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此義不然。何以故。有次第故。次第雲何。如以泥團置于輪上。運手旋已如小塔形。次拍令平。次轉如蓋。後攏如圌。此諸位別。非彼瓶家有爲體相。起等諸相亦不離彼。有爲法者。假施設耳。真實起者。此中遮故。以雲何遮。彼未起者。住滅無體故。若謂當來起時應有住滅。作此分別者。唯世谛言說不免。如先所說。過咎如是。起等諸有爲相次第同時彼體不成。因有過故。複次偈曰
若諸起住壞 有異有爲相
有則爲無窮
釋曰。若彼有異彼亦有異者。如是則無窮而不欲爾。複次若起等諸相更無相者。複得如先所說過失。如偈曰
無則非有爲
釋曰。此義雲何。如汝意欲有爲諸法非有爲相。以有爲故。如是起等。亦非有爲相。以是義故。第一義中不應分別起等諸相。若是有爲。若是無爲。如所說過。今還屬汝。複次犢子部言。起是有爲而非無窮。雲何知耶。由此自體和合有十五法。總共起故何等十五。一此法體。二謂彼起。叁住異。四滅相。五若是白法則有正解脫起。六若是黑法則有邪解脫起。七若是出離法則出離體起。八若非出離法則有非出離體起。此前七種是法體眷屬。七眷屬中皆有一隨眷屬。謂有起起乃至非出離。非出離體此是眷屬。眷屬法如是。法體和合總有十五法。起。彼根本起。除其自體能起作十四法。起起。能起。彼根本起。住等亦然。以是義故無無窮過。如我偈曰
彼起起起時 獨起根本根
根本起起時 還起于起起
阿阇梨言。汝雖種種多語。而于義不然。雲何不然。如偈曰
若謂起起時 能起根本起
汝從本起生 何能起本起
釋曰。不如是生。以未起故。如前都未起時。外人言。根本起者。能起起起。如是起起能起本起。義正如此。論者偈曰
若謂根本起 能起彼起起
彼從起起生 何能起起起
釋曰。不如是生。以未起故。義意如是。外人言。彼根本起及以起起。此二起時。各自作業。是故無過。論者偈曰
汝謂此起時 隨所欲作起
若此起未生 未生何能起
釋曰。第一句謂根本起。第二句謂起起。第叁句謂起時未起。第四句謂根本起無起功能。何以故。以未生故。亦起時故。譬如前未生時。又如當起法體。外人言。如共有因于法起時。及已起者。共起諸法有起功能故。非謂一向汝言起時故。因及未生故。因者此義不成。論者言。前染染者。中已遮。共起亦遮。彼因汝言非一向者說我有過。又言。無有無窮過者。此不能避。複有人言。有別道理。避無窮過。道理雲何。如偈曰
如燈照自體 亦能照于他
起法亦複然 自起亦起彼
釋曰。以是義故。無無窮過。論者偈曰
燈中自無暗 住處亦無暗
彼燈何所照 而言照自他
釋曰。如是燈無毫末照用。因語意爾。複次此中立驗燈體。于彼第一義中不能自照。亦不照他。何以故。以暗無故。譬如猛熾日光。複次第一義中燈不破暗。何以故。以其大故。譬如彼地。以是義故。譬喻無體。外人言。燈初起時即能破暗。如偈言。如燈能破暗。謂自體作明能除外暗。義意如是。如先所說暗無故者。此因不成。亦譬喻無體。以燈及光義可得故。論者偈曰
雲何燈起時 而能破于暗
釋曰。雲何破者。謂不能破故。語義如是。偈曰
此燈初起時 不到彼暗故
釋曰。以起時故。譬如暗燈。外人言。智非智等。非一向故。論者言。汝執此義墮前成立分中攝故。如是亦遮。非非一向也。複次起時未生故。如未生子無所作業。燈亦如是。不能作明。複次如前偈說。雲何燈起時而能破于暗。此燈初起時不到彼暗故者此中立驗。第一義中彼燈起時不能破暗。何以故。以不到故。譬如無明世界中間黑暗。複次第一義中燈不破暗。何以故。以不得所對治故。譬如彼暗。外人言。現見燈不到暗而能作明故。論者言。汝立此門增我破力。令我譬喻轉更明顯。故我無過。彼若如是今當觀察。爲如所見。爲複異耶。我亦不見燈不到暗而能除暗。若燈不到暗而能除暗者。是義不然。如偈曰
若燈不到暗 而破彼暗者
燈住于此中 應破一切暗
釋曰。燈破遠暗。汝既不許。近亦如是。雲何能破。複次如偈曰
若燈能自照 亦能照他者
暗亦應如是 自障亦障他
釋曰。暗自他二不欲爾者。燈自他二豈欲得耶。複次此中立驗。第一義中燈于自他不壞所治。何以故。有能治故。譬如彼闇。如是燈體。自照照他。先已遮故。譬喻無體。是故外人引彼燈喻。成立起義。能起自他者。是則不然。以不免前無窮過故。複次若謂自起亦起他者。雲何能起。爲已起起。爲未起起。若爾有何過。若未起起者。如偈曰
此起若未起 雲何生自他
釋曰。未起無生。以未生故。如前未生時。如是意者。先已分別。複次偈曰
此起若已起 起複何所起
釋曰。由已起故。生于彼起。則無功用。如是觀察。汝言起者。能起自他義則不爾。以不免前無窮過故。又彼起等成其無爲。以無爲故。彼諸起等非有爲相。汝言相故者。因義不成。又複當問。說有起者。雲何起耶。爲起時起。爲已起起。是皆不然。如偈曰
起時及已起 未起皆無起
去未去去時 于彼已解釋
釋曰。如彼已驗。此中亦應如是廣說。以第一義中起時不起。何以故。異世向前故。如欲滅時。複次若謂彼法少起少未起說爲起時者。是亦不然。何以故。若少起者。彼更不起。起無用故。若未起者。起亦不起。以未起故。譬如未來。外人言決定起者。來向現在。此名起時。論者言。如是義者。亦應觀察。如偈曰
由起時名起 此義則不然
雲何彼起時 而說爲緣起
釋曰。彼起時者。爲有爲無爲。亦有亦無。此等過失。如上已遮。外人言。譬如有人善解劍術。起不善心行惡逆行。自害其母以爲隨順。汝亦如是。何以故。大仙爲彼聲聞獨覺說深緣起。以汝久習妄想行非法行。自破所欲害正道理。此執不然。論者言。汝不知耶。有惡見人撥無因果。破壞白法不肯信受。爲欲教化彼惡見人。洗濯不善垢穢義故。佛婆伽婆作如此說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所謂無明緣行。諸如是等。爲世谛故。非第一義。如是意者。是我所欲。汝言自破所欲害正理者。此語不然。如偈曰
由諸法無性 自體非有故
此有彼得者 如是則不然
複次如佛說偈。若從緣生則不生。彼緣起者。體非有。若屬因緣此則空。解空者名不放逸。如是等諸經此中應廣說。由如是觀。若生未生。悉皆如幻。是故起時寂滅則無起相。如彼外人所說起時以爲緣起者。第一義中驗不成故。彼爲不善。複有人言。世間現見種種因緣各各果起。謂瓶衣等。更無異驗。勝現見者。如前偈說。起時及已起未起皆無起者。此不相應。以戒等起故。論者言。彼戒等聚隨順功德。誰能違者。而是世谛非第一義。彼如是等。爲舍執著。爲實義故。有此論起。是故無過。若汝意謂瓶衣有起者。亦是世谛非第一義。我所欲者。若瓶若衣現起可得。非彼未起。若已起者。有起不然。瓶衣等起。未起起故。如此執者。是義不然。何以故。若瓶未起安立妄覺。緣彼瓶名謂有瓶起。如是意者此但世谛安置妄覺。以瓶未生不可得故。複次鞞婆沙師言。叁世有故。彼瓶等起。我義如此。論者言。此亦不然。如偈曰
隨處若一物 未起而有體
釋曰。一物者。或瓶衣等。若于諸緣。若和合中。及于余處。體先有者。偈曰
已有何須起
釋曰。彼若已有起。則無用故。爲是因緣。偈曰
體有起無故
釋曰。以此義故。先起有體者驗起。則無有體起者立義有過。複次執時異者。說如是言。諸法有體。雲何驗知。來現世故此執不然。何以故。若來現在則破現在。如是體異相異及位異者。如先過失。皆以此答。複次僧佉人言。諸法體有。可顯了故。我無過失。論者言可顯了者。先已遮故。此不相應。複次未起有體。雲何可信。僧佉複言。以世攝故。如現在物。論者言現在物者。第一義中無自體故。汝譬不成。所欲義壞。複次雖無自體亦不壞世谛。以現在時色等諸法。猶如幻等。亦可得故。彼世谛中色等諸法但假施設。應如是知。偈言起時及已起未起皆無起。如是等。先雖已答。今當更說。如偈曰
若謂起起時 此起有所起
釋曰。彼意若謂起于起時能有所起。此執不然。有過失故。如偈曰
彼起能起作 何等複起是
釋曰。彼起不然。以起作故。譬如父子起無自體。偈義如是。複次若如是說。更有異起能起。此起是亦有過。得何等過。偈曰
若起更有起 此起無窮過
外人言。不起起故。無無窮過。我欲如是。論者偈曰
若起無起起 法皆如是起
釋曰。法既不爾。起亦應然。是故不應強作分別。複次此有起者。若有體若無體。若有無體。起悉有過。如偈曰
有體起無用 無體起無依
有無體亦然 此義先已說
釋曰。何處先說。如觀緣品中偈說。非有亦非無。諸緣義應爾。又如偈言。非有非不有。非有無法起。如先已遮。不複更釋。複次如偈曰
若滅時有起 此義則不然
釋曰。以滅時故。譬如死時。外人言。未滅時起。是故無過。論者偈曰
法若無滅時 彼體不可得
釋曰。以彼體相不相應故。如虛空花。偈意如是。外人言。住非一向故。論者言。彼亦無常隨故。未滅時不成。我無過咎。如前廣說。外人言。有如是起。彼所起法有故。此若無者。彼所起法則不得有。如用龜毛爲衣。二皆無體以起成故。住法則有。是故如所說。因起非無體。論者言。起無體故所起不成。雖世谛中說有此起。第一義中則無住相。今問此體。爲未住體住。爲已住體住。爲住時體住。第一義…
《般若燈論釋卷第五》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