所有的功課,六根接觸…

《淨空法師法語精華錄-修行篇》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