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十地經論卷第叁

  十地經論卷第叁

  初歡喜地第一之叁

  論曰。已顯說分。次說挍量勝分。雲何挍量勝。菩薩住此地中。勝聲聞辟支佛故。挍量勝有叁種。一願勝。二修行勝。叁果利益勝。何者願勝。所謂十大願。

  經曰。菩薩如是安住菩薩歡喜地。發諸大願起如是大方便。如是大行成就。所謂無余一切諸佛一切供養一切恭敬故。一切種具足上深信清淨。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盡一切劫數一切佛成道數。大供養恭敬無有休息。

  論曰。是初大願無余者有叁種。一者一切佛無余。二者一切供養無余。叁者一切恭敬無余。一切佛者有叁種佛。一應身佛。二報身佛。叁法身佛。一切供養者有叁種供養。一者利養供養。謂衣服臥具等。二者恭敬供養。謂香花幡蓋等。叁者行供養。謂修行信戒行等。一切恭敬者有叁種恭敬。一給侍恭敬。二迎送恭敬。叁修行恭敬。是故作願供養恭敬。如經所謂無余一切諸佛一切供養一切恭敬故。一切種具足者。無量種種複有勝事等供養故。上深信清淨者。增上敬重故。願回向菩提決定信故。廣大如法界者。一切余善根中勝故。究竟如虛空者。無常愛果無量因故。盡未來際者。此因得涅槃常果故。一切劫數一切佛成道數大供養恭敬無有休息故。此初願中有六種大名爲大願。一者福田大。如經所謂無余一切諸佛一切供養一切恭敬故。二者供事大。如經一切種具足故。叁者心大。如經上深信清淨故。四者攝功德大。如經廣大如法界故。五者因大。如經究竟如虛空故。六者時大。如經盡未來際故。

  經曰。又發大願。所謂一切諸佛所說*輪皆悉受持故。攝受一切佛菩提故。一切諸佛所教化法皆悉守護故。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盡一切劫數一切佛成道數。攝護正法無有休息。

  論曰。第二大願有叁種法。一切諸佛所說*輪皆悉受持者。謂教法修多羅等。書寫供養讀誦受持爲他演說故。攝受一切佛菩提者。所謂證法證叁種佛菩提法。攝受此證法教化轉授故。一切諸佛所教化法皆悉守護者。謂修行法于修行時有諸障難攝護救濟故。複名叁種成就。一者于諸佛所說修多羅等阿含次第令*輪不斷成就故。二者證叁種正覺得證成就故。叁者修行乃至如實修行正覺成就故。是名叁種成就。叁種佛菩提者。聲聞辟支佛亦名爲佛故。

  經曰。又發大願。所謂一切成佛無余一切世界住處從兜率天來下。入胎及在胎中。初生時出家時成佛道時請轉*輪時示入大涅槃。我于爾時盡往供養攝法爲首。一切處一時成一時轉故。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盡一切劫數一切佛成道數。盡往攝法無有休息。

  論曰。第叁大願。一切成佛無余一切世界住處者。一切應佛無邊遍滿一切世界住處故。隨何等世界諸佛住處應感相順衆生見故。從兜率天來下乃至示入大涅槃。我于爾時盡往供養攝法爲首者。隨彼衆生供養佛方便。以如來所說攝法方便。集功德智慧助菩提法故。一切處一時成一時轉者示非前後故。何故示現彼處住。不在色無色處。此難處來不爲我故。起于輕心不生恭敬。爲遮此等故。何故不住他化自在天等。如來有力能勝處生舍而不生。爲念衆生故來生兜率。如是生大恭敬心故。何故人中舍上天樂愍我等故。來生人中生增上敬重心故。何故處胎示現同生增長力故。何故自成正覺。示非余佛教化現丈夫力。成就非因他得菩提故。何故示入大涅槃。爲令懈怠衆生勤心修道故。

  經曰。又發大願。所謂一切菩薩所行廣大無量不雜諸波羅蜜所攝。諸地所淨生諸助道法。總相別相同相異相成相壞相。說一切菩薩所行如實地道。及諸波羅蜜方便業。教化一切令其受行心得增長故。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盡一切劫數行數增長無有休息。

  論曰。第四大願心得增長者。以何等行令心增長。一切菩薩所行教化一切令其受行心得增長故。彼菩薩行有四種一種種二體叁業四方便。以此四種教化令其受行。何者是菩薩行種種世間行有叁種。廣者從初地乃至六地。大者七地。無量者從八地乃至十地。不雜者法無我平等觀出世間智故。如經一切菩薩所行廣大無量不雜故。體者如經諸波羅蜜所攝故。業者如經諸地所淨生諸助道法故。方便者如經總相別相同相異相成相壞相故。說一切菩薩所行如實地道及諸波羅蜜方便業故。

  經曰。又發大願。所謂無余一切衆生界。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無想非想非非想。卵生胎生濕生化生。叁界所系雜入六道一切生處名色所攝。爲教化成就一切衆生界令信入諸佛法故。斷一切世間數道故。令住一切智智處故。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盡一切劫數一切衆生界數。教化一切衆生無有休息。

  論曰。第五大願教化衆生故。何者是衆生爲何義故。化一切衆生有六種差別。一粗細差別。二生依止差別。叁不淨淨處差別。四苦樂差別。五自業差別。六自體差別。何者粗細差別。粗者有色細者無色。色中粗者有想細者無想。無色中粗者非無想細者非想非非想。是名粗細差別。如經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無想非想非非想故。生依止差別者。如經卵生胎生濕生化生故。化生者雲何依止依止業生故。不淨淨處差別者。如經叁界所系故。苦樂差別者。種種身故。如經雜入六道故。自業差別者如經一切生處故。自體差別者。如經名色所攝故。是名衆生。爲何義化者爲叁義故。一者爲信入諸佛所說法中。如經爲教化成就一切衆生界令信入諸佛法故。二者已入佛法中令入二乘菩提故。如經斷一切世間數道故。叁者已入二乘菩提令入無上菩提故。如經令住一切智智處故。

  經曰。又發大願。所謂無余一切世界廣大無量。粗細亂住倒住正住如帝網差別。十方世界無量差別入皆現前知故。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盡一切劫數一切世界數。信入無有休息。

  論曰。第六大願。無余一切世界者有叁種相。隨入如是世界智皆現前知。一者一切相二者真實義相。叁者無量相。一切相者。如經廣大無量乃至正住故。廣大無量者一千世界二千世界叁千世界故。細者隨何等世界意識身故。粗者隨何等世界意色身故。亂住者非次第住故。倒住者不造舍宅住故。正住者造舍宅住故。是名一切相。如帝網差別者。真實義相故。如業幻作故。無量相者。十方世界無量差別入故。無量相故。真實義相者。唯智能知。余相者可現見故。

  經曰。又發大願。所謂一切佛土一佛土。一佛土一切佛土。一切國土平等清淨。一切佛土神通莊嚴光相具足。離一切煩惱成就清淨道。有無量智慧衆生悉滿其中。入佛上妙平等境界故。隨諸衆生心之所樂而爲示現故。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盡一切劫數佛國土數。清淨一切佛土無有休息。

  論曰。第七大願淨佛國土相有七種。一者同體淨。如經一切佛土一佛土。一佛土一切佛土故。二者自在淨。如經一切國土平等清淨故。叁者莊嚴淨。如經一切佛土神通莊嚴光相具足故。光明莊嚴衆寶等莊嚴故。四者受用淨。如經離一切煩惱成就清淨道故。五者住處衆生淨。如經有無量智慧衆生悉滿其中故。六者因淨。如經入佛上妙平等境界故。七者果淨。如經隨諸衆生心之所樂而爲示現故。顯智神力等故。

  經曰。又發大願。所謂一切菩薩同心同行故。共集善根無怨嫉故。一切菩薩平等一觀故。常親近諸佛菩薩不舍離故。隨意能現佛身故。自于心中悉能解知諸佛神力智力故。得不退隨意神通故。悉能遊行一切世界故。一切佛會皆現身相故。一切生處普生其中故。成就不可思議大乘故。具足行菩薩行故。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盡一切劫數一切行數。入大乘道無有休息。

  論曰。第八大願不念余乘故。如經一切菩薩同心同行故。菩薩行有十種。一者共集善根無怨嫉故。二者一切菩薩平等一觀故。叁者常親近諸佛菩薩不舍離故。四者隨意能現佛身故。五者自于心中悉能解知諸佛神力智力故。六者得不退隨意神通故。七者悉能遊行一切世界故。八者一切佛會皆現身相故。九者一切生處普生其中故。十者成就不可思議大乘故。具足行菩薩行故。于中初句顯功德行故。第二住寂靜等觀故。第叁聚集解說論佛法故。第四隨心示現成佛故。第五自發勝心念如來法身故。第六得常不退神通故。余四者以通業得名。一往余世界。二自余異身示現。叁同生往故。四入不可思議大乘故。

  經曰。又發大願。所謂乘不退輪行菩薩行故。身口意業所作不空。衆生見者即必定佛法故。聞我音聲即得真實智慧故。心喜恭敬即斷煩惱故。得如藥樹王身故。得如如意寶身故。行大菩薩行故。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盡一切劫數一切行數。所作利益不空無有休息。

  論曰。第九大願顯不空行菩薩行。複行菩薩行。顯乘不退輪行菩薩行故。于中不空有二種。一作業必定不空。身口意業所作不空故。如是次第叁句說應知。衆生見者即必定佛法故者。明身業不空。聞我音聲即得真實智慧者。明口業不空。心喜恭敬即斷煩惱者。明意業不空。二作利益不空。一切衆生有二種苦。一種種諸苦。二貧窮苦。對治是二。如經得如藥樹王身故。得如如意寶身故。

  經曰。又發大願。所謂于一切世界處成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故。于一凡夫道不離一切凡夫道處。示身初生坐道場成佛道轉*輪度衆生。示大涅槃。現諸佛境界大神通智力。隨一切衆生界所應度者于念念中示得佛道度諸衆生滅苦惱故。以一叁菩提遍知一切法如涅槃性故。以一音說令一切衆生心皆歡喜故。示大涅槃而不斷菩薩所行故。示大智慧地發起一切法故。法智通如意神通幻通遍一切世界故。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盡一切劫數成叁菩提數。求大智慧大神通等。無有休息。諸佛子菩薩如是安住菩薩歡喜地。發諸大願起如是大方便。如是大行以十願門爲首生如是等。滿足十百千萬阿僧祇大願。是菩薩住菩薩歡喜地。起如是等願。

  論曰。第十大願起大乘行。雲何大菩提。雲何作業。大菩提者。如經成阿耨多羅…

《十地經論卷第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 继续阅读 ▪ 十地經論卷第四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