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能夠查到過去世呢,它是通過生命流的追查而達成的嗎?
答:因爲過去世已經滅去了,所以,滅去的我們稱爲過去,對于現在來說,已經滅的稱爲過去,將要滅的,還沒有生,(將要滅的)我們稱爲未來。現在正在生滅的我們稱爲現在。由于我們的心流在造的時候,有一種想心所,它可以把所體驗的東西做一個標記。當以後如果我們又有作意的心所,再把當時的所做的這些標記重新成爲現在的這種意門的所緣的話,我們就形成了所謂的記憶。就例如說,我們現在記起昨天、記起一年前、記起十年前的事,其實就是由于我們的心有這樣的作用。同時由于心雖然是刹那刹那生滅,但是它畢竟還是以相續流的方式出現。相續流的意思就是它持續不斷地生滅著,而不會類似好像突然的中斷。因爲這種相續流所以我們知道現在。而且,我們因爲有了這個相續流,我們可以在世間上假設一個某某人,這個我,我在一年前、我在十年前、我在二十年前、我在小的時候。這一種,稱爲世間通稱我,就是概念法的我。由于有了這一組的相續流在不斷地生滅,于是我就可以說回憶怎麼怎麼樣,而不會因爲滅去了的關系,我們一講到過去而想到別人的過去,不會這麼樣。由于是相續流他們中間貫穿著的法則是因果法則,你造了業因,在因果成熟的話,他還是會在這個相續流裏面發生效用。我們過去造了某一類的,我們心認知了某一類的所緣,那個時候他的想心所留下了印記,之後,如果我們的作意心所再取這一種印記的話,他可以把過去的那個經驗、那種體驗成爲現在意門的所緣,所以這個我們叫回憶過去我們查過去世就是這麼樣來的。而通常,查過去世我們是通過逆觀、就是逆追的方式,一個人先要完成了名業處和色業處之後,他才去找名色法之因。透過這樣來去修習緣起,去找過去世的因。例如:通常我們會教導禅修者先去做一些布施或做一些善業,然後在他做善業的時候,他再去觀照當時在做善業的名色法是如何的,因爲之前他已經修名法和修色法了,所以他很清楚,他在造業的時候的心是什麼樣的心。例如:是悅俱智相應的心,這個時有叁十四個名法。他這一堆擁有六種依處的色法,他再這樣觀照之後,然後再讓他回到禅堂坐到座位裏去。坐到座位裏面去的時候,讓他再把心往前推到剛才他在准備坐下去的時候、在進入禅堂的時候、在准備做善事的時候,那一堆名色法。如果他可以知道了准備坐下去的那一堆名色法,這時候就證明說他成功地把他的觀智已經可以將剛剛發生的名色法,(他)已經可以看到了。再看到他進入禅堂、再看到他做善事的時候那一堆名色法。這樣的話他經初步地成功地把他的觀智,以觀照名色法的方法往前推。如果這樣可以的話,那麼再往前推到他在今天早上去托缽、然後去做課誦、然後起床、昨天晚上休息、然後禅修、然後吃午飯那、托缽這樣,然後,一天、兩天、叁天,再慢慢的一年、兩年、叁年、十年、二十年,這樣把他的觀智往前推,一直推到他今生在他還是幼兒、還是嬰兒的時候,然後進入母胎的時候,然後一直到他今生最初的那一刹那。然後再把他的心往過去生觀照,因爲前一的死心和今生的結生心是沒有空間的、沒有間隔的,所以這樣的話,我們觀照過去世成爲可能。透過這樣的逆追的方法,去見到自己的過去世,而所見到的都是以名法、色法、名色法、名色法、名色法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