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你可以更慈悲(菩薩37種修行之道)▪P44

  ..續本文上一頁op of Ambrosia,the Perfect Liberation of the Precious Bodhisattva Thogme,帕登‧耶喜。

  

  其他參考著作 Other Reference Works

  ‧gDams ngag mdzod, Treasury of Spiritual Instructions,教誡藏,蔣貢‧康楚‧羅卓‧泰耶彙編。

  ‧Byang chub lam gyi rim pa la blo sbyong ba thog mar blo sbyong chos kyi sgo byed,初啓修心之門,The Initial Opening of the Door to the Dharma of Mind Training, Training the Mind on the Stages of the Path to Enlightenment,羅卓‧嘉岑

  ‧Theg pa chen po”i blo sbyong don bdun gyi khrid yig,論大乘之修心七要,Explanations on the Seven Point Mind Traning of the great Vehicle,塔拉納達

  ‧rGyal ba”i bstan pa la”jug pa”i rim pa skyes bu gsum gyi man ngag gi khrid yig bdud rtsi”i nying khu,甘露精華,The Quintessense of Amrita,Explanations of the Instructions for the Three Kinds of Beings on the Stages for Entering the Buddha”s Teaching,塔拉納達。

  ‧Theg pa chen po”i blo sbyong gi man ngag zab don sbrang rtsi”i bum bzang, 蜜寶瓶,大乘修心之訣竅,The Honey Vase, Pith Instructions on the Mind Traning of the Great Vehicle,雪謙‧嘉察。

  ‧rDo rje theg pa”i thun mong gi sngon”gro spyi la spyor chog pa”i khrid yig kun mkhyen zhal lung rnam grol shin rta, 遍知者口傳,The Oral Transmission of the All-knowing Ones, Instructions Applicable to All Preliminary Practices of the Adamantine Vehicle, 雪謙‧嘉察。

  ‧Byams khrid and Byams snying rje”i khrid yig zhal gdams, 慈悲之教導,Advice and Instructions on Love and Compassion, 果藏巴。

  

  III.英文參考書目

  

  ‧Thirty-Seven Practices of All Buddhas”Sons,達蘭薩拉。

  ‧Commentary on the Thirty-Seven Practices of a Bodhisattva, ……,達蘭薩拉。

  ‧Uniting Wisdom and Compassion:Illuminating the Thirty-Seven Practices of a Bodhisattva,卻吉‧紮巴,波士頓智慧出版社

  ‧Transforming Adversity into Joy and Courage:An Explanation of the Thirty-Seven Practices of Bodhisattvas, 格西蔣巴‧德卻,雪獅出版社

  ‧The Thirty-Seven Practices of Bodhisattvas, 格西蘇南‧仁千,雪獅出版社。

  ‧Atisha and Buddhism in Tibet, 多布祖古、格林‧穆林彙整翻譯。

  ‧Sutra of the Wise and The Foolish, Mdo mdzangs blun, The Ocean of Narratives, 賢愚經,史丹利‧弗瑞譯自蒙古文,達蘭薩拉。

  ‧Songs of Spiritual Change,第七世達賴喇嘛,格林‧穆林譯,雪獅出版社。

  ‧The Wheel of Sharp Weapons, 法護,達蘭薩拉。

  

  

  

  

  

  

  

  

  

  

  

  響應頂果欽哲法王慈悲心髓的遺願

  完成佛陀八相成道地點興建和平佛塔計劃

  

  一.緣起

  

  根據顯教經典記載,判定一個人是否成佛,是以有無經曆“八相成道”來做爲依據。這“八相成道”依大乘說法,其過程分別是:從兜率天降、入胎、住胎、出胎、出家、成道、轉*輪、入涅槃。我佛世尊當年從兜率天降神母胎,于尼泊爾的藍毗尼誕生之後,就展開了他一生出家學道、降伏魔軍、證悟成佛、大轉*輪以及入于涅槃傳法度生的佛行事業。而這期間所展現的八個重要階段與神迹示現,就被稱爲“八相成道”。八相成道的地點分布在尼泊爾及印度等地,如今有些地方早已荒煙漫草、罕無人迹。

  

  二.發起與建造

  

  這個在八大聖地興建佛塔的創舉,是由前藏傳佛教甯瑪巴(紅教)領袖頂果欽哲法王所發起的。蔣揚欽哲卻吉羅卓仁波切和頂果欽哲法王,過去到印度朝聖時,都見到許多的景象和許多的授記,一致認爲必須在佛陀的八大聖地蓋塔,如果能在這“八相成道”地點蓋佛塔及興建佛堂、會館,以供遠道朝聖者參拜、經行及供養,其功德利益將會是廣大深遠,無量無邊。

  法王更說過:“爲了世界的和平及佛教的興盛,必須在八大聖地蓋佛塔。”

  在頂果法王圓寂前只蓋了其中一座,其余七座系由他的法嗣兼外孫——雪謙冉江仁波切來接手興建。尊貴的冉江仁波切曾說:“因爲頂果欽哲法王是現在的蓮師,所以以他的神通智慧眼照見所行的利生事業,若是能有機會參與奉獻,絕對是比一般的建塔造寺所供養的功德更爲殊勝,希望各位大德能隨喜共襄盛舉。”在八大聖地興建佛塔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讓我們同心協力,共同來完成頂果法王所推行的這項佛行事業,並以此功德回向給我們受苦受難的法界父母衆生,願他們都能夠離苦得樂,盡此一報身,皆成共佛道。

  

  叁.建塔意義

  

   佛塔是證悟者之心的建築表現,並且象征成佛的不同特質。他的外觀象征帶上冠冕的佛陀,以禅定之姿安坐在獅座之上,所以佛弟子常將佛塔視爲佛陀的身體,是佛陀之色身和大慈悲之所依,具有無上加持及功德。興建佛塔讓人朝聖頂禮,不僅可以利益他人,亦是供佛的最佳方式,可爲自己迅速累積無量福德資糧,當知其功德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

  

  四.建塔功德

  

  佛陀曾說:“任何看見佛塔的人,或在周圍聽到鈴聲及受到微風吹拂的人,都將獲得解脫。”在佛陀的叁身(法身、報身、化身)之中,佛塔是代表法身佛,是屬于意的功德。頂禮和繞塔即是禮敬佛陀,也是累積福德資糧的方便法門。

  佛經中有一記載:一只蒼蠅爲追逐糞便的臭味,無意中飛行繞了佛塔一周,因爲無心中造下的繞塔善行,它在後來生中轉生人間,更成爲佛陀的弟子!在往昔更有一只被狗追逐的豬無意中跑道舍利塔,在躲避的過程中身體不小心擦到佛塔,以此因緣讓這只豬來世投生爲一個國王。由此可見,佛塔是一種具甚廣利益的聖物。

  佛經中雲:造塔、繞塔、頂禮佛塔甚至只是見到佛塔或被其影子觸及身體的衆生,都能得到十八種很大的利益。

  何謂十八種利益?此人將會投生並擁有如下的功德相狀:

  

  1.生爲帝王之子(現代語:具有財權者之子)

  2.擁有高貴身軀

  3.具有美麗及莊嚴的相貌

  4.有敏銳的觸覺/諸根

  5.擁有權力及名聲

  6.有衆多仆人侍從

  7.能統領大衆

  8.爲衆生之棟梁

  9.名聲遠播十方

  10.善于詞令及詩句

  11.受人天供養

  12.擁有豐裕財富

  13.能擁有轉輪聖王之國土

  14.得享長壽

  15.能得金剛不壞之身

  16.身具佛陀之相好莊嚴

  17.將投生于上叁道

  18.速證圓滿涅槃

  

  《佛說八大靈塔名號經》中雲:“……如是八大靈塔,若有婆羅門及善男子、善女人等,發大信心,修建塔廟,承事供養,是人得大利益,獲大果報,具大稱贊,名聞普遍,甚深廣大……”

  

  五.八大佛塔簡介

  

  證悟佛塔:位于印度菩提迦耶,佛陀35歲的時候,在此地的菩提樹下證悟成佛。目前雪謙寺在此擁有自己的寺院及客房,朝聖者可以來寺院參拜挂單。(已完成)

  合僧佛塔:位于印度拉佳裏哈(靈鹫山),佛陀在此重新聚合被提婆達多分裂的僧團。(可供住宿,已完成)

  勝者佛塔:位于印度瓦沙利(吠舍離),佛陀在此宣布,他將離世,進入涅槃,但經過一位虔誠的在家衆的懇求之後,佛陀把住世的時間再延長叁個月。目前建有佛堂可供參拜及提供住宿。(已完成)

  轉*輪佛塔:位于印度瓦拉納西(鹿野苑),佛陀成道後49天在此初轉*輪。(可供住宿,已完成)

  奇迹佛塔:位于印度拉瓦斯蒂(舍衛國),佛陀50歲時,在此展現不可思議的奇迹。他也在此地從事叁十年的結夏安居。(土地已購得正興建中,預計建造客房供休憩)

  降世佛塔:位于印度香卡斯亞(曲女城),佛陀在57歲時至天界,並于藏曆9月22日從天界降至世間,來報答母親的恩德。(目前在此興建寺廟及客房以供參拜及住宿)

  蓮花佛塔:位于尼泊爾的藍毘尼,是佛陀的誕生地。(土地尚未購得)

  般涅佛塔:位于印度庫希納迦(拘屍那羅),佛陀八十一歲時,在此圓寂。(土地尚未購得)

  

  六.踴躍捐輸,共成佛道

  

  佛陀曾說:“身爲我的弟子,如果想要了解我是如何修行成佛,那麼就應該到有關我一生的四大聖地去朝聖一次,這四大聖地是出生地點、證悟成佛、轉*輪、入般涅槃。”因此,做爲佛教弟子,一生至少要到四大聖地朝聖膜拜一次。如果你有其他的因素不克前往,那麼用善款幫助建塔,或是以歡喜心贊歎他人善行義舉,都可以使我們在冥冥之中獲得諸佛菩薩的加持,累積無量功德福報。

  

  ……

  

《你可以更慈悲(菩薩37種修行之道)》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