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禮尊者!請開示帕奧禅法的傳承?
尊者:好!那麼我們簡單的說一說帕奧禅法的傳承。首先我們應該追溯到佛陀在世的時候,當時,佛陀就教導了七清淨、教導戒、定、慧這樣的修行方法,也教導了十六觀智這樣的禅修方法,後來這種方法,傳到了斯裏蘭卡和緬甸。一直到佛滅大概一千年的時候,這種禅法還一直在斯裏蘭卡流傳著。我們可以從《清淨道論》裏面,它的集成可以知道。因爲《清淨道論》就是在講,如果修行止業處要培育四十處。但是修觀,我們必須經過十六種觀智這種次第。又由于緬甸在宋代,相當于宋代以前的曆史不是很清楚。但是在斯裏蘭卡的曆史很清楚。所以我們可以知道,這種傳承一直在斯裏蘭卡,在相當于中國的是叁國魏晉南北朝那個時候這種禅法還在。那後來這種禅法也和緬甸,由于佛教的交流,在緬甸也傳承了。後來到了在緬甸英國殖民地的時候,這種禅法就只是在森林裏面的很多的那些大長老們修行,還沒有公開,還沒有很多人很明顯的修。在上個世紀,應該說19世紀晚期,緬甸就出了一位很偉大的大長老,稱爲雷迪西亞多Ledi Sayadaw)。(Ledi Sayadaw)他在早年也是到處去參學、去參訪。當時他的導師就教他說:你一定要學習《清淨道論》。他是先學習了叁藏,再學習《清淨道論》。學習了《清淨道論》之後,他再通過實修。所以在緬甸很多人都公認他是阿拉漢聖者,這是「雷迪西亞多」。「雷迪西亞多」留下了很多著作,他的著作把他的禅修次第...
然後帕奧禅師在他十歲的時候出家,十歲出家之後一直學習經教,學習了十多、二十年經教,到叁十歲的時候,他就到了上緬甸一帶地區。其實當時他學習叁藏的時候,一直都是在上緬甸,現在的帕奧禅林在下緬甸。他在上緬甸那個時候,他就跟很多當時的大師,就是很多的那些Sayadaw學習。最後他就到了下緬甸那裏去,根據他所學來的東西,然後再深入叁藏,然後再經過實踐,用了16年的時間,幾乎就是潛修、默默無聞的修行,在森林裏過著頭陀的生活、托缽的生活,現在所以帕奧禅師的身體那麼差,據說就是當時他修頭陀行,經常風雨無阻,也不打傘就去托缽等等,那所以他身體晚年弄的很差,就是這樣的原因。然後在1981年,現在的帕奧禅林,當時叫做新簡招(音似)。新簡(音似)就是經行的意思。招就是,招(音似)在緬語裏有兩種意思,一種是指佛教的寺院;一種是指學校。新簡招當時的Sayadaw就請他到了帕奧禅林那邊去做住持。五天之後,那位前任的Syadaw阿嘎般雅,叫U阿噶般雅他就去世了,去世之後帕奧禅師就開始接任帕奧禅林的住持。但是他白天主要是接任住持,晚上就到禅林裏面去修行。那慢慢的就教導這些住衆,結果很多人就發現帕奧禅師所教導的這種禅法非常殊勝。而且我們也可以說,現在帕奧禅師所教導的修觀的次第和雷迪西亞多教導的修觀的次第是非常相像的。但是修定的方法,在緬甸的種種長老當中,反而是雷迪西亞多的一位弟子。他叫做德查多西亞多伍迪樓嘎。他是現在的下緬甸,下緬甸寨頭(音似)那個地方有個叫德刹島。德刹就是巴利語sikha的緬文的發音,島就是山,就是在德刹島、德刹山那裏的Sayadaw,他當時寫了一本著作就是講到四禅八定,如何培養禅那,如何專注禅相等等。我們可以說,雷迪西亞多很多的弟子著作裏面很少講到很詳細的修定的方法。但是他的弟子(德查多西亞多)寫的如何培育定力的,反而詳細的講到了修定的方法。我曾經問過一些緬甸的長老,因爲畢竟我出家是帕奧禅林,我對緬甸的其他禅法,我只能夠透過其他那些緬甸的長老,到處去參學的那些,那裏了解。發現到目前來說,帕奧西亞多的方法和雷迪西亞多的方法,他是最相像的,在次第方面是最相像的。但是帕奧西亞多的方法比雷迪西亞多的方法。不同的地方就是帕奧西亞多的方法更詳細。例如:在雷迪西亞多的書裏面我們可以看到,雷迪西亞多很注重要修這個,要修那個,但是很詳細的指導方法我們從雷迪西亞多的書裏面看不出來。他只是講到原,例如:講到修觀,要觀照哪些?要觀照名法、色法,觀照過去和未來這些,他有講到,但具體如何觀,我們可以在帕奧西亞多的書裏面找到。所以帕奧禅法的傳承,應該是屬于緬甸很古老的止觀的傳承,只是這種傳承,在近代特別是在緬甸剛剛獨立,就是在1948年1月4號緬甸獨立之後,當時緬甸的佛教有一股複興的熱潮。當它在複興的時候,純觀行者的禅風就被帶動起來。形成了現在的緬甸的禅法就非常的興盛。但是作爲止觀的禅法,自從奧西亞多之後才把原來處于只是在僧裏面有些西亞多教導的東西,再把他發揚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