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妙法蓮華經》淺釋—授學無學人記品第九

  

《妙法蓮華經》淺釋—授學無學人記品第九

  

主講:法聞法師(北京廣濟寺)

  

2010 年5月9 日 北京漢唐華夏美術館

  

我提議,請大家盡量盤腿。佛法講叁皈依,不僅入門的時候有一個叁皈儀式,叁皈法是佛祖發現的,普遍適用于每一個方面的妙法。比如說佛法的修行戒定慧,戒定慧叁而一,叁歸一。剛才的唱頌、念誦也是修法的一個方面,完整的修法至少有叁個方面:禮拜、靜坐、念誦。這也是叁歸一,叁而一。叁而一的道理很深、很廣,我們一定要多體悟叁歸一、叁而一的妙用。

  

我們今天繼續學習《妙法蓮華經》卷四——授學無學人記品第九,上次我們提到,“學”就是“有學”,相對于“無學”,前面是“有學”,省略了一個“有”,學人就是在學位的,有學、無學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這是在《妙法蓮華經》裏。在其他經典裏面,“學人”指的是聲聞、羅漢、辟支佛,就是指的小乘,小乘人叫作“學人”,或者是“有學者”。用我們今天的話說,“學人”指的就是還處在知識層面的,佛學知識層面的修學者;而“無學”是指大乘菩薩境界上,用我們今天的話說就是從知識層面上升到研究“法”,從“教理”上升到“教法”,法的層次上,就是“無學者”。“無學無不學”,不是說無學就不用學了,他是掌握了學習的基本要領、方法之後,處處在學,無處不學、無事不學、無時不學,這就是無學,這種境界在佛經典裏面就叫做菩薩階層。

  

前面我們說過授記,這一品授記,有學、無學之人都得授記。誰授記呢?就是我們的根本老師釋迦牟尼佛祖給他的親隨弟子:阿難、羅睺羅,授記。

  

爾時阿難、羅睺羅、而作是念,我等每自思惟,設得授記,不亦快乎。

  

他們心想要能夠得到佛祖的授記那該多好啊!這是他們各自的思維,心裏面這樣想。爲什麼想求得佛祖給他們授記呢?我們說授記簡單地說,就是老師對學生現有修行成果的肯定,同時也是對未來修行的鼓勵,這就是授記的簡單意思。這個對將來修行的鼓勵不是一般意義上的鼓勵,那是佛祖在他的法眼、慧眼、佛眼的觀照下,對不同根器、根基的弟子,現在修的是什麼因,將來得什麼果,他用法眼、慧眼看得很清楚,看得很遠,很肯定將來某某弟子在什麼地方成佛,成佛的大時代,也就是劫名是什麼,佛名是什麼,以及所成佛的佛世界,佛世界衆生的種種概況,佛祖都能夠用宿命通看得很清楚,給弟子們一個很實際的肯定。雖然時間很遙遠,但愈是時間遙遠,成果愈豐厚,成的果愈大,因地不斷地積功累德、修行,在因上的努力、積累越多,將來成佛的世界愈殊勝、愈莊嚴,這就是授記的大意。我們繼續看正文。

  

即從座起,到于佛前,頭面禮足,

  

阿難,羅睺羅心裏面如是想,正好佛祖在前面,他們“即從座起,到于佛前,頭面禮足”。佛祖那個時代最最頂級的禮儀、禮敬,表示對人最恭敬、尊重的無上禮儀、禮節就是頂禮。以我最尊貴的頭,來頂禮我所崇敬人的足,叫作頂禮。阿難、羅睺羅以其頭頂佛祖的足。

  

俱白佛言,世尊,我等于此,亦應有分,惟有如來,我等所歸。又我等爲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見知識,阿難常爲侍者,護持法藏,羅睺羅是佛之子,若佛見授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記者,我願既滿,衆望亦足。

  

他們兩位算作是學人,屬于聲聞弟子,要求佛祖給他們授記,而且說出了爲什麼要授記的理由。說他們兩位都是“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見知識”。阿難是佛侍者,常護法藏,佛祖每一次所說的經典都是通過他的記憶轉述。羅睺羅不是一般人,是佛之子,他們要求授記。

  

爾時學無學聲聞弟子二千人,皆從座起,偏袒右肩,到于佛前,一心合掌,瞻仰世尊,如阿難、羅睺羅、所願,住立一面。

  

在兩位的帶動下,有二千聲聞弟子都從座起,都希望佛祖給他們修行方面的肯定、鼓勵、授記。

  

爾時佛告阿難,汝于來世、當得作佛,號山海慧自在通王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佛祖直接就給阿難授記了。

  

當供養六十二億諸佛,護持法藏,然後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教化二十千萬億恒河沙諸菩薩等,令成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

  

成佛要供養六十二億諸佛,爲他們護持法藏,同時還要教化二十千萬億恒河沙諸菩薩,令他們也能夠成就覺悟圓滿。這是阿難成佛的前提條件。達到這個條件以後呢…

  

國名常立勝幡,其土清淨,琉璃爲地,劫名妙音遍滿。其佛壽命無量千萬億阿僧祇劫,若人于千萬億無量阿僧祇劫中、算數校計,不能得知。

  

國土非常地清淨,他的那個時代叫作妙音遍滿,其佛土的衆生數量很多。

  

正法住世、倍于壽命,像法住世、複倍正法。

  

阿難的正法住世,倍于什麼壽命?倍于佛壽,佛壽多長?無量千萬億阿僧祇劫,他的教法裏面正法住世也是無量千萬億阿僧祇劫,像法住世的時間更長。

  

阿難,是山海慧自在通王佛,爲十方無量千萬億恒河沙等諸佛如來、所共贊歎,稱其功德。

  

將來阿難成佛是非常殊勝的,成就的佛土、劫名以及佛壽非常殊勝,尤其是正法住世很長的時間。相比我們現在所處的時代——賢劫,我們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祖的壽命才80歲,正法住世才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以上,真是沒法比的。阿難所成就的這一切是非常殊勝的,我們所處的釋迦牟尼佛祖所成就的世界,國土也不怎麼清淨,五趣雜居地,佛壽也不長,正法住世也不長,我們就更加贊歎阿難將來成佛的殊勝。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我今僧中說,阿難持法者,當供養諸佛,然後成正覺,

  

號曰山海慧,自在通王佛。其國土清淨,名常立勝幡,

  

教化諸菩薩,其數如恒沙。佛有大威德,名聞滿十方。

  

壽命無有量,以愍衆生故。正法倍壽命,像法複倍是。

  

如恒河沙等,無數諸衆生,于此佛法中,種佛道因緣。

  

這是對前面一段的重述。

  

爾時會中新發意菩薩八千人,鹹作是念,我等尚不聞諸大菩薩得如是記,有何因緣,而諸聲聞得如是決。

  

這一段是菩薩衆,也就是無學之人,對佛祖給有學聲聞衆授記,他不理解,有這樣的疑惑。因爲之前授記作佛,都是對大乘無學人,而對有學聲聞、小乘,佛祖則是第一次給他們授記,菩薩衆就不理解。接下來佛祖就給他們釋疑了……

  

爾時世尊知諸菩薩,心之所念,而告之曰,諸善男子,我與阿難等,于空王佛所,同時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阿難常樂多聞,我常勤精進。是故我已得成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而阿難護持我法,亦護將來諸佛法藏,教化成就諸菩薩衆,其本願如是,故獲斯記。

  

這是佛祖對大乘無學人的不理解,而做的解釋,雖然阿難現在成就比較小,果位也比較低,但是他的宿因很好,他跟釋迦牟尼佛祖都是同一時期發願修成正果、是同修、同學。只是阿難在修行過程中偏于多聞,學強聞博記,沒有精進修習法理,而是學多聞了,雖然成就沒有佛祖高,但是他的強聞博記也是爲了護持佛法,功德也是不小,授記的原因是這樣的。

  

阿難面于佛前,自聞授記及國土莊嚴,所願具足,心大歡喜,得未曾有。即時憶念過去無量千萬億諸佛法藏,通達無礙,如今所聞,亦識本願。

  

今天聽到佛祖說起他宿世修行的狀況之後,他也回憶起曾背誦、傳誦“無量千萬億諸佛法藏”的功德,因爲這是他的本願,主要是通過修習強聞博記、發願修行多聞多記來廣誦佛法。

  

爾時阿難而說偈言:

  

世尊甚稀有,令我念過去,無量諸佛法,如今日所聞。

  

我今無複疑,安住于佛道,方便爲侍者,護持諸佛法。

  

好,阿難的授記就到這裏了。

  

這是《妙法蓮華經》的特點,成佛的經典,一個個的佛弟子在《妙法蓮華經》裏面都被佛祖授記,將來成佛。之所以稱《妙法蓮華經》是成…

《《妙法蓮華經》淺釋—授學無學人記品第九》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