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修行南傳菩薩道需要什麼基礎與資糧?第二、十種巴拉密以哪一種巴拉密爲主導?
答:修習南傳菩薩道需要什麼基礎與資糧?首先必須得有願,有想要成佛的願,同時必須得要具備種種的條件。要成爲真正的菩薩,他必須要得到佛陀的授記,唯有得到了佛陀的授記,他的菩薩才是必定的、必然的。只要還沒有得到佛陀的授記,那菩薩只是你的一種良好心願而已。 要得到佛陀的授記必須得具足八個條件。例如說:投生爲人,必須得是男人,必須得遇到活著的佛陀,就是佛陀還在世,同時在那一生你是一個出家人,同時你那一生已經擁有了四禅八定、五神通。還有呢,你有極強的意願,你還有種種的素質。如果你已經具足了這八個條件,然後佛陀就會看因緣給你授記。在授記之後呢,你就會義無反顧的朝向佛果的目標而積累種種巴拉密。巴拉密是因,佛陀是果。證悟佛陀不是沒有因的,他的因必須一定得要圓滿,因爲佛陀是圓滿的,所以他的因一定要圓滿,什麼是因呢?就是巴拉密。 什麼是巴拉密呢?沒有受到無明、貪愛等任何煩惱所汙染的、良善的上等的素質。也就是如果你想要成佛的話,那你所做的一切就是爲了成佛,你不會計較自己的得失,不會計較自己的利益而去服務衆生,甚至犧牲自己。衆生需要眼睛,你會布施你的眼睛,衆生需要你的手,你會布施你的手,衆生需要你的身體,你會奉獻你的生命,衆生需要你的國家,你會把整個國家都奉獻給衆生,衆生需要你的老婆,你都會把你的老婆供養出去,就好像耶輸陀羅(Yasodhara)一樣,舍得嗎?不要說老婆,他稍微罵了我句我就恨他一輩子,這樣的人很難成爲菩薩。 十種巴拉密哪種巴拉密爲主導?不同。菩薩必須得無量生的輪回,在每一世他會主修哪一樣,例如:Vessantara那一世他主要修的是布施巴拉密。有時候例如:《大猿本生》,他修的是忍巴拉密。有時候修的是出離巴拉密,出離巴拉密就是他會把國王(王位)也抛掉,把愛妃也抛掉,把人們也抛掉,他就跑到森林裏面去(修行)。佛陀在過去生是菩薩的時候,有一次他投生爲輪聖王。他把整個國家治理的井井有序,很富強。那個時候人壽很長,有一天他就跟他的理發師說,如果你在剃頭發的時候發現我的頭上只要有一根白頭發,你就告訴我。結果又經過了漫長的歲月,終于那個理發師在剃國王頭的時候發現了一根白頭發,然後他就用金盆捧去告訴國王。國王就賞了他一筆錢財,然後就把王位讓給他的太子,並且立了遺囑,以後在我的王族、王系裏面,只要誰有發現他有了第一根(白)頭發,他就必須舍棄王位,跑到森裏面修行。然後他就把他的國王、把他的愛妃舍去,跑到森林裏面去修行。那一生佛陀修慈悲喜舍,下一生他投生到梵天界。這就是菩薩在修出離巴拉密。所以在哪一世,他修哪一種巴拉密爲主。唯有所有的巴拉密都要修的完全、修的圓滿,他才能夠成佛。因爲唯有因的圓滿,才能導致果的圓滿。佛陀的種種德號叫做(vijjācarana- sampanna)。什麼意思?明行具足。明就是智慧,行就是種種的菩薩行,種種的萬行具足,缺了一點就不叫具足、不叫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