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光普照众生心 5

  

佛 光 普 照 众 生 心

  

——师父开示要点笔记(5/6)

  

(6月21日上)

  

  【要点导读】:

  ◎ 如何透过发心、修行提升心力?

  ◎ 心与法相应的觉受应该是怎样的?

  ◎ 为何说“所长即所短”?

  

  五、信解相应趣法藏·修心转心闻思要

  1、信解入道勿执相·法藏深广缘起观

  【如理认识】

  ——佛陀来到世间,就是用佛光普照众生、摄受众生。

  ——所以我们常常在经典里面看到佛说法的时候,大地放光、现瑞、种种的瑞相,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子种种的不可思议的境界?

  ——这些不可思议的境界的出现,其目的也是为了去感化众生、度化众生,让众生能够非常容易去相信佛法。

  

  

  【如法思维】:

  ——这佛法我们能够真正信解、真正去相应,它不在于有多少本,也不在于有多少卷,

  ——反过来说,如果我们不能契入,即便我们读了很多本经,读了很多本论,也未必我们真正是内心当中有佛法。

  ——这个小跟大,它有时候不好说的,怎么样子不好讲呢?

  [喻]:比如说我们满屋子都是堆满了经书,我们一个佛堂里面都装满了经书,但是呢?你一块电脑的芯片,对不对,它可能只有一小块,那么你一小块里面,装的东西可能比你整个佛堂堆满的经书,要多一百倍、要多一千倍,都不止了。所以你从这个形象上面,你是看不出来的,看不出来说,到底你是满屋子的经书,比较多呢,还是我小小一小块头芯片里边,装的东西比较多。

  ——但是我们一般的人,他就会在外在的形象上面去看待大小,他没有实际上面认识到说,它内涵的差异性,大跟小,他看不出。

  ——也就是说,我们看到的大小,是在色法上面,是在物质方面去分别,

  ——他很难从这个境界上面去分别,那么这个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经]:《华严经》里面讲:“于一毫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轮”

  ——坐微尘里能够转大*轮,现在用这个电脑能够说明,它一小点的东西能够包括一切。

  

  

  【如理辨析】:

  ——所以我们在寺院里边听经闻法,那么这些法的源头都是从佛陀那里过来,佛陀的这种大圆满觉那里出来,从佛陀的智慧之光流露出来的。

  ——它不是哪一个人发明的,是师师相传、师师相通的。

  ——在不同的环境里,在不同的时空状态下,诠释的方式方法不同,每个人体会不同,每个人的领纳有深有浅、有多有少,

  ——而不在于佛法本身有多有少、有深有浅,

  ——佛法深的部分也有,浅的部分也有,广的部分也有,略的部分也有。

  ——只是我们愿意,我们能够同佛法里边的哪一部分去相应。

  

  

  2、善巧设喻示法要·听闻随转心入道

  【设喻晓理】:

  ——比如佛法告诉我们,信心是非常重要了。

  ——信心就是种子,所有佛法的种子,都从信心开始。

  ——慈悲,就是种子的根。你有信心,没有慈悲心,就犹如一棵树一样,它没有根;

  ——智慧,就是树身、树的干、树的身体;

  ——方便,就是一棵树的枝干;

  ——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所有的这些都是树的叶,树叶。那么这些树叶的话,它有多有少、有疏有密;

  ——那么智慧呢,一切智呢,佛果呢?就是这棵树上面所结的果,

  ——所以我们的信心、慈悲心、智慧、方便,还有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可以用一棵树来比喻。

  ——那么一棵树来比喻的话,它是一环又一环的上去的,同时呢,它整棵树又是一体的。

  ——我们人能够从一棵树上面得到启示,从一棵树身上来说明佛法,那我们从这样子的一个境界当中更加感性地来理解这佛法的内涵,更加简易地来理解佛法的内涵。

  

  

  【深入体认】:

  ——但是,我们要从更深层次上面来理解,就不是那么简单了,六道众生:天、人、地狱、恶鬼、畜生、阿修罗,还有四圣道:佛菩萨、声闻、缘觉,这十法界的众生,

  ——十法界的众生,就是我们生活的层次,我们生活的等差。

  ——这些层次的不同,这些生活的等差,它在哪里的差别呢?

  ——在精神领域,在精神境界上面的差别,而不是在物质上面的差别。

  ——地藏菩萨发大愿:“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什么意思呢?地藏菩萨虽然在地狱,但是,他不受苦,他在地狱里面度众生,他是愿力到地狱里头去,所以他能够转变那种外境,

  ——那如果是一般的人,你造了业了,下了地狱,那是业力下地狱,也是要受苦。

  ——也就是地狱对佛菩萨来讲,它也是一个境界了,他发愿在地狱度众生,就犹如佛陀发愿,在娑婆世界度众生一样,他能够度很多很多的众生,但是不会再受苦,

  ——这个境界是有区别的,是境界上面的区别。

  

  

  【佛法要义】:

  ——那我要说的什么意思呢?就是佛法是我们内心当中的一个境界。

  ——因为我们常常说,自己要对佛法很好地闻思修,那我们经论拿来了,磁带拿来了,我们不知道怎么去听,不知道怎么思。

  ——听闻、思维、修行、用法,都用不来。

  ——用不来,它的原因就是不知道佛法是我们内心的一种境界,是指内心转变的一个过程,是告诉我们如何来调心,如何来转心这样子的一种经验、心路历程。

  ——而不是很机械地说,我要把哪几句经文记住,我要把哪几句话记住,死记硬背。

  ——死记硬背的话,你还是消化不了了,你还是领会不了了。

  ——只有真正进入到那样子的一个境界当中去,才是有可能的。

  

  

  『附录·思考题』:

  1.佛说法的时候,为什么会有大地放光、现瑞这些种种不可思议的境界呢?

  2.我们如何从一棵树上来更加简易地来理解佛法的内涵?

  3.为什么地藏菩萨在地狱却不受苦呢?这和业报下地狱的众生差别在哪里呢?

  4.您是如何理解佛法的?我们听闻、思维、修行、用法,都用不来的原因是什么呢?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