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百論釋義破因中無果品第八▪P3

  ..續本文上一頁 外曰:應有生,因壞故一一修妒路

   若果不生因不應壞,今見瓶因壞,故應有生。

   上來外人叁番立生,論主叁番破之以明無生,今外人又舉滅義證明。外人意雲:若無果生,不應有因滅,既有因滅故知有果生。又生滅相對,有生就有滅,有滅必有生,今現見事物有滅,即知有生。今即破此實有生滅,明不生不滅。

   內曰:因壞故,生亦滅一一修妒路

   若果生者,是果爲因壞時有耶?爲壞後有耶?若因壞時有者,與壞不異,故生亦滅;若壞後有者,因已壞故無因,無因故果不應生。

   破舉滅證有生,論主凡有叁破:一是縱滅奪生破,二是因果義定破,叁是多因多果破,今是初文,就是縱許外人說有壞滅,而奪其有生。外人舉壞滅證有生,論主即就壞滅中檢查不見有生。上就生門求生不得。今就滅門檢生不得,豈得有生?例如瓶無別體,用泥爲體,泥因若壞,瓶果生即壞,故言“因壞故生亦滅”。

   注文設兩關破生,審定是在因壞時有果生?還是因壞後有果生?若言因壞時生,因壞果即壞哪有果生?又你因果同體,因壞果亦滅,豈能有果生?若言因壞後有果生者,因壞後便是無有因,無有因怎能生果?

   複次,因中果定故一一修妒路

   若因中先有果先無果二俱無生,何以故?若因中無果者,何以但泥中有瓶?縷中有布?若其俱無,泥應有布,縷應有瓶?若因中先有果者,是因中是果生,是事不然,何以故?是因即是果,汝法因果不異故。是因中若先有果若先無果,是皆不生。

   第二就因果義定破。四家外道執果義皆固定,所以皆不得言生。第一數論派定言因中先有果,若定先有果,有則不須再生。第二勝論派定言因中先無果,因若無果何能生果?第叁勒沙婆外道定言因中亦有果亦無果,亦有同定有,亦無同定無;又亦有亦無,自相矛盾,均不能生果。第四家若提子外道定言因中非有果非無果,今明非有同定無,非無同定有;又非有非無是愚癡論,何能生果?雖有四種主張總不出有無,因果的意義既已固定,故不能生果。

   注文但釋因中有果無果二句以明不生。文分叁段:初雙疊因有果無果兩種主張,次“二俱無生”一句,雙標無生破有生。“何以故”以下雙釋無生。釋破因中有果文雲:“是因中是果生,是事不然”者,數論師主張因果一體,不得分別說此是因此是果,因生于果,只能說因生因果生果。

   複次,因果多故一一修妒路

   若因中先有果者,則乳中有酪酥等,亦酥中有酪乳等。若乳中有酪酥等,則一因中多果,若酥中有酪乳等,則一果中多因。如是先後因果一時俱有時,若因中無果亦如是過,是故因中有果無果是皆無生。

   第叁多因多果破。多因多果者,一果中有多因,一因中有多果。一因中有多果者,如乳爲因能生酪果,以酪爲因生生酥,生酥爲因能生熟酥,熟酥爲因能生醍醐,有多種果皆從一乳因生,一乳因中一時頓生多果,名爲一因多果。一果多因者,如《涅槃經》說:女有兒性,兒有孫性,又如賣馬應索駒價。“若因中無果亦如是過”者,若因中無一果能生一果者,因中也無多果應生多果!一乳中應頓具酪酥醍醐等諸味!一果中有多因者,如一醍醐果中應具有酥酪乳等諸因,而實不然,所以因中有果無果皆不得生。

   甲五  破舉因果證有生

   外曰:因果不破故,生可生成一一修妒路

   汝言因中多果,果中多因爲過,不言無因果,是故生可生成。

   外人舉因果證有生可生。依外人意:你雖種種破生和可生,而因果不可無,若無因果便成邪見。再者,你上來雖作前後一時及一果多因、一因多果破生可生,而終不破因果,若有因果,則必有生與可生。

   內曰:物物、非物非物互不生一一修妒路

   論主破生將畢,又廣開此四門破生,攝一切偏見定執盡,若有因果相生必墮此四門,若通不過這四門,縱然說有因果也無所寄托。文分爲二,初總開四句,次偏釋初句。四句者,一物不生物,二非物不生非物,叁物不生非物,四非物不生物。“互”之一字指物與非物互不相生。文中“物”字節指現有的事物。“非物”是指沒有事物,注文詳釋。或問:外人說論主不破因果,故舉因果證有諸法,今論主開四句並明不生即是破一切因果,若破因果豈非邪見?答:經論中闡明因果,教人止惡修善,這是世谛正法,立而不破。有時說無因果者,略有叁種:一者外道立因果義不正,因果義不能成立,故須破之,今言無因果者,無彼外道邪見因果故言無因果耳。二者,申明佛法緣起因果宛然而性畢竟空,所謂“衆緣所生法,即是無自性”從空無自性一邊說沒有因果,不是說沒有衆緣所生的緣起因果。這是佛法二谛內說無因果,不同于斷見者的撥無因果。叁者外人執有,不知即有爲空,論主破其有病、並不曾說無,若外言無,論主必破其無,如是亦有亦無,非有非無,四句皆破,顯諸法實相,故說四句皆是無生。

   物不生物,非物不生非物,物不生非物,非物不生物。若物生物如母生子者是則不然,何以故?母實不生子,子先有從母出故。若謂從母血分生以爲物生物者,是亦不然,何以故?離血分等母不可得故。若謂知變生以爲物生物者,是亦不然,何以故?壯即變爲老,非壯生老故。若謂如鏡中像以爲物生物者,是亦不然,何以故?鏡中像無所從來故。複次,如鏡中像與面相似,余果亦應與因相似而不然,是故物不生物。非物不生非物者,如兔角不生兔角,物不生非物者,如石女不生子。非物不生物者,如龜毛不生蒲。是故無有生法。

   注文爲二,一是總明四句無生,有“若物生物如母生子”以下釋四句無生,今是釋第一句“物不生物”。爲什麼說:“物不生物如母生子者是事不然”,依天親意:兒子是衆生,多劫已來是早先已有的,今投寄母胎轉世而出,並非由母始生此子。又此子是由過去世的業行爲因,父母是今世的現緣,既是因緣和合而有,故不得偏言從緣而有,從母而生。“若謂從母血分生以爲物生物者”,這也不對,因爲離開了血分就沒有另外的母親,兒子也是由血分組成,這只能說由血分而血分,等流相續,隨俗假說由母生子,“母實不生子”。又今破生者是破有自性的實性生,不破因緣和合的假名生,故論雲:“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爲假名”。論中說空者,就是說沒有實性的生,故言無生,只是隨順世俗假言說生,其實衆緣生就是無生,不是抛開衆緣另說無生。“謂如變生”以下好懂,不必多釋。

   複次,若物生物者,是應二種法生,若因中有果,若因中無果,是事不然,何以故?若因中先無果者,因不應生果,因邊異果不可得故。若因中先有果,雲何生滅?不異故。一一修妒路

   若瓶與泥團不異者,瓶生時泥團不應滅,泥團亦不應爲瓶因。若泥團與瓶不異者,瓶不應生,瓶亦不應爲泥團果。是故若因中有果,若因中無果,物不生物。

   四句之中,論主特偏釋第一句,因爲物能生物是一切感情普遍的固定認識,故須重破。又此品名《破因中無果品》,而文重在破生,故最後雙疊因中有果和因中無果而破之,表明破生能雙破因中有果生果和因中無果而生果,並未離題。又注重在爲釋“物不生物”,若言“物能生物”者,是因中有果而生?還是因中無果而生?經過上來多番的研討,因中有果不得生果,因中無果不能生,爲何要說物能生物呢?釋因中無果文雲:“因邊異果不可得故”,此句有二義,一者泥能生瓶這是因生同果。若泥生布名因生異果,若言因中無果而生果者,今因中沒有同果的瓶而能生同果的瓶,也應泥中沒有異果的布應生異果的布,而因邊(泥中)只能生瓶遂不能生異果的布,當知不是因中無果。二者主張因中無果的勝論派,謂因果異體,今就彼泥因邊求異泥之瓶不可得,故知不是因中無果。釋因中有果文雲:“雲何生滅”這句是正破,“不異故”是釋破。執因中有果者,謂因果同體,今破道:若因果同體,瓶生時泥團不應滅,泥團也不應成爲瓶因,爲什麼?因果不異故,因即是果。若因果不異者,瓶也不應生,瓶也不應爲泥團果,爲什麼?因果不異故。若因果同體不異,那還說什麼因滅果生?故言“雲何生滅”?

  

  

《百論釋義破因中無果品第八》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