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光 普 照 衆 生 心
——師父開示要點筆記(5/6)
(6月21日上)
【要點導讀】: ◎ 如何透過發心、修行提升心力? ◎ 心與法相應的覺受應該是怎樣的? ◎ 爲何說“所長即所短”? 五、信解相應趣法藏·修心轉心聞思要 1、信解入道勿執相·法藏深廣緣起觀 【如理認識】: ——佛陀來到世間,就是用佛光普照衆生、攝受衆生。 ——所以我們常常在經典裏面看到佛說法的時候,大地放光、現瑞、種種的瑞相,那麼爲什麼會有這樣子種種的不可思議的境界? ——這些不可思議的境界的出現,其目的也是爲了去感化衆生、度化衆生,讓衆生能夠非常容易去相信佛法。 【如法思維】: ——這佛法我們能夠真正信解、真正去相應,它不在于有多少本,也不在于有多少卷, ——反過來說,如果我們不能契入,即便我們讀了很多本經,讀了很多本論,也未必我們真正是內心當中有佛法。 ——這個小跟大,它有時候不好說的,怎麼樣子不好講呢? [喻]:比如說我們滿屋子都是堆滿了經書,我們一個佛堂裏面都裝滿了經書,但是呢?你一塊電腦的芯片,對不對,它可能只有一小塊,那麼你一小塊裏面,裝的東西可能比你整個佛堂堆滿的經書,要多一百倍、要多一千倍,都不止了。所以你從這個形象上面,你是看不出來的,看不出來說,到底你是滿屋子的經書,比較多呢,還是我小小一小塊頭芯片裏邊,裝的東西比較多。 ——但是我們一般的人,他就會在外在的形象上面去看待大小,他沒有實際上面認識到說,它內涵的差異性,大跟小,他看不出。 ——也就是說,我們看到的大小,是在色法上面,是在物質方面去分別, ——他很難從這個境界上面去分別,那麼這個就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坐微塵裏能夠轉大*輪,現在用這個電腦能夠說明,它一小點的東西能夠包括一切。 【如理辨析】: ——所以我們在寺院裏邊聽經聞法,那麼這些法的源頭都是從佛陀那裏過來,佛陀的這種大圓滿覺那裏出來,從佛陀的智慧之光流露出來的。 ——它不是哪一個人發明的,是師師相傳、師師相通的。 ——在不同的環境裏,在不同的時空狀態下,诠釋的方式方法不同,每個人體會不同,每個人的領納有深有淺、有多有少, ——而不在于佛法本身有多有少、有深有淺, ——佛法深的部分也有,淺的部分也有,廣的部分也有,略的部分也有。 ——只是我們願意,我們能夠同佛法裏邊的哪一部分去相應。 2、善巧設喻示法要·聽聞隨轉心入道 【設喻曉理】: ——比如佛法告訴我們,信心是非常重要了。 ——信心就是種子,所有佛法的種子,都從信心開始。 ——慈悲,就是種子的根。你有信心,沒有慈悲心,就猶如一棵樹一樣,它沒有根; ——智慧,就是樹身、樹的幹、樹的身體; ——方便,就是一棵樹的枝幹; ——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所有的這些都是樹的葉,樹葉。那麼這些樹葉的話,它有多有少、有疏有密; ——那麼智慧呢,一切智呢,佛果呢?就是這棵樹上面所結的果, ——所以我們的信心、慈悲心、智慧、方便,還有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智慧,可以用一棵樹來比喻。 ——那麼一棵樹來比喻的話,它是一環又一環的上去的,同時呢,它整棵樹又是一體的。 ——我們人能夠從一棵樹上面得到啓示,從一棵樹身上來說明佛法,那我們從這樣子的一個境界當中更加感性地來理解這佛法的內涵,更加簡易地來理解佛法的內涵。 【深入體認】: ——但是,我們要從更深層次上面來理解,就不是那麼簡單了,六道衆生:天、人、地獄、惡鬼、畜生、阿修羅,還有四聖道:佛菩薩、聲聞、緣覺,這十法界的衆生, ——十法界的衆生,就是我們生活的層次,我們生活的等差。 ——這些層次的不同,這些生活的等差,它在哪裏的差別呢? ——在精神領域,在精神境界上面的差別,而不是在物質上面的差別。 ——地藏菩薩發大願:“地獄未空,誓不成佛,衆生度盡,方證菩提,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什麼意思呢?地藏菩薩雖然在地獄,但是,他不受苦,他在地獄裏面度衆生,他是願力到地獄裏頭去,所以他能夠轉變那種外境, ——那如果是一般的人,你造了業了,下了地獄,那是業力下地獄,也是要受苦。 ——也就是地獄對佛菩薩來講,它也是一個境界了,他發願在地獄度衆生,就猶如佛陀發願,在娑婆世界度衆生一樣,他能夠度很多很多的衆生,但是不會再受苦, ——這個境界是有區別的,是境界上面的區別。 【佛法要義】: ——那我要說的什麼意思呢?就是佛法是我們內心當中的一個境界。 ——因爲我們常常說,自己要對佛法很好地聞思修,那我們經論拿來了,磁帶拿來了,我們不知道怎麼去聽,不知道怎麼思。 ——聽聞、思維、修行、用法,都用不來。 ——用不來,它的原因就是不知道佛法是我們內心的一種境界,是指內心轉變的一個過程,是告訴我們如何來調心,如何來轉心這樣子的一種經驗、心路曆程。 ——而不是很機械地說,我要把哪幾句經文記住,我要把哪幾句話記住,死記硬背。 ——死記硬背的話,你還是消化不了了,你還是領會不了了。 ——只有真正進入到那樣子的一個境界當中去,才是有可能的。 『附錄·思考題』: 1.佛說法的時候,爲什麼會有大地放光、現瑞這些種種不可思議的境界呢? 2.我們如何從一棵樹上來更加簡易地來理解佛法的內涵? 3.爲什麼地藏菩薩在地獄卻不受苦呢?這和業報下地獄的衆生差別在哪裏呢? 4.您是如何理解佛法的?我們聽聞、思維、修行、用法,都用不來的原因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