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員:修觀智的時候,要求用禅那的光明去投射到名色法,可是10種觀的染,有一種染就是光明的染,這裏是否矛盾?
尊者:我們先要了解10種觀之染,巴利叫做vipassanà-upakkilesa,觀的隨煩惱,10種觀的染有光明、有精進、有舍、有策勵、有喜、有樂,這些都是觀之染。這些不能夠稱爲煩惱,他們本身不是煩惱,如果是的話,那麼精進也是錯誤的?中舍也是錯誤的?策勵也是錯誤的?不是。10種觀之染其中最後一種稱爲欲的才是屬于觀之染,當一個人生滅隨觀智還沒有達到完全成熟的階段,他將能夠體驗這十種觀之染。這十種觀之,前面像光明等,其實屬于色法,舍是屬于中舍性心所。精進是屬于精進心所,只有最後的欲是很微細、很微妙的貪心所,因爲這種貪心所、這種欲,它可以執著光明,認爲光明是證悟,認爲那個時候的中舍、精進是證悟,然後他就放棄了修行,認爲已經達到目的了,這個叫道非道智清淨的階段。光明本身不是錯誤,而是說執著這種光明(是錯誤的),這種光明是在修生滅隨觀智的時候特別強烈。所以稱它們爲隨煩惱,但是無論在修止,在修觀,那時候整個過程光明都是很明亮的,一般在之前或之後,他不會執著于這種光明,所以不成爲隨煩惱,唯有去執著、去貪著它,認爲這是證悟,問題出在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