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智。轉*輪細微入智。持壽命細微入智。示涅槃細微入智。如實知法久住細微入智。是菩薩如實知諸佛所有密處。所謂身密口密意密。籌量時非時密。與菩薩授記密。攝伏衆生密。乘種種密。一切根行差別密。一切信如實所作密。如實知行得菩提密。是菩薩如實知諸佛所有入劫智。所謂一劫入阿僧祇劫。阿僧祇劫入一劫。有數劫入無數劫。無數劫入有數劫。一念劫入無量劫。無量劫入一念劫。劫入非劫。非劫入劫。有佛劫入無佛劫。無佛劫入有佛劫。有佛劫入有佛劫。無佛劫入無佛劫。過去未來劫入現在劫。現在劫入過去未來劫。未來過去劫入現在劫。現在劫入未來過去劫。長劫入短劫。短劫入長劫。短劫入短劫。長劫入長劫。如實知一切劫相相入。是菩薩如實知諸佛所有入智。所謂入凡夫道智。入微塵智。入國土身菩提智。入衆生身心菩提智。入一切處隨菩提智。入亂行示現智。入順行示現智。入逆行示現智。入思議不思議智。入世間出世間智。行示現智。入聲聞智。辟支佛智。菩薩智。如實知如來智行智。佛子。諸佛智慧如是廣大無量無邊。菩薩住此地即能得入如是智慧。
論曰。是中智大複有七種應知。一集智大。二應化智大。叁加持智大。四入細微智大。五密處智大。六入劫智大。七入道智大。是中初依能斷疑力應知。第二依彼身起力。第叁依彼如是如是轉行力。第四依彼應化加持善集不二智作故。第五依護根未熟衆生不令驚怖。第六依命行加持舍自在意故。第七依對治意說。是中集智者。因緣集智應知。彼複隨所有分染。或淨或滅。隨所有叁界處。隨所有衆生。隨染淨等心。隨所有有爲法無爲法無知知故。隨所有處虛空等。隨所說正不正法。隨所證不證。謂于涅槃隨所邪見過余外道等彼不能證。隨所有器世間壞成。隨所有叁乘。彼集差別應知。如經佛子是菩薩住此菩薩法雲地。如實知欲界集。乃至如實知入一切法成智差別集故。是中應化智者。衆生應化等差別應知。如經是菩薩以如是智通達勝慧乃至如實知一切分別無分別化故。是中煩惱見作化者。應化示煩惱染見作故。法界化者。所說法行故。彼應化一切分別無分別如實知故。是中加持智者。如經是菩薩如實知佛力持乃至如實知智持故。如經應知。是中智持者。一切智智故。此智能作一切事故。入細微智者。如經是菩薩如實知諸佛所有細微入智乃至如實知法久住細微入智故。如經應知。是中奮迅者。現行七步等應知。是中密處智者。如經是菩薩如實知諸佛所有密處。乃至如實知行得菩提密故。如經應知。是中入劫智者。所謂入劫。如經是菩薩如實知諸佛所有入劫智。所謂一劫入阿僧祇劫乃至如實知一切劫相相入故。如經應知。是中入者。平等解脫一切劫疊相入故。是中入道智者。依凡夫地依我慢行者。依信求生天者。依覺觀者。如經是菩薩如實知諸佛所有入智。所謂入凡夫道智乃至即能得入如是智慧故。如是七種智大已說。雲何解脫大。
經曰。佛子。是菩薩如是通達此地行。得名菩薩不思議解脫門。無障礙解脫。淨智差別解脫。普門光解脫。如來藏解脫。隨順不退輪解脫。入通達叁世解脫。法界藏解脫。解脫光輪解脫。名得菩薩一切境界無余解脫。佛子。是菩薩十菩薩解脫門爲首。得如是等無量無邊百千萬阿僧祇菩薩解脫門。皆于第十菩薩地中得如是乃至無量無邊百千萬阿僧祇叁昧。無量無邊百千萬阿僧祇陀羅尼。無量無邊百千萬阿僧祇神通。亦複如是。
論曰。是中解脫大者。一依神通境界。如經佛子是菩薩如是通達此地行得名菩薩不思議解脫門故。二能至無量世界願智無礙。如經無障礙解脫故。叁知世間出世間有學無學聲聞辟支佛菩薩如來解脫智等。如經淨智差別解脫故。四隨意轉事。如經普門光解脫故。五法陀羅尼。如經如來藏解脫故。六能破他言。如經隨順不退轉輪解脫故。七叁世劫隨意住持。如經入通達叁世解脫故。八一切法一切種因緣集智。如經法界藏解脫故。九光不離身而能普照。如經解脫光輪解脫故。十依一時知無量世界諸衆生心。如經名得菩薩一切境界無余解脫故。是中叁昧大者。如經如是乃至無量無邊百千萬阿僧祇叁昧故。是中陀羅尼大者。如經無量無邊百千萬阿僧祇陀羅尼故。是中神通大者。如經無量無邊百千萬阿僧祇神通亦複如是故。如是十地入大盡分已說。雲何地釋名分。
經曰。是菩薩通達如是智慧隨順菩提。成就無量念力方便畢竟。是菩薩于十方無量佛所。無量大法明。無量大法照。無量大法雨。于一念間皆悉能受能堪能思能持。佛子。譬如娑伽羅雲澍大雨聚余地處不能受不能堪不能思不能持。唯除大海。如是佛子。一切如來秘密處。所謂大法明大法照大法雨。彼一切衆生。一切聲聞辟支佛。皆不能受不能堪不能思不能持。從初地乃至住九地菩薩。亦不能受不能堪不能思不能持。唯此住法雲地菩薩。皆悉能受能堪能思能持。佛子。譬如大海。一大龍王起大雲雨皆悉能受能堪能思能持。若二若叁四五若十二十叁十四十五十。若百龍王。若千若萬若億若百億若千億若百千億那由他龍王。乃至無量無邊不可稱說諸大龍王起大雲雨。于一念間一時澍下。皆悉能受能堪能思能持。所以者何。大海是無量廣大器故。如是佛子。菩薩住此菩薩法雲地中。于一佛所大法明大法照大法雨。皆悉能受能堪能思能持。若二若叁四五若十二十叁十四十五十。若百諸佛若千若萬若億若百億若千億若百千億那由他諸佛。乃至無量無邊不可稱說諸佛所。大法明大法照大法雨。于一念間皆悉能受能堪能思能持。是故此地名爲法雲地。解脫月菩薩言。佛子。菩薩住此法雲地幾許佛所大法明大法照大法雨。于一念間能受能堪能思能持。金剛藏菩薩言。佛子。菩薩住此法雲地。于不可數不可說佛所大法明大法照大法雨。于一念間皆悉能受能堪能思能持。佛子。譬如十方所有不可說百千萬億那由他佛國土微塵數等諸世界中所有衆生。彼衆生中一衆生得聞持陀羅尼。無余爲佛持者。最大聲聞聞持陀羅尼第一。譬如金剛蓮華上佛。有名大勝比丘。聞持陀羅尼第一。其一衆生成就如是聞持陀羅尼力。如彼一衆生余一切世界所有衆生皆亦如是成就聞持陀羅尼力。其一人所受法第二人不重受。如是一切各各不同。佛子。于意雲何。彼一切衆生所受聞持陀羅尼力甯爲多不。解脫月菩薩言。佛子。彼一切衆生所受聞持陀羅尼力甚多無量。金剛藏菩薩言。佛子。我今當爲汝說。是菩薩住此法雲地。于一念間于一佛所名叁世法界藏大法明大法照大法雨。皆悉能受能堪能思能持。彼大法明大法照大法雨。受持方便上說。一切衆生聞持陀羅尼力。比此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分不及一。百千那由他分不及一。億分不及一。百億分不及一。千億分不及一。百千億分不及一。百千億那由他分不及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如一佛所如前所說。十方世界微塵數等諸佛所。複過此數無量無邊諸佛所。名叁世法界藏大法明大法照大法雨。于一念間皆悉能受能堪能思能持。是故此地名爲法雲地。複次佛子。是菩薩住此法雲地。自從願力起大慈悲雲。震大法雷音。通明無畏以爲電光。大智慧光以爲疾風。大福德善根爲厚密雲。現種種色身爲雜色雲。說正法雨破諸魔怨。于一念間如前所說。諸世界中所有微塵如是百千萬億那由他世界皆悉遍覆。複過此數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世界亦皆遍覆澍大甘露善根法雨。滅除衆生隨心所樂無明所起煩惱塵焰。是故此地名爲法雲地。複次佛子。是菩薩住此菩薩法雲地。于一世界中從兜率天退。入胎。住胎。初生。出家。得佛道。請轉*輪。示大涅槃。一切佛事隨所度衆生得智自在。若叁千大千世界乃至如前微塵數等世界。複過此數百千萬億阿僧祇世界。從兜率天退乃至示大涅槃。一切佛事隨所度衆生得智自在。
論曰。是中地釋名者。有叁種。一雲法相似。以遍覆故。此地中聞法相似如虛空身遍覆故。二滅塵除垢相似法。此法能滅衆生煩惱塵故。叁度衆生從兜率天退乃至示大涅槃故漸化衆生故。如大雲雨生成一切卉物萌芽故。是中成就無量念力方便畢竟者。近說受持義故。如經是菩薩通達如是智慧隨順菩提成就無量念力方便畢竟故複能受持衆多微密速疾持故。如經是菩薩于十方無量佛所無量大法明。如是等。是中無量諸佛無量大法明者。說衆多故。入如來微密處故。一念間者。速疾受故。聞法者。性故作故。二事示現。雲何性。大法光明故。聞思智攝受故。大法照修慧智攝受故。雲何作大法雨。如大雲與他法雨故。于中起信故。言受受所說字句故。言堪以能取義故。言思彼二攝受不失故。言持大海亦如是。以不濁故。言受能受一切水故。言堪余水數入失本名故。言思用不可盡故。言持應知。如經名叁世法界藏大法明大法照大法雨皆悉能受能堪能思能持。乃至是故此地名爲法雲地故。是中名叁世法界藏者。于法界中叁種事藏。雲雷電等譬喻相似法應知。如經複次佛子是菩薩住此法雲地自從願力乃至是故此地名爲法雲地故。是中大智慧光以爲疾風者。風相似法。現種種色身者。隨世間種種身回轉。雜色雲相似法故。說正法雨破諸魔怨者。雨相似法故。如是此地釋名分已說。雲何神通力無上有上分。
經曰。是菩薩住在此地。于智慧中得上自在力。善擇大智通隨心所念。或以狹國爲廣。廣國爲狹。複隨心念。或以垢國爲淨。淨國爲垢。如是廣大無量亂住倒住正住等一切世界。自在力故種種能成。是菩薩複隨心念。或于一微塵中示一世界所有一切鐵圍山等。然彼微塵而不增長。若二若叁四五若十二十叁十四十五十。若百若千若萬若億若百億若千億若百千億若百千億那由他世界。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世界所有一切鐵圍山等。入一微塵中。然彼微塵亦不增長。是菩薩複隨心念。或以一世界莊嚴之事示二世界。複隨心念。或以一世界莊嚴之事乃至示無量不可說不可說世界。複隨心念。或以二世界莊嚴之事示一世界。乃至或以無量不可說不可說世界莊嚴之事示一世界。複隨…
《十地經論卷第十二》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