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這才是真正的我,大我,不分二、叁,不分二乘,叁乘。這是只有大氣度,超凡的氣度才能夠悟到超凡的微妙處,因爲只有超凡的氣度,超常的統攝專一、專注,才能夠悟到無上甚深微妙法。這就是兩個先決的條件,一個是氣度;一個是專一、專注。
問題討論 居士:“回小向大”理解了以後,“行”要跟上去嗎? 師父:當體即真,當下即真。要說轉換那也只是心靈上的轉換,那也是最快的,幾乎不需要時間,所以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不需要太多的時間,這就是佛乘,微妙就體現在這兒。悟是頓悟,漸悟就指的是二乘叁乘的這種方便說,那個不算是悟,那是不斷地提升認識高度。悟的延伸義講的很多,毛主席也講要提高政治覺悟,現代口語也講悟性高,來評價一個人認識的綜合能力,或者禅宗講頓悟、漸悟。但是徹悟就是一個,就是認識到法身,法身原本具備,不是我們從外邊找來的,不是學來的,不是搬來的,原本具備,一旦認識到了,那就是當體即真,當下即是,沒有說行爲跟上跟不上,沒有這一說,這就叫作立地成佛。六祖大師說的悟就是佛,迷就是衆生,不用去通過一定的渠道、方式、時間去轉化,當下即是,轉化不需要時間。因爲我們本來一切都具備,本來很圓滿,本來很自在,真實的是原本的,反過來說原本的才是最真實的。講我們認識真實那就是最原本的,最原本的就不需要去修飾,去人爲的造作,他原本如此,這就是真正的佛法,一佛乘、微妙法,就體現在這裏。 居士:如果心中動念,隨著外邊的境界跑了,該怎麼辦? 師父:要說心的話,他也有體相用,通過體相用來分析真心妄心,真心不用守,真實不要去人爲造作。要守住妄心,看住妄念不起,真實不用守。用中觀的話說,“破妄顯真”,只要把妄念看住了,當下就是真實,真實就自然顯現。真實之所以不顯,是因爲被妄識所遮住、遮照,看住妄識、妄念不起,真念、真實自然顯現。我們說心的體是什麼呢?體就是第一覺知,我們平時叫做直覺。直覺是最真實的,是真心,是原本真實的。比如說我要擡手抓鎮尺,說要抓,幾乎就是同時當下馬上就抓,不需要從物化的角度說,先要大腦發號施令給手,然後手通過神經系統傳達,然後再去抓東西,這是物化的說法。從這個角度去認識第一真實、直覺是什麼?科學根本沒有辦法解釋。本來就是離開推理,不需要用邏輯去推的東西,科學解釋的時候就解釋的不對,那是單從物質、物化的角度。但我們說真實存在是物質跟靈性的統一體,我要抓我當下就抓,不需要慢慢的這個過程,當然我們說確實是通過大腦發號施令,有這麼一個過程在,這只是我們從物質的角度講,不真實!真實情況是什麼呢 加上靈性,物質存在跟靈性存在高度統一,同時同步,我要抓這個東西,當下即真,這就是真心。相是什麼?就有分別了,我們抓的要准確,他的輕重緩急,自然就有心的妙用,其實體相用是一體,心的體是直覺,是當下,一切是現成的,這是真心,這個叫作大圓鏡智也好,或者是叫作原本真實也好,這是體。真心的相是什麼呢?我們說明明了了而不去分別,不分別不是一塌糊塗,其實我們很明了,就不分別,不去刻意去分別。用,那就是遵循事物各自的規律、法則,所以我們在茶城聯想到禅宗的“禅茶一味”,他也是體現真實一佛乘的一個很有名的公案:弟子問師傅什麼是佛法,師傅說吃茶去,這就是通過很自然地喝茶,在世間相,在衆生相裏面見法身,認識到法身,在世間規則裏,通過喝茶來體悟真心的顯現,喝茶我們從相上說和普通人喝茶沒有什麼兩樣,但內涵就大不一樣,內涵我們是不分別的體相用,真心跟後天的妄心是統一的、同步的,這就是爲什麼是禅茶一味,從喝茶中的儀式動作,到茶味兒的品嘗,都是通過虛妄來顯真實,也就是我們上次說的絕對真理要通過相對真理來體現,真心的流露要通過妄心來顯現,只要看住妄,真實自然就在眼前,就在當下,就在背面,妙法的微妙就妙在這兒。所以有人說佛法是真正的心理學,是心法、是內學。 《《妙法蓮華經》淺釋—方便品第二》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