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这才是真正的我,大我,不分二、三,不分二乘,三乘。这是只有大气度,超凡的气度才能够悟到超凡的微妙处,因为只有超凡的气度,超常的统摄专一、专注,才能够悟到无上甚深微妙法。这就是两个先决的条件,一个是气度;一个是专一、专注。
问题讨论 居士:“回小向大”理解了以后,“行”要跟上去吗? 师父:当体即真,当下即真。要说转换那也只是心灵上的转换,那也是最快的,几乎不需要时间,所以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不需要太多的时间,这就是佛乘,微妙就体现在这儿。悟是顿悟,渐悟就指的是二乘三乘的这种方便说,那个不算是悟,那是不断地提升认识高度。悟的延伸义讲的很多,毛主席也讲要提高政治觉悟,现代口语也讲悟性高,来评价一个人认识的综合能力,或者禅宗讲顿悟、渐悟。但是彻悟就是一个,就是认识到法身,法身原本具备,不是我们从外边找来的,不是学来的,不是搬来的,原本具备,一旦认识到了,那就是当体即真,当下即是,没有说行为跟上跟不上,没有这一说,这就叫作立地成佛。六祖大师说的悟就是佛,迷就是众生,不用去通过一定的渠道、方式、时间去转化,当下即是,转化不需要时间。因为我们本来一切都具备,本来很圆满,本来很自在,真实的是原本的,反过来说原本的才是最真实的。讲我们认识真实那就是最原本的,最原本的就不需要去修饰,去人为的造作,他原本如此,这就是真正的佛法,一佛乘、微妙法,就体现在这里。 居士:如果心中动念,随着外边的境界跑了,该怎么办? 师父:要说心的话,他也有体相用,通过体相用来分析真心妄心,真心不用守,真实不要去人为造作。要守住妄心,看住妄念不起,真实不用守。用中观的话说,“破妄显真”,只要把妄念看住了,当下就是真实,真实就自然显现。真实之所以不显,是因为被妄识所遮住、遮照,看住妄识、妄念不起,真念、真实自然显现。我们说心的体是什么呢?体就是第一觉知,我们平时叫做直觉。直觉是最真实的,是真心,是原本真实的。比如说我要抬手抓镇尺,说要抓,几乎就是同时当下马上就抓,不需要从物化的角度说,先要大脑发号施令给手,然后手通过神经系统传达,然后再去抓东西,这是物化的说法。从这个角度去认识第一真实、直觉是什么?科学根本没有办法解释。本来就是离开推理,不需要用逻辑去推的东西,科学解释的时候就解释的不对,那是单从物质、物化的角度。但我们说真实存在是物质跟灵性的统一体,我要抓我当下就抓,不需要慢慢的这个过程,当然我们说确实是通过大脑发号施令,有这么一个过程在,这只是我们从物质的角度讲,不真实!真实情况是什么呢 加上灵性,物质存在跟灵性存在高度统一,同时同步,我要抓这个东西,当下即真,这就是真心。相是什么?就有分别了,我们抓的要准确,他的轻重缓急,自然就有心的妙用,其实体相用是一体,心的体是直觉,是当下,一切是现成的,这是真心,这个叫作大圆镜智也好,或者是叫作原本真实也好,这是体。真心的相是什么呢?我们说明明了了而不去分别,不分别不是一塌糊涂,其实我们很明了,就不分别,不去刻意去分别。用,那就是遵循事物各自的规律、法则,所以我们在茶城联想到禅宗的“禅茶一味”,他也是体现真实一佛乘的一个很有名的公案:弟子问师傅什么是佛法,师傅说吃茶去,这就是通过很自然地喝茶,在世间相,在众生相里面见法身,认识到法身,在世间规则里,通过喝茶来体悟真心的显现,喝茶我们从相上说和普通人喝茶没有什么两样,但内涵就大不一样,内涵我们是不分别的体相用,真心跟后天的妄心是统一的、同步的,这就是为什么是禅茶一味,从喝茶中的仪式动作,到茶味儿的品尝,都是通过虚妄来显真实,也就是我们上次说的绝对真理要通过相对真理来体现,真心的流露要通过妄心来显现,只要看住妄,真实自然就在眼前,就在当下,就在背面,妙法的微妙就妙在这儿。所以有人说佛法是真正的心理学,是心法、是内学。 《《妙法莲华经》浅释—方便品第二》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