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智。转*轮细微入智。持寿命细微入智。示涅槃细微入智。如实知法久住细微入智。是菩萨如实知诸佛所有密处。所谓身密口密意密。筹量时非时密。与菩萨授记密。摄伏众生密。乘种种密。一切根行差别密。一切信如实所作密。如实知行得菩提密。是菩萨如实知诸佛所有入劫智。所谓一劫入阿僧祇劫。阿僧祇劫入一劫。有数劫入无数劫。无数劫入有数劫。一念劫入无量劫。无量劫入一念劫。劫入非劫。非劫入劫。有佛劫入无佛劫。无佛劫入有佛劫。有佛劫入有佛劫。无佛劫入无佛劫。过去未来劫入现在劫。现在劫入过去未来劫。未来过去劫入现在劫。现在劫入未来过去劫。长劫入短劫。短劫入长劫。短劫入短劫。长劫入长劫。如实知一切劫相相入。是菩萨如实知诸佛所有入智。所谓入凡夫道智。入微尘智。入国土身菩提智。入众生身心菩提智。入一切处随菩提智。入乱行示现智。入顺行示现智。入逆行示现智。入思议不思议智。入世间出世间智。行示现智。入声闻智。辟支佛智。菩萨智。如实知如来智行智。佛子。诸佛智慧如是广大无量无边。菩萨住此地即能得入如是智慧。
论曰。是中智大复有七种应知。一集智大。二应化智大。三加持智大。四入细微智大。五密处智大。六入劫智大。七入道智大。是中初依能断疑力应知。第二依彼身起力。第三依彼如是如是转行力。第四依彼应化加持善集不二智作故。第五依护根未熟众生不令惊怖。第六依命行加持舍自在意故。第七依对治意说。是中集智者。因缘集智应知。彼复随所有分染。或净或灭。随所有三界处。随所有众生。随染净等心。随所有有为法无为法无知知故。随所有处虚空等。随所说正不正法。随所证不证。谓于涅槃随所邪见过余外道等彼不能证。随所有器世间坏成。随所有三乘。彼集差别应知。如经佛子是菩萨住此菩萨法云地。如实知欲界集。乃至如实知入一切法成智差别集故。是中应化智者。众生应化等差别应知。如经是菩萨以如是智通达胜慧乃至如实知一切分别无分别化故。是中烦恼见作化者。应化示烦恼染见作故。法界化者。所说法行故。彼应化一切分别无分别如实知故。是中加持智者。如经是菩萨如实知佛力持乃至如实知智持故。如经应知。是中智持者。一切智智故。此智能作一切事故。入细微智者。如经是菩萨如实知诸佛所有细微入智乃至如实知法久住细微入智故。如经应知。是中奋迅者。现行七步等应知。是中密处智者。如经是菩萨如实知诸佛所有密处。乃至如实知行得菩提密故。如经应知。是中入劫智者。所谓入劫。如经是菩萨如实知诸佛所有入劫智。所谓一劫入阿僧祇劫乃至如实知一切劫相相入故。如经应知。是中入者。平等解脱一切劫迭相入故。是中入道智者。依凡夫地依我慢行者。依信求生天者。依觉观者。如经是菩萨如实知诸佛所有入智。所谓入凡夫道智乃至即能得入如是智慧故。如是七种智大已说。云何解脱大。
经曰。佛子。是菩萨如是通达此地行。得名菩萨不思议解脱门。无障碍解脱。净智差别解脱。普门光解脱。如来藏解脱。随顺不退轮解脱。入通达三世解脱。法界藏解脱。解脱光轮解脱。名得菩萨一切境界无余解脱。佛子。是菩萨十菩萨解脱门为首。得如是等无量无边百千万阿僧祇菩萨解脱门。皆于第十菩萨地中得如是乃至无量无边百千万阿僧祇三昧。无量无边百千万阿僧祇陀罗尼。无量无边百千万阿僧祇神通。亦复如是。
论曰。是中解脱大者。一依神通境界。如经佛子是菩萨如是通达此地行得名菩萨不思议解脱门故。二能至无量世界愿智无碍。如经无障碍解脱故。三知世间出世间有学无学声闻辟支佛菩萨如来解脱智等。如经净智差别解脱故。四随意转事。如经普门光解脱故。五法陀罗尼。如经如来藏解脱故。六能破他言。如经随顺不退转轮解脱故。七三世劫随意住持。如经入通达三世解脱故。八一切法一切种因缘集智。如经法界藏解脱故。九光不离身而能普照。如经解脱光轮解脱故。十依一时知无量世界诸众生心。如经名得菩萨一切境界无余解脱故。是中三昧大者。如经如是乃至无量无边百千万阿僧祇三昧故。是中陀罗尼大者。如经无量无边百千万阿僧祇陀罗尼故。是中神通大者。如经无量无边百千万阿僧祇神通亦复如是故。如是十地入大尽分已说。云何地释名分。
经曰。是菩萨通达如是智慧随顺菩提。成就无量念力方便毕竟。是菩萨于十方无量佛所。无量大法明。无量大法照。无量大法雨。于一念间皆悉能受能堪能思能持。佛子。譬如娑伽罗云澍大雨聚余地处不能受不能堪不能思不能持。唯除大海。如是佛子。一切如来秘密处。所谓大法明大法照大法雨。彼一切众生。一切声闻辟支佛。皆不能受不能堪不能思不能持。从初地乃至住九地菩萨。亦不能受不能堪不能思不能持。唯此住法云地菩萨。皆悉能受能堪能思能持。佛子。譬如大海。一大龙王起大云雨皆悉能受能堪能思能持。若二若三四五若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若百龙王。若千若万若亿若百亿若千亿若百千亿那由他龙王。乃至无量无边不可称说诸大龙王起大云雨。于一念间一时澍下。皆悉能受能堪能思能持。所以者何。大海是无量广大器故。如是佛子。菩萨住此菩萨法云地中。于一佛所大法明大法照大法雨。皆悉能受能堪能思能持。若二若三四五若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若百诸佛若千若万若亿若百亿若千亿若百千亿那由他诸佛。乃至无量无边不可称说诸佛所。大法明大法照大法雨。于一念间皆悉能受能堪能思能持。是故此地名为法云地。解脱月菩萨言。佛子。菩萨住此法云地几许佛所大法明大法照大法雨。于一念间能受能堪能思能持。金刚藏菩萨言。佛子。菩萨住此法云地。于不可数不可说佛所大法明大法照大法雨。于一念间皆悉能受能堪能思能持。佛子。譬如十方所有不可说百千万亿那由他佛国土微尘数等诸世界中所有众生。彼众生中一众生得闻持陀罗尼。无余为佛持者。最大声闻闻持陀罗尼第一。譬如金刚莲华上佛。有名大胜比丘。闻持陀罗尼第一。其一众生成就如是闻持陀罗尼力。如彼一众生余一切世界所有众生皆亦如是成就闻持陀罗尼力。其一人所受法第二人不重受。如是一切各各不同。佛子。于意云何。彼一切众生所受闻持陀罗尼力宁为多不。解脱月菩萨言。佛子。彼一切众生所受闻持陀罗尼力甚多无量。金刚藏菩萨言。佛子。我今当为汝说。是菩萨住此法云地。于一念间于一佛所名三世法界藏大法明大法照大法雨。皆悉能受能堪能思能持。彼大法明大法照大法雨。受持方便上说。一切众生闻持陀罗尼力。比此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分不及一。百千那由他分不及一。亿分不及一。百亿分不及一。千亿分不及一。百千亿分不及一。百千亿那由他分不及一。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如一佛所如前所说。十方世界微尘数等诸佛所。复过此数无量无边诸佛所。名三世法界藏大法明大法照大法雨。于一念间皆悉能受能堪能思能持。是故此地名为法云地。复次佛子。是菩萨住此法云地。自从愿力起大慈悲云。震大法雷音。通明无畏以为电光。大智慧光以为疾风。大福德善根为厚密云。现种种色身为杂色云。说正法雨破诸魔怨。于一念间如前所说。诸世界中所有微尘如是百千万亿那由他世界皆悉遍覆。复过此数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世界亦皆遍覆澍大甘露善根法雨。灭除众生随心所乐无明所起烦恼尘焰。是故此地名为法云地。复次佛子。是菩萨住此菩萨法云地。于一世界中从兜率天退。入胎。住胎。初生。出家。得佛道。请转*轮。示大涅槃。一切佛事随所度众生得智自在。若三千大千世界乃至如前微尘数等世界。复过此数百千万亿阿僧祇世界。从兜率天退乃至示大涅槃。一切佛事随所度众生得智自在。
论曰。是中地释名者。有三种。一云法相似。以遍覆故。此地中闻法相似如虚空身遍覆故。二灭尘除垢相似法。此法能灭众生烦恼尘故。三度众生从兜率天退乃至示大涅槃故渐化众生故。如大云雨生成一切卉物萌芽故。是中成就无量念力方便毕竟者。近说受持义故。如经是菩萨通达如是智慧随顺菩提成就无量念力方便毕竟故复能受持众多微密速疾持故。如经是菩萨于十方无量佛所无量大法明。如是等。是中无量诸佛无量大法明者。说众多故。入如来微密处故。一念间者。速疾受故。闻法者。性故作故。二事示现。云何性。大法光明故。闻思智摄受故。大法照修慧智摄受故。云何作大法雨。如大云与他法雨故。于中起信故。言受受所说字句故。言堪以能取义故。言思彼二摄受不失故。言持大海亦如是。以不浊故。言受能受一切水故。言堪余水数入失本名故。言思用不可尽故。言持应知。如经名三世法界藏大法明大法照大法雨皆悉能受能堪能思能持。乃至是故此地名为法云地故。是中名三世法界藏者。于法界中三种事藏。云雷电等譬喻相似法应知。如经复次佛子是菩萨住此法云地自从愿力乃至是故此地名为法云地故。是中大智慧光以为疾风者。风相似法。现种种色身者。随世间种种身回转。杂色云相似法故。说正法雨破诸魔怨者。雨相似法故。如是此地释名分已说。云何神通力无上有上分。
经曰。是菩萨住在此地。于智慧中得上自在力。善择大智通随心所念。或以狭国为广。广国为狭。复随心念。或以垢国为净。净国为垢。如是广大无量乱住倒住正住等一切世界。自在力故种种能成。是菩萨复随心念。或于一微尘中示一世界所有一切铁围山等。然彼微尘而不增长。若二若三四五若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若百若千若万若亿若百亿若千亿若百千亿若百千亿那由他世界。乃至不可说不可说世界所有一切铁围山等。入一微尘中。然彼微尘亦不增长。是菩萨复随心念。或以一世界庄严之事示二世界。复随心念。或以一世界庄严之事乃至示无量不可说不可说世界。复随心念。或以二世界庄严之事示一世界。乃至或以无量不可说不可说世界庄严之事示一世界。复随…
《十地经论卷第十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